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岁抗战老兵亲述苦难岁月:“
28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九一八”事变后弃商从军,到见证日本受降,七十余载过去,如今已110岁高龄的董济民忆起往昔峥嵘岁月,仍因身为“抗战老兵”深感自豪。  12月4日,老人寿辰前夕,“互助抗战老兵论坛”与“京津冀老兵关怀计划
  据台湾媒体12月10日报道,台“国防部次长”高天忠10日在台“立法院”答询时表示,目前台军正在评估自制潜艇的产能,依建案计划和工期规划,第一艘台湾自造潜艇约在2024年可以完成。  据报道,台“立法院外交国防委员会”今天邀请“国防部”、“经济部”和“科技部”项目报告。台国民党籍“立委”江启臣、民进党籍“立委”蔡煌琅和陈唐山质询时都对台湾自造潜艇的进度表示关注。高天忠称,目前以台船公司做为主合约商,还在评估和盘点建造能量,军方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江启臣询问还要多久才能建成自造潜艇的问题,台“海军参谋长”萧维民表示,潜艇建造第一期目标是合约设计,目前海军在画出蓝图,合约设计预计在2016年到2019年完成。而高天忠则表示,照以往工期规划,建造好还需近10年时间,第一艘原型舰开始建造约5年,加上前面合约时间,共需要约10年,即2024年方可建成。
【全文阅读】
          据日本《产经新闻》12月10日报道,在11月日本冲绳县知事换届选举中获胜的反对美军普天间基地从宜野湾市搬迁至名护市边野古的无党派新人、前那霸市长翁长雄志,于10日正式到县厅就任。对于安倍政府而言,这是继7月滋贺县知事选举之后再次落败。报道称,安倍政权不顾知事选举结果,继续推进美军基地搬迁至名护市边野古这一举动,将加深翁长与安倍政府间的摩擦。  在与副知事进行了一系列交接工作后,翁长召开了就任记者会。在12日举行的例行县议会上,翁长明确表明,针对前任知事仲井真于2013年批准了搬迁方案中不可或缺的边野古沿岸地区的填海造地申请一事,将重新进行讨论,反对搬迁的立场十分明确。  据悉,在翁长担任自民党冲绳县支部联合会干事长以及那霸市市长期间,仲井真在2006年和2010年都以高票数在知事选取得获胜得以连任,并担任选举对策总部长。然而在填海造地这一议案上,两人彻底决裂。在本届冲绳县知事选举中,翁长以10万票的优势战胜自民党和次世代党推荐、希望实现三连任的现任知事仲井真,首次当选为冲绳知事。  据了解,翁长在当选当晚就向记者明确表示,“将毫不动摇地履行”反对边野古搬迁方案的竞选承诺。日本共同社指出,虽然日本政府计划根据美日协议推进边野古搬迁方案,但随着反对派的当选,搬迁相关手续可能会被推迟。  共同社还称,对于安倍政府而言,这是继7月滋贺县知事选举之后再次落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计划12月实施众院选举,有意把冲绳县知事选举败北造成的打击降到最低限度。(实习编译:王焕 审稿:王欢)
【全文阅读】
  前不久,山东蓬莱警方破获一起冒充军人进行合同诈骗的特大案件,并联合北京警方于近期陆续抓获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据了解,该犯罪团伙利用租赁来的三层楼房,经粉刷装修挂名为“中国国防战略战备华东国防海防教育基地建设指挥部”,以建设国防教育基地承揽项目为名,要求承包公司交纳保证金、保密费等手段实施诈骗。  在普及全民国防教育的今天,我国公民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逐步增强,爱军拥军氛围也越来越浓厚,但这也恰恰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近年来,不法分子假冒军人身份骗钱、骗色、妨碍司法公正等案例屡见不鲜,其中不乏像这种做足了准备,招兵买马,大张旗鼓,招摇撞骗的大案,也有小打小闹的小骗局。他们之所以能够屡屡得逞,除了利用民众对人民军队的高度信任外,民众对部队缺乏了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般来讲,普通民众往往是通过身边的亲朋好友,通过公开资料、电视媒体、网站等途径认识部队。但部队往往出于军事保密需要,民众的了解也只能浅尝辄止。不法分子能够堂而皇之地以建立国防教育基地之名实施诈骗,这足以让我们反思,我们的国防教育工作还亟待加强,普通民众的法制意识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军地双方有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反思国防教育工作中的纰漏和法制教育的不足,通过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坚持预防与打击并重,从多方面入手杜绝假冒军人诈骗等违法事件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不受侵害。  针对少数群众对假冒军人违法现象缺乏防范意识、对不法分子的骗术识别不清等实际情况,军地相关部门应利用现代多媒体优势,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广告等加强案例宣传教育力度,曝光骗子骗局,引导群众掌握正确的防范和识别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对部队可公开的运作机制的熟悉程度,特别是对军地相似职能部门、军人特有一些优待政策等信息给予公开,并加强普及和宣传。  与此同时,还应在国防教育中加大法制教育力度,增强受教民众法治观念,军地相关部门应紧密合作,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引导群众懂法、守法,让人人心中有法,对涉军违法办事的,要坚决予以严惩,决不姑息。只有这样,假冒军人等恶劣行径才能得到有效遏制,人民军队的形象才能得以维护。(唐海利)
【全文阅读】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再过几日,我们就将迎来第一个公祭日。作为当年大屠杀的发生地,南京市积极行动,组织有关史学专家编写印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组织南京中小学校学生学习阅读,重温历史,不忘国耻,立志报国。  古城南京,是一座屹立在长江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它长达2500多年的建城史和450多年的建都史中,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兴与亡的更迭,深刻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脉络。  2014年对于南京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首个国家公祭日活动即将在南京拉开帷幕。在公祭日前夕,记者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在南京这座镌刻着荣光与血泪的城市,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民众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而这一切都与南京市不断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密不可分。  11月14日上午,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倒计时30天之际,《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举行首发仪式。这本名为《历史真相》的读本出版发行以来,就成为南京各中小学校师生争先阅读的书籍,持续荣登南京市中小学生阅读书目榜首。  记者翻开该书发现,全书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分别从战前的南京、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救援与揭露、历史的审判、记忆与公祭6个方面还原了历史真相。首发式现场,许多师生一拿到书,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阅读起来,思绪也仿佛回到那战火烽飞、血雨腥风的现场,记者发现,广大中学生稚嫩的脸顿时严肃了起来。  “经历了苦难的民族,会更加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作为新世纪的中国少年,我们有责任去学好《公祭读本》,铭记历史、报效祖国。”虽然只是初见《公祭读本》,任沁菲同学颇有感慨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她对读本的第一印象。  参与编写此书的南京外国语学校级部主任余维告诉记者,《历史真相》紧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主题,以全面展现史实、增进历史认知为目的,帮助学生在掌握相关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记者走访了几个中小学校,发现《公祭读本》已经全面走进中小学课堂,让国家的苦难通过国民教育体系展现给了中小学生。对此,国家公祭读本计划发起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让青少年了解南京的抗争历程,我们责无旁贷。”
【全文阅读】
  11月下旬,云南省昆明警备区组织民兵展开实战化训练,通过长途奔袭、实兵对抗等课目的训练,锤炼民兵能力素质。图为民兵匍匐通过低桩网。李林帅 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