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提三个“更 ...
33
  北京7月15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拉美四国前夕接受四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发展,中国将更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并提出三个“更加积极有为”。  习近平表示,我们将更加积极有为地维护世界和平,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致力于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我们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战后国际秩序,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和地区安全对话合作。  习近平指出,我们将更加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推动完善国际治理体系 ...
上半年税收收入增8.5% 房产交易环节税收增速回落
  7月15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2014年1-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64268.74亿元,完成预算53.5%,同比增长8.5%,税收收入实现平稳增长,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增速普遍回落。  财政部指出,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为:一是与去年同期相比,税收收入实现平稳增长。1-6月税收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二是主体税种收入增速分化。1-6月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6.1%、4.0%、8.6%,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0.5、8.9、5.6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4.8%、12.1%,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上升1.2、1.1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增速普遍回落。1-6月房地产营业税、契税同比分别增长6.6%、11.7%,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39.1、28.1个百分点。四是进口税收恢复性增长。1-6月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同比分别增长8.6%和15.3%,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上升25.7和31.3个百分点。五是分月来看,税收收入呈现增幅回落的态势。二季度增速比一季度增速回落3.2个百分点。六是分行业看,第三产业税收增幅高于第二产业。二、三产业税收增速分别为4.2%和11.6%。  谈及上半年税收收入平稳增长的原因,财政部指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税收收入平稳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经济保持增长。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1%。二是价格总水平涨幅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1-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3%和1.1%。三是一般贸易进口额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显著回升。1-5月一般贸易进口额同比增长7.0%,比去年同期增速上升了4.1个百分点。  财政部数据显示,各税种收入情况如下:  (一)国内增值税  1-6月,国内增值税实现收入15196.8亿元,同比增长6.1%,与上年同期增速基本持平。按照扣除营改增收入的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增速回落。国内增值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3.6%。  分行业看,在19个重点工业行业中,增值税收入普遍小幅增长,但个别行业出现大幅下降;其中,煤炭、钢坯钢材、酒、原油行业增值税收入同比下降分别为27.8%、18%、12.3%、11.6%。商业增值税平稳增长,批发业、零售业同比分别增长4.8%和1.5%。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值税收入增长显著,同比分别增长187%和88.9%。  增值税的税基大体相当于工业增加值和商业增加值。  国内增值税低速增长,增速回落,主要原因:一是2014年1-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下降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1-5月41大类工业企业产值中,28大类增速放缓,其中开采辅助活动增速下降2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速下降7.9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速下降5.6个百分点。少数行业增速上升较为明显,如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长18.7%,增速上升9.6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9.9%,增速上升7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增长7.1%,增速上升2.7个百分点。二是价格水平下降,拉低了增值税的增速。1-5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9%,导致增值税税基缩小,税收下降。三是政策性减收。“营改增”增加了工业及商业增值税纳税人的进项抵扣,减少了增值税收入。2013年8月,国家对月收入小于2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也减少了增值税收入。  (二)国内消费税  1-6月,国内消费税实现收入4561.64亿元,同比增长4.8%,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7.1%。  分产品看,消费税主要品目收入情况分化。卷烟、汽车消费税同比增加215.59亿元、37.44亿元,增速分别为9.4%、8.7%;酒、柴油消费税同比减少11.66亿元、43.39亿元,降速分别为7.6%、6.3%;汽油消费税同比基本持平。  国内消费税的税基是烟、酒、汽车、成品油等14类特定商品的销售额或销售量。  国内消费税收入平稳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烟草行业继续稳定增长。1-5月烟草制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013.5亿元,同比增长6.3%;由于烟草产品的结构性调整,高档卷烟对消费税的贡献较明显。  二是汽车行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1-5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2.8万辆和983.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4%和9.0%;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10.95万辆和807.01万辆,同比均增长11.1%。  (三)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  1-6月,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实现收入6933.01亿元,同比增长8.6%,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25.7个百分点。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0.8%。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的税基是一般贸易进口额。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的主要原因:一般贸易进口额增长加速,1-5月一般贸易进口额同比增长7.0%,比上年增速上升了4.1个百分点。  (四)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  1-6月,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5847.37亿元,同比增长10.3%。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在账务上冲减税收总收入。  (五)营业税  1-6月,营业税实现收入9199.75亿元,同比增长4%,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8.9个百分点,考虑营改增收入转移后同比增长11%。营业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4.3%。  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营业税收入大幅下降,同比分别下降81.2%和66.5%。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增速回落,比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6.5和39.1个百分点。金融业营业税大幅上升,同比增长17.6%。其他行业营业税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  营业税的税基是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等9个行业取得的营业收入。  营业税收入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受“营改增”改革影响,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自2004年1月1日起纳入“营改增”范围,与上年同期相比,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营业税收入大幅下降。二是受商品房销售额下滑影响,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营业税增速放缓。1-5月商品房销售额23673.64亿元,同比下降8.5%。

【去网站看看】
国资委启动“四项改革”试点 已有6家名单出炉
  北京7月15日电(记者 刘辰瑶) 国务院国资委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在其所监管的中央企业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工作。国资委表示,开展“四项改革”试点不是搞“盆景”,也不是搞政策“洼地”,目的是要试出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  据悉,本次试点主要内容为:一是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二是在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三是在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四是在国资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中央企业中选择2到3家开展派驻纪检组试点。  为抓好试点工作,国资委专门成立了4个专项小组。由国资委改革局、产权局、改组局和国资委纪委具体负责,分管委领导担任专项小组组长。  国资委介绍,开展“四项改革”试点,是国资委和中央企业一起结合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共同探索改革实践的具体举措,不是搞“盆景”,也不是搞政策“洼地”,目的是要试出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一是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体制模式。二是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效路径。三是探索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机制。四是探索对国企负责人重点监督的纪检监察方式。  国资委介绍,开展“四项改革”试点主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先行先试相结合。在加强各项政策的系统研究的同时,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完善政策,使顶层设计和试点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二是坚持市场化方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企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改革主体作用。强化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不适应、不符合市场化要求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是坚持大胆探索与坚守底线相结合。以敢闯敢试、敢走新路的勇气,主动作为,勇于实践。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守改革底线,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把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作为贯穿“四项改革”试点的主线,加强试点之间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同时,注意体现不同试点差异化、个性化特征,有针对性地研究和探索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各项试点能率先突破的就不等不停、先行先试。  此外,国资委还介绍了试点的实施步骤,分别为:  一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试点工作在国资委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国资委改革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成立四个专项小组分别负责组织实施、协调推进和试点企业的指导服务。  二是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由企业提出试点方案,牵头厅局与试点企业进行对接,确保可操作、能落实、有突破、出经验。对企业的方案经专项小组研究后,提交国资委改革领导小组审议,成熟一个、审议一个、实施一个。  三是加强指导、大胆实践。结合简政放权,对取消或下放的审批事项,率先在试点企业落实到位;对试点需要解决的政策性问题,从有利于改革的角度研究解决,在不越法律法规“红线”、不碰国有资产流失“底线”的前提下,多开“绿灯”、少踩刹车。  四是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注意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以指导全国相关改革的可操作办法和制度性安排,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文件,具备条件的及早出台。  五是梯次展开、逐步推广。及时把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及时把试点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广出去,更好发挥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

【去网站看看】
官员旧日历上写讲稿惹争议 被批惺惺作态作秀过头
  一张微博照片将安徽省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再次推向舆论前台。7月11日下午5时,微博网友“交警朱小志”发布了一张虞爱华出席活动的照片(见左图)。照片中,虞爱华手里拿着一张废弃的日历纸做讲稿,日历纸背面的字迹隐约可见。据安庆市委办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当天的讲话稿是演讲头天晚上虞自己写的,内容大约600字,日历纸的背面是空白的,当时他就直接在背面写讲话稿。有网友指出,在照片中出现的矿泉水名叫“觅仙泉”,安徽造,玻璃瓶身,每瓶30多元275ml。 (据澎湃新闻)    腾讯网友:作秀过头了!让人掉了一地鸡皮疙瘩!  不脯肉块丝:真没必要这样,何苦呢?自己看着不觉得搞笑吗?  沉寂后未央:安庆穷得连一张纸都用不起了吗?作秀给谁看呢?  六悦元宝Minoz:惺惺作态,就跟把新官服让乞丐穿上在地上磨破磨旧了,再穿上上朝是一样的。  不靠谱的小大爷:装啥子大尾巴狼啊,后面的矿泉水为何不能改成普通的白开水,貌似好多钱一瓶的吧?    陈清谈:衣服上还缺几个补丁!  潇潇暮雨:穿名牌衬衣,手拿日历纸,太不协调了!  出卖给魔鬼:草纸在厕所的角落里哀叹:啥时候轮到我呀?  酸甜苦辣八辈子:我平时用A4纸背面写写字,以为已够节约。书记如此行为,让我无比汗颜!  不明假真相:作秀的意识很强,但道具环节出了问题,手拿日历纸,而高端矿泉水却暴露了其奢华本性。    赵国栋:即便是作秀,纸张确实也省下来了!  SolitaryCat:浪费你们要骂,不浪费你们依然要骂。  风雷:这是低碳环保的一种做法,能做到厉行节约,以实际行动反对铺张浪费就不错了。  正在缓冲:勤俭节约从一张纸做起,本就无可厚非;不管怎么样,他在做了,只要能坚持就是好的。    2089:作秀成了这个时代的病了!  张大瑞瑞:少吃一顿大餐,够一辈子用A4纸。  羁旅长堪醉:反腐越来越高调,作秀也越来越高调。  落叶戏秋风:当官的不拘小节可以理解,全心为民才是最重要的!    中经李学宾:官员为老百姓干点实事就是最好的表现,最好远离弄巧成拙的噱头。  玉如女人:从廉从俭要从每个细节做起,肯定有人说是在作秀,可惜有些官员连秀都不做。  无限: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非要拿出来宣扬一番,让人特别反感。好干部只要一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到人民心里去,并始终如一,人民必定会拥护你。  (小正)

【去网站看看】
公车改革专家组成员:补贴不适用于公车私用行为
    (节目导视)  解说:  2015年底全国所有党政机关副部级以下人员将取消公务用车,20年的公车改革迎来最终时间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顾问 宋晓梧:  一直就缺少一个统一的部署,进展非常迟缓。  解说:  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司机和后勤人员将在内部转改,公务用车改革涉及众多利益。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连维良:  现在在我们的三公经费当中,公车的经费占的比重很大,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差不多60%。  解说:  改革如何推进,利益如何平衡,监督能否跟上,《新闻1+1》今日关注:公务用车改革方案,20年后终落定!  播音A: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  播音B:  新学期刚开始,动用公车送孩子上学的报道屡见于电视报端,观众们对这种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十分反感。  播音C:  江苏省最大的一次公车拍卖活动最近在南京举行,在这个拍卖会上110辆汽车经过紧张的竞拍角逐,在15分钟内被抢购一空。  播音D:  目前我国大约共有350万辆公务用车,公车的不合理消费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支出的沉重负担,公车开支最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车私用。  播音E:  新疆沙雅县对全县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乡镇长的270多辆公务用车统一张贴公务用车的醒目标志。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从1994年我们国家开始了对公务用车的改革,这一改到现在已经过去的20年,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这20年不断的改革的过程中,公务用车这样的一个本来是一个中意的词,到现在为止居然有了贬低的含义,它变成了一个贬义词,那接下去我们不妨听听两位专家对于公务用车现状的一种描述。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连维良:  现在在我们的三公经费当中,公车的经费占的比重很大,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差不多6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顾问 宋晓梧:  这个数字一直大家都比较公认,就是三分之一是公务用车,三分之一是领导和家属私用,三分之一还是司机私用了。  董倩:  公务用车存在的这些问题,应该说这是一个老问题了,20年来中央不断的出台一些文件,但是应该说一直见效并不大,今天又出台了两个文件,那么人们就关心这两个文件能不能回答长期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三个疑问,我们来看一下。也就是说究竟改革方案能不能切实的执行?对触动的利益怎么样去平衡?另外监督能不能跟得上?那么今天我们就将围绕这三个话题展开讨论。  解说:  今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两份文件,标志着多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公车改革将全面启动。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竹立家:  从中级来看这个方案的相对合理性还是比较高的,无论如何我们这个方案推出以后,我们可以取得一些实质性的成效,这个成效主要体现在可以大幅度节约政府成本。  解说:  数据显示,公车消费大约占到了三公消费的三分之二左右,仅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每年的公车消费就在60亿左右,而在今天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中,也对改革公车的方案予以了规定。

【去网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