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槎头地块将拆迁改造 发展电子...
  羊城晚报讯 记者吕楠芳报道:广州白云区西南部将再添一处商务居住地块,记者昨日从广州市规划局获悉,白云区槎头地块将进行规划调整,从现状的工业用地改为商住综合用...
47期
房企拿地信心受提振 四季度或继续转暖
  南京11月13日电 (张传明)随着大多数“限购”城市松绑或放开、央行“930房贷新政”等一系列政策利好落地,全国部分城市新建商品房市场呈现出回暖迹象。在政策利好销量转暖的背景下,10月份各地开发商拿地信心也有所提升,四季度或继续转暖。  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其10月份监测的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83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4.3%,同比减少1.1%,其中,有27个城市的成交量出现了环比增长。报告显示,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连续第4个月增长,并创下年内最高,虽然今年10月成交同比有所下降,但强于2011年和2012年。  就南京而言,10月份南京楼市以7331套的成交量,创下年内最高,且在10月末还有6家新盘压轴,这也为11月带来了依然持续热销的开局。而在11月首周,南京楼市共认购2247套、成交2238套(不含溧水、高淳和都市圈),日均认购321套。?  相对全面上涨创下新高的楼市成交量,10月楼市价格方面表现得虽然没有那么抢眼,但也出现一些回暖迹象。相关单位日前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显示,10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62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4%,为连续第6个月下跌,但跌幅缩小了0.52个百分点。?  10月份房地产市场呈现的回暖迹象也影响了土地市场,各地开发商拿地信心也有所提升。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0月份,万达、绿地等10大房企新增土地储备面积368万平方米,环比大幅上升275.8%,同比下降20%。由于本月万达大举拿地190万平方米,绿地拿地121万平方米,使成交量较上月增加较多,而同比降幅与上月相比收窄65个百分点。  据了解,10月份随着住宅市场部分回暖,土地市场中已经出现了高溢价争抢优质地块的现象。南京在取消限购后的首次土地拍卖会引来了众多房企角逐,两块地均以较高溢价出让,其中城东宅地更是创下区域单价新高。10月22日,深圳今年首块宅地开拍,最终溢价85%成交,同时刷新了深圳总价和单价记录;在同一日,上海张江南区宅地以溢价93%出让,时隔一个月之后再度刷新区域楼板单价记录。  在房企争抢优质地块的同时,各地政府也在趁势加大力度推地。全国范围内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多个城市,都把卖地的重头戏放在了四季度。  据记者统计,南京在10月底一次性推出了7幅地块,而在11月5日和11月6日南京市国土局溧水分局更是连挂12幅商住混合用地,总面积达16.8万平方米,据南京国土局网站11月12日公示,其之后还将推出4幅地块,总起始价高达15.88亿元。在广州,11月也将迎来土地供应井喷,19宗303亿土地将在4天内集中拍卖。11月份,上海也有14宗经营性用地出让,其中的董家渡地块将再度刷新全国总价“地王”。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利好销量转暖的背景下,房企拿地信心受到提振,四季度土地市场或继续转暖。(完)

【全文阅读】
 
广州4个工地安装在线扬尘监测仪 24小时监测扬尘
天河公园工地启用远程高射水炮降尘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实习生 吴梓鸿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雯洁,通讯员田禾、彭兴琼报道:据污染源解析结果显示,工地扬尘污染占PM2.5来源的10%,成为影响广州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记者昨日获悉,天河区在创建全市首个“无燃煤区”的基础上,计划在全区110个工地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并已对4个重点工地安装降尘在线监控系统,实时掌握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状况,同时使用远程水炮喷雾、密布网覆盖等方式降尘,在全市率先启动创建“扬尘污染控制示范区”。  每10秒钟输出一个数据  据悉,为全面掌握辖区扬尘污染源,天河区建立了重点扬尘污染控制源台账备案和每月更新制度。截至10月底,摸清辖区混凝土搅拌站7个;余泥运输码头4个;所有在建工地共249个,其中省管工地2个、市管工地49个(包括10个地铁工程)、区管工地198个(在建104个、5个未开工、1个烂尾楼、88个待安评)。  根据扬尘源的分布情况,天河区加大对泥头车的整治力度,并强化对排污量大的工地监测力度,设置了4个重点工地的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分别是天河公园地铁21号线项目、林河村改造项目、马场广发证券项目、万科云项目。扬尘在线监测仪24小时全天候运作,每10秒钟可输出一个数据,环保部门可通过数据判断工地是否超标排放。  “当PM2.5、PM10浓度较高时,该设备就会在系统提醒环保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到现场进行整改。”天河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此之外,天河区计划今年在辖内约110个施工工地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第一期25个工地已经开始使用,第二期正在建设中。同时为了便于执法,区扬尘办专门配备了便携式粉尘监测仪对工地进行现场监测。  启用远程高射水炮降尘  天河区还学习其他城市扬尘污染控制经验,在许多建筑工地采取移动喷雾、固定喷雾等多种措施,降低施工扬尘。  在天河公园地铁21号线2标段施工现场,施工方中建三局启用了3台可移动的“远程高射水炮”,分别安置在工地两端和施工中心。“高射水炮”水平最大射程为40米,如3台同时启动,可对施工工地扬尘厉害区域进行喷雾降尘。在基坑土方周围的栏杆上,每隔1.5米还设置一个小型喷头,对基坑内的土方进行喷淋。据了解,对3个月以内不施工的裸露土体以及渣土,施工方使用绿色密目网进行遮盖,基坑外的场地采取混凝土硬化处理,由施工方每天安排工人洒水。“我们还要求出入场地的施工车辆必须经冲洗干净才能出场地,冲洗的泥浆水通过沉淀后重复使用。”  中建三局负责人称,公司从2100多万元的安全措施费中,特别安排了一部分资金用于控制扬尘,主要措施包括对工地进行硬底化、铺设密目网、围蔽工地、不间断洒水、进出车辆严格冲洗等,仅铺设的密目网就需要2元/平方米。

【全文阅读】
 
评论:工业园区用地浪费谁之过?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工业园区占我国新增建设用地的比重日益增加(其中包括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但其粗放、低效利用土地形势较为严峻,多地存在“多圈少建、圈而慢建、圈而不建”等现象。  这不是有关工业园区用地浪费方面的第一次报道,早在多年前,就曾有媒体对此现象进行过报道,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工业园区用地浪费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扭转,反而随着产业中西部转移的浪潮,也开始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蔓延开来。  统计显示,黑龙江经该省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和工业示范基地共95个,共批准总占地面积47158公顷。内蒙古乌海市现有4个工业园区,总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20……这些都是具体的典型案例,但通过这些典型案例,我们大致可以了解,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大建工业园区的浪潮。由于青睐于工业园区对当地经济增速的拉动作用,近年来各地政府兴建工业园区的热情一直是有增无减。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陶然曾对国内外工业用地做了一个对比,他说,各国工业用地平均占比一般是城市总用地面积的10%~15%,而我国近年来工业用地供地面积却高达40%~50%。  一个个高大上的工业园区拔地而起,但具体到各个园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却显得不容乐观。据悉,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三层浪费:一是土地征收后无人问津产生的闲置浪费;二是企业“圈而慢建、圈而不建”造成的土地浪费;三是“三高”企业不肯走,园区土地不能满足提档升级需要,造成的浪费。工业用地浪费现象惊人,但具体到各工业园区土地浪费的原因却多样和复杂。  政府建设贪大求全,不惜一切盲目招商可以说是工业用地大量浪费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一心想引进资本,但各家资本却也各有盘算。圈定土地、坐等土地升值或用土地质押贷款或搞别的用途则成为一些企业家心中的“小九九”,追根溯源,想赚快钱、想圈地则是工业用地大量被浪费的深层次原因。  为了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我国规定工业用地出让时,出让合同中须对单位用地投资、产出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衡量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做出明确规定。但不幸的是,由于监管的缺位,前置的硬指标在现实中纷纷搁浅,遭遇到地方的“软执行”。有干部坦言,节地指标往往“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却难以落地,当不得真”。工业用地大量被浪费的原因虽多种多样,但大量土地多年闲置却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土地供后监管的缺位。  土地供后监管看似人人能管,但最终却无人监管。据悉,工业项目立项情况,由发改委、经信委负责;用地容积率由规划局负责;单位面积投入产出强度,由工业园区、统计局掌握,而作为土地集约利用重要监管单位的国土部门,却难以实时掌握这些供后土地关键利用指标,无法有效评估节地情况,有效监管更是无从谈起。由此可以看出,在很多地方,国土部门正变成了“供地局”,至于土地供应后,土地是否达到集约节约要求,国土部门难以形成有效的制约。对供后土地的利用情况加强监管,并强化责任,成为扭转目前工业用地大量浪费现象的应时之需。  文/张萧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