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上周新房成交量涨1成 新增1 ...
VOL 41
  经天津中原投资顾问部对房管局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2014年10月8-12日天津新建商品住宅共成交1368套,成交面积15.3万平米,环比前一周增加14%,成交均价11251元/平米,与前一周基本持平。二手住宅成交1016套,成交面积8.7万平米,环比增加98%。二手房成交出现暴增主要因为“十一”期间房管局不接受登记,节后登记相对集中所致。    市内六区上周成交面积为2.5万平米,环比增加12%,成交均价为22936元/平米,环比上 ...
天津保障房小区物业每天至少全面巡查2次
天津保障房小区物业每天至少全面巡查2次
  为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各保障房小区秩序井然,昨天,本市下发通知,通过采取四项措施确保全市保障房小区安全管理。特别强调物业服务单位每天全面巡查不得少于2次,将违规违约现象消灭在萌芽之中。  通知要求,物业服务单位要做好小区内消防设备设施安全检查、故障排查,开展有针对性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对设备及时补充、维护,对楼道、室外空调机位等重点部位反复进行检查,不留死角。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确保消防设备设施齐全完好。加强电梯等特种设备维修养护。各保障房小区要定期进行电梯检验,与具备电梯维修保养资质的企业签订电梯维护保养合同,委派专业上岗人员定期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次,做好共用设施和部位安全管理。按标准实施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做好二次供水、道路场地、照明亮化、建筑小品、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设备的管理,做到按时保养、及时维修、安全运行、状态良好。  再次,物业服务单位还要严格执行小区车辆管理有关规定,禁止车辆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根据小区实际情况设置各种交通标志和设施,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坚决杜绝装有危险品的车辆进入小区。  此外通知还进一步明确,各物业服务管理单位要建立小区巡查制度,每天全面巡查不得少于2次。要将违规违约现象消灭在萌芽之中,对行为人不停止违规违约行为的,管理单位及时送达违规违约行为改正通知书;对逾期拒不改正的,及时向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报告。管理单位要安排好各服务项目的值班工作,保证24小时值班人员在岗,电话有人接听,发现安全问题及时处理。
天津明确开发商责任 避免因暖气漏水发生纠纷
天津明确开发商责任 避免因暖气漏水发生纠纷
  今冬供热季即将到来,目前供热部门正对各居民小区进行注水打压试验。每年供热季开始前后,都会发生购置新房的市民因暖气跑水问题,与供热单位、房屋建设单位发生纠纷的情况。为保障用热户权益,天津市供热办要求,新建房屋开发建设单位在用热前签订承诺书,并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    据了解,打压试水主要是检测居民家中管道是否有漏水现象。打压试水时居民要注意暖气片、暖气管道接口处和暖气管道阀门处是否有由于老化、松动等原因导致的漏水现象,是否有管道阻塞问题。由于在打压试水期间暖气可能会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因此,打压试水当天家中一定要留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打压试水阶段,如发生漏水问题,属于“两个供热期内”的新建住宅小区,居民应与房屋建设单位联系。今年,为进一步做好新建房屋保修期的供热工作,保障用热户权益,市供热办依据相关规定,要求开发建设单位提前签订《天津市新建房屋供热保修承诺书》,并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各区、县供热办公室对开发建设单位新建房屋供热保修工作进行监管。  《承诺书》中明确规定,房屋建设单位需在正式供热开始前30日,完成新建项目供热二次管网和户内供热设施的安装、调试和冷态运行等工作,使其具备供热条件。同时,应严格执行“两个供热期满后,开发建设单位应与供热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供热设施移交验收。验收合格的,户外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管理,户内设施由用热户管理;验收不合格的,开发建设单位应进行整改,并继续承担保修责任。”等内容。  此外,房屋建设单位应向用热户公示保修期的供热报修电话、信访服务电话及负责人等信息,并保证供热采暖期24小时专职服务人员在岗,负责24小时内解决用热户所反映的问题,包括供热设施的调试、入户测温、设施维修等。    针对上个供热季出现的问题,各供热单位结合供热改燃并网、旧管网改造、供热节能改造、供热单户分环改造等,提高供热能力。其中,对11座锅炉房进行改燃并网工程,对房屋保温性能较差的23片小区改造房屋保温性能,对50余片小区实施大板楼节能改造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保温差的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在今冬供热季到来前,将完成对2000年以前建成的、存在管网老化问题的40多个社区老旧管网的提升改造任务。
评论:公积金“异地互认”需打破地方利益藩篱
评论:公积金“异地互认”需打破地方利益藩篱
  住建部、财政部和央行日前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明确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即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公积金贷款保险等收费项目被取消。  在“两部一行”发布的公积金新政中,公积金“异地互认”作为一大亮点,受到了市场普遍的重视。我国的公积金制度建立20多年来,全国已有1.07亿职工参与,缴存总额达到7.03万亿元,其中有3.49万亿元用于房屋购买。由此可见,公积金制度对于满足职工购房需求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  但是,公积金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其中较为集中的问题是它无法帮助低收入职工购房。据住建部的统计,目前我国282个设区市中,有49个城市的公积金利用率超过85%,107个城市超过了75%,剩下126个城市在50%至75%。这表明仍有很多参与了公积金的职工未能使用公积金。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一部分低收入者面对高房价无能为力以外,有许多在异地务工的职工在其户籍所在地购房时不能在当地申请公积金贷款,也限制了公积金的广泛使用。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是低收入者、异地务工者缴纳的公积金,有可能成了帮助高收入者和本地务工者购房的资金,由此亦产生了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公积金不能异地提取使用,这是在旧有的区域分割格局之下形成的一种制度,它方便了政府的管理,却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流动日趋频繁的社会现实不能适应。有关公积金“异地互认”的要求在市场上早已出现,但这方面的改革却进展缓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这种地区分割之下,很多地方政府围绕着公积金已经产生了自我利益。按照目前的制度,缴纳公积金已经成为一种强制性要求,而异地务工者在其工作所在地缴纳的公积金虽然仍属于其自己的权利,在其离开工作地时可以提取,但他们在其户籍地购房时,却不能在当地享受公积金贷款,这使他们缴存的公积金失去了意义。  因此,推进公积金“异地互认”,关键在于必须打破地方利益所形成的藩篱。公积金要实现“异地互认”,首先必须建立全国联通的公积金账户,这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倒是地方政府基于自我利益的需求很可能会对此形成抵触。必须看到,“两部一行”的通知仅仅是提出了一个改革的方向,尚缺乏实施的细则,如果地方政府缺乏突破自我利益约束的动力,对此作出推诿、拖延,那么,这一深得民心的政策就很可能变为一纸空文。  当然,还应该看到的一个现实是,目前一些城市由于提取公积金激增,导致公积金存量出现紧张,在实现“异地互认”以后,可能会促使这些地区的资金流出,从而加剧其紧张局面。但是,“异地互认”的目标,实际上是要打破现存的公积金属地格局,一些存量宽裕地区的公积金完全可以实现与紧张地区的互通,从而让公积金活起来。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则需要在制度设计上具有超前意识,如果能够把目前“各自为政”的公积金管理机构改造成“住房银行”,让资金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则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作者是知名财经评论员)
房企上演“抢收”戏码 楼盘突围战即将展开
房企上演“抢收”戏码 楼盘突围战即将展开
  □地产评论员 蔡琦雯  楼市传统“银十”能否上演,年底房企抢收可否成功,这些都是近日业内聚焦的热点。  而从市场来看,刚需产品打折较多,业内人士认为库存压力不减的情况下,房企或采取价格战。同时,近期房贷的放松,又给改善市场一定的利好刺激,成交或将上涨。对于高端市场,业内人士则认为只有占据了稀缺地段的豪宅方能突围。  刚需市场 将上演价格战  10月,刚需市场或展开价格战。  根据上海搜房数据监控中心统计,10月共有167个楼盘推出打折优惠,其中优惠力度较大的20个项目多为外环外公寓项目,较9月仅有2个刚需项目打折有较大提升。  德佑地产研究员赵葆根指出,虽然房贷放松的消息会使得开发商的心理预期转好,但是临近年底,目前去库存依然是当务之急。对于刚需产品而言,今年销量排名靠前的一些刚需楼盘,多以价格取胜,可见客户目前最为看中的还是价格,因此同区域的楼盘中占据价格优势的项目更容易脱颖而出。  的确,在今年十一房展会上,一位90后刚需置业者就直言:“我们预算不高,今天过来房展会就是奔着‘优惠’而来,看中的楼盘只要有小幅降价我们就会果断买下。”  位于金山新城的正荣御首府项目近期即将入市,该项目营销经理沈契告诉笔者,受到房贷放松影响,目前接触的客户有加快出手的迹象,因此预计10月新房市场成交量、价将平稳上升。“我们的项目目前认筹达到8成以上,为区域内最高,但是售价仍然处于全市低谷,且开盘当天价格还会有所优惠,给客户一定的惊喜。”  上周末,在松江九亭的新虹桥首府现场,笔者观察到有近20组客户在现场咨询,据案场人员介绍,自从国庆节前的房贷放松消息释放后,前来看房的客户明显有增多迹象。当问到会否有优惠时,该售楼员表示不确定,但是就目前项目2.4万元/平方米均价而言,在区域内并不高,并且项目为区域内唯一带地暖的精装修房源,同时所用材质均为环保材料,性价比较高,因此吸引了大批的购房者。  同时,嘉定某楼盘开发商就直言:“10月还将加推小户型产品,届时还将会给出一定的优惠,拉动成交”。  锦和投资集团品牌总监沙立松指出,目前降价对于刚需产品而言将是一把利器,但是由于此类产品本身售价不高,因此房企若是降价也仅是小幅优惠,或是提高附赠面积以此提高性价比。  ■新虹桥首府:在售85平方米和116平方米精装2房,折后均价25000元/平方米,预计加推69至126平方米精装1-3房,预计均价约24000元/平方米。  ■凯德新视界:在售84-87平方米2房、103-110平3房房源,均价11000元/平方米。  ■正荣御首府:预推出87-123平方米2房3房房源和170平方米联排别墅。  ■万立城:目前在售83平方米2+1房以及100平3房,均价15600元/平方米。预计加推80至100平方米2、3房,价格待定。    “房贷真的放松了吗,我付清了首套房的贷款余额,再买房是否可以算作首套房呢?”在松江绿城兰园项目现场,购房者陈女士着急地向售楼员询问。  绿城兰园项目策划总监王畅指出,国庆以来到售楼处现场的访客数量激增,且多是前来咨询房贷放松的相关细则。对此,王畅认为房贷放松的消息对于市场有较大的利好作用,尤其是改善型群体,相信十月有望迎来“小阳春”。  以近期入市的青浦赵巷的融信铂湾为例,首次开盘便取得热销,尤其是主推的89平方米三房产品更是备受购房者青睐。  “以首次改善为主的客户对于价格较为敏感,而放松首套房的认定后,此类群体的购房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入市欲望将会有较大提升。”上海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宋会雍指出。  而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则认为,改善客户买房目的主要是扩大居住实用性,因此在价格允许范围内,3房至4房的产品会更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