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期:055型驱逐舰或2017年服役
055型驱逐舰或2017年服役
  12月29日,一张图片在网上流传,引起了军迷的广泛关注:在疑似船厂的背景下,一面蓝色的幕墙前放着一个演讲台,墙上写着
177期
疑055型驱逐舰开工图曝光 性能超美伯克级(图)
  近日,知名军事论坛曝光了一张名为“055驱逐舰1号舰开工仪式”的图片,根据图片的内容显示,中国在2014年12月举行了055驱逐舰1号舰的开工仪式,据外媒报道,“055”是中国海军下一代驱逐舰的编号。尽管所谓开工仪式的图片真实性有待考证,但由于此前中国已经在某地搭建了新一代驱逐舰的模拟上层建筑进行地面测试,而在水面舰艇设计建造当中,实际开工之前先建造陆上模拟建筑是非常普遍的流程,所以“055驱逐舰开工”立即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早在1968年2月,军工行业根据海军《关于建造远洋护航舰船的建议》的报告,下达了开展大型火炮导弹舰战术技术和方案论证的任务,确定设计的代号就是055型。然而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不足以研制这种新型舰艇,1981年之后,055由正式型号改为预研型号。如果外媒关于国产新一代驱逐编号为“055”的报道属实,那么说明全新的“055型”将成为中国海军新一代的大型远洋驱逐舰。特约军事评论员李小健认为,虽然无法从网络流传的图片来证实055型驱逐舰的开工,但是从近些年来中国海军水面舰艇建造的速度的技术进展来看,在最新的052D型驱逐舰的建造已经稳定和成熟的情况下,开工建造新一代驱逐舰是完全有可能的。李小健认为,中国海军由于长期受“空、潜、快”战略的影响,大中型水面舰艇的发展比较滞后,尽管052C/D型驱逐舰批量建造并服役后这一现象有所改观,但受限于6000-7000吨级的排水量,052C/D型驱逐舰导致舰艇垂直发射单元数量有限,任务弹性不足,因此中国海军迫切需要一型万吨级的大型远洋驱逐舰。  大中型水面舰艇是大国海军水面作战力量的主体,是大国海军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远洋作战力量的标尺。中国海军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在不断进行“小步快跑”的发展模式下,新型驱逐舰所需的动力、武器系统、电子设备等主要设备已可以国产化,在技术上建造新型驱逐舰已经不存在太大问题。同时近年来中国的海外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维护中国海外利益,捍卫海上交通运输线安全,成为中国海军最重要的使命任务之一,而更大型的驱逐舰显然更能满足中国海军“全球存在”的需求。军事评论员朱克奇分析称,如果我国新型驱逐舰开工建造,尽管相关技术细节现在不得而知,但其肯定是针对我国海军未来航母编队进行设计的一款大型水面舰艇,可以为我国海军航母编队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新型驱逐舰将结合中国海军近年来在隐身、反潜、火力、防护、雷达等多方面发展的先进技术,性能可以达到甚至超越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从外媒的报道及国内相关资料来看, 如果中国新一代驱逐舰为055型,那么凭借万吨左右排水量的优势,可以携带2架直升机,其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单元数量至少可以达到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那样的96个,同时可以采用多功能一体化隐形桅杆以及多种隐身布局设计,这将使得055型可以执行更加广泛的作战任务。相比改进后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中国055型驱逐舰在隐身、防护、火力配置上相对均衡,毫不落后。(文:鹰眼)

【全文阅读】
 
战史今日12月30日:苏联成立(图)
  列宁在十月革命中  列宁和斯大林     十月革命后,俄国境内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或自治共和国。国内战争期间,为抗击共同的敌人,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建立了军事政治同盟。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和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开始,为了统一进行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共产党提出了联合问题。   1922年8月,联共(布)中央成立了由斯大林主持的专门委员会,提出各苏维埃共和国以自治共和国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方案。格鲁吉亚领导人反对这一方案,遭到粗暴的对待。病中的列宁得知这件事后,立即写信给中央政治局,严厉批评“自治化”方案和一些人的大国沙文主义错误。列宁建议各苏维埃共和国接平等自愿原则一起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根据列宁的建议,1922年10月中央全会讨论通过新的文件,该文件得到了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党和苏维埃机关的热烈响应和支持。   1922年12月30日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斯大林在会上作关于成立苏联的报告。列宁因病未出席大会,被推为大会的名誉主席。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乌克兰和自俄罗斯等4个加盟共和国。大会通过的联盟条约规定,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联盟人民委员会为执行机关。条约还特别规定,每个加盟共和国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

【全文阅读】
 
解放军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战地庆生日(图)
   当地时间24日,解放军援塞医疗队在首都弗里敦的中塞友好医院和塞拉利昂同事一起庆祝队员霍翠华和杜宁的生日。(戴欣 摄)   当地时间24日,解放军援塞医疗队在首都弗里敦的中塞友好医院和塞拉利昂同事一起庆祝队员霍翠华和杜宁的生日。(戴欣 摄)   当地时间12月24日,解放军第二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霍翠华和杜宁在首都弗里敦市郊的中塞友好医院埃博拉留观中心分别度过了自己40岁和46岁的生日。没有亲人在场,却有战友和非洲同事们的祝福,他们激动地说:“这个战地生日具有特殊意义,让我终生难忘。”   护士霍翠华是一位12岁孩子的母亲。“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能用双手为疫区的孩子做一些事情是我的愿望。”在接到解放军302医院筹组第二批援塞医疗队的消息时,在儿科工作的她递交了请战书,并光荣入选。   在医疗队集训期间,霍翠华的母亲被查出“颈动脉狭窄”,需住院手术。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她一直没有告知自己出征的消息。医院领导听说后,积极协调,帮助她母亲顺利完成了住院会诊和手术前的所有准备。出征当天,在首都机场登机前,霍翠华接到了弟弟报告母亲手术成功的消息。   对杜宁医生来说,执行援外任务并不陌生,2013年,他就曾代表302医院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在和平方舟医院船上我见证过不少战友的庆生,但这次不一样,”杜宁说,“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因为疫情,人们的内心还是很压抑的。平时,我们和塞方医务人员除了业务交流之外,接触的不多,这样的一个活动,在这样一个地点,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幸福的生日歌响起,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大家翩翩起舞,萍水相逢的中塞医务人员在一起欢乐开怀,就像亲人一样,这是埃博拉留观中心最温馨的一幕。   “虽然没有在家里过生日,但我却在战地上度过了一个更难忘、更特别、更有纪念意义的生日。这个生日有欢笑,也有泪水。埃博拉疫魔夺走了无数的生命,却无法摧毁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霍翠华说。   作者戴欣,系解放军医疗队前方报道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