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男子提复婚遭拒杀死前妻 欲
20
  宜昌7月24日电 (董晓斌 伍公宣)湖北宜昌一男子想找前妻复婚,遭拒绝后竟动手将前妻杀死。事后,该男子吞食安眠药、割腕自杀未遂,最终准备跳桥轻生时,被赶来的民警劝回自首。宜昌伍家岗区伍家派出所7月24日通报称,目前该男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
  重庆7月24日电 (张瀚祥)“二十多年前,我背着书包坐电梯上学放学,现在我还是天天坐电梯上班下班,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车厢,记录的是重庆上半城的发展与下半城的不复兴旺,转眼间都快30年了。”因旧城改造,老重庆地标凯旋路电梯或将拆除的消息近日在当地网络爆出,35岁的重庆市民郑莎莎听闻后感到叹息。  24日清晨,山城雨雾浓浓,记者在凯旋路看到,上班、上学的人们如往常一样乘坐电梯。大门外金色的“凯旋路电梯”题字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色彩,U字环形的外窗也染上了时间的伤痕。  在这个中国内地著名的山城里,爬坡上坎成为重庆人出行的特色。在重庆“母城”渝中区,50多米的海拔落差使这里存在着“上半城”与“下半城”的地理划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居住在下半城的人很多,上下半城交通不便成为老百姓出行最大的问题,“进城”只能步行翻越之字形的凯旋路。  在1985年时,当地政府决定建设一座连接上下半城的电梯。1986年3月30日,高11层、车厢乘员21人的凯旋路电梯建成投用,这是重庆最古老的电梯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城市客运电梯。  很快,凯旋路电梯的画像出现在了重庆造的火柴盒上,成为了城市标志性建筑,坐电梯、看电影也成为当时“摩登”的代名词。据重庆市索道公司介绍,凯旋路电梯运行28年来,高峰时期每天运载量达到1.4万人次,成为连接上下半城主要的交通工具。  一时间,坐一次凯旋路电梯、乘一次过江索道成为外地游客造访重庆的必选项目。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李建廷五年前第一次从老家吉林来到重庆,来渝之前他便耳闻了这两个因山城、江城而起的独特交通工具,报到后的第二天他便约室友们共同前往体验。  “我当时就震惊了,一直拿着手机拍照合影。”李建廷告诉记者,来自北方的他从小看惯了平原,第一次坐凯旋路电梯、皇冠大扶梯时,觉得有种“魔幻3D”的穿越感,“在马路旁坐电梯下11楼,出门一看还是马路,神奇的地形让我对山城有了好感。”凯旋路电梯即将拆除的消息传出后,李建廷表示十分惋惜。  23日晚他再次故地重游了老去的电梯,他在朋友圈中贴图并写到:山城电梯末日游,曾经一起游玩的小伙伴你们在哪……  事实上,对于凯旋路电梯即将拆除的传言也并非空穴来风。随着重庆城市的发展,上世纪繁华的下半城正在面临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大量人口向外流动,使电梯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功能日渐减弱。数据显示,近年来凯旋路电梯日均载乘客仅6000人次,远低于九十年代的1.4万人次。而此前中国首条城市跨江客运索道――嘉陵江索道的拆除,也增加了市民对于凯旋路电梯未来命运的担忧。  与此同时,2012年起,渝中区政府计划用五年时间改造下半城,建立重庆“母城”历史文化风貌区。随着土地的大规模出让,由当地政府引进的融创中国、新加坡凯德集团、新加坡CDL等国内外开发商陆续在下半城破土动工,而凯旋路电梯所在的凯旋路片区也将进行整体的升级改造,渐失作用的凯旋路电梯或将为城市的发展让位。  “东西旧了就要拆掉重建,这似乎是城市的法则。”63岁的吴大爷在下半城住了大半个世纪,坐凯旋路电梯也成为他生活中很普通的一件事。对于下半城的拆迁和改造,他向记者说,从小就和玩伴在凯旋路、白象街、望龙门、储奇门走街串巷,闻惯了中药市场的味道,看惯了排排的黄葛树、瓦片房,“如果开发商进来不节制的开发,不保护这些‘老古董’,失去的是城市的根基。”  跟随吴大爷,记者走出凯旋路电梯、走进白象街看到,巴洛克风格圆弧门、精致的镂空花格窗、窗台下用灰黑色的砖垒成倒金字塔形的浮雕还历历在目,门前牌匾上的字迹虽已模糊了形状,但依然透露着重庆当年开埠时的繁华。在这片土地上,即将拔地而起的是重庆“母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众多国际商业综合体,下半城昔日的繁华或将在未来重现。  郑莎莎告诉记者,她现在最怀念的就是小时候坐电梯上学放学、悠闲自在的日子,但为了给儿子更好的环境,她也将暂时搬离住了几十年的下半城。“我希望凯旋路电梯能继续保留,这是一个城市的特殊印记,也是我们这代人的集体记忆,我不知道我们后辈的记忆里会留下些什么。”
【全文阅读】
          24日6时20分许,一辆装有29.72吨三氯甲烷的槽罐车行至昌厦公路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答田村长生桥段时被追尾,造成约26吨三氯甲烷外泄,经河滩流入盱江河(抚河支流),其中部分在低洼地带淤积。目前,现场无人员伤亡,但外泄化学物品已对盱江河造成污染。河流经过的南丰县预计24日23时县城全城临时停水。  江西省环保厅接获报告后,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事故现场成立了事故调查与应急处置指挥部。当地政府已在泄漏现场盱江河沿线60米范围内划定警戒线,组织当地干部沿盱江河段进行巡查,防止周边群众接触受污染河水。目前,暂无人员中毒、伤亡报告。  江西省环保部门已紧急调运便携式监测设备,对沿线河流断面进行监测。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及抚州市环境监测站已对泄漏点及下游河水5个点位进行布点监测,及时将采样送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分析化验。24日11点25分的监测结果显示,1号监测点甘竹镇点位(广昌出境断面)水质中的三氯甲烷未检出。此外,环保部门对已污染的区域正采取综合措施治污。  预计25日凌晨2时,被污染的河水将流经南丰县城,县有关部门已通知全城24日23时临时停水,具体恢复供水时间待水质检测并确认达标后公布。(记者郭强)
【全文阅读】
  记者24日从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为了尽快重建台风后的倒塌城镇房屋,让灾民入住,海南省决定将城镇台风受灾损坏房屋纳入棚户区改造统筹。  海南省住建厅副厅长杜海鹰介绍说,受台风“威马逊”登陆影响,海南全省共损坏房屋约16.3万间,其中倒塌房屋25161间,严重损坏房屋75002间,一般损坏房屋62513间,其中文昌、海口、澄迈、定安等受灾严重的市县农村瓦房基本损坏。  为了解决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海南省住建厅还上报省政府,请示放宽保障房准入条件,允许房屋受损居民购买或租赁保障房。并将简化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程序,支持房屋在台风中受损的职工,使用公积金尽快修缮损坏房屋。(记者伍鲲鹏)
【全文阅读】
          受台风“麦德姆”影响,江西省各地普降大暴雨。记者从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至记者发稿时,暴雨已致九江市10.75万人受灾,1人死亡、2人失踪,87间房屋倒塌,大量群众被洪水围困。  23日16时至24日16时,江西平均降雨量达21毫米。其中九江市德安县短历时暴雨频率超百年一遇,丰林站6小时降雨量达358毫米,与江西历史记录持平,最大12小时降雨量达519毫米,超出有记录以来最大值46毫米。  据初步统计,持续强降雨已致九江市德安、永修、九江、武宁等县27个乡镇的10.75万人受灾、1人死亡、2人失踪,6674人被紧急转移、87间房屋倒塌、16万亩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水利设施损失近千万元。  记者在德安县看到,县城周边通往各个乡镇的道路已经全部被淹没。不少上午从乡镇到县城办事的村民说,他们的家人还被困在村里,通讯已经中断。在宝塔乡,积水深度已漫至胸口。  目前,德安县七支救援队伍正乘坐冲锋艇挺进被围困区域。但由于缺乏专业救援人员,个别乡镇村庄救援队还无法进入,被围困群众一时还无法解救出来。  受特大暴雨影响,磨溪乡新田村一山塘倒塌,德安县境内的金带河水位迅速上涨。记者在德安县大西门看到,金带河河水已经漫过公路路基倒灌进县城街道。当地正紧急调派武警官兵和民间救援人员搬运沙袋围堵缺口。  据江西省高速公路集团报告,福银高速K656+200至657+800段东线,因德安县博阳河水位上涨迅猛,已有近1.5公里高速被浸没。福银高速昌九段已采取交通管制,并派出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抢修。  据德安县防办预测,24日晚10时至11时,洪峰将到达德安县境内。目前,国家防总、江西省防总、九江市防办已派出专家协助指导抗洪。(记者吴锺昊)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