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与企业负责人座谈: ...
32
  6位企业负责人与总理同桌而坐,各抒己见、直言不讳,而更多部委负责人与央企负责人则坐在后排席位上认真倾听记录。这是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场景。李克强在开场白中说,宏观经济的统计数据,需要企业自身感受加以验证,下一步经济走势和对策,也需要倾听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所有参会者来说,听听企业代表的真实声音,都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同新在发言中汇报了企业上半年运行的基本 ...          
  新华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刘铮、吴雨、李延霞)中国央行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突破120万亿元,增长14.7%,可谓“钱多多”;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却仍在“喊渴”。“钱多多”如何解实体经济之渴,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上半年货币信贷增速之高,超出预期。6月末M2增速比上月末高1.3个百分点,高出全年目标1.7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5.74万亿元,同比多增6590亿元。  “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都比较充裕,反映了市场流动性比较充沛,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说。  盛松成介绍,上半年社会融资总规模达到10.5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77.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0%。大规模的信贷和货币投放,进一步夯实了经济企稳的基础。  为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上半年国家两次实施定向降准。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4.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7%,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7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6%,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2.9个百分点。  盛松成认为,两次定向降准体现了精准发力,支持了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  尽管当前流动性比较充裕,但仍有不少企业感到融资难、融资贵。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表示,货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资金,但不能简单对等,企业需要的资金不能完全靠货币和银根来解决。  尽管中国M2庞大,但除去存款准备金、备付金、中长期贷款,以及部分流入“钱生钱”游戏的资金,留给企业的有效信贷资源有限。为盘活存量、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上半年实体经济表外融资占比同比降低3.7个百分点,监管措施成效显现。  其实,小微企业融资难表面看是资金问题,但关键在于企业自身是否有市场前景,是否有创新能力。光大银行中小企业部市场开发处处长陆文萍表示,这要求银行研究国家产业政策,选定一些前景大、风险小的特色行业,退出产能过剩行业。  一些耗费大量信贷资源的“僵尸企业”应该退出。专家建议,健全问题企业退出机制,对“僵尸企业”实施破产或兼并重组。  金融机构正通过信贷调整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产能过剩行业中,钢铁业和建材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同比分别下降了8.9%和6%。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难题,解决起来也无法都指望大银行。  “小微企业融资难要靠金融创新来解决。”黄志凌说,“如果金融机构按服务大企业的模式来做小微企业,仅盯着信用评估、抵押物、财务数据,那思路就错了。”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建言,要尽快优化融资体系,加快直接融资体系发展;与此同时,要增加更多民营小银行,专做小微企业信贷。  盛松成还介绍,6月末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为1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速比上季度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
【全文阅读】
  新华网快讯:记者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了解到,在广州301路公交车爆炸中受伤的6名伤者,2名因伤重进入ICU,其余4名伤者在创伤外科接受救治,其中包含一名孕妇。
【全文阅读】
  云南网讯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孔垂柱同志因病于2014年7月12日在昆明去世。  孔垂柱,云南曲靖市宣威人,1974年4月入党,1978年7月正式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曾任宣威县来宾公社党委书记、保山地委书记,云南省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等职务。今年5月29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接受孔垂柱辞去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完)  云南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垂柱去世,彼时,其刚刚过完61周岁生日。原本来说,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即便贵为副省级官员,孔垂柱的去世,也不足以引发舆论关注。但是,由于此前围绕孔垂柱,有着患艾滋病、自杀、因贪腐被调查等传言,加之,其与云南落马官员沈培平关系密切,因而,在孔垂柱去世之后,舆论都在持续追问。
【全文阅读】
  北京7月15日电 题:中国吹响新一轮国资改革集结号  记者 刘辰瑶  “不是搞‘盆景’,也不是搞政策‘洼地’,目的是要试出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15日代表国资委公布了启动“四项改革”试点的相关内容。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国企改革内容里提出“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本轮试点工作将国开投、中粮集团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是国资委对上述改革方案的首次回应。  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国有资产的投资公司,需要很强的战略定位,而上述两家企业在投资领域具有代表性。“国开投在能源、交通等国家科技领域战略投资上具有绝对优势,而中粮集团关系国家粮食战略,有过多次并购重组,资本运作方面较为娴熟。”  数据显示,2005-2013年,中粮集团共完成近50起并购项目,投资额146亿元人民币。相比并购当年,2013年底被并购企业总资产增长4.28倍,净利润增长33.6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被国资委列为混合所有制试点的两家企业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本身就是通过改制或合并而成立的企业,其中,中国建材更是在六七年间重组了上千家民营企业得以发展。  对此,彭华岗表示,国资委这次研究试点企业主要是考虑试点工作的需要,选择的是近年来改革力度比较大,效果比较好的企业。  改革的更多意义则在于“探索”。彭华岗称,本轮改革还需在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市场化劳动用工制度、市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等六个方面进行探索。  国资委指出,将在中国建材、国药集团、新兴际华、中国节能四家企业设立董事会授权试点,旨在进一步明确国资委与董事会的职责权限。  彭华岗表示,对于设立为试点的企业,国资委将简政放权,取消或者下放一些审批事项。“在不越法律法规‘红线’、不碰国有资产流失‘底线’的前提下,多开‘绿灯’,少踩‘刹车’。”  对此,曾为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双料董事长”的宋志平表示,“让外部董事进入公司决策机构,这是很了不起的改革,内部人控制或者过去的‘一把手’制度得到根本改变。”。  与上述试点工作不同的是,央企的反腐问题并未在三中全会的国企改革事项里被提及。在业内看来,今年以来的十余位企业老总接连落马,是此次试点工作中加入反腐因素的主因。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春晓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央企的纪检官员由其上一级单位派驻,其酬劳及职位升迁由上级单位负责,这种“错位监督”可以分割企业利益团体的部分利益,减少腐败窝案。  彭华岗也称,希望通过派驻纪检组试点,探索对国企负责人重点监督的纪检监察方式,推动中央企业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对于这份在三中全会后酝酿半年才迟迟出台的试点企业名单,仅有6家企业入围这一数字并不令人满意。彭华岗解释称,首批试点选择了少数企业开展,是出于稳步推进的考虑。  彭建华认为,试点企业越聚焦越容易突破改革难关,本次出台的四项试点工作是国资委今年以来十余次会议深入讨论和深入企业调研的结果,足够体现国资委改革的决心。(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