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1:珠海航展上耀眼的“中国...
  国产第四代隐形战斗机歼-31无疑是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新一届航展于11月11日在珠海开幕,规模超过以往各届,...
33期
白俄空军少将:歼31非常先进 中国航空很有前景
  2014珠海航展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不光有来自各国的参展商参加了展览,更有世界各国的观众前来参观这一盛会。在这些观众中,不乏“大咖”。环球网记者在珠海航展现场采访到了白俄罗斯空军少将奥列格 德维加耶夫。  德维加耶夫对本次航展有很好的印象,他说:“珠海航展体现了中国高水平大型国际展会的组织能力。所有的一切井然有序,很满意。”德维加耶夫表示,现在11月的白俄罗斯已经进入严冬,然而珠海的气候则温暖如夏,这让人感到愉悦。  在谈到展会感受的时候,德维加耶夫表示,尽管展会刚刚开始,但是这一连串的飞行表演就给他不少震撼。同时,他在展会上看到很多先进航空展品,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对中国的歼31战斗机很感兴趣,他表示,歼31机型非常先进,仅从这个机型就可看出中国航空业的发展非常有前景。德维加耶夫透露,中国和白俄罗斯在今年1月签订了航天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通过这次航展,可以促进中白两国在航天科工领域合作的机会。(实习记者:刘小普 审稿:范辰言)

【全文阅读】
 
起底歼10女飞行员:天上女汉子 地下萌妹纸(图)
  摘要:11日,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驶歼-10战机首次在中国航展亮相。这4名女队员是2005年空军首次招收的歼击机女飞行学员,于2009年4月以全优成绩完成学业后,正式编入作战部队,是从36名女飞行精英中挑选出的“王牌中的王牌”。    11日上午10时,在珠海上空,6架红、蓝、白三色涂装的歼-10战机依次按照双机、三机、单机的顺序起飞,分别上演6机三角队、起落架斜盘旋、单机小速度通场、半筋斗蛇形翻转、超低空通场、四机舰队斜筋斗等多套表演动作,气势酣畅淋漓,令观众大呼过瘾。  当战机落地,飞行员摘下头盔、取下墨镜,不少观众惊奇地发现,其中两位是女性。 谁持彩链当空舞?当代空中花木兰!  精彩的空中特技飞行表演展示后,空军随后在珠海航展中心召开八一表演飞行队记者见面会,包括女飞行员在内的队员们一一亮相。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表示,这是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驶歼-10战机首次在中国航展亮相。他透露, “目前能飞三代战机的女飞行员,中国仅有4名”。    据八一飞行表演队所在师师长赵康平介绍,目前,全空军能飞三代机的女飞行员只有4名,分别是二级飞行员余旭、陶佳莉、何晓莉、盛懿绯。参加首日飞行表演的即是余旭与陶佳莉。  而这距离她们今年年初进入八一表演队只有短短8个月,驾驶歼-10,她们的平均飞行时间仅有70至80个小时。  据了解,4名女队员是2005年空军首次招收的歼击机女飞行学员,于2009年4月以全优成绩完成学业后,正式编入作战部队,是从36名女飞行精英中挑选出的“王牌中的王牌”,曾经参加过国庆60周年阅兵飞行,飞行时间都在800小时以上。  八一飞行表演队队长曹振忠介绍,歼-10的每一个动作,4名女队员都进行了30至50次训练,技术水平、心理素质、配合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与男队员相比也毫不逊色。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女生能成为空军飞行员?曹振忠表示,歼-10女飞行员虽然在技术层面是优秀代表,但女性只要具备一定条件,按照空军既定的方法来训练,都可以达到要求。“当然这也需要时间,也需要自己去付出努力。”  事实上,女性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在飞行训练中有抗荷服,这样就可以减轻了一些压力,在平时训练中除了离心机训练外,自己通常会有一些额外的体能训练。”余旭透露,除了需要锻炼出过硬的身体素质,在呼吸方法上也有专业科学的训练,“我们叫做HP呼吸方法。  “据我所知,英国红箭飞行表演队的队长是一名女性,我想未来八一飞行表演队的女队长也将在这里诞生。”赵康平表示。      摘下头盔与墨镜,一身戎装的余旭仍然难掩女性的柔美。当被问及如何处理飞行与生活、顺畅转换空地关系时,余旭的回答干净畅快:“在空中,我愿做一个女汉子;回到陆地后,我愿意做一个女孩子,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可以理解,身着戎装的她们,其实,既爱红妆也爱武装。  对余旭来说,空中的生活总是不断挑战,她将“挑战自我,迎风远航”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对于自己这次飞行的评分,她这样说道,“不满意才能继续进步,飞行表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的得分永远在下一次。”  为了更好,许多女飞行员连续20多天不曾休息,甚至有女飞行员不得不临时取消结婚典礼。“军人的妻子是奉献,既然女飞行员的老公娶了我们的宝贝,同样要付出,要奉献。”赵康平的话音刚落,全场记者回信大小。      据统计,1951年我国招收第一批女飞行员至今,空军已有500多名女飞行员翱翔祖国蓝天,先后出色完成了军事演习、抢险救灾、人工增雨、航空探测和科研飞行等任务。      

【全文阅读】
 
中国首次列装防空网预警骨干雷达系列
  珠海11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次展出服役于中国空军的多款雷达。13日,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了其中四款,显示出中国国土防空预警能力的极大加强,“将让国人更有安全感”。  工作于S波段的机动式三坐标远程引导警戒雷达,是中国第一部机动式三坐标雷达,也是中国国土防空情报雷达网中快速机动的骨干引导雷达,填补了中国高机动中远程相控阵三坐标雷达的空白。  “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特点,主要用于远程对空引导警戒,对低空、超低空飞行目标也具有良好的探测能力。”中国电科的讲解员说,这款雷达可实现雷达远程遥控操作,“整体性能同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法国泰勒斯公司同类产品相当”。  在室外展区,被形容为“大平板上嵌满圆柱体”的远程对空警戒引导雷达最引人瞩目。不仅因它外形奇特,还因有媒体报道它曾观测到美国F-22隐形战斗机在韩国飞行过程并对其进行监视。  中国电科方面称,这是针对国际上对大威力防空雷达市场需求而研制的新一代特高频波段远程对空警戒引导雷达,它能提供远距离空中目标的方位、距离和高度信息,“2平米气动力目标最远探测距离大于550公里,实现对3万米以下目标探测连续覆盖”。该款雷达具有反隐身目标探测能力、抗电子干扰能力和反杂波能力。  军事评论员王明志表示,该款雷达能够发挥L波段雷达探测隐形飞机的技术优势,在未来的反隐形作战或巩固空防体系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展出的还有无缘探测系统和机动式预警相控阵雷达。前者可用于大范围区域内地面或海面辐射源的超视距侦察,整体性能与捷克的SDD无源探测系统性能相当,后者是一型工作于甚高频段的全固态、全相参相控阵三坐标雷达,具有较强的情报综合和独立引导功能,可为航空兵部队提供空中目标综合信息。  业内人士表示,列装装备有效增强中国空军对目标探测、战场态势感知、信息对抗、精确打击等方面能力,满足了信息化战争的更高要求。(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