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方违约中介扣房本 法院判令5日
22
  通过中介卖房不成,中介公司却扣着房主房产证不还。近日,惠济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居间合同纠纷案,判令中介公司5日内归还房主房产证。  去年3月10日,王先生想卖房,他找到了新世纪之家中介公司,并与其签订了居间合同,他的房屋也开始在该中介公司
  最新消息  羊城晚报讯 记者马汉青报道:虽然多地传出放松限购的消息,但依然无法改变楼市的观望态势。今早,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全国房价数据显示,纳入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中,7月份有64个城市房价环比下跌,占比超过九成,上涨的仅有两个。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均下跌。同时,房价同比下跌的城市数也首次增加,杭州、韶关出现同比下跌的情况。  据发布,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下降的城市有64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上涨的城市有2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2%,最低为下降2.5%。  从反映实质性降价的新建商品住宅房价与去年相比的“同比”情况,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个,持平的城市有2个,上涨的城市有65个。7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7.2%,最低为下降4.9%。  二手住宅价格方面,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5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上涨的城市有1个。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5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上涨的城市有51个。  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虽然近期多地放松限购,但房价并未现“报复性”反弹,反而呈继续走低趋势。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数为64个,比上月继续增加了9个。其中,北京房价环比下降1.3%,上海下降1.4%,广州下降1.3%,深圳下降0.6%。仅有的两个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是厦门和大理,且涨幅轻微。  与此同时,房价同比下降的城市也首次改变了只有温州一个的情况,杭州、韶关分别下降了2.5%和1.7%。不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房价同比仍然分别上涨了4.9%、4.8%、5.3%和5.1%。  今早,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认为,7月份,由于市场预期依然不明,不少购房者选择观望,房价环比继续下降,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继续增加。而房价同比仍然上涨,但涨幅收窄明显。
【全文阅读】
          羊城晚报讯 记者赵燕华、实习生张裕昕报道:8月16日晚间,微博网友“曹山石”爆料称:上海限贷政策正酝酿放松,并配疑似银行内部文件图片予以详细说明,引发全国关注。不过,多位网友对文件的可操作性提出质疑。专家表示,目前看来上海政策并没有实质性的松动。  传上海贷款结清算首套  16日晚间,据网友“曹山石”爆料的上海建行内部文件的图文,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外地住房贷款已结清,在本市首次购房贷款可以认定为首套房贷款。第二,对于本市户籍居民,现家庭名下无自有住房,且在2011年1月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前发放的购房贷款(2笔及以下)现已全部结清的,首次购买自有住房申请贷款可以认定为首套房贷款。第三,对于居民家庭仅有一套自有住房或无住房,名下购房贷款已经全部结清的,购房申请贷款可认定为二套房贷款。此外,首套房最低可打8折利率。  上海是否会放松限贷,成为首个尝试对房贷“动刀”的一线城市?昨日,上海建行的内部人士向媒体确认该文件的出处为该行:“上周五(8月14日)已经传出,但仅仅是初稿”,“还未准备落地,暂不执行”。而据记者调查,在网友留言中,亦有知情人士表示文件仅是初稿。  至于该政策是否只针对一手合作楼盘,上述建行人士称,建行在房贷执行上与其他行有一定区别,各区有自己的合作项目,目前执行的房贷政策没有变化。  专家:大降价不可避免  方圆地产首席分析师邓浩志认为,在一线城市纷纷表态不取消限购的背景下,上海若放松限贷对一线城市有指导意义。比如,微调除限购之外的其他楼市政策,达到救市的效果。  “上海商品住宅市场还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这也不难理解上海为何频频传出政策松绑的消息。比如高端市场限购放开、上海限贷政策松动、房贷利率下浮、普通住宅标准调整等声音。”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  在张宏伟看来,此次传闻三个要点基本是关于“认贷”内容,但其“认贷”标准的调整不符合“差别化”的房贷政策的精神,短期内来看难以公开执行。  张宏伟认为,2014年即将过去8个月,对于上市房企来讲,年报业绩压顶,房企势必会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抢收“金九银十”的业绩,在9-10月加大推盘力度。当然,此时适度的价格策略调整成为大多数房企的必然选择。  因此,从以后几个月市场表现来看,大范围的“降价潮”即将来临。同时,不可避免地,一些大型品牌开发企业的项目还会出现20-30%的大幅降价市场行为,并且大幅降价的楼盘会越来越多。
【全文阅读】
  白云新城――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吕楠芳 通讯员 穗规宣  白云新城经历四年建设,已经成为白云区城市开发建设的标杆。但与广州市中心相比,白云新城始终欠缺人气,而且经济导向不够明确。  近日广州市规委会审议通过了白云新城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方案,为白云新城的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会上表示,白云新城的交通、居住等配套齐全,距离中心城区也近,应成为今后5-10年内承接中心城区总部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载体。  新规划强化商务功能  白云新城位于白云区南部,白云山西麓,距新机场20公里,距珠江新城7公里,火车站2公里,火车东站5.5公里。规划范围北至黄石路,东至白云大道,西至机场高速路,南至广园中路,用地面积904公顷。  调整后的规划方案对未来白云新城的建设提出了“三延续,三优化”的原则:规划定位延续,文化项目延续,建筑控高延续;用地构成优化、道路交通优化、配套设施优化。  具体而言,“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主城区北部的商业文化服务中心”这一规划定位延续不变,但要强化商务服务功能,整体提升地区综合服务能力。  规划还将延续2010年批准控规确定的文化项目。原规划的四个文化建筑用地保持不变。飞翔公园北边规划文化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政府增加出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把原规划文化项目机场博物馆南移结合飞翔公园地面设置,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根据新的规划,该区域居住用地从226.5公顷减少到202.9公顷,建筑面积减少129.6万平方米;商业商务用地从117.8公顷增加到140.1公顷,增加了22.3公顷,建筑面积增加127.4万平方米。从规划总量上来看,在延续建筑高度、视线通廊控制及路网结构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住宅量,增加商业商务量。规划总建筑面积略增6.6万平方米。从开发强度来看,容积率局部提高、局部降低,总体开发强度变化不大。  新增2条有轨电车线路  规划区域路网基本维持之前控规“四纵四横”的道路骨架,适当加密了支路网密度。调整局部道路走向,确保地块相对完整,以利于道路实施。优化道路现行,避开文物、历史建筑等。  公共交通规划方面,新增2条有轨电车线路,分别是东平-海珠广场和凰岗至黄村。公交线路与地铁线路维持2010年的控规。其中地铁有目前的2号线以及规划12号线(浔峰岗-大学城)和规划14号线(火车站-新和)。  交通设施规划方面,增加公交首末站4处,共13处,将部分公交站场用地增加商业兼容性质。公共社会停车场(库)面积为25.4万平方米,维持2010批准控规水平。  人口减4.7万配套不变  根据新规划,白云新城规划人口18.3万人,较现行控规减少4.7万人。保证每100
【全文阅读】
          ■在楼市下行期间,原本被当成“优质资产”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可能暗含着未被注意到的风险。  近期,浙江杭州、温州等城市陆续出现“断供弃房”案例。即购房者停止支付按揭贷款,将缩水房产甩给银行。在许多地方楼市下行的当口,“断供弃房”重现市场,案例从几十起到上千起不等。这一现象传递了哪些信号?   一位黄姓投资者2010年在杭州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向银行按揭贷款323万元,期限为15年,利率为当时基准利率上浮10%。还贷3年之后,黄某因无力按期支付本息,被银行告上了法庭。  法院审理后,判令黄某继续支付尚欠银行的本息及罚息计290余万元,银行对抵押房屋有优先受偿权。记者注意到,黄某当时与他人在该楼盘还购买了另一套房屋,也面临着同样困难,因而出现了“断供弃房”。  据当地媒体报道,由于个别楼盘房价“大跳水”,杭州等地相继出现业主“断供弃房”现象。  记者发现,杭州出现“断供弃房”现象,主要是因为购房者资金供应吃紧,无法继续还贷,该现象多发于“炒房客”群体。  浙江一家国有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表示,“炒房客”受楼市持续下行影响,手持房产难变现而被“套牢”,资金吃紧情况比较普遍,当无力还贷而又“出货”无望时,他们只好承担赔本又赔息的风险。  在房价同比连跌34个月的温州,目前按揭贷款中出现“弃房”的案例41起。较商品房抵押贷款(炒房者)近千起“弃房”案例而言,虽然是“小巫见大巫”,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增加不少。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没有证据显示“断供弃房”有进一步蔓延之势,但随着楼市持续下行,尤其是在一些遭遇楼盘“爆炒”的区域,无力还贷导致“断供弃房”现象很可能增多。    快房网首席评论员程伟明认为,从目前情况看,“断供”是原因,“弃房”是结果。这说明在楼市下行期间,原本被当成“优质资产”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可能暗含着未被注意到的风险。  据分析,部分区域房价回落明显,影响了投资者的还贷意愿。此前一些商业银行对购房者信贷资格审核不严,甚至默许其收入状况造假,以及评估注水等行为,在一定意义上掩盖了购房者真实的信贷能力。  从“断供弃房”的案例看,不管是“供不起”还是“甩包袱”,结果都是损失惨重。不仅房子没了,首付、月供也“付诸东流”。如果房子抵掉还不足以支付银行贷款的话,也会在个人信用记录中留下“污点”。  杭州一家股份银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表示,在房价上涨期,个人无力还款可通过出售房屋来缓解压力,而在楼市掉头向下情况下,一旦无力还款,房子难以出手,即使出手也会缩水,其投资风险开始凸显。  业内人士认为,“断供弃房”现象给投资者特别是“炒房客”敲响了警钟。购房应该量入为出,不能盲目承担超出个人偿还能力的贷款,而要结合收入情况量力而行。  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虽然房产目前依然是风险较小、收益较高的贷款品种,但“弃房”已使“信用裂痕”显现,银行一旦成为“房东”,拥有账面资产却无法转换为现金,将会波及整个信贷市场。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陆续放松“限购”,而银行方面的反应并不积极。一位金融监管部门人士告诉记者,“断供弃房”会增加金融系统房贷坏账风险,“银行信贷质量跟房地产信贷质量高度正相关,商业银行今后可能不再把房贷当作优质贷款了。”  对于银行而言,严格审批住房信贷才能化解未来“被迫当房东”的风险,这已成为多家银行的共识。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逾期率和逾期额在上升,也成为下半年重点防控的风险。  尽管一些地方出台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回升,但“限贷”松绑却难获银行回应。就银行而言,前期“高杠杆”带来的按揭风险需要尽快消化,同时继续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实施从紧政策,避免出现新的风险。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最新发布报告称,要警惕中国房地产松绑限购之后投机再起。一旦宏观管理层全面放松限购和限贷,被压抑一时的市场投机需求可能反弹。据新华社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