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活动现场人气爆棚 房企"试...
  摄影 温传斌  “扫一扫”活动现场人气一度爆棚。  本报记者 温传斌  “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昨日下午,在房交会现场,记者看到一家房地产商的展区前排起...
30期
海外地产在厦持续升温 房交会海外展馆热度不减
  近来,活跃于厦门的海外地产,也正在提升厦门的国际影响力,成为国内房企关注世界的一个窗口。  在今年的地交会上,海外展馆参展商延续了去年海外投资移民、置业的热度。共有希腊、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塞浦路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二十几个国家投资移民机构报名参展,带来了海外学区房、投资房、度假房、别墅、公寓、商铺、土地等多种类型的产品。在展位面积的选择、参展力度上均大幅提升,国际性与影响力更加彰显。  今年地交会海外展馆依旧热度不减,吸引了多家投资移民机构与海外地产项目代理商进驻,包括厦门市金翼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厦门中加思培因私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DIMAND SA、西班牙Best Levante地产公司、李奥国际投资集团、克莱尔地产有限公司。  随着中国跨境房地产投资日益升温,动辄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正在催生海外购房市场,拥有庞大海外置业需求的中国市场,已成为澳洲、美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投资移民国家的首选目标。

【全文阅读】
 
长春房交会4天成交金额8.9亿元
  22日,记者从房交会组委会获悉,本届房交会开幕四天以来,全口径统计,全市房屋成交1576套,成交面积15万平方米,成交金额8.9亿元。其中:住宅1374套,成交面积13万平方米,成交金额7.6亿元;非住宅202套,成交面积2万平方米,成交金额1.3亿元。  其中,新建商品房销售1240套,销售面积12.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7.3亿元。其中:住宅1052套,销售面积10.6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1亿元;非住宅188套,销售面积1.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2亿元。  二手房交易336套,交易面积2.5万平方米,交易金额1.6亿元。其中:住宅322套,交易面积2.3万平方米,交易金额1.5亿元;非住宅14套,交易面积0.1万平方米,交易金额0.1亿元。  本报记者 祝微

【全文阅读】
 
行业洗牌加速 厦门地产物业企业谋求转型升级
▲高端物业在厦体量巨大,但厦门整体物业经营水平仍离一线城市有不小差距。物业管理行业从传统的基础性服务、微利运营模式逐步走向转型升级。  在传统地产行业开发利润日益摊薄、行业加速洗牌的今天,传统的地产物业企业怎么发展,如何拓展服务延伸取得新的飞跃发展,成为今年地交会期间参展的服务型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并非金融重镇的厦门,传统的物业管理行业已经跟随金融重镇的发展模式,正在转向更广阔的资产运营管理和商业经营,积极开展更多元化的服务项目。  入厦服务型顾问型物业骤增  作为素有地产风向标之称的中国国际地产投资交易会,今年除了国外地产商外,投资移民服务公司亦没有缺席本届地交会,记者发现,投资顾问、服务与地产三类企业已成为领军今年海外展馆的三大巨头。  投资、顾问服务型的公司则成为新近涌现的最大亮点,第一太平戴维斯厦门公司负责人张守亮就认为,这应该说是行业大势所趋,物业管理行业在国内发展了30年,已经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基础性服务、微利运营模式及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了,从这几年看,以第一太平戴维斯、戴德梁行、仲量联行等几大国际物业顾问巨头为代表的新型物业服务型企业,相继涌入厦门。  记者发现,这些国际知名的顾问型企业,目前绝大多数都在厦门乃至福建及华南片区布局,在厦门更是有至少办事处以上级别的办事机构,对厦门区域更加重视的第一太平戴维斯、戴德梁行等等,更是直接设立分公司。而本次地交会,更为这些参展机构提供了一个洽谈合作、促进和开发商合作交流的大平台。  物业转型从事资产运营管理  地交会期间,第一太平戴维斯还高调宣布,正在厦门寻找高端项目,谋求在厦全面升级物业及资产管理服务。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南区副董事长林木雄表示,除了继续在传统业务领域提供优质管理和服务,将在厦门寻找合适项目,从资产运营管理、商业经营管理等相关领域积极开展多元化服务项目,有效整合行业资源,延伸业务领域,构建新的价值产业链。  对此,第一太平戴维斯在厦门的策略是,顺应市场需求,为开发商、业主、租户、基金管理者、机构投资者在物业资产和投资组合方面提供“量身定制”的资产管理模式,在客户所期望的短期投资回报和中、长期资产升值之间保持平衡。  据悉,其整合后物业及资产管理服务涵盖了项目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物业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租赁、租务管理、专项物业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多个领域。  针对物业管理企业在新的房地产形势下的应变,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市场的发展成熟,身经百战的开发商变得更富有经验,他们不再只盯着拿地、卖房,而是越来越多地通过更多持有核心地段的高品质物业,用稳定的租金回报有效抵御市场波动时的风险,由单纯的开发商转变为运营商,资本则专注于投资。因此,如何把过去的物业管理进行升级,更好的优化配置持有的物业资产,并让资产保值升值成为关注重点。

【全文阅读】
 
上海老式里弄配网提升:一个居民门牌一套改造方案
  ■ 施工人员查看居民楼内老式电表  ■ 施工人员对计量装置进行改造  ■ 施工人员在拆除楼道内的老旧线路  ■ 改造后的居民表箱 傅为民 摄  9月2日下午,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余海虹,将一面绣有“心系社区听民意、电表改造解民忧”字样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递交给了国网上海电力市区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张根发,代表均乐村小区的921户居民,真诚感谢供电公司顺利完成了对小区实施居民楼幢的电表改造工程,彻底解决了长期来困扰居民的用电难问题。  在上海城市中心的延中绿地正北面,建成于上世纪20年代、以2至5层老式里弄建筑为主的均乐居民小区,因没有管道燃气、用户内部电线老旧,每天一到傍晚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楼梯转角、楼道内无数个液化气钢瓶启用,凌乱的电线悬在上空,安全隐患重重;晚饭过后,一栋楼内上下楼居民的吆喝声四起:王家开空调了,李家开热水器了,为的就是错峰用电,以避免电表跳闸。天热的时候,小区内一天总会有四五次的用电故障报修,日常生活极为不便,用居民自己的话来说,这里堪比都市中的村庄,生活就像是“原地踏步”,要求使用燃气和更换老旧电表箱的呼声不断。  民生牵动人心。可由于消防法规规定,居住建筑楼梯间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所以尽管市、区各级政府和燃气部门积极介入,均乐居民小区安装管道燃气的“大门”还是关上了。好在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在电力部门的努力下,今年3月底到6月,市区供电公司在均乐小区全面实施了配网提升改造工程,新增杆变、放宽弄线,居民楼幢内原先凌乱的表计调换规整并集中户外安装,将原来的10安培居民家庭进户线调换成40安培,让老房子内部的老旧电路表计彻底改头换面,终于为居民们“打开了一扇窗”,居民们用电舒心了,再也不用担心在高峰时段出现断电现象了。  那是2013年的夏季,上海遭遇百年难遇的极端持续高温天。8月8日当天,最高气温直抵41.4摄氏度。深夜,市区供电公司的延东黄陂B箱式变压器低压开关因负荷过高跳闸,均乐小区有88户居民家中发生停电。经查,该箱变容量为500千伏安,投运于2009年9月,此前运行始终正常,2012年同期负载率为86%,但由于极端高温,8月8日该配变最大负荷已达131%。停电后市区供电公司迅速派出员工实施抢修并完成负荷调整,之后整个夏季均乐小区供电均正常。  但市区供电公司并未就此“放下心”来。武定路营业站派出专人前往实地进行排摸,发现均乐小区建筑时代久远,小区内380伏特低压接户线部分在1980年弄线改造后运行至今,经过近三十年的运行,居民用电负荷不断增长,线径容量已经跟不上居民用电需求;低压接户线绝缘老化,存在一定的故障风险,不利于夏季高温时期的可靠稳定供电;居民家内部线路陈旧老化,多数是“一拖几”的总分电表设置,表线容量只有10安培,一到用电高峰,很难承载家家户户大大小小电器同时启用;同时,凌乱老旧的表计电线装在积污纳垢的木制配电板上也存在安全隐患,使用不当很有可能会引发火灾。  百姓用电遭遇难题,破解难题刻不容缓。市区供电公司武定路营业站将均乐小区改造需求记录汇总,还从街道党工委书记余海虹处了解其余涵盖南京东路街道范围内的承兴、福海、新桥等居委相关改造需求,逐一查漏排摸,上报市区供电公司营销部申请配网改造17个项目,涵盖2000年前建造的住宅小区,共涉及居民85000户,覆盖整个静安区范围及群体性需求的黄浦、长宁个别区域。  很快,消息传来,均乐小区率先被列入2014年配网改造计划。市区供电公司计划对均乐居委所在大沽路地块以最高标准实施电力设施改造,彻底解决该片区夏季用电高峰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深入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活动,确保改造工程推进有序、取得实效。

【全文阅读】
 
海外房地产投资热度不减 上半年同比增长17%
  近年来,中国房企的开发投资足迹遍布全球。中国跨境房地产投资正日益升温。仲量联行研究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总额较2013年同期增长17%,达到54亿美元。  中国投资客为何热衷海外置业?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主任陈新认为,市场投资需求升温、目的地国家降低门槛,以及子女教育、理财升值等个人需求,均是中国海外购房热升温的主因。(据新华社)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