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两国专家共话生猪养殖 加大畜
45
   重庆11月16日电 (韩璐 张佳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猪肉市场。丹麦是全世界猪肉生产最为先进的国家。因此,中国和丹麦在猪肉生产上的合作,标志着中国的猪肉乃至食品工业进入了全新的时代。”16日,丹麦王
   武夷山11月16日电 (陈丹妮)海峡两岸百余位企业代表16日上午齐聚福建武夷山,就食品加工、特色农产品种养殖,以及以茶叶种植、观光、精深加工为主的农业等58个项目进行签约,总投资额约达人民币170亿元。   当日,第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启幕。作为大陆唯一的由两岸共同举办的茶业博览盛会,本届茶博会继续了两岸茶界共襄盛举的特色,茶博会台湾馆内118展位共106家台湾企业参展。   作为“茶博会”的配套活动,第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项目签约仪式也在武夷山举行,58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约170亿元人民币。其中,南平市重大投资项目签约38个,总投资152.82亿元;其他设区市签约农业项目20项,总投资约17亿元。   本次项目签约仪式继续体现了福建农业项目由基础农业向农业加工产业的发展。现场签约的项目中,除了以茶叶种植、观光、精深加工为主的农业项目、特色农产品种养殖等项目外,还涉及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生物、度假休闲、养生保健等行业。   两岸茶企的云集也吸引了全球采购商纷至沓来。本届茶博会吸引采购商数量达3000多家,比上一届茶博会增加1000多家。   “我们到这里来,就是想让大家来看看大陆的产品和市场是怎么样的。”台湾农会常务监事白添枝对记者表示,此次台湾农会组织台湾茶农茶商参加茶博会,就是想让大家了解大陆的市场,摸一摸底。(完)
【全文阅读】
           温州11月16日电 (记者 张茵 见习记者 邵思翊)“在我们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你们(金融界)伸出一只手来援助,不能见死不救。”浙江省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在15日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表示,温州稳定看金融,金融业承担着重要艰巨的任务,这是今年内温州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从2012年开始,温州GDP数据逐渐从低谷中走出,呈现“V”型逐步上扬曲线。2012年受宏观经济影响,GDP增速为6.7%。   温州市统计局10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温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74.03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GDP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中。“虽然整个趋势开始向好,但比较缓慢”。   记者了解到,纵观浙江11个地市2013年三季度GDP增速,较上半年保持不变为4个,有6个地市略有下降,仅有温州实现提高。   “这种发展不确定因素还很多,特别是企业的资金链、担保链的风险仍在蔓延,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还在迅速攀升。”陈一新说,必须要通过分析研究,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让2011年不良贷款率居持续攀升的问题再演。   他透露,金融界承诺的800亿贷款额度,尚240余亿的缺口,目前温州贷款明显不足。“本身资金就很紧张,贷款又不到位,到年底还要抽贷,温州企业怎么过日子?”   陈一新表示,温州社会是否稳定要看12月,而12月社会是否稳定则要看金融领域,要将它作为年内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如果金融领域今年能挺过去,温州今年的大局就会稳定。如果出问题了,那就会起连锁反应。”   对此,他呼吁高度关注金融风险,金融界发展与温州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在我们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你们(金融界)伸出一只手来援助,不能见死不救。”(完)
【全文阅读】
  来自辽宁省粮食部门预计,今年全省粮食继续丰收,粮食总产量可达420亿斤,这将是辽宁粮食生产的“十连丰”。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辽宁秋粮收购资金供应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全省粮食商品量可达300亿斤左右,其中玉米240亿斤、水稻60亿斤。从目前情况看,预计2013粮食年度企业秋粮收购资金需求238亿元,比上年增加71亿元。   农发行辽宁省分行副行长邓中学说,目前分行已筹集粮食收购资金260亿元,确保做到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这也是近年来储备收购资金最多的一年。2012粮食年度,全省共发放粮油贷款199.17亿元,同比增加107.84亿元,支持企业购进粮油183.16亿斤。   邓中学说,农发行将继续坚持在不“打白条”的前提下防控风险,努力做到“钱等粮”,积极支持各类企业入市收购,保障卖粮农民利益。
【全文阅读】
          ■ 多空论剑   本周,投资者期待已久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落下帷幕,15日,“改革决定”全文发布。私募人士表示,市场仍难找到投资方向,而近期IPO重启的传言也会在短期内给市场造成下行压力。未来数月,市场仍会维持震荡格局。   中国证券报:本周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从会后公布的“改革决定”看,哪些地方值得关注?   曹素生:“改革决定”有不少振奋人心的内容,估计后续陆续会有具体改革细则公布,为投资者指明方向。   刘国宏:三中全会毕竟不是经济会议,对投资的实际参考意义其实没有市场预想的那么大。从投资的角度看,未来如果想寻找到市场的方向,还需等到明年的两会,等待一些具体的细致的改革政策出台,才能找到新的方向。   中国证券报:从市场反应看,安防板块超出预期,对此你怎么看?   曹素生:与之前的市场预期相比,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超出市场预期的内容,也是本周安防板块表现较强的因素。国家把国内安全建设提高了一个国家安全的高度,这意味着未来相关的投资力度会加大,整体投资规模会超出预期。一方面,会给予相关的安防上市公司带来新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会使得军工概念股重组预期加大,未来可能通过注入优质资产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国防建设。   另外,城乡一体化也是超出预期的内容,之前虽然有所提及,但是市场的认识都比较模糊。从三中全会的内容看,已经提出了较为清晰的改革方向,土地产权、土地流转等方向的推进,会使得一批上市公司的价值明显提升,提供投资机会。   刘国宏:本周安防板块表现较强,市场也作出了可能会促进军工企业重组的解释,但这可能是市场的误读。会议内容没有涉及国企改革,也就是不涉及军工企业的重组,毕竟军工企业全部都是国企。从实际情况看,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只是国家对现有部门结构的整合,与安防上市公司关系不大。   城乡一体化并没有超出预期,只能说是大致达到市场预期,甚至有些内容低于市场预期。   中国证券报:本周有消息称,IPO重启步调会加快,这会否给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曹素生:IPO重启属心理层面影响。市场认为,IPO重启会造成市场失血,投资成长股的资金会转而投资新股。但从资金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实影响并不大。毕竟未来是局部、分化的行情。   刘国宏:肯定会有负面影响,目前市场比较疲弱,资金面相对较紧,一旦有IPO的消息释放,市场的担忧情绪还是会使得市场下行压力增加。今年以来,创业板等个股表现较强,但是市场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赚钱效应;如果IPO重启,会被市场解读为利空。   从长远来看,IPO开闸是必然的结果。市场长时间没有IPO,就会丧失融资功能,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参照国外的成熟经验,IPO的审核应该交还市场,让市场决定哪一家公司该不该IPO,一些资质好的公司市场会埋单,一些资质不好的公司会被市场自然淘汰。   中国证券报:最近数周,创业板一直处于调整状态,调整是否已经到位?   曹素生:创业板出现反弹很正常,毕竟最近数周从高点跌下来,幅度比较大,从技术角度来说,需要一次较强的反弹。而从资金的参与情况看,公募等资金参与创业板的程度较深,这些资金不太可能一下子脱离创业板,反弹也可以视为这些资金的自我救赎。后续在下行的情况下,肯定会有较强的反弹。   刘国宏:目前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市场认为创业板估值过高。其实参照纳斯达克的经验,创业板公司就应该享受高估值。毕竟创业板公司代表的都是新产业、新技术、新商业模式。这些公司不应该拿主板公司的估值方法来衡量。从美国股市的历史经验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往往能为美国再造一个新行业,未来我国创业板公司也具备这种潜力。基于这种预期,创业板的泡沫也就再正常不过,这些泡沫其实代表的是新产业、新技术未来的价值。   中国证券报: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请预测后市走势?   曹素生:要有赚钱效应,才会有场外资金进场,大的行情需要场外资金才能推动。从目前情况看,由于缺乏赚钱效应,场外资金入场意愿不大,所以后续的行情仍然是局部分化的结构性行情。   刘国宏:一是若IPO重启会对市场造成短期冲击,二是股指仍会处于震荡状态,这种状态可能延续至明年3月,也就是两会之前。   看好并购重组股的机会。今年以来政策、宏观经济等背景因素,都为上市公司参与并购重组提供了良机。而今年一些并购重组成功的上市公司,确实提供了赚钱效应。此外,在新技术应用、生物医药、通信技术等领域也可以找到一些好的投资标的。   玖阳投资CEO兼投资总监   曹素生   从资金参与情况看,公募等资金参与创业板的程度较深,这些资金不太可能一下子脱离创业板,反弹也可以视为这些资金的自我救赎。   好望角资产管理董事长   刘国宏   从投资角度看,未来如果想寻找到市场的方向,还需等到明年两会,等待一些具体的、细致的改革政策出台后,市场才能找到新方向。(记者 黄莹颖)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