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26日电 据军报记者网报道,亚丁湾护航行动6周年之际,海军举行视频慰问活动,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与海军第18、19批护航编队视频通话。海军政治委员苗华主持。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命令,2008年12月26日,海军派出首批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开启了人民海军常态遂行远海任务的新纪元。6年来,海军共派出19批护航编队54艘次舰艇、42架次直升机、1300余名特战队员和16000余名官兵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圆满完成798批5800余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 吴胜利指出,6年来,海军护航编队持续保持着被护船舶和编队自身安全“两个百分之百安全”的纪录,有力维护了国家海上重要交通运输线安全,充分展示了我负责任大国和我军威武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当前,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威胁依然存在,护航行动将是海军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吴胜利强调,海军各级要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习主席的战略意图,推动护航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发展。要创新拓展后续护航工作,科学用兵、统筹用兵,优化完善护航方式方法。要切实加强护航成果转化运用,改进优化远海行动组织指挥、兵力运用、政治工作、对外交流、综合保障等,不断提高海军战略能力。(记者徐叶青 特约记者莫小亮) [阅读全文] 台湾“国防部”25日下午发表明年“勇士国魂”纪念月历,根据抗日战争进程分为抗战前期、战略守势、持久作战、联盟作战及反攻作战5个阶段,编辑12项主题,说明抗战重要战役及事件的时间与地点,载录殉国将领名册,意在说明“抗战是中华民国政府领导国军作战并获胜”。 台湾《联合晚报》25日称,这本月历收录了对日抗战22场大型会战及关键战役、台湾光复等抗日史料及照片,筛选经典照片60余张,纳入各月版面。据悉,月历里包含的重要场景包括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接受日本代表的投降、宋美龄在联合国的画面以及降书的呈现等,同时结合台湾抗日史,摘录台湾人抗日史迹及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等内容。据“中央社”报道,月历内页还列出抗战殉国将领,其中包括八路军将领左权。“国防部”称,左权在抗战期间隶属国民革命军,因此同列为抗战殉国将士。 据悉,“国防部”印制中文版月历1万份,提供“国军”连级以上单位,并配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发给民众;同时规划印制英文版3000份,发给侨胞和国际友人,争取国际支持。“国防部”文宣心战处处长余宗基称,中共在国际上对抗战胜利的战史,不管是影片制作还是倡导力道都很强,因此台“国防部”有必要“还原历史真相”。“中央社”认为,台此举意在与大陆争夺抗日战争历史诠释权。(张雯雯)[阅读全文] 韩国国防部25日发布的“朝鲜和周边国家军事实力现状”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朝鲜兵力总数保持不变,为119万人,但陆军人数从102万减少到101万,空军人数从11万增至12万。 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朝军机总数为1580架,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230架。韩国国防部官员表示,朝鲜不断增加空军战斗力,包括增配安-2运输机和直升机等。 报告称,朝鲜海军拥有810艘舰艇,其中超过600艘是150吨级别以下的小型舰艇,应对海浪的能力不足。且朝鲜舰艇中有一半是舰龄超过30年的老旧舰艇,在夜间或天气条件恶劣时战斗力受限。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则透露,朝鲜部署有1000多枚弹道导弹,包括“飞毛腿”、“芦洞”、“舞水端”等型号。朝鲜还在开发射程为100公里左右的地对空导弹发射系统。(陈 山)[阅读全文] 编者按:在日本社会,有人形容2014年为“日中关系焦虑年”。他们焦虑的是,安倍首相与中国领导人能否见面?日中关系何时解冻?两国关系如何发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日本自民党总务会长二阶俊博前不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后,写下这句苏轼的词,表达他改善中日关系的美好心愿。回首2014年,低落的中日关系直到接近岁尾才出现一些松动。日本政界、商界的有识之士,不愿意看到日中“政冷经冷”的局面再现,他们期待着2015年两国关系能更顺利地发展。 进入12月,日本各家企业纷纷举办“忘年会”。12月5日,日本经团联的公关部门“经济广报中心”也和去年一样,在经团联大楼二层的大会厅,主办日本企业与中国驻日媒体的忘年会。来的中国媒体、日企和去年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去年这个时候,桌上的菜几乎没有动,就已经有不少人离去。今年,厨师们却不时忙着添菜。日本经济广报中心事务局长中山洋身边,更是聚集了不少媒体和企业的人,听他谈前不久访华的见闻。 日本经团联去年忘年会的冷清,已被今年的热闹气氛取代。这不仅是日本经济界期待看到的一幕,也是日本政界不少有识之士期待的。把场景推到约两月前的中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0日应约会见来华出席APEC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见的前几天,经常为日中关系奔走的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就释放出“安倍表示正为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做准备”。会见两天后,山口那津男在接见赴日演出的北京宝塔山合唱团时致辞,他表示,能在公明党建党50周年之际迎接中国客人非常有历史意义,同时,“日中首脑会谈是在前天举行的,而今天,大家就来到了我国,冲到改善日中关系的最前线”。他还回顾公明党的创始人、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当年与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交往,让大家不要忘记中国古语“吃水不忘掘井人”。 山口那津男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去年1月25日,他作为日本公明党党首、也是执政党党首之一率领公明党访华团出访中国,并受到中国领导人的接见,他认为,这次访问间接地促成今年日中首脑会见,这是日中关系转变的一大步。山口那津男说:“不管日中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困难,公明党都会坚定决心,始终冲在日中交流的最前线,迎接下一个50年!” 谈到两国首脑会见,原联合国副秘书长、日本国际文化会馆理事长明石康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日本媒体大量报道习近平主席会见安倍首相时的照片。在我看来,这是对日中关系现状的最好说明。迫切希望日中关系好转的中国人,愿意习近平主席会见安倍首相,关切这部分人的利益,习近平主席会见了安倍。当然,也有许多中国人不喜欢安倍首相,他们也代表民意,习近平主席也要照顾他们的利益,因此在会见时就有不一般的面部表情。这恰恰说明日中关系需要改善,并且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我今年与赵启正先生、唐家璇先生、陈健先生有过多次的交流,我们都希望日中关系能够尽早改善。” 11月19日,在安倍首相所在的自民党本部,自民党中央“三驾马车”之一的总务会长二阶俊博一见《环球时报》记者就喜形于色地说:“日中首脑会谈成功,真是太好了!”让人感觉到这位日本“大佬级”政治家对推进日中友好的关切与热忱。据他透露,为尽快改善日中关系,他曾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见过两次面,希望两国能成功“融冰”。 今年3月,被称为日本“财界首相”的经团联会长米仓弘昌向媒体表示,他有意6月辞去会长的职务,原因之一是“希望有时间和精力参与调整日中关系。”有报道显示,米仓弘昌5月即来华访问。日本分析人士认为,米仓弘昌的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代表经济界向安倍政权的对华政策表示不满,另一方面是意味着经济界的确需要有影响的人物“介入”日中关系。 今年9月,日本最大百货集团――三越伊势丹公司社长大西洋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就中日关系表示:“目前的情况非常令人遗憾。实际上,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不可能完全分开。如果两国在政治关系恶化的情况下,又在其他领域互相斗争,将会使情况越来越糟糕。两国关系不能这样持续下去,双方应该建立更好的政治关系。” 日本经济界的担忧到年底时有所减少。正如日本经济广报中心事务局长中山洋所说:“两国首脑会谈后,官方交流的渠道开始畅通了起来。”11月以后,中日两国外交、财政方面的交往开始重启。12月28日,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的日中经济协会将参加在北京举行的节能环保论坛。在已有铺垫下,日本多数企业在冷静地看待中国市场,甚至已有人乐观分析,日中经济关系2015年将走出低谷。据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介绍,日立在华总代表小久保宪一在制定企业发展速度时,认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让日企在华获得更多商业机会。2013年日立在华业务比2012年增长32%,到2015年时,小久保追求的增量依旧是两位数。 “日中关系不好,我每天都很心痛。”二阶俊博的这句话让《环球时报》记者印象深刻。二阶说:“日中两国的人口与经济规模加在一起,无疑是全球最为强大的。这样的两个国家相互敌视,无疑对彼此都不利。如今,日中两国都终于开始重新走上了改善关系的道路,我为此感到欣慰和高兴。”二阶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官员会谈时提出,日中两国的相互理解还不够,日本以一两个人为单位到中国去,无法加深对中国的理解,至少应组织千人以上的团到中国。他计划明年3月或4月率3000人访华。同时,希望中国也能派出大规模访问团到日本。二阶说:“只要日中两国国民都能理解合则共赢、斗则俱伤的道理,今后两国友好之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期待日中更多经济合作也是日本企业家的心声。在东京市中心的京桥,日立公司地区战略中心担当部长春日告诉陈言:“我差不多每个月都会带中国企业来这里看日本的节能环保展。”春日说,在节能方面,中国可以大量借鉴日本的经验,少走弯路。同样,这些日本商人也希望日中关系少走弯路,努力让两国关系在2015年能走得顺利。(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蒋 丰 陈 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