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经济协会派出200多人的“史上最大规模”代表团,于22日至27日访问中国。笔者参加了日中经济协会在22日举行的招待会,亲身感受到日本企业界人士对进一步发展两国经贸关系的热忱和期待。 两国经济合作和人员交流是互利双赢的事业,两国政府都应继续鼓励,尽可能减少政治冷淡对经济文化交流的牵连。应该说,两国社会对此总体都是清醒的。 中日关系持续恶化必将给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不仅影响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亚洲经济增长的活力带来严重打击。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两国之间的双边经贸关系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全球性经贸关系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球性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作为全球产业链组成部分的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经贸关系的削弱或破坏,不仅必然带来“双输”的结果,而且会对整个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因而关系到我们是否履行对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大国责任问题。 现在,有些人喜欢争论中日“谁输得更多”,这有意思吗?反正双方都是输家,却让“第三者”两头讨好,渔翁得利,特别是美国获取了既牵制中国发展、又削弱日本使之更“听话”的战略实惠。总的来说,至今中国的制造业被公认是“大而不强”,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80%的高端芯片依靠进口;中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而日本则处于产业链的中高端,因此中日经贸关系后退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不应该因为中日关系不好,就不承认日本做得好的地方。应该说,很多中国人对日本的现代化成就是持肯定态度的,认同日本是解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保障和提升食品安全、社会秩序、国民素质等方面的“模范生”,认为中国应当继续学习日本长处和发展经验,这种声音即使在两国摩擦激烈的时候,也没有遭到排斥。据日本政府观光局统计,2014年上半年访问日本的中国大陆游客增长了88.2%,总人数为100.92万人。这当然与日本离中国近,日元汇率变化导致去日本旅游、购物花费不高有关,但日本的服务质量、环境卫生、社会文明、普通民众对中国人友好等,也是中国赴日游客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联合国气候峰会刚刚结束。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说,“气候变化影响着几十亿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问题”。中日两国已经在治理环境问题方面进行了密切的合作。笔者认为,无论是治理雾霾,还是治理大气和水的污染问题,还是应对气候变化,还是吸取福岛核电站事故教训,加强核电安全,都应该成为中日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甚至是核心课题,这既是中日互利双赢的事业,也是为应对“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问题”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期待中日两国“政冷经热”再次出现。(冯昭奎 作者是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