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老楼房梁开裂 楼上拖地楼下
31
居民家中地板已经开裂邮电新村24号楼年久失修,楼道内的房顶露出一个大洞不少居民家中墙皮开始脱落  修建于1967年的邮电新村24号楼,至今有47年历史,房屋破损严重,楼内墙皮裂缝、脱落随处可见,因为楼板预制板破损,楼上住户拖地楼下都会“下雨”,而墙外侧房梁皮损更加严重,只能用铁架固定。文/记者陈晶 图/记者赵天羿    常年漏雨居民家中墙皮“起包”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邮电新村24号楼,这是一栋老式简易楼,只有两个单元,楼房外墙砖都已经变色。沿着狭窄的楼梯向上走,楼内墙壁上随处可见裂缝,有些墙灰已经脱落,露出里面的红砖,就连楼顶的墙皮都已脱落,露出里面的芦苇。  居民张立和在24号楼已经住了30年,对于这栋楼的历史十分清楚。“1967年建成的,是邮电局的宿舍,大多是一室一厅,共有44户居民。由于是简易楼,这些年又没有大修,破损严重,经济条件好的都搬走了,剩下我们这些没条件换房的人,还有很多租房户。”  记者在张立和家中看到,四周墙壁裂缝清晰可见,由于常年漏雨,墙壁上已经鼓起了多个“大包”,不时有小块墙皮脱落,房顶也已经变成黑色,个别地方还可看见水迹。“下雨就漏,隔两年墙皮就变色了,原来也装修过,没啥作用,干脆就放弃了。”  张立和告诉记者,24号楼修建时,建筑材料比较稀缺,楼房内几乎没有水泥,砖石都是用石灰、白灰粘合的,安全性比较低,这也是小楼内居民担心的原因。  楼板预制板破损严重 楼上拖地楼下“漏雨”    和张立和相比,302室的住户刘玉琴更加无奈。由于屋顶预制板破损严重,只要楼上住户家地板上稍微有些水迹,都会直接落到她家中,“这些年,我家床、衣橱、电视基本上都被淋过了,这和下雨还不一样,防不胜防。”为了改变这种家中“随时下雨”的情况,刘玉琴想了很多办法,还重新安装了自家预制板,但问题却始终难解决。“我曾经和楼上邻居一起做过实验,她在楼上拖地,只要拖把里水稍微多一点,都能顺着墙缝渗到我家来。我不可能时时刻刻在家具、家电上都放上木板,也没法强求邻居地板上一点水没有。”  经过多次协商,刘玉琴和邻居达成协议,楼上邻居重新装修,安装地板砖减少漏水,同时尽量不再向地板上洒水,刘玉琴尽量将怕水的物品收好,减少损失。“情况好多了,但有时还会漏。楼太老了,除了拆除重建没别的办法,现在只能忍着了。”  房梁开裂下沉 只能用铁架固定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24号楼西单元楼梯口房梁安装了一个铁架子,铁架用螺丝固定,长期雨淋已经生锈,而东单元的铁架更多,几乎每层楼窗户上都有一个,同样也是锈迹斑斑。“这是用来固定楼体的,房梁都裂了,前些年居民都向邮电局反映,后来来了几位工人,打上了这些架子。”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一位老年居民告诉记者,房梁开裂并不算最大的问题,关键是楼房的承重墙已经受到侵蚀,说着这位居民还随手在墙上抠了一下,手中已多了一小块砖块。“看见了吧,承重墙都成了这样子,这栋楼的危险性可想而知。”  为了解决楼房安全问题,24号楼居民几乎每年都会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也曾尝试寻找产权单位反映,但始终没有得到明确回复。居民只能对自家房屋进行修补,防止发生危险。  产权单位曾想拆除重建 但不知何故突然中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邮电新村属于英雄山居委会管理,据该居委会主任王军介绍,居委会只是负责小区民政、计划生育、个人救助等事务,其余全部由小区的产权单位和小区家委会管理。据王军介绍,多年前,小区的产权单位曾经制定计划,对包括24号楼在内的多栋老式楼房进行拆除,在原址重新建设新住宅小区,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改造计划不声不响地中止了。  邮电新村24号楼楼体破损如此严重,为何只是用铁板固定,为何改造计划中止?按照居民们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联系到了小区产权单位物业管理部门一位蔡姓负责人,但对方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即表示危房改造不在他管理范围内,随后便以正在开车不方便接听电话为由挂断了电话。                         
  金九银十”实际上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时间上因为九月份和十月份农业收获季节,开始进入秋收,按照人的收支消费心理,在花钱方面,投资方面心情带动各行业。而对于房产企业来说,很多楼盘都会选在九月份,十月份开盘,这个时候恰好人们的消费心理比较松动,所以构成一个相比于此前其他月份的比较高的购买量。  眼看着时间进入八月的尾巴,九月的到来,带给房地产市场的,就是“金九银十”黄金期。今年的“金九银十”会有怎样的动向?今日起,华西城市读本乐居周刊开启《2014南充楼市“金九银十”系列报道》,陪各位读者、网友、购房者一起关注2014年“金九银十”的川东北市场。第一期,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13年,南充的“金九银十”。回顾去年来时路南充楼市像坐过山车  传统来说,“金九银十”历来被视为房产行业的“黄金蜜月期”,或如胶似漆或相敬如宾,买房和卖房,都在这两个月呈现“你侬我侬”的“甜蜜蜜”状态。但2013年,南充的“金九银十”却没有预期中的热烈,金色9月前三周商品房成交量连续下跌,银色十月则是有跌有涨。整个南充楼市以涨涨跌跌、升升降降的姿态让人“傻傻分不清”。  回顾2013年“金九”月初,南充楼市不仅市场环境平静,在成交方面甚至出现了量价齐跌的状况。从供销走势来看,开发企业推新较缓,供应量较同期大幅度下滑。成交量上,9月第1周南充新建住宅共成交566套,环比下跌11.8%;成交均价4885元/
【全文阅读】
  据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日前,全国将首次针对土地出让金展开大范围审计的消息引发关注。在过去的13年间,土地出让年收入增长超30倍,总额累计近20万亿元。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占据地方财政“半壁江山”。去年,有些省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甚至超过税收收入。  记者采访发现,分散在国土、土地储备、财政等部门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除接受一些审计外,大多“封闭运行”,导致违规不断、腐败滋生。正在各地铺开的土地出让金审计,被寄予“摸清家底”的众望。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全国土地出让价款从2001年的1296亿元,到去年首次超过4万亿元,13年间增长超30倍,总额累计达19.4万多亿元。  长期以来,各地土地出让金因收支明细处于公众监管视野之外、去向不明而饱受诟病。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土地出让金不能成为监督外资金。由于土地是稀缺资源,土地出让金不可能长期保持高速增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应在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与地方事权与财权匹配基础上,逐步提高国有土地收益基金的提取比例,使土地出让收益逐渐从财政补充到公益基金的角色转变,降低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全文阅读】
  西湖区秋水苑生活小区内的垃圾房要改建了。现在正在施工中,计划8月底完工。  这个工程有个独特之处:改建用的材料,都是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造的“翻新砖瓦”。  垃圾房改建中用到的主体砖块、植草砖、人行道板等材料都是对水泥块、砖块等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筛分处理,制造出再生骨料,再经过一些技术处理生产出来的。而它的硬度和强度却一点都不输于普通砖块。  为什么要造这么一个垃圾房?  工作人员说,杭州目前正在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这个课题,这个改建的垃圾房就是这个课题今年的一个试点。“建筑垃圾主要是旧建筑、老房子拆除下来的废弃物,其中碎砖瓦、水泥块占了大多数。其实,这些建筑垃圾都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变废为宝,利用率可以达95%以上。现在做这个试点,就是想看看这些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砖块实际利用效果如何。” 孙晶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