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超高层建筑将达6座 高度在3
23
  记者近日从重庆高层建筑专业管理高峰论坛上获悉,超过300米以上的城市超高层建筑在全球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重庆市的超高层建筑也将达到6座。  据悉,由于超高层建筑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且对周边大厦现有租户产生“磁石”效应,因此,近年来进入快速发
  9月4日下午,在收听收看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电视电话会后,江西省住建厅当即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就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进行紧急部署,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对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严惩重罚。  记者获悉,目前江西省工程质量状况总体处于受控状态。但不容忽视的是,该省的工程质量和建筑市场管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不到位、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还存在建筑工程施工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现象。  江西省住建厅明确了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勘察项目负责人、设计项目负责人、施工项目经理、监理总监五方主体质量终身责任。要求各级住建主管部门以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为契机,坚决落实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中,全面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实行警示约谈制度,严肃认真地开展质量责任追究,加强处罚力度。各地要对辖区内所有在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承发包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和纠正建设单位违法发包行为,施工企业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转让、出借资质、挂靠以及压级压价、恶意竞争等行为。同时,要把加快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加大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推广使用等工作,作为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重要内容,引导、指导和督促企业提高质量意识,提升质量水平,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要切实强化建筑市场秩序的监管。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实现全过程、无缝隙监管。(记者 王纪洪)
【全文阅读】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大胆创新监管手段,充分运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一流的海南省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监管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实现全省房屋建筑工程从可研立项到验收备案各环节监管全覆盖。2012年,该“信息平台”被定为全国省级试点项目,并作为海南省政府重点工作事项列入《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推进“信息平台”建设的做法多次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多位领导的肯定。  以打造一流的“信息平台”为目标  近年来,海南省工程建设量不断攀升。目前,在海南省从事经营活动的建筑企业有2000多家,其中,海南省外企业占到70%,承担着70%以上的施工工程量;建筑业从业人员11万多人,其中外省人员约占90%。大量外来企业和劳务人员涌入,加大了建筑市场监管压力。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和技术滞后,跟不上快速增长的建设规模的需求。面对这种形势,为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海南省住建厅结合省直管县的优势,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求,选择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信息平台”从2011年10月开始筹建,2013年11月通过验收,2014年开始试运行,计划2015年全面投入使用。  “信息平台”建立了“4个基础数据库”、“8个系统”,并纳入“保障性住房”、“房地产项目”和“村镇建设”等模块,达到“五实现”:实现全面的工程建设项目实时监控和过程监管,实现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导航作用,实现企业资质、人员执业资格、业绩、诚信行为、不良行为记录等内容的查询和监管,实现建设责任主体信用评价以及履行法定工程建设程序的查询和监管,实现建筑施工现场的应急处理。  “信息平台”是对海南省房屋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从规划到竣工验收备案)进行监管的一个省级平台。“信息平台”以房屋建筑项目建设全过程为主线、法规标准为依据、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建立健全海南省建筑行业诚信体系、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最终实现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的目标。  “信息平台”结合现代化计算机、通信、多媒体技术,实时采集工程建设全过程各项活动的信息,包括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许可、质量监管、安全监管、企业准入与资质管理、执业注册管理、诚信体系、竣工验收备案等各环节,为查处工程建设违法违规行为或不良诚信行为提供信息支持。  “信息平台”对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关键环节和关键步骤的业务行为、资料档案、相关数据和责任人等信息进行记录,利用计算机对记录的信息进行判断,对风险进行警示,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数据。平台通过诚信系统,对企业和人员进行诚信评价,并将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反应到诚信评价中,促使企业和人员更加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形成统一、规范、公开、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市场秩序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信息平台”的特点与效果  “信息平台”能够有效地规范各责任主体的行为,责任绑定,步步留痕,并通过诚信体系最终形成“工程现场”与“建筑市场”的良性互动,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切实保障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具体体现在:  一是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全省域覆盖,根本性改变工程监管模式。“信息平台”涵盖工程建设全过程,从设计阶段到使用阶段以及招投标监管等各个相关环节,覆盖海南省20个市县的行政管理机构以及所有在琼建筑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实现随时随地的监管,变等待企业提供情况资料为实时掌握相关情况,促进人工监管模式向信息化监管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监管效率。  二是人大立法保障,为“信息平台”提供强有力支撑。通过制定《海南经济特区建筑工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强制要求所有在琼的建筑业企业和人员进入“信息平台”,为“信息平台”的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目前,该《条例》正在制定中。  三是责任绑定,步步留痕,项目过程可追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项目经理、监理人员、行政审批人员、现场监督人员等,都将与项目的环节一一绑定,责任到人。通过采集并保留重要环节和关键点的多元信息(文本、表单、图片、视频等),实现工程生命周期内的质量责任绑定和可追溯,确保百姓维权时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数据同源,构建全省“一盘棋”监管格局。“信息平台”秉承住建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思路,区别于单个系统开发,结合海南省情况进行整体设计,集成多个系统,打破部门和区域的“藩篱”,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实现全省资源共建共享。  五是构建诚信评价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建筑市场诚信管理系统,出台配套的《海南省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办法》及企业、从业人员诚信评分标准,强化诚信管理,全过程记录企业和人员的良好行为或不良行为,依托诚信评价体系综合评分,将其与企业和个人资质资格准入、招投标、创先评优等挂钩,形成建设工程全过程与企业和个人市场行为闭合管理,扭转以往“重审批、轻监管”的格局,做到“宽进严管”,增强市场活力。  六是规范行政审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依托“信息平台”,使监管过程透明公开,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减少人为干预。通过在线申报和办理业务,大大降低企业和群众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七是动态掌握底数,增强决策判断的科学性。通过“信息平台”及时收集、汇总分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第一手数据,改变过去“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数据不真”的状况,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提高应急反应速度,推进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八是创新监管模式,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经验。“信息平台”肩负全国试点重任,秉承住建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思路,应用最新研究成果,探索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全领域监管,实现省级工程监管系统的统一设计、整体开发、系统集成,为全国行业监管模式转变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信息平台”建设经验  一是结合省情,选择科学的市场监管手段。海南省工程建设体量小、建筑结构单一、地级市少,属“省直管市县”的行政管理体制。将省级和市县级监管信息完全合并,建立省级工程项目一体化工作平台,可最大限度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提高信息化监管效率,也有利于“信息平台”的推广应用和管理维护。  二是住建部和海南省政府大力支持。住建部将信息平台列为全国省级试点项目,直接应用住建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和质量关键点研究成果。同时,海南省高度重视,将其列入省政府重点工作事项,省财政拨付建设资金近3000万元。  三是完全覆盖,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闭合监管。“信息平台”囊括招投标监管系统、勘察成果与施工图审查系统、施工许可与竣工验收备案管理系统、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系统、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系统、诚信评价与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8个系统,涵盖工程建设全过程,覆盖海南全省20各市县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中介机构等相关企业和人员。  四是边建边试,在不断完善功能中提前发挥作用。“信息平台”开发期间,海南省先后确定6个市县、50个工地、3家试点检测机构、1家图审机构作为试点,边试点边完善。
【全文阅读】
  一如业界所预料,中秋楼市迎来一波促销走货潮,不过,金九银十的首个周末成交清淡,市场仍然是浓浓的观望气氛。  漏夜抢闸开盘  中秋小长假,恰逢金九银十第一个周末,楼市价格大战已吹响号角。据统计,广州全市有10盘携近1900套新货入市,比8月底1300套增加逾四成。  荔湾新世界凯粤湾抢闸开盘,拉开了今年“金九银十”楼市血拼的序幕。该盘显然已经等不及,选择在9月5日即“金九银十”首个周末前夕,连夜推出C1、C2两栋74-94平方米两至三房。该盘精装报价为2.2万―2.3万元/平方米,较此前在售单位价格有所优惠。据现场销售介绍,楼盘正式开盘是国庆期间,当晚属于员工以及电商合作团购专场。  迫不及待出货的还有位于金沙洲的佛山盘金名都,该盘在9月5日下午抢闸推出80-170平方米两至四房单位,目前报价1.4万-1.9万元/平方米。与8月17日开盘报价1.5万-1.6万元/平方米,最低价有所下调。  直降2000元/平方米  黄埔大盘中海誉城则举起“以价换量”大旗,降价2000元/平方米入市。该盘推出“央
【全文阅读】
          原计划2年复建完成的云居寺地标“南塔”,时隔5年后终于落成。今天上午,经过8次修改复建方案,被誉为“北京敦煌”的云居寺的地标建筑南塔举行了落成观瞻仪式。由于是全国首例复建古塔,没有依据和图纸可循,南塔仅能恢复成1901至1923年民国时期的样子,而无法再现辽代始建时的原貌。  难点1  依据老照片恢复民国样貌  因复建南塔为全国复建古塔首例,没有图纸,也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唯一的依据就是几张老照片。新修复的南塔按照1901年至1923年时的原貌照片留存下来的十一层密檐式砖塔的原样、原大小复建。以原规格的青石等材料修复,而在防水、防渗、防震、防火等方面结合了现代技术,从工艺上看远高于古代。  难点2  搭建“空中跑道”运输建材  对南塔进行复建的大龙建设集团古建队负责人表示,南塔的复建工程存在很多难题。比如,房山本地并不出产修复南塔所需要的特制青砖,因此所有的建筑材料都将从北京其他地区以及河北等特供皇家建筑砖的厂家特别定制采购。  此外,为方便运输材料,复建时特别沿着云居寺的南侧外墙,凌空搭建一个高达15米、长145米的“空中跑道”,从云居寺大门外的停车场直达南塔塔基处,专门用于运输复建材料和供工人行走。  难点3  地宫出裂缝致复建多拖3年  与南塔同时复建的,还有面积约2.4平方米、1人左右高矮的塔下地宫。云居寺外联发展部科长李超告诉记者,南塔从2009年9月9日起开工复建,原定2011年3月1日竣工,但复建到一半时,不堪重负的地宫竟然出现了裂缝。专家们重新对方案进行调整和论证,并制定新方案对裂缝进行修复,复建多拖了3年多才正式完成。 文并摄 J204  【新闻词条】  云居寺南塔  云居寺南塔原名为“释迦佛舍利塔”,始建于辽天庆七年(公元1117年),举高六十余尺,十三层密檐,砖结构,每层檐梢都悬挂着铜铃。南塔与寺内的北塔交相呼应,形成了云居寺独特的建筑风格。  可惜的是,1942年抗战期间,南塔毁于侵华日军的炮火,只留下八角形塔基和残缺不全的塔下地宫。南塔倒塌后,曾脱落下来一块碑记,专家们根据碑文,在塔前几米处的地宫发掘出了10082块辽、金时期的石经。(记者张楠)
【全文阅读】
  近日,青岛银行宣布即日起办理首套住房贷款只要信用记录良好全部可享九折优惠,部分客户最低可以享受八八折的更高优惠。这一折扣信息的出现使得不少购房者重燃起购房的希望。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除了少数银行打折或者维持基准利率,大部分银行仍执行首套房贷利率上浮5%。  小马大学毕业后已在德州工作三年多了,尽管目前还没有女友,但他已将买房提上了日程。小马说,一开始是不放款,现在放款了利率又上浮了,一上浮平均每月多还三四千元。4日,记者联系了各大银行,四大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收到房贷放松通知,首套房贷利率基本上浮5%。恒丰银行工作人员表示,首套房贷维持基准利率,没有上浮,威海商业银行也表示利率基本是基准利率上浮5%。  记者联系了青岛银行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除了总部通知降低利率外,也和现在房产形势有关,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以首套贷款80万算,还款20年,九折利率可以让购房者每月还贷省300元。  “根据市场变化,近期申请房贷的市民减少,所以银行把贷款收益放到了其他的行业,虽然解开限购是趋势但是贷款利率是否下调,还要看接下来市场变化情况。”工商银行信贷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记者 贺莹莹)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