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老人想再婚 状告子 ...
5
  本报讯(记者严琪)李大爷与租自家房子住的女租户产生感情要结婚,为了让女租户能够将户口迁入,一纸诉状将子女告上法庭要求确认自己房产份额。近日,通州法院审理了此案。  73岁李大爷家住通州区马驹桥镇,在村里有宅院一处。老伴在2011年去世,子女十分孝顺,一家人和和睦睦。  李大爷院落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常年有外地人口租房居住。一年前,李大爷与租住在附近的王女士相识。王女士四十岁左右,在老家安徽已婚并育有子女。在长期相处过程中,李 ...          
  本报讯(记者杨昌平 通讯员郑吉
【全文阅读】
  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苏雅)为了拿到北京户口,王女士选择和前夫假离婚。没承想,房子过户到了前夫名下,户口却没办成,离婚也弄假成真。为此,王女士将前夫刘某告上法院,希望法院能确认房屋归其所有,并要求前夫支付5万元赔偿金。今日,密云法院开庭审理了本案。  王女士诉称,她是外地户籍,2010年在密云购买了一套房屋。2011年年初,她和黑龙江人刘某登记结婚。婚前王女士就有一个孩子,“他对我和孩子很好,我离过婚还带着孩子,他能这么对我们娘俩,我觉得挺感动的”。结婚后,王女士将房屋变更为和刘某共同所有。  为了孩子能办下北京户口,王女士和刘某多次商量解决办法。而刘某和家人在王女士婚后,多次谈到“如果王女士与刘某先离婚,再找一个北京人结婚,她就可以办上北京户口”,这让王女士颇为心动。  就这样,王女士通过刘某的家人认识了吴某,一起商定了“假结婚办理北京户口”的计划,吴某也收取了王女士1万元,并且与其签订了办理户口的协议。而刘某的代理律师表示,王女士和吴某之间的协议具体是怎么签订的,刘某并不知情。  商定计划后,刘某对王女士说,如果和吴某结婚再离婚,吴某可能会分王女士名下的房子。王女士信以为真,便将房屋过户为刘某单独所有,并签订了离婚协议。  但房子和钱款就这样到了刘某名下,王女士还是不放心。刘某为了安抚王女士,就在民政局备案后,另行和王女士签订了一份“夫妻双方无共同财产”的协议。  协议也签了,财产也都安置好了,2012年5月,王女士与吴某办理了结婚登记,两人还预先签订了落款日期为“2015年6月30日”的离婚协议。但是很快,王女士便发现吴某并没有能力帮她办理北京户口,吴某也很快向原告退还了收取的1万元。  “当时户口已经办不成了,那过户的房产就应该还给我,但是他说产权是他的,跟我没关系”,王女士说她多次找被告交涉无果,“他不让我进屋,当时我报警了,但是警察来了他也没让我进去,后来交涉的时候还被他殴打过两次。”  而刘某在公安机关的笔录中表示,双方的肢体冲突是因为夫妻的感情问题,并不是王女士所说的房产问题。  刘某今天上午没有出庭。刘某的代理律师辩护时称:“这套涉案房屋是双方共同出资购买的,原被告结婚后,房屋产权也变更为了两人共同所有,后来变更为刘某单独所有的行为是双方合意进行的,应该属于合法有效。”  王女士认为刘某就是在实施诈骗,她已经报案,警方也已经立案。  截至记者发稿时,本案仍在审理中。J244
【全文阅读】
  本报讯(记者张硕)“这里修了得有一个多月,上个星期填平了,前两天又给刨开了。”看着楼下刚被填平的大坑,居民陈先生不悦地说。  前天,记者在现场看到,海户西里34号院1号楼与洋桥大厦之间的小区道路,被刨开了一个约3米见方的大坑,四轴挡着栏杆,几位身着反光坎肩的工人正在干活,大坑挖了约有两三米深。  这个大坑所在的小区道路不过三米多宽,大坑挡住路,只剩下不到1米宽的路。楼下乘凉的一位老先生说,一个多月前,这里地上冒臭水,从此开始修理,修了少说得有一个月。上个星期,路上的坑填平了,大家都以为修好了,没想到又刨开了。  小区里路不宽,司机开车到这里发现路不通,还得掉头回去,“别看距离不长,早晚高峰跟它着急,还是挺上火的。”陈先生说,“现在还有人把这条路当成了断头路,大坑前成了停车位。”而刚修好几天就又刨开的行为,也让居民们很不理解。  现场抢修的工人说,修好后的排水管由于沉降等原因再次损坏,因此他们只能刨开重新铺设。工程前天下午完成,地面被恢复成原状,居民们的汽车已能恢复通行了。  、文并摄 J233
【全文阅读】
  本报讯 (鲁少华 记者孙海颖) 哈市赵老汉再婚时表示,若两人相伴终老,便将房产赠与继子,最终两人离婚,但他的继子仍霸占着住房。最后,赵老汉将续妻母子告上法庭。  哈市退休老干部赵德福(化名)今年71岁,15年前,老伴因病去世的他经人介绍,认识了42岁、独自带着16岁儿子的下岗女工李某,赵德福与其登记结婚。李某带着儿子搬到赵德福的家中,赵德福曾向李某口头表示,如果两人能相伴终老,70余平方米的房子等财产就归继子。2006年,23岁的继子要结婚,经李某提议,赵德福和她搬出租房住,把房子让给孩子。但渐渐地,两人有关钱财开销方面的争执越来越多,2010年,两人办了离婚手续。离婚后,李某以无处安身为由,继续与赵德福一起租房居住,而继子一家则住在赵德福的房子里。赵德福多次表示让李某归还住房,李某和继子以赵德福当初承诺将房产赠与为由,拒绝搬出,赵德福则表示自己赠房就是随口一说。2013年,赵德福查出自己胰腺长肿瘤,急需钱看病的他决定将继子告上法庭。  据南岗区人民法院法官介绍,根据证据显示,房产证上的名字是赵德福,而且是他与李某的婚前财产,归赵德福个人所有。但是其继子表示,赵德福曾承诺将该房产赠与他,而且他曾拿出5万元为赵德福还贷,如果要回房产,需赵德福归还5万元,并补偿其搬家的经济损失。对此,法官称,我国《合同法》规定,对于赠与他人的不动产,需要提供相关的法律证据证明已经赠与,单凭口头承诺的赠与没有法律效力,而且在该房产没有办理任何更名赠与手续之前,赵德福随时可以撤消赠与承诺。因此,法院判决继子立即将房产归还赵德福,至于两人之间5万元的债务关系,与该争房案无关联,应另行立案审理。
【全文阅读】
  居民楼内,顶楼通房顶的通道门不翼而飞,头顶如此“天井”,大雨顺“天井”倾盆而下……不仅如此,六七楼住户家里也因屋顶漏雨导致一片泽国!  市民杨女士家住和平区文体西路23号楼。居民楼建于20世纪末,原来小区叫华都新村,后来物业跑了变成弃管小区。杨女士的家位于七楼楼顶,常年漏雨成为闹心事。特别是21日的大雨,让她家的屋顶漏得稀里哗啦。“把水盆、水桶、水瓶全都用上接水了,但根本不管用,四处漏水,屋里家具、家电全被淋湿了……”她说,最令人气愤的是,家门外还传来“哗哗”的水声,她推门刚一探头,就被浇湿了全身。原来,楼道通往楼顶的通道口木门不翼而飞,大雨从“天井”直灌进来,楼梯间已被冲成“水滑梯”。杨女士楼下的邻居也没能幸免,家里不同程度地被雨水浇湿了一大片。与杨女士家遭遇类似的,还有隔壁居民楼几户人家。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中科院社区相关负责人。她说,这几户人家的情况社区很清楚。由于是弃管小区,2011年和平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区房产局对两栋漏雨居民楼进行了防水维修。但不知什么原因,2012年仍有漏雨情况,房产局再次派人来维修。“今年,我们上报了好几次,房产局也派人来过,可就是一直拖着没修。”  按照社区提供的电话,记者拨通了和平区房产局修缮科电话。一位工作人员称,她知道这件事,曾派人去实地核查,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反馈回来。她表示,立即督促这件事,并会及时向记者反馈情况。不过截至发稿时,记者并未接到任何反馈。 沈阳晚报、沈阳网主任记者 唐葵阳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