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期:公共洗手液乱象:三无产品以次充好
公共洗手液乱象:三无产品以次充好
  前段时间,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报道北京几大公共场所卫生间的洗手液细菌严重超标后,很多钱报读者担心:杭州公共场
48期
自贸区口岸监管向“并轨”迈出首步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政府职能转变又有新动作。昨天,洋山检验检疫局和洋山港海事局首次尝试对进出口危险品集装箱实行联合开箱,联合查验措施,口岸监管向“并轨制”走出了第一步。   记者了解到,尝试联合执法后,上海检验检疫局检验监管处和上海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将成立联合监管专项行动协调小组,负责联合监管行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今后,两个职能部门的执法人员将共同对一个危险品集装箱进行开箱查验,重点打击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漏报漏检和瞒报谎报等违法行为,加强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包装质量的现场检查,重点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是否符合鉴定证书要求等情况,同时重点检查装箱货物、衬垫、加固及装箱档案记录,严查装箱品种超过备案范围、随意签发《集装箱装箱证明书》等不规范的作业行为。   联合执法将过去的串联查验变为并轨查验,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监管力度不降反升。上海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行并轨查验后,检验检疫、海事两部门的监管信息有望互通互联,一旦有一方发现可疑情况将第一时间通知对方,真正实现了监管力量的有效整合。(记者 王志彦)

【全文阅读】
 
IMF警告巴西财政体系风险
  (记者王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3日发布一份巴西经济形势年度报告,对巴西财政体系现状提出警告。   这份报告说,巴西财政结构曾经相对稳固,成为该国宏观经济保持稳定的关键因素,但过去几年,政府过于依赖额外收入及各种财政工具,已损害到财政体系信誉,债务减缩的趋势也正在反转。IMF说,巴西政府在过去4年有3年借助收支操作实现财政目标。   报告认为,巴西在中期会有3.5%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低于先前4.25%的估值。不过即便如此,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在内的各项投资仍会推动巴西经济。IMF告诫说,巴西如果不出台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则其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会降回3%的历史平均水平。   IMF注意到巴西眼下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间的矛盾。报告指出,通胀长期处于高位会增加调控成本,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有助于降低通胀预期,避免国民经济出现大的波动。IMF对巴西央行近期连续提高基准利率表示欢迎。   报告预测,巴西经济将继续走在复苏道路上,未来主要风险来自于外部,包括美国货币刺激政策收缩带来的外部效应、大宗商品价格长期显著下跌以及区域伙伴间经贸关系失调等。   IMF已将今明两年的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期均调低至2.5%。

【全文阅读】
 
上海海关关区服装进口前三季猛增15.2%
  你看到了国际大牌与“快时尚”们一拨接一拨开店,却看不到这背后,服装业外贸格局悄然改变――根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在上海海关关区进口总值同比下降的情况下,服装及衣着附件(简称“服装”)进口出现两位数增长,共进口22.5亿美元,同比增长15.2%。过去一直说我国是纺织服装制造出口大国,如今这里更重要的定位是市场,货源有的来自跨国品牌的欧洲大本营,有的来自布局在更低成本地区的生产基地。   国内消费需求的拉动,加上跨国品牌店迅速铺开,服装进口今年以来增长迅猛。从今年3月份起,上海海关关区服装进口值连续7个月保持同比增势。其中,继7月、8月服装进口值连续超过3亿美元后,9月份当月服装进口值也保持在接近3亿美元的高位,为2.9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经上海海关关区进口服装16亿美元,占同期关区服装进口总值的比重提高至71.2%,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说到推动服装进口增长的原因,首先是国内消费需求旺盛,对欧洲高档品牌服饰形成了强烈吸引。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高档品牌服饰的消费热情快速增加。而受欧洲市场疲软影响,各大国际高端服饰品牌对中国高档消费市场更加倚重,蜂拥而入。   与此同时,快时尚跨国品牌纷纷聚焦国内市场,也带动了服装进口增加。随着优衣库、H&M、ZARA等跨国快时尚服装品牌店在国内加速铺开,而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凭借其成本优势吸引了这些跨国快时尚品牌的大量生产订单,导致我国服装进口持续快速增长。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成本上升导致部分服装加工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不仅是国际服装品牌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而且国内纺织服装企业也在东盟建厂。加上201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对东盟贸易关税大幅降低,也使得自东盟进口服装的成本优势凸显。(记者 杨群)

【全文阅读】
 
10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50.9 创7个月新高
  (记者桑彤)汇丰银行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0.9,高于9月的50.2,达到7个月来最高。   从细分项来看,除就业指数萎缩外,其余指数全面转向扩张。其中,产出指数、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呈现加速扩张迹象。数据显示,10月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为51.0,高于9月的50.2,创6个月来新高。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表示:“10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初值升至7个月高点50.9,分项指标均现温和改善。这表明进入四季度中国经济复苏的势头正在进一步巩固。我们认为温和复苏将在未来得以延续,从而为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