北京首推“设计消费”新概念挖掘“
226
   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 杜燕) 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首次推出“设计消费季”,房地产、家居、汽车三个行业的企业将共同挖掘首都国庆黄金周消费的巨大潜力。   这是记者从今天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获悉的。北京国际设计周筹备办副主任曾辉介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29日表示,虽然中国经济增速下半年可能进一步下滑,但促进经济转型仍会是政府政策的重中之重。   这位曾供职于国际清算银行的经济学家预计,尽管经济数据低迷,决策者今年仍不会出台新的刺激措施。   展望下半年,他认为政府不会突破1.2万亿元的财政赤字目标,而会将重点放在财政支出结构转变上。   “下半年信贷增速会正常化,由一季度非常宽松的情况慢慢退回到中性。”朱海斌说。   前五个月,中国的信贷大幅扩张,社会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上升52%。但6月中下旬,银行间流动性骤然紧张,隔夜回购利率惊现30%的高点。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监管层对影子银行风险发出的警示。   “重点是恢复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打击资金套利行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朱海斌说。   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两个季度下滑。经济学家预计全年GDP增速将跌至7.5%,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虽然这主要是政府主动去产能、去杠杆、调结构的结果,但增速下降也加大了外界对金融风险的担忧。   朱海斌认为,中国企业的高负债水平是金融系统第一位的风险。根据摩根大通的测算,企业债和GDP的比率过去几年大幅攀升超过30个百分点,企业债规模目前约是GDP总量的1.25倍。如果经济未能好转,发放给制造业和贸易部门的贷款很可能出现不良率明显上升。   “要允许不良企业关闭,允许金融产品违约,甚至允许一些小的金融机构破产,这样才能建立市场约束机制。”朱海斌说。但他表示,去杠杆过程应在政府的掌控之下慢慢进行。(记者张
【全文阅读】
           广州7月29日电 (程景伟)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亚明29日在广州称,虽然广东上半年经济运行良好,但实体经济发展仍然动力不足。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65.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GDP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但比经济发达省份的山东和江苏均低1.1个百分点。   王亚明指出,今年以来,广东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直在荣枯线上下波动,自3月达到高点后逐月回落,6月为50.4,比3月回落1.2个百分点。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1.2%,反映市场需求疲软。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较低,上半年仅增长2.9%,增幅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3.3%,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反映工业景气度不足。”王亚明说。   她分析称,剔除特殊因素后,上半年广东进出口仅增长7.4%,“外需不足导致广东出口形势未见根本好转”。   王亚明表示,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延续了去年以来增速偏低的态势,尽管上半年增长11.6%,但处于1999年以来的同期低位。新的、大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消费需求短期内难有明显回升。此外,广东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其中1至5月,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达23.5%。   王亚明表示,下半年广东将着力推动投资有效增长,抓好总投资4200亿元的280项省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湛江钢铁、中科炼化、一汽大众佛山生产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等。(完)
【全文阅读】
  今年8月1日是反垄断法实施五周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孙鸿志29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五年来,工商机关积极查办相关案件,努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案件数量逐年递增,民生领域成为重点。   据孙鸿志介绍,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工商总局先后收到大量涉嫌垄断行为的投诉举报材料,经梳理后进行了分类处理。对一些存在垄断苗头或者轻微垄断问题的行为,要求、督导当事人及时进行了整改;对一些重点案件,组织力量或委托地方工商机关进行了调查核实;对符合授权条件的案件,依法授权省级工商机关进行立案查处。   2009年,江苏省工商局查处了江苏连云港混凝土垄断协议案,这也是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后工商机关依法立案查处的反垄断第一案。   “五年来,工商总局积极推进反垄断执法工作。”据孙鸿志介绍,工商总局除自己立案对利乐公司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调查外,还依法授权省级工商机关开展了反垄断工作,目前已先后授权江苏、江西、浙江、辽宁、重庆、河南、湖南、四川、云南、黑龙江、广东、湖北、宁夏等省级工商局立案查处垄断案件23件,其中结案12件。   这些案件包括:江西泰和县华维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组织垄断协议案、浙江慈溪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组织垄断协议案、河南安阳市二手车市场经营者垄断协议案、辽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案、湖南保险行业协会组织保险公司垄断协议系列案、四川省宜宾砖瓦协会组织垄断协议案、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旅游协会组织垄断协议案、浙江江山市混凝土企业垄断协议案等。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工商总局负责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方面的反垄断执法工作,但价格垄断行为除外。在这几方面,工商部门都查了一些案件。   据孙鸿志介绍,五年来,全国工商机关不断加大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制止了广东某市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在GPS服务市场指定交易等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30件。   梳理工商机关五年来垄断案件查办工作,孙鸿志说,工商总局和省级工商局都依职权开展了反垄断执法工作,及时发现处理了重大垄断案件和地区性垄断案件,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从查办案件数量看,呈逐年较快增长态势:2009年立案1件、2010年立案2件、2011年立案7件、2012年至今立案14件;从查办案件类型看,覆盖了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三类行为,其中大部分是垄断协议案件;从涉案主体看,在立案调查的20起涉嫌垄断协议案件中,13起是行业协会组织的;从查处案件领域看,以民生领域为重点,包括建筑材料、保险、电信、二手车交易、旅游、特种器材、公共事业等行业。   “随着一批批有影响的案件的查处公布,竞争法律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消费者和企业参与公平竞争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的内在自我要求逐渐提高。”孙鸿志说,下一步,工商总局将集中力量,做好已立案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同时,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竞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大执法力度,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市场,大力查处损害公平竞争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大案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记者 张晓松)
【全文阅读】
           泉州7月29日电 (苏巧凤 陈龙山)作为大陆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泉州市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政策红利逐步释放。截至今年6月底,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5千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两成多;贷款余额突破4千亿元,同比增长14.4%。   29日举行的泉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披露了上述消息。2012年12月19日,《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通过。随后,泉州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发展,探索“泉州金改”模式,努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加强泉台金融合作是‘泉州金改’面临的一个重要机遇。”中共泉州市委常委、泉州市副市长付朝阳会上表示,台湾金融业经过多年成长与蜕变,无论是思想观念、经营策略,还是服务品质、业务种类,都值得泉州金改区学习和借鉴。   与此同时,台湾金融机构也迫切希望到大陆发展,开拓大陆的金融市场。付朝阳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将泉州打造成为两岸金融合作的桥头堡。”   目前,泉台金融合作从人员交流和业务合作入手,让台湾金融机构更多地了解泉州,再带动多种合作。此前,泉州金融考察团曾赴台推介,吸引台湾台新、中信金控和统一证券等机构纷纷来泉考察,初步达成10多个合作项目。不久前的两岸金融合作(泉州)论坛上,部分合作协议当场签署。   对于泉台金融合作的政策面,付朝阳表示,一些在谈项目可以根据台湾金融机构的需求,提供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   当下,“泉州金改”正入坦途。截至6月底,泉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06.12亿元;成立地方法人准金融机构超40家,注册资金近80亿元;引进、发行各类基金、债券等超百亿元,金融业对服务业的贡献达到23%。   付朝阳坦言,泉州金改区建设虽然开局良好,但也存在障碍和困难,如体制机制束缚较多、金改的受益面有待扩大、部门协同协作局面没有完全形成、金融人才支撑力量还不足等。(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