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精品游戏推荐
第 94期
央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上海自贸区概念股井喷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文件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消息使得今天(4日)沪深股市里的自贸区概念股上演涨停潮。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昨天(3日)就央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表示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举措。受此消息刺激,沪深股市里的上海自贸区概念股今天集体上涨。盘中自贸区板块整体涨幅超过7%,上港集团、陆家嘴、外高桥、浦东金桥等多只股票涨停。   方正证券研究所总监赵伟认为,主力资金正在寻找新的概念投资:   赵伟:实际上现在场内资金还是一个存量资金,那么这个存量资金它就形成不断的寻找结构性的投资机会,他看到一个新的估值洼地,那么对它来讲资金的一个流向起到一个引导作用。   而在自贸区概念的带动下,沪深两市双双低开高走。其中二三线蓝筹股的纷纷大涨推动上证综指收于2251点,涨幅1.31%,两市合计成交更是超过2700亿元。

全文阅读
 
商务部:上海自贸区或将成商签外贸协定试验田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商务部今天表示,我国在建18个自贸区建设正稳步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或将成为今后商签外贸协定的试验田。   截至今年12月,我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签署的12个自贸协定已经生效并进入实施阶段。中韩自贸区与中日韩自贸区也已进入尾声,并有望不久后成型。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自贸区建设目前,已经取得四方面成果:   姚坚:第一促进与自贸伙伴间投资贸易的增长,进一步降低关税,促进市场开放;第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三,为更多企业提供贸易和投资机会;第四,也增加了普通消费者的实际利益。市场上之所以有这么多热带水果,背后就是自贸区建设成果的反映。   而对于韩国政府此前表明加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展开首轮磋商一事,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孙元江今天回应,韩国政府这一行为对中韩及中韩日FTA谈判并无太大影响。   而关于上海自贸区建设,姚坚表示,上海自贸区与海外自贸区建设相辅相成,未来也将作为自贸区商签拓展的“试验田”:   姚坚:我国建立上海自贸区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开放促改革,进一步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接轨;我们在上海自贸区采取的常识性政策,如果这些政策得到企业认可,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能适应,今后就可复制、可推广。也会为我国对外商签自贸区提供经验。

全文阅读
 
我国境外追赃临法律障碍 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外国不认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由于没有区分罪犯的财产来源是否合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司法机关不承认我国“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刑事裁决。判决结果难以执行,构成当前我国境外追赃过程中最大的法律障碍。   在日前举行的“国际刑法的基本问题”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研究院教授黄风表示,一旦跨出中国国境,只要有关当事人提出理由,证明相关财产不属违法所得,“没收”的裁决就会沦为一纸空文。《中外法学》主编、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梁根林证实了这一点。   梁根林:绝大多数国家刑法里没有这样的刑罚,人家不跟你配合。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阮齐林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中没有“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刑罚。   阮齐林:外国不承认中国的没收财产刑,这个说法不一定很准确。外国就没有第五十九条没收财产刑的概念,如果是不能证明该财产和犯罪有关联的没收,他认为这个没收是非法的。   我国不少贪官在案发前以海外房地产、境外存款等形式将其违法所得的财产转移到境外。目前,境外追赃的司法判决要通过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方式执行,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和《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所规定的内容,执行外国没收裁决。但这些公约,仅仅是看起来很美。   梁根林:如果没有刑事司法互助协定,人家不协助你执行,你也拿他没办法。主要的欧美国家不带咱们玩儿,咱们的判决拿过去后,人家高兴就帮你执行,不高兴就不帮你执行,他没有义务。   我国刑法中,涉及“没收财产”的共有两条,分别是第五十九条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和第六十四条的“没收违法所得”。是否应该以“没收违法所得+罚金”的方式取代“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刑罚,在学界受到长期广泛的争议。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