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松绑限购或致成交更低迷
3
  关于“限购”是否应该“松绑”,近日成为了业内热议的话题。二三线城市纷纷忍不住自己给自己“松快一下”,就连一线城市也开始有点坐不住,各自讨论起限购松绑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出现的效果。  继呼和浩特市正式发文宣布取消限购之后,济南的卖房宣传开始
  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北京土地市场开始陆续成交住宅用地并恢复供地节奏。7月17日,北京市再次挂出三宗土地,其中就包括曾于年初被暂停出让的西城区华嘉胡同地块。同日,北京市还成交了三宗经营性用地。  尽管土地市场正逐步恢复供应,但标杆房企的拿地热情却在降温,近几月拿地金额出现明显下滑。业内人士预计,受制于资金压力,房企未来拿地策略或将趋于保守。  16宗土地挂牌交易  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信息,目前共有16宗经营性用地正在挂牌交易。其中,住宅用地性质的地块共9宗,还有6宗纯商业金融用地。  在7月17日挂出的3宗地块中,最受市场关注的要数西城区华嘉胡同地块。该地块土地面积为2.0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77万平方米,挂牌出让起始价为35.50亿元。另外两宗土地分别为北京市石景山区香山南路28号C2商业金融用地、通州区永顺镇居住和托幼用地。按照计划,这几宗地块将在8月中下旬成交。  “西城区地块最受关注,但预计这块地不会太热。”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由于该地块住宅部分全部为回购,且商业金融部分也有一定约束条件,预计拿地企业不会太多。  7月17日北京市还成交了三宗地块。其中,北京瑞元丰祥置业有限公司和北京中瑞凯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体以18.10亿元竞得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住宅混合公建用地;京汉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邦信置业有限公司联合体以15.80亿元竞得石景山区八角第二水泥管厂二类居住、托幼用地;北京世纪华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1.56亿元竞得昌平区南邵镇文化娱乐用地。  根据业内人士的测算,上述房山地块需要提供9000平方米的回迁房,按照2000元/平方米回购;需要提供54000平方米的限价房,价格为12500元/平方米。剩余商品房部分的楼面价约为1.5万元/平方米。  “这个价格相比之前同区域商品房楼面价2万多已经有明显下调。”张大伟认为,房企对土地市场的判断已经从之前的看涨恢复到平稳。  房企拿地热情降温  在经历年初短暂火爆成交后,近期土地市场“底价成交”较为普遍,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频刮冷风,标杆房企的拿地态度也更加谨慎。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20大标杆房企购置土地单月金额已经连续多月锐减,4-6月连续3个月不足200亿元,甚至仅仅在百亿元徘徊。7月以来,仅有万达、保利地产等房企“小笔”拿地,而万科、世茂、融创、雅居乐等房企已有多时未出现在土地市场。  从4月份开始,房企的拿地热情已经明显降温。今年4月份,20大标杆房企拿地金额为154.4亿元,同比下降47%。5月份20家房企合计拿地金额为116亿元,同比下降更是超过70%。6月份20家房企拿地金额仅在百亿元,而去年同期则达到421亿元。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也显示,2010年一季度时,百城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曾达到48.8%的高位,此后出现回调。在2012年一季度达到底部后,百城住宅用地的平均溢价率开始出现回升。不过,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溢价率又连续回落,二季度仅为12.5%。  受困于高库存、销售业绩不佳和信贷政策收紧,开发商面临较大资金压力,这使得房企拿地热情下降,底价和流拍现象增多。“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城市已经出现住宅土地市场流拍的现象。标杆房企普遍谨慎进入土地市场。”张大伟直言,下半年房企拿地有可能继续萎缩,将全面进入保守状态。(记者 于萍)
【全文阅读】
          人民网7月18日电 (卢志坤)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5个,持平的城市有7个,上涨的城市有8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2%,降幅最大为下降1.8%。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个一线城市,仅有北京房价仍在上涨,其他三个城市均现降价。观点认为,各城市降价风波已经从点到面蔓延,55个城市房价现降创造了降价城市数量历史最高纪录,意味着国内房价全面步入下行通道。  根据发布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69个。6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9.4%,最低为下降5.3%。  二手住宅部分,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2个,持平的城市有11个,上涨的城市有7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1%,最低为下降1.5%。  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8个,上涨的城市有62个。6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9.1%,最低为下降9.6%。  值得一提的是,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中,除北京环比上月增长0.1%外,上海、广州、深圳都有不同程度降幅,分别为0.7%、0.6%、0.4%。  但四个城市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都有所上涨。上海涨幅最高,为8.2%,北京8%,广州7.7%,深圳6.7%。  据了解,此次住宅销售价格的调查范围为70个大中城市的市辖区,不包括县。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住宅销售价格、面积、金额等资料直接采用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网签数据。二手住宅销售价格调查为非全面调查,采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房地产经纪机构上报、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供与调查员实地采价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基础数据。
【全文阅读】
    1859年,狄更斯用“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作为《双城记》的开头;155年后,人们或许仍然可以使用这句话作为对2014年楼市下半场的预判。房地产整体遇冷,宣告其高峰增长时代的停步;市场以品质为王,或预示楼市未来调整的方向。下半年楼市,风将吹往何方?不妨听听专业机构人士的看法。            仔细观察大数据,就能发现2014年长沙面对的不仅仅是淡市,更是长沙楼市多年来快速发展后理应展开的结构性调整。从住宅市场来看,“刚需”仍占主流,但有数据表明,继首置型“刚需”多年高歌猛进之后,首改型“刚需”正逐步成为左右市场更重要的力量。这一趋势也表明在本轮淡市中,不仅需要通过简单直接的低价来激发首置型“刚需”的置业冲动,更需要通过坚实可靠的物业价值来赢取首改型“刚需”的一颗芳心。  其次,从商办市场来看,更为残酷的结构性调整也在淡市中拉开帷幕。过去的3年间,供求本质上的差距将直接导致商办物业在本轮淡市中经历相较住宅市场更直接的冲击。而这种冲击也将会引导长沙商办市场走向成熟,更注重产品差异化,以及对后续经营的重视程度。  对于下半年,预测的事情不必多说。淡市不太可能迅速结束,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也不会转眼间烟消云散。在淡市中,放好心态,回归营销本质,专注产品价值的挖掘与提升,致力于购房者置业心理的微妙把握――依旧是一条永不过时的好路子。            2014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普遍表现不佳,一方面是价格下跌筑底,另一方面是新房成交量的下滑。此前因为高推货、高去化,各房企库存压力并不明显,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成交放缓,库存压力随之而现。按照长沙上半年月均去化55万平方米的销售速度,长沙库存量的销售周期大约在23个月。楼市已经没有以前的疯狂,进入调整期。  虽然整体上市场环境不佳,房产销售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但也有许多项目在逆势下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我认为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将是极度考验开发商和代理商实力及智慧的半年,激烈竞争下“强者”、“慧者”存,“弱者”及“愚者”面临出局困境。营销策略运用得当,也可以在逆势中取得好的销售量。  总体上,我们对下半年市场持乐观态度。虽然不排除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继续下行的可能,但也要看到利好因素。譬如经济微刺激,货币政策中性偏松;政策走向有利,长沙下半年政策调整放松的可能性大;中央保障合理住房要求,刚性客户购房需求将得到释放;促销、优惠广度和力度的加大;长沙城建配套的完善及其他城市积极因素。          长沙新房市场会有局部的结构性的调整,但幅度不会太大。上半年,基于对成交量的监测,开发商的“以价换量”的促销策略,仍然能够获得市场的响应,价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小。其次,从供应上看,目前供应的楼盘多是去年或前年拿的地,2013年长沙市土地成交平均楼面价为2817元/
【全文阅读】
          (6月份,长沙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9%。)  红网长沙7月18日讯(记者 岳瑾)18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中了解到,6月份,长沙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9%。不过,与2013年同期相比,长沙6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涨幅仍有4.8%,较5月份涨幅收窄1.9%。  业内人士分析,6月,由于库存持续走高,加上近期市场预期不明,购房者持观望情绪渐浓,一些房企推出促销优惠,导致房价有所下降。  全国方面,从个数看,大部分城市房价环比出现小幅下降。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继续增加。具体而言,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8个和7个,分别比5月份减少了7个和12个;持平的城市个数分别为7个和11个,分别比5月份减少了13个和5个;下降的城市个数分别为55个和52个,分别比5月份增加了20个和17个。  从涨跌幅看,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最高涨幅为0.2%,最低为下降1.8%;二手住宅价格最高涨幅为0.1%,最低为下降1.5%。分城市看,据初步测算,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均呈小幅回落,分别下降0.4%、0.5%和0.5%。  “6月份,绝大部分城市房价同比继续温和上涨,涨幅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分析称。  具体而言,从个数看,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69个,与5月份相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62个,比5月份减少了2个。  从涨幅看,70个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均回落到10%以下。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69个城市中,涨幅回落的城市有68个;最高涨幅为9.4%,最低为下降5.3%。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62个城市中,涨幅回落的城市有59个;最高涨幅为9.1%,最低为下降9.6%。  就长沙的情况而言,6月份长沙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9%,跌幅增大。不过,与2013年同期相比,6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涨幅仍有4.8%,较5月份涨幅收窄1.9%。6月份长沙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持平;与2013年同期相比,6月二手住宅价格涨幅为4.2%,较上月涨幅收窄0.8%。  从新建商品住宅面积来看,长沙6月份90
【全文阅读】
  目前,我省已有10个项目25栋100多万平方米建筑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今明两年,我省计划再完成8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这是记者从17日召开的2014年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工作会暨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经验交流会上获悉的。  我省地处严寒地区,采暖期长达180天至210天,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5%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取得可喜进步。新建建筑标准执行率设计阶段已达100%,施工阶段达到98.5%。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6758万平方米。共计15个项目、17个市县获得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和市县称号。  近几年,我省强化政府引导、示范和扶持作用,不断调动各方积极因素,促进绿色建筑长期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0个项目25栋100多万平方米建筑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今明两年,我省计划完成8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主要推进措施:一是加快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坚持公益性强制与商业性自愿的原则,在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资项目、保障房项目率先实行绿色建筑,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绿色建筑。二是严格实行目标考核。将任务指标分解下达各市县,并纳入省政府节能目标考核,确保完成年度任务。三是完善监管体制。从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验收实行对绿色建筑的闭合式管理。四是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普及绿色建筑知识,提高各地认识水平;培养壮大绿色建筑专业人才队伍,做好绿色建筑推广应用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辰能溪树庭院示范工程项目。同时,辰能投资集团和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就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等领域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承诺自2014年起新建项目均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记者狄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