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刺激二手房现
52
  11月21日,央行突然宣布非对称性降息,对政策变化感知最为敏感的二手房交易市场更是热闹非凡。  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降息首日,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二手房交易客户到店咨询量大幅上涨,房源委托和需求登记量亦有所提升。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降息首日的统计数据表明,北京、上海、天津、太原、南京、杭州、苏州、武汉、长沙、南昌、成都、南宁等全国12个城市门店咨询量显著上涨,与11月22日相比,上涨幅度高达五成以上,委托量与需求登记量也出现了明显增加。  
如何避免天天挖沟? 专家齐聚郑州"把脉"城市病
  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随着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与此伴生的一系列城市病也在困扰着大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怎么做才能彻底去掉病根?”近日,由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主办的“城市综合管廊系统规划建设及创新投融资、运营管理研讨会”在郑州举行,全国40多家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把脉城市病。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培训部主任张旭伟主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王恒栋,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工程师汪胜,中建(郑州)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规划师杨迪等来自国内40多家涉及建设、市政、城市规划等部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一起“把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提起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等情况,参会的专家们随手举出很多例子,都是各个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  而郑州的“城市病”更令市民头疼。“大雨过后来郑州免费看海”,类似这样的场景,大家并不陌生。  “在市政地下管网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以来‘欠账’严重,一直存在着总量不足、标准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众多专家分析,如果规划做得好,就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研讨会上,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曹生龙说,2013年和2014年,国务院连续下发三个文件:《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意见和通知明确提出,要保持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坚决杜绝“拉链马路”、窨井伤人现象等。  “先地下、后地上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民生优先原则的体现。”曹生龙说,地下管网建设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先地下、后地上”的概念一改过去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的思路,是城市建设迫在眉睫的观念转变。      “如何彻底解决城市地下基础建设的问题?建设城市地下管道综合管廊是个好办法。”据介绍,地下管道综合管廊也叫做地下公共管沟,它是把设在地上架空或地下铺设的各类公用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并预留检修空间的地下隧道,方便管线的维护和保养,避免城市道路的反复开挖。  “我省是否开建,目前进展如何?”在昨日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去年8月,我省首个地下管道综合管廊项目在郑州市经开区正式启动。时隔一年多,这条地下管廊雏形初现。  据该项目生产经理刘恩献介绍,该管廊规划建设总长5.6公里,双仓断面,管廊内将敷设给水、中水、热力、电力与通讯等市政管线。这一项目对进一步丰富城市市政公用类地下空间设施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标准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河南省城市发展和市政建设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有市民建议,既然郑州天天修路,何不在修路的同时,将基础设施的“欠账”一并还清,学习新理念,建设推广城市地下管道综合管廊。

【阅读全文】
郑州物业收费新规出台仨月没执行 停车收费多超标
  大多小区收费高于新标准 多个物业称没收到新办法的通知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大量增加,不少市民因为小区停车收费问题经常与物业之间发生矛盾。今年9月1日,新的《郑州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施行,其中对小区停车收费实行了政府定价管理,对不同权属的停车服务收费明确了具体的收费标准,办法规定,地面规划共用车位每车每月40元,已出售和定向出租的车位每车每月30元;地下规划共用车位每车每月160元,已出售和定向出租的车位每车每月40元。然而,东方今报记者11月27日、28日调查发现,不少小区依然没有按照办法实施。      近段时间,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从今年9月1日开始,新的《郑州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已经开始实施,但是,不少业主反映,他们的小区停车收费依然没有执行新规定,还是按照原来的标准收费。  “新规定实施这么久,我们小区依然还是按照老标准收费,业主们跟他们反映,他们也没个回复!”郑州市民徐先生家住郑州市经北二路一小区,徐先生称,自从他2012年入住后,该小区的停车位收费标准就没有变过。  徐先生介绍,他们小区规划的有地上和地下停车位,地上停车位的收费标准是,前90分钟免费,超过90分钟每次收费5元,车辆过夜收费10元。  徐先生坦言:“我每天回家都要停车,一个月下来就300多块,小区不少业主经常把车停到路边,因为小区内收费太贵了!”  无独有偶,市民宋先生住在金水东路的一小区,宋先生称,他们的物业近段时间要求业主办理地上停车卡,1个半小时内不收费,超过1个半小时收费1.8元,如果过夜收费3.6元,相比原来的收费打了9折,但卡里要充够300元。      小区停车收费目前究竟都存在什么情况,记者调查发现,各个小区的收费差别很大。  ●家住郑州市红云路金祥花园的丁先生介绍,他们的小区比较老,只有地面停车位。前期,物业在地上就规划了一些停车位,相对比较固定,业主只要每月缴纳40元的管理费即可。不过一些入住小区较晚的业主,他们的爱车就需要自己找空位停放。如果没有停车位,办张卡也可以开进来停车,每月收费20元。  ●位于朝凤路北段的亚太明珠小区,居民王女士称,小区地上停车位只允许多层业主们租用,地上车位的租金是480元/年,而地下车位每月缴纳租金则需200元至300元不等。  ●崔先生在郑州市郑汴路一小区居住,这里只有地下停车位两层,价格也不太一样。崔先生介绍,负一层主要是供业主们使用的私家车位,负二层则可以租用和临时停放车辆。  崔先生称,私家车位售卖价格为9.5万元,管理费每月60元,负二层对外出租,业主可以租用,月租为320元/月。  ●家住普庆路北苑小区的市民刘女士也反映称,她居住的小区拥有地上、地下两种停车位。地上停车位购买价格为2460元/个,每月缴纳30元管理费,车位上写有业主的房号,供业主专门使用;如果不购买,则每个车位每月的租金是90元。  至于地下车位,不少业主都嫌贵,不愿意购买,多数愿意租用,但是,租用一个地下车位费用是300元/月。

【阅读全文】
小区改造未采取防漏措施 外面大雨居民家下小雨
居民家中漏雨情况。焦哲 摄楼顶隔热层被敲掉堆在地上。焦哲 摄  扬子晚报讯(记者 焦哲)人们常用“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句话来形容一个人遇到的窘境。11月29日晚,家住南京江宁区城墟路29号小区的居民贾女士真的遇上了现实版的“屋漏偏逢连夜雨”,家里损失惨重。而她家的“屋漏”是正在改造小区的施工队工作失误造成的。  29日晚上8:00多,记者接到投诉后来到城墟路29号小区,这个小区正在进行出新改造,居民楼周围都搭上了高高的脚手架。贾女士指着自家楼下一堆水泥块状的建筑废料告诉记者,最近他们这个老小区正在进行出新改造,这些废料是施工队刚刚从楼顶敲下来的隔热层。按理说,小区出新对居民们来说是件好事,大家也都很支持,不过贾女士反映:近日来连续降雨,她家住在小区6层顶楼,楼顶的隔热层被敲掉后,施工队并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漏措施,前两天下雨时,她家里就漏过雨,当时也向施工队的负责人反映过,对方口头答应会采取措施不让贾女士家中再漏雨,但后来却一直没有实际行动。  29日早上,贾女士出门时再次跟施工人员打招呼,说根据天气预报今天可能要下雨,叫对方不要忘了及时采取措施防漏。对方说一定会搞,叫她放心。没想到等到晚上回家时,贾女士夫妇却发现家里已经“水漫金山”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记者在贾女士家中看见,雨水顺着窗户上沿和墙壁不断往家里灌,地板上已经有积水,床上都湿透了,家具物品大都被淋湿,尽管两人一直在家中清扫积水,但无奈外面雨下得太大,任凭两个人怎么扫都没有用,记者观察发现客厅天花板的涂层已经被雨水浸透开裂脱落。夫妻俩非常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  贾女士的丈夫尚先生电话联系了小区所属的科苑社区负责人,希望对方能够联系施工队前来修复家中漏雨的情况。但对方表示现在已经是晚上找不到人来修,要尚先生夫妻俩先找个宾馆住下,等到星期一才会有人来修。尚先生表示家中之所以会漏雨,施工单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问题本不该发生,楼顶隔热层被敲掉以后如果及时用塑料布或油毛毡等防水材料覆盖,就不会出现这样“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窘境了。夫妻俩表示,家中损失正在估算统计之中,接下来会向相关责任人讨个说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