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半年内多位官员落马 被指
27
  如今,临沂大学校内仍有多处基建工程在进行  曾在2012年被授予首批“省廉政文化示范点”的临沂大学,近期颇不平静。9月2日,山东省检察院公布,曾担任临沂大学前身――临沂师范学院“一把手”多年的徐同文被查处。而在此前10余天内,该校副校长
  近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了机电产业园二期、龙潭经适房项目拆迁安置房的正式交付,解决了龙潭街道滨庄、宣闸、花园村等多个村组600多户拆迁居民的居住问题。  此次交付的安置房小区为龙岸花园吉祥苑,共交付10幢小高层、近1000套房源,小区绿化率36%,配套有幼儿园、地下车库、社区用房及安全监控设施等。  为顺利完成交付工作,开发区召集多个相关单位召开了交房工作协调会,对交付场地、流程及职责进行了分工和确认。随后,在拆迁群众办理完登记、审核、结算、物业等手续后,工作人员还一对一服务带群众上门入户,对验房时发现的问题进行登记后续解决。 (记者 刘蒙丹)
【全文阅读】
          从去年开始,安邦房产仅一年多的时间在济南开设了60多家门店,蓝黄相间的门店几乎是一夜之间遍布济南。然而近日,安邦房产的母公司兴麟房产因涉嫌合同诈骗案,已由警方介入调查。目前济南的安邦房产门店均已关门。多名购房者怀疑公司负责人携款跑路,已经报警。安邦房产快速开店,涉嫌违规受理经适房、收取买家首付等行为或已昭示其借中介之名敛财,本身就是一场骗局。  9月8日下午,济南市民房先生致电本报热线,称安邦房产门店突然以中秋放假的名义关门,其总部负责人已经跑路,但自己打给中介的首付款还没有归还。  今年初,房先生相中了位于济南市明珠西苑的一套小产权房。由于手头资金有限,房先生咨询多家房产中介做房贷均无果,随后他找到了位于经六路的安邦房产第17分店。门店工作人员说,尽管房先生想买的是小产权房,但公司可以通过内部操作帮其办下贷款。  按照约定,4月8日,房先生将12万元的首付款打给了安邦房产,并与其签订合同,安邦房产则承诺60个工作日内帮其办理贷款。  “一直等到7月份,安邦房产也没有把贷款办下来,我就想要回首付款。”房先生说,安邦房产信贷部的工作人员说8月份还有两次放款机会,让他再等等。等到9月2日,房贷还没办下来,房先生又找到安邦房产信贷部。信贷部工作人员退还了房先生2万元,但称大数额退款需要总部签字,让他9月10日再来拿钱。  “前两天听同样办理贷款的朋友说,安邦房产的总公司出了问题,我才发觉事情不对。”当9月7日房先生再次来到安邦房产第17分店时,发现门店已经关门。联系了相关工作人员后,他得知安邦房产的负责人已“失踪”,安邦房产因中秋放假业务暂停。“现在已经报警,能不能要回剩余的10万块钱只能等他们放完假再说。”  8日下午,记者走访安邦房产在济南的多家门店后发现,除了经六路上的第17分店因处理事务临时开了一下门外,其余分店都已大门紧闭,其中有些在大门上还贴了一张简单的告示,写着“中秋放假七天(9.4―9.11)”。  安邦房产一家门店的负责人齐云(化名)告诉记者,“现在总部管理层的领导已经联系不上,12日能不能照常营业还不好说。”  据他介绍,目前安邦房产还拖欠员工7、8月两个月的工资。“4日下午,有部分同事去了位于  齐源大厦的总部,发现领导都不见了。”他称,据同事转述,从9月1日开始,公司的总经理、总经理就去宁夏的总部开会了,一直没回来,连很多中层领导也已不知去向。齐云说,“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多是内蒙古包头人或宁夏银川人,他们一走,公司的运转基本上停了。”而在他的门店,像房先生这样首付款没有拿回来的客人还有三四个。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齐源大厦的安邦房产总部,大厦一楼的办公单位索引上,原属于安邦房产的索引条已被白色橡胶条覆盖,位于12楼的公司大门已被封死,上面贴有放假通知。据大厦保安介绍,这家公司去年11月开始在此办公,最近几天陆续有市民来讨要房款,但都吃了闭门羹。  记者了解到,安邦房产隶属于山东安邦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其母公司是宁夏银川的国麟集团,在公司内部叫兴麟房产,兴麟房产在全国多地都注册了公司,公司名称则不尽相同。从今年8月底开始,沈阳、宝鸡、包头等地的兴麟房产公司接连人走楼空,兴麟房产董事长吴秉麟则涉嫌携款潜逃。  “此前只知道公司背后的大老板是吴秉麟,并不知道安邦房产是兴麟房产的子公司。”齐云说,公司大部分员工是9月4日看到有媒体报道吴秉麟案发后,才明白公司的隶属关系。齐云告诉记者,安邦房产对外宣称可以办理小产权房贷款,有70%至80%的成功率。但从他去年11月入职开始,门店一共办理了三四笔小产权房的贷款业务,没有一位客户拿到贷款。自己也知道小产权房没法贷款,但从入职培训开始,公司就说要将小产权房贷款当做一种集资手段,业务多了可以多拿奖励。  齐云说,安邦房产每笔房贷业务都有25%的提成,而针对小产权房贷款业务,业务员每向总部介绍一笔业务,只要客户将钱打到公司账户上,就可获得300至400元的奖励。  据内蒙古包头市公安局8日的消息,兴麟、德邦房地产经纪公司涉嫌系列合同诈骗案头号犯罪嫌疑人、公司董事长吴秉麟及刘某、张某等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8日凌晨在北京被包头警方抓获。  在济南市从事房地产中介多年的刘建(化名)告诉记者,安邦房产进入济南后以为小产权房贷款和更改合同为噱头吸引客户,一年时间就开了60多家门店,着实疯狂。  据了解,在安邦房产买房子或办贷款,买方需要先将定金、首付款或全额房款打到安邦的账户上,对此,刘建认为,这种操作流程本身就是违规的,首付款等款项需要根据合同打给房主,而小产权房本身是没法贷款的,这就导致买房者钱交了,但手续一直办不出来。“再结合其快速扩张门店来看,安邦房产并不是想要经营中介业务,其本身就是一个骗局。”
【全文阅读】
  9月第一周恰逢中秋小长假,但楼市依然波澜不惊。南京网上房地产的统计显示,9月1日至7日,全市共认购商品住宅896套、成交848套,与8月份最后一周相比分别下滑了25%和31%。8日中秋节当天,认购和成交量也分别只有188套、42套。  九十月份是传统的楼市销售旺季,被业界称为“金九银十”,每年许多开发商都希望在九十月份能猛冲一下全年销售业绩。但如今,随着限购政策的推行,“金九银十”的含金量已远不如往年。  9月第一周,南京共有正荣润江城、金地湖城艺境、招商依云尚城、荣鼎幸福城等4家楼盘开盘推出新房源。其中,在中秋小长假首日开盘的正荣润江城最受业界关注,销售情况也相对是最好的。  该楼盘是去年正荣集团拿下的浦口G40地块项目,楼面价达到了近8000元/平方米。此次开盘的户型有89、107、135及143平方米的,满足了多种消费需求。销售许可证上公示的均价为1.8万元左右/平方米,但扣除多重优惠后,最终的实际销售均价只有1.55万元/平方米,开盘当天300多套房源一举认购了八成左右。  事实上,近期有很多楼盘都像正荣润江城一样推出了打折、“1万抵3万”甚至直接降价之类的促销活动。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张辉分析,今年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有的开发商年初制订的销售任务很重,开盘又比较晚,眼下只能以低价换跑量。  从此前几个月的情况来看,走低价路线的刚需房源也正是购房人最青睐的。以上个月为例,南京成交的商品住宅中,80―100平方米的刚需房源占到了37%;卖得比较好的楼盘,都是那些“真刀真枪”优惠让利的楼盘。  另据统计,在九十月份,全市还将有50家左右的楼盘都计划推出含有90平方米左右户型的新房源。这些楼盘包括:主城的亚东观樾、南站板块的万科新都荟、河西板块的升龙天汇、仙林板块的中天铭廷等。对于一些刚需购房者而言,在九十月份将会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记者 邹伟 沙文蓉)
【全文阅读】
          在事权不断增多、任务不断加大、财政相对紧张的背景下,土地出让金成了各地政府竞相追逐的“香饽饽”。审计既是为了发现漏洞,更是为了堵住漏洞。当前关键要扎紧制度笼子,把已有的措施落实好,并在新的形势下抓紧改革  自8月中旬开始,审计署针对土地出让金的全国性审计陆续展开。这次审计不同于以往只对部分地区进行抽查,而是首次大范围专项审计。这表明土地出让金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加强审计正是为了通过查找问题将土地出让金更好地纳入制度笼子,这也是此次审计引发公众持续广泛关注的原因所在。  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获取的资金。从用途来看,按照财政部颁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要扣掉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拆迁补偿费等;要扣除土地开发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建设支出;要保证支农费用,如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补贴和社会保障支出等;还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城市道路等建设,以及土地出让业务费如土地勘测、评估等。在保证这些硬性支出之后,才由地方政府相对自主支配。  如果土地出让金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各地出卖土地的积极性或许不会有这么高。但是,土地出让金是税外收费,只需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即可执行,程序上不受同级人大监督,这就使各地在土地出让金支配上有了更为灵活的空间。在事权不断增多、任务不断加大、财政相对紧张的背景下,土地出让金成了各地政府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由此,土地出让金出现了3个明显特征。一是增长迅猛。从上个世纪90年代所谓“经营城市”开始,土地财政依赖愈演愈烈,短短10多年土地出让金就相继突破1万亿元、2万亿元乃至3万亿元关口,可谓“异军突起”。二是体量巨大。有关数据显示,许多地方土地出让金占到当地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有的地方甚至超过半数。三是增长不平衡。从发展进程看,东中西部土地出让金增速与增量差异很大,有的地方土地出让金令人眼馋,有的地方起步慢、增量小。  这三大特征,几乎衍生涵盖了目前土地出让金所暴露出的主要问题。由于增长迅猛,监管就显得要么力不从心,要么漏洞明显,怎么用、谁来用经常成为一笔糊涂账。2006年前,土地出让金的支出管理除了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粗线条框架,具体使用上基本各自为政,导致当时在旧城拆迁尤其是农地补偿等方面对被征地方的亏欠;2007年新办法实施后,因为具体措施难落实,一些支出比如土地开发费等,随意性很大,很多地方土地部门根本见不到这笔费用。  由于体量巨大,导致许多地方争先恐后、巧立名目圈地卖地。土地出让金主要来自两块,一块是存量,一块是增量。存量基本在老城区,以旧城改造等名义挖掘殆尽之后,眼光大多盯在增量上,而增量基本在郊区农村。这些年一些地方不切实际地合并村社、规划园区,乃至逼迫农民上楼进城等,背后动机基本在此。同时,由于增长不平衡,导致后发地区“比学赶超”的劲头与步伐日趋加大,土地财政依赖演变为普遍症状。  土地出让金问题还有很多,此次专项审计后将有更多发现。不过,审计既是为了发现漏洞,更是为了堵住漏洞。从已有问题来看,当前关键要扎紧制度笼子,把已有的措施落实好。很多问题,不是没有制度,而在于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同时,解决土地出让金问题还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抓紧改革。在监管层面,要建立健全土地出让收支预决算公开管理制度,把土地出让金置于公开监督之下。  还要看到的是,土地财政依赖的形成,还与地方财力不足、事权相对较多的客观因素有关。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之后,地方财税担负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并没有因财力减少而减少,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出现了“他压”与“自压”叠加的状况,导致地方财政更多地与“土地财政”挂钩。因此,要利用当前我国财力不断增强的有利条件,通过税收等杠杠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效解决土地财政依赖。瞿长福
【全文阅读】
  规划的楼房高22层,实际加盖到31层,容积率也随之提高。近一年来,看到规划与现实的落差,郑东新区一小区的业主头疼不已,除对楼房安全的担心,还为以后居住舒适度降低而窝心。  说到容积率,一个数字牵着两头利益。容积率较低,建筑高度、密度一般也较低,业主居住着就舒服,但开发商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少。有开发商为多赚钱,会擅自提高容积率。那么,容积率背后的监管是怎样的?违规加盖为何没被及时发现?    看着日历被翻到9月,郑东新区一小区业主冯先生叹了口气,离2013年8月31日合同约定的交房日期过去一年,如今终于到交房时他却又不敢收。“我买的5号楼,从规划的20层‘拔高’到27层,容积率比当初承诺的4.99肯定提高了,还能安心住吗?”即使有邻居领钥匙开始装修,他仍决定等开发商的说法。  记者在郑东新区官网规划局板块,找到该小区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其中明确标明,该小区共建设6栋高层、1栋多层,1号楼规划为23层、2号楼22层、3号楼20层、5号楼20层、6号楼22层、7号楼22层、8号楼5层。  9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该小区实地查看,发现1号楼实建29层,加建6层;2号、6号楼实建31层,均加建9层;3号、5号楼实建27层,各加建7层;7号楼实建27层,加建5层;8号楼实建了7层,加建2层。业主乔先生见到记者便投诉说,自己房子在8楼,加盖后影响到房屋采光,他们业主多次与开发商沟通,但问题至今没得到解决。  在售楼部,工作人员介绍说,楼盘已经售罄,没有空余,均价1平方米在11000元左右。当问及加盖及变更容积率的问题,一位自称开发商公司人员的徐先生说:“只是没提前备案,房本一定能拿到,只是时间问题。”    根据城乡规划法,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改正,处违法建设工程造价5%至10%的罚款;无法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罚款。  近一年时间,针对开发商违反规划加盖情况,业主们通过不同方式反映。今年2月,郑州市房管局、规划局作出回复称,“系擅自改变规划许可证规定内容进行加建。目前,郑东新区综合执法局已立案调查,现阶段正按执法程序依法查处”。  回复中还表示,由于该小区违规加建部分涉及容积率、规划强制性内容及标准等问题,需有专业技术能力的部门进行认定。针对此事,郑东新区综合执法局已及时向郑东新区规划部门发函,根据认定结果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9月3日下午,记者采访郑东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称,此事执法部门正在依法依规处理,已形成几套处理方案,目前正在研究最终方案,处罚尚未落实。当被问到距离上次回复过去半年时间,为何仍无处理结果?该负责人也只是说“一直在研究。”    容积率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建筑密度,影响居住的舒适度,与业主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然而,同等条件下,提高容积率,建筑面积增加,开发商就可多卖房子,多赚钱。  一位郑州本土开发商的项目经理举例说,以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地块为例,若容积率为2.0,则可建2万平方米的建筑;如果把容积率提高到2.5,则可建2.5万平方米建筑。如果以每平方米1万元的均价销售,就可多得5000万元的销售款,项目毛收益率粗略估算可提高25%。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总工许继清说,容积率是土地出让时就有的重要规划条件,作为开发商及规划设计单位,均需按照此条件进行规划、设计、施工,不得擅自变更,即使变更,也要按照相应法定程序,并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那为何房地产市场还会出现容积率超规的情况?他坦言:“一句话,就是利益驱使。”  2009年,住建部和监察部曾开展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的专项治理。据统计,自2009年5月至2010年底,共查处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房地产项目2150个,共补交土地出让金等158.02亿元,罚款7.92亿元,撤销规划行政许可47项。容积率违规事件的频发程度可见一斑。  “事实上,在提高容积率的潜规则里,常离不开官商违规的暗箱操作。”采访中,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直言说。而就在今年6月,渑池县住建局及国土局6名工作人员涉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被提起公诉,其中就存在容积率调整审批乱作为、监管不作为、处罚不到位,及土地出让金等规费欠缴等严重问题,有些已涉嫌渎职犯罪。    一方面,容积率是业主的利益关切;另一方面,提高容积率是对开发商的巨大利益诱惑。显然,容积率的保障必须依赖严密监管。  2009年9月,郑州市曾就加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下发通知,明确国有土地使用权一经出让,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更改规划时确定的建设用地容积率。工程竣工时,如果建筑面积超过规划许可,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9月3日下午,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工作人员受访时明确向记者表示,容积率在规划局批的规划许可证里很明确,竣工验收时必须合规,如果发现超过规划许可,监察支队将介入,并按规定处罚。此外,容积率变化需重新核算土地出让金,由土地受让人向国土资源部门补交出让金。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受访时说,提高容积率,需按照容积率等规划条件变更后的市场地价水平,重新评估并核算土地出让金,最后需再补交差价。  “施工中擅自违反规划加盖楼层,难道监管部门就没有及时发现吗?为何总是让开发商‘先上车再补票’?”业主冯先生称,即使事后开发商被处罚,但业主最后很可能只能接受超标容积率。    据了解,温州、滁州等地建立了批后监管制度,温州是指派专人负责批后监管,发现违规行为立即责令整改,滁州则是成立规划、建委多部门“规划批后监管巡查小组”,定期巡查及时发现违规行为。    小区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这看似谜一样的数字,直接涉及居住的舒适度,数值越小住着越舒服,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