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其亮:对党的群众路线实 ...
1501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近日到驻新疆、西藏部队调研,代表习主席和军委其他领导,向在雪域高原戍守祖国神圣领土的全体将士致以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强调全军和武警部队要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善始善终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步步深入,持之以恒,推进改作风正风气常治长效,为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持久有力的作风保证。  要持续用力,保持抓活动改作风的好势头,防止前紧后松、降低标准、草草收场和搞半截子工 ...          
      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近日在宁夏调研国防动员工作。他强调,国防动员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是国之大事。各级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一系列重要决策指示,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国防动员工作新局面,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出更大贡献。  常万全指出,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清国防动员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切实把国防动员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抓紧抓好。要在强化国防意识上下功夫,营造人人关心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铸牢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思想基础;要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军政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要抓住宁夏大发展的机遇,整体筹划、同步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在军民深度融合中积蓄国防实力;要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应急应战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平战转换、快速反应、科技支前、实时保障、综合防护等能力。  常万全强调,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分工负责,又密切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要坚持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拿出新举措,推动国防动员工作创新发展。
【全文阅读】
  据俄新社7月22日消息,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与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约翰斯顿进行电话交谈,双方均表示将支持马航空难事故调查。  哈格尔在与约翰斯顿交谈过程中,就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进行讨论,该决议由澳大利亚提出,要求尽快开放马航空难事故地点,以对事故进行详尽调查。并要求乌克兰冲突双方停止在空难事故地点的战争,为事故调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同时,交谈双方还表示将支持对此次空难事故的调查。  当地时间17日,马航一架波音777飞机在乌克兰东部坠毁,机上298人全部遇难。(实习编译:师成 审稿:翟潞曼)
【全文阅读】
  “4.88秒!”盛夏时节,驻川某防空旅野外训练场上,该旅火炮手工压弹上膛纪录再次被一名黝黑的中士刷新。成绩公布后,官兵兴奋地将他抛向空中。  三连战士郭振华告诉记者,这名中士叫周永乐,是旅里有名的“压弹王”,连续7年刷新训练纪录。由于长期与炮弹“亲密接触”,周永乐手上血痕道道、臂上伤痕累累,掌心布满了一个个又厚又硬的老茧,与他稚嫩的脸庞极不相称。对于周永乐来说,这些伤疤和老茧,是他问鼎“压弹王”所付出的“光荣代价”。  刚入伍时,周永乐可是名副其实的“豆芽菜”,手无缚鸡之力,更别说扛举炮弹了。一次实弹射击演习中,担任压弹手的周永乐装填炮弹速度过慢,导致战机延误,连累全班被判“阵亡”。这次败走麦城的经历,深深刺痛了周永乐,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今天训练不过硬,明天战场就丢命。  从那以后,周永乐养成了两个习惯:早上起床后用手平端盛满水的脸盆半个小时,晚上睡觉前利用自制的哑铃练一个小时“马步冲拳”。此外,他还每天腿绑沙袋走路,穿6公斤重的沙背心跑步……冬去春来,周永乐从“细竹竿”华丽转身为“肌肉男”,手臂上的“硬疙瘩”越来越多,操作“铁疙瘩”也越来越熟练。  周永乐最大的爱好就是训练。用他的话来说:“一天不训练,浑身不自在。”只要一踏进训练场,他体内的荷尔蒙就会呈几何数增长。冬天跳水坑、雨天练攀登、烈日跑障碍……这些对于周永乐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今年外训,部队刚刚展开,大雨便倾盆而至。许多官兵躲进帐篷避雨,但周永乐却兴奋地冲进雨幕中。任凭风狂雨疾、电闪雷鸣,他像颗铁钉铆在炮位,瞄准远处若隐若现的目标,尝试寻求雨雾天气射击的窍门。付出必有回报。一个星期后,上级对周永乐所在营“恶劣气候条件下射击”战法进行突击考核,周永乐带领全班打出了“空中开花”的好成绩。  胸怀打仗热情,训练充满激情。外训中,周永乐将自己业余时间潜心研究的“视线模糊跟踪法”“模拟射击法”等11种训法大胆用于训练实践,成功解决了靶机升级给炮手瞄准射击带来的难题。训法被全旅推广后,射击精度比以前提高了15%。(赵骥 胡永辉 原载于《战旗报》)
【全文阅读】
  7月22日电(芦大伟 孙文轩)脚趾肿得像一个小气囊,伤口周围呈暗红色,两个咬痕清晰可辨,这是毒蛇留下的倒钩獠牙牙印,7月15日晚22时30分,凭借着手电筒的强光,李建勋仔细地观察着病人的伤口,然而紧急的病情没有留给他足够细细揣摩研究的时间,这名来自尼日利亚维和部队28岁的患者撕扯着病床的床单,头一个劲的往墙壁上撞,身上的衣服已然被汗水浸透,声嘶力竭的哀嚎着:“pain! pain!......”  尽管在第一时间使用了抗蛇毒血清,对患肢进行了结扎,对伤口进行了清创消毒处理,然而病人痛苦挣扎的状态和迟迟不见好转的病情还是让李建勋捏了一把汗,他清楚地知道,西非当地毒蛇种类繁多,且大多毒性很强,如果不对症治疗,很可能会导致呼吸、循环系统和肾功能的衰竭,最终导致死亡。李建勋将已经被打死的无头蛇又认真打量了一番,快速从他脑海中闪过毒蛇的类型、伤口外形和治疗方法;回顾着病人的临床表现:大汗、剧烈疼痛、伤口灼热、肿胀,从脚尖到腹股沟强烈麻痹,右腿丧失行动能力;参考着检查出的生命体征数据:心率110,血压140―100mmhg,体温38℃……  李建勋初步判断为病人系当地蝰蛇咬伤,为血循毒作用与神经毒作用的混合毒性,而此时,医疗分队常诚队长、王献章副队长、医疗专家组组长周玉宝也赶到了病房,在经过短暂的讨论后,意见与李建勋的判断趋于一致,常诚队长慎重地确定了治疗方案,并特别强调,一定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竭尽全力救治病人!所有的医护人员行动起来,医生李建勋、兰海涛快速下达医嘱、处理伤口;护士王海莲快速采集血液标本,建立输液通道;特诊技师庄军和检验技师罗慧琴迅速到病床旁进行心电图检查,生化、血尿常规、凝血系列的检验。  医疗分队的医护人员守候在病房,严密观察着病情的变化,不时地询问着病人的感受,查看着各项检查结果……一个小时后,病人的病情好转,疼痛感降低,李建勋打了个比方,如果用0到10度形容疼痛程度,此时病人已表示由之前的9度降到了5度,下肢的麻痹感也逐渐减轻,大家总算松了一口气,而然此时病人的病情并不稳定,蛇毒毒性发作潜伏期仍未完全度过,有复发和局部组织坏死的可能,李建勋、兰海涛留在了医疗区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当班护士王海莲为病人擦汗和换洗衣服、床单,给予液体补充和24小时生命体征监护,并用英语与病人交谈,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  经过三天精心的治疗与护理,病人的临床表现消失,各项体征指标恢复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在痊愈出院时,病人及其尼日利亚维和部队的领导对医疗分队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和精心的服务赞不绝口,一个劲地伸大拇指“Thank you!”、“Good Chinese!”。  这样的病例在维和医疗分队比比皆是,维和医疗分队的白衣天使们秉承着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用至精的医术、至诚的责任、至爱的关怀、至和的胸襟,直面危险、抗击病魔、迎接挑战,积极投身国际医疗救助事业,每一个病人不分国籍,不分肤色,不论贵贱,都是竭尽全力、真情付出,用青春和汗水展示着当代中国军人的担当与奉献。
【全文阅读】
  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22日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22日的内阁会议后的记者会上透露,为帮助地方政府分担因整编而增加的驻日美军基地费用,将研究建立新的财政支援制度。财政援助的对象或由现在的自治体单位“市町村”扩大到“都道府县”。(注:日本自治体不是政体。日本实行的是两级行政制,地方政府由跨区域的地方自治单位“都道府县”和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市町村”2个层级构成。)  关于冲绳当地人希望把部署在普天间基地的“鱼鹰”运输机转移到县外训练的想法,驻日美军指出,“减轻冲绳负担是日本政府的责任,基于此我们才对相关地方政府抱有各种要求”。关于都道府县也将成为财政援助对象,美军表示,“建立相关制度是很自然的事”。  《日经新闻》称,驻日美军虽然身在日本,但毕竟是美国的军队,其经费由美日两国政府共同负担。划分依据是《驻日美军地位协定》第24条,其中明确规定日方承担的费用主要包括3方面:一是基地周边对策费;二是私人土地或国有设施的租金;三是设施的搬迁费。(实习编译:丁锐 审稿:王欢)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