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业陷“逢霾必火”误区 除霾功
58
  今年以来,不少企业看中了“雾霾经济”所带来的健康商机,纷纷进军空气净化行业。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除了众多企业推出空气净化器、净水器、加湿器等环境家电外,空调、冰箱、吸尘器等传统大小家电也有不少趁机搭上雾霾顺风车进行营销,甚至连
  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中昊)一次性涉及三家企业,涉嫌抄袭的家具多达十几款,这些数据注定将写进2014年家居行业的维权大事记。12月15日,百强家具总经理何弘毅正式宣布,因十多款专利产品外观被三家企业抄袭,已向中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百强家具提出的索赔金额高达1亿元,创造了中国家居业外观专利申请索赔最高纪录。  据介绍,今年初,百强家具陆续发现一统家具、宣毅(天津)家具有限公司和天津东升家俱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和许诺销售的瀚庭传奇家具中的床头柜(专利号为ZL200930126695.8)、沙发(专利号为ZL201030139681.2)等十多款产品侵犯了百强家具公司的设计专利,导致百强家具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重大损害。由于沟通无效,百强家具向中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分别对三家企业提起诉讼,并要求赔偿1亿元。目前,此案已被法院受理,这是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以来受理的首例知识产权案件。  据了解,百强家具是家居业最早与国外设计事务所合作、购买优秀设计产权的企业之一,也是最早给家具产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企业之一。对于此次被三家家具企业抄袭外观,百强家具总裁陈晓太表示,抄袭设计是企业违背商业道德、无视法律尊严的失德行为,这些企业抄袭的产品可在外观和材质等方面模仿百强,但做工粗劣,影响了百强家具的形象,也欺骗了消费者。北京商报记者在百强方面提供的涉嫌侵权的家具外观对比图看到,涉嫌外观侵权的产品与拥有专利权的百强家具产品几乎一模一样,涉及床头柜、书桌、衣柜、沙发、餐桌等多个品类。  针对百强家具的维权诉讼,12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致电被告之一一统国际家居总裁张海林,他表示目前还未收到相关通知,需要与律师进一步核实。百强家具代理律师王国华表示,家居企业勇于维护自身知识产权,显示出近年来企业维权的决心越来越大,“随着国家在知识产权立法、执法方面的细化和法治进程的完善,家居行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维护合法权益中来,虽然此案还未审判,但已为维护行业有序发展贡献了积极能量”。
【全文阅读】
          铅、铬这两种可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重金属,在2014年屡屡以超标的析出量让水龙头这个人们日常使用的产品变得太不安全。今年初,摩恩、汉斯格雅等顶尖国际大牌齐陷铅超标危机,让整个水龙头行业笼罩上一层铅阴影。更让人揪心的是,为了避免铅污染,普乐美、苏泊尔等品牌选用不含铅的不锈钢做原料,不料却跌进了另一种重金属――铬超标的泥潭。今年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水龙头国家标准――GB18145-2014《陶瓷密封片水嘴标准》正式实施,一直未能去除的铅铬阴影真的能从人间的生活中消失么?  摩恩汉斯格雅齐曝铅超标  铅超标对于一些杂牌水龙头来说并不稀奇,然而铅超标的主角摊上了摩恩、汉斯格雅等鼎鼎大名的国际品牌,卫浴行业从今年初开始,就变得不那么消停。  摩恩、汉斯格雅等齐陷铅超标风波,是源于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14年新年伊始发布的一则《流通领域水嘴质量监测情况》。通报称,此次检测39批次产品出现不合格,不合格率为63.9%,全部栽在材料(浸泡水 铅)这项指标要求上,个别批次水嘴铅析出量甚至达到标准值的166倍,其中摩恩、汉斯格雅赫然位列铅超标黑名单上。  摩恩号称是拥有75项专利的美国专业厨卫品牌,汉斯格雅以德国制造享誉世界,美标作为全球领先的卫浴产品开发和生产商以“风格,因你而现”表达着自己的品牌主张,品质、品牌、口碑世界公认,毋庸置疑。它们上铅超标黑榜,就让人颇为唏嘘:水龙头,真的安全吗?  问题不仅如此,国际卫浴大牌曝出铅超标丑闻并非个案。早在2013年盛夏,上海电视台《七分之一》栏目就曾曝出多个知名卫浴品牌铅超标,其中就有摩恩、高仪等。面对质疑,这些涉事品牌相关负责人都以“品质无恙”、“复检合格”等措辞来回复,并认为检测标准、检测手段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呼吁更为规范的新国标出台,但整个水龙头行业已经弥漫在浓厚的铅阴影之中。  普乐美苏泊尔陷铬超标危机  国际一线大牌曝出铅超标丑闻,让人们谈铅色变,那么是否使用不含铅的材质不锈钢作为原料就安全了呢?为避免铅污染选用不锈钢为水龙头材质的苏泊尔、普乐美又跌进了另一个泥潭――铬超标,水龙头行业又蒙上了一层铬超标阴影。  苏泊尔卫浴虽是卫浴行业的后来者,但其一出山就十分强势,高举“0铅”大旗,宣称“不锈钢材质才是健康的”,向传统的铜质水龙头全面宣战,可是没想到今年初就因2013年底央视二套《是真的吗》节目曝出苏泊尔不锈钢水龙头六价铬含量超标引起广泛关注。该节目称,从市场上抽查科勒、乐家、普乐美、苏泊尔等14个品牌的水龙头,送至国家建材工业建筑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只有苏泊尔不锈钢水龙头六价铬含量高达3.028微克/升,高于美国水龙头标准中小于等于2微克/升限量要求的50%。  如果说苏泊尔卫浴被曝铬超标是因为它乃“初出茅庐”,那么大半年后,号称全球不锈钢卫浴领航品牌的普乐美再次栽在铬超标上,就让人不得不对不锈钢水龙头投以另类眼光了。2014年8月18日,普乐美水龙头被上海市质监局发布的抽检报告列入不合格名单,原因同样是铬(六价铬)超标,还做了“质量问题严重”的特别标注。令人惊讶的是,此前的2013年7月8日,相近款式的普乐美水龙头已经被曝出过一次铬(六价铬)超标。  实际上,铬超标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丝毫不亚于铅超标。解放军307医院中毒救治科副主任孙成文称,长期接触任何一种超标重金属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六价铬的过量接触会造成肾功能、肝功能的衰竭。业内专家也指出,衡量一款水龙头是否合格,铅析出量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产品中还有其他金属,控制不好也可能给人体带来伤害。片面宣扬一种指标特别合格,而忽略或者故意省去其他指标,是家居行业的一大痼疾。  新国标能否驱散铅铬阴影  在铅铬阴影笼罩下的水龙头行业,终于在2014年12月1日盼来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水龙头标准――GB18145-2014《陶瓷密封片水嘴标准》。在标准的严控之下,水龙头能告别重金属污染危机吗?  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水龙头新国标除了对产品的温度适用范围、配套装置、密封性能等进行要求,还规定水嘴与水接触的部件不应使用锌合金等易腐蚀性材料,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增加了水嘴重金属污染物析出的限量要求,对包含铅、铬、镉、汞、砷等17种金属元素的析出量进行强行规定,标准限量值和检测办法与美国标准一样,铅检测计算值不大于5μg/L。  面对新国标对重金属采取苛刻的含量限制,一些行业领军卫浴企业早在半年前就开始根据要求进行调整。12月1日,九牧、乐家、贝朗、和成、中宇、恒洁等29家企业首批获得陶瓷片密封水嘴金属污染物析出量认证,成为新的行业领跑者。而早在5月,大多数一线品牌都参照新国标调整了产品。为了规避铅、铬可能超标,有的企业还在探索其他新材料的运用,比如九牧创新研发出科技产品――金硅健康饮用水龙头,以硅黄铜为材料,摒弃了传统的洗铅技术,消除了铅超标风险,并与铬、猛等重金属不沾边儿。  业内人士认为,有了最权威的新国标,水龙头的质量会因此整体提升,一些企业再以标准缺失为借口忽视产品质量再也行不通了,铅、铬迷雾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放心地使用水龙头,或许并不是梦想。北京商报记者 谢佳婷/文
【全文阅读】
  据北京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1-11月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47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其中,住宅投资完成1755.4亿元,同比增长12.9%;写字楼投资完成686.2亿元,同比增长25.2%;商业、非公益用房及其他投资完成1037.4亿元,同比下降2.3%。  据悉,1-11月北京市销售面积整体呈下降态势。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73.5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28.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92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6%;写字楼为11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7.8%;商业、非公益用房及其他为13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8%。  1-11月,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1646.9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2.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53.4万平方米,下降12%。  1-11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173.5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28.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21.8万平方米,下降21.6%。  虽然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仍呈增长态势,但房企资金到位情况并不乐观。  1-11月,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到位资金5664.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4%。其中,金融贷款为1785.2亿元,同比增长8.1%;自筹资金为1652.8亿元,同比下降10.3%;定金及预收款为1468.2亿元,同比下降23.9%。  与北京相比,全国情况似乎更不乐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60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增速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58676亿元,增长10.5%,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北京华远浩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分析,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年增速在10%左右,而从单月来看出现了低于10%的增长速度,总体而言,房地产开发增速将持续下降。  同时,任志强表示,未来可能还会有多次降息和降准。但短期的降准并不一定会让市场迅速反弹,即使降0.5个或1个基点,释放几千亿元资金,也不可能全用在房地产上,也不可能把库存迅速消化掉。  北京商报记者 董家声
【全文阅读】
          年终岁尾,北京土地市场供地节奏的紧锣密鼓,似乎昭示着政府对2015年土地市场乃至楼市整体表现的期许。  12月16日,北京国土资源局再推两宗地块,分别位于朝阳区和顺义区,两宗地建设面积约14.6万平方米,起始价超过13亿元。截至目前,北京市挂牌待交易的地块已有11宗,起拍总价已达195亿元。  供地跑步前进  年初土地市场的表现历来对楼市走向有着风向标的作用。  记者查询资料显示,近两年北京土地市场的开年表现都呈现出高开态势,甚至可以用火爆来形容。  2013年1月,北京共成交土地22宗,单月成交额高达241.66亿元,据机构统计,这一成绩刷新了北京2003年有统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今年1月北京市出让经营性用地19宗,累计土地出让金总额高达40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楼市整体下行,一度导致土地市场状态持续低迷。由此,年初土地市场的高开表现和四季度土地市场的强势回升,令2014年土地市场整体表现呈现出U字形走势。而今年底,土地市场的升温势必将影响到2015年初市场的表现。  事实上,随着房企拿地信心上升,北京土地管理单位也正在抓住市场的窗口期加快土地供应。  12月16日,北京国土资源局推出两宗地块,分别位于朝阳区和顺义区,两宗地建设面积约14.6万平方米,起始价超过13亿元。算上一天前,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网站上刚刚挂出的丰台丽泽金融区和朝阳东坝两宗地块,两天内北京市推出4块地的起拍金额近39亿元。而截至目前,包括起拍价超过70亿元的丰台区花乡白盆窑村地块在内,北京市挂牌待交易的地块已有11宗,分别位于海淀、大兴、丰台、顺义等区域,起拍总价已达195亿元。  信心仍在恢复  业内人士分析,政府加快推地节奏一方面有暖市的意味,同时似乎也暗示着未来市场依旧存在不稳定性因素,毕竟楼市尚未彻底走出低谷。  “虽然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额创下新的历史纪录,但统计显示,从房企在全国拿地来看,今年4月以来,20强房企单月拿地总额一直低于去年同期。”某地产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楼市低迷时,多数房企都一改年初定下的扩张计划,采取保守经营模式。  北京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20强房企购地金额合计为255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4740亿元相比,少花了2189亿元,同比降幅高达46%。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分析师张旭表示,当前房企的重点依然是消化库存回笼资金。受资金所限,房企投资态度仍然趋向谨慎,整体上投资热情仍旧不高。  数据显示,20家标杆房企购置土地金额已经连续8个月低于去年同期,4月以来仅有9月和11月单月拿地金额超过200亿元,其余6个月均不足180亿元。而从2013年全年来看,20强房企单月拿地金额无一个月低于200亿元,最低单月拿地金额也在230亿元以上。  明年或迎开门红  截至目前,2014年北京土地市场共成交140宗地块,土地交易额为1911.4亿,创下历史纪录,但从全国来看还称不上乐观。截至11月底,万科、保利、招商、金地、雅居乐、中海、恒大、富力、绿城、华润这10家标杆房企权益购地总金额约1887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全年购地金额的56%。  北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从拿地节奏可以看出房企对市场的判断。从20强房企年内在土地市场的表现来看,并不看好楼市明年的发展。但最近部分城市推出优质地块,甚至下调土地价格,再加上各类救市政策叠加作用,一些企业开始抄底拿地。  专家预计,未来大房企必然压缩三四线城市开发规模,集中投入安全性最有保障的一线城市。由此,北京土地市场明年初迎来开门红将是大概率事件。  北京商报记者 董家声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