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30多部电梯长期带病运行 质
59
  江岸区后湖一个小区的30多部电梯,多年来没有定期检验,设备老化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因多次责令整改而一直未整改,质监局对该物业进行行政处罚,双方为此对簿公堂。武汉晚报记者昨天从江岸区法院获悉,法院判决支持质监局处罚,并说服物业所属开发商协助执行判决,使矛盾得以解决。  后湖这个小区30余部电梯,自2008年1月以来有效期届满后一直未定期检验,按规定某些关键部件如钢缆等使用若干年后必须强制更换,否则将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期间江岸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多次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该小区物业公司限期整改,但物业公司一直没有整改。  质量技术监督局江岸分局于2012年5月4日下达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该小区物业公司处以2万元罚款,逾期不整改将加处罚款及滞纳金,并责令停止使用电梯,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定期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物业公司不服该处罚决定,将技术监督局告上法庭,江岸区法院行政庭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物业公司上诉至中院,最终中院维持判决。经质量技术监督局江岸分局申请,该院裁定准予执行。  由于开发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存在用水、用电、挤占小区公用设施等纠纷,双方矛盾尖锐,业主也一直没有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仅靠开发商的“输血”勉强维持经营,履行能力有限。如果将小区30多部电梯全部强制关停,势必会对小区居民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且会引起业主与物业公司更大的纠纷,江岸区法院执行局考虑这样执行社会效果欠佳。但如果不停止使用,长年运行未检验的电梯是否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让人担心。该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也向法院来函表示坚决不同意关停电梯,而且要求法院要强制检验电梯。  由于该小区开发商与物业公司属母公司与子公司关系,执行人员通过直接与开发商的老总进行反复沟通,阐明检测电梯的迫切性,讲明以此为化解双方矛盾的积极意义。最终说服开发商让物业公司申报了年检并代缴了罚金,相关检测机构及时地对小区内所有电梯进行了年检,在发现了不合格项目后,执行员又再次动员开发商出资予以修理,最终通过了检测并获得合格标识。(记者高星 通讯员安珐)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家住汉阳陶家岭一小区16楼的马先生却遭遇了一件怪事:家住6楼的婆婆无意走到马先生家门前,以为是自己家门,掏出钥匙插入马先生家锁眼,竟将马先生大门打开,惊得门里门外的两家人面面相觑。  “你们是谁?怎么在我家里?”上个月14日,家住汉阳龙阳大道陶家岭一小区6楼的王婆婆打开家门后,吃惊发现家中坐着一群陌生人。“您是不是走错楼栋了?”家中陌生人问王婆婆。王婆婆端详着手中的钥匙说:“我是住这栋6楼啊。”“我们这里是16楼。”陌生人说。  顺门牌一看,王婆婆才知道自己走错了楼层。原来,她当天在楼顶收完被子后,乘电梯下楼,有邻居按下16楼按钮,眼神不好的她以为是6楼,便径直走到了“自家”门前开锁,没想到竟用自家钥匙打开了别人家的锁。  这个“插曲”让两家人都后怕不已。马先生随即来到小区物业讲明情况。物业工作人员来到6楼王婆婆家索要钥匙,竟真的将16楼马先生的家门打开了。但是马先生家的钥匙开不了王婆婆家的门锁。  马先生说,他家的锁是该楼盘2010年交房时配套的门锁,入住后没有更换过锁芯。  昨天,武汉晚报记者来到该小区,物业一杨姓工作人员承认确实存在此事,并称:“门锁存在‘互开率’,但以前小区没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李文锁城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互开率指的是锁和钥匙的互开比例,一把钥匙打开的锁越少,锁的安全性就越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用钥匙开启的机械防盗锁,B级别互开率应不大于0.01%,A级别互开率应不大于0.03%。  “因为A级锁中弹珠只有几颗,排列组合后,概率相重就会互开,所以应及时更换成安全级别更高的锁芯。”锁城工作人员说。目前,物业正同马先生协商,免费为其更换为超B级防盗锁。  右图:马先生家的门锁用楼下居民家的钥匙可以打开。记者杨涛 摄(记者黄金)
【全文阅读】
  沌口林场居民生活环境差、饮水难,昨天,武汉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忠,带领管委会相关部门、街道负责人查看了沌口林场居民居住生活环境,现场办公解决沌口林场居民困难。李忠向居民承诺,沌口林场60户居民明年底将搬至新家。  李忠称,依据武汉生态控制线规定,沌口林场居民所居住的区域为绿地,同时也是湖泊保护区的绿线范围,不适宜居住。按要求,生态底线区域内现有居民都要陆续搬迁出去。  沌阳街已经做好了安置房选址、规划等前期工作,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新的还建小区将有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预计最迟明年底新房就能交付使用。(通讯员张敏)
【全文阅读】
  去年11月26日上午7点,督查员来到位于江汉经济开发区旁的万科城,发现与小区一墙之隔的几家服装厂上空冒着浓浓的白烟,好几家服装厂楼顶的蓝色简易房顶都被浓烟熏黑。  万科城居民反映,这些服装厂经常使用土锅炉烧煤来熨烫衣服,特别是服装生产的旺季,一天到晚都会冒白烟。有时凌晨三四点,突然发出“嘭”的一声,接着白烟就冒了出来。  因为服装厂天天冒白烟,很多居民家里不敢开窗户,刚擦的桌子,不一会儿上面都是灰了。一出门就得戴口罩。有的小孩子受不了,经常咳嗽,家里就是开空气净化器也不行。有的居民入住三年,一直被白烟困扰,甚至动了卖房子,逃离这个小区的心思。  小区有居民拍摄了不少服装厂冒白烟的视频和照片,多次向环保部门投诉,但至今没有结果。  江汉区环保局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情况他们知道,但每当他们去察看的时候,白烟就消失了。“这几个厂有的已经改了,锅炉是几年前的,国家并没有规定不让他们烧煤,你就是在家炒个菜,也会有烟子的……”  记者明眺生
【全文阅读】
  去年11月14日凌晨1点半,汉口妙墩横路武汉环贸中心工地突然冒出浓烟,不一会儿,白烟飘向附近道路,从青年路雪松路口天桥一直到航空路高架,都被裹在浓浓的烟雾中。  半夜三更,工地怎么会冒出这么大的浓烟?督查员随即找到了工地施工人员,对方回答:冒烟子的是工地食堂做饭产生的……  做饭会产生这么大的浓烟?当天下午,督查员再次来到武汉环贸中心工地,发现该工地正在进行土建,工人们忙着铺设钢筋。而当天冒浓烟的两个圆形物体,原来是矗立在工地一角的高十几米的水泥罐。当督查员询问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水泥罐为何冒烟时,他们表示,绝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一名问政嘉宾发问:“水泥罐为何会冒出神秘浓烟?监管人员是不是下班后就不管事了?”市城建委主任彭浩分析,工地进水泥一般是在深夜,如果工地平时对设备清洁保养不够,输送水泥时水泥罐因压力过大就可能发生爆仓,水泥就会呈烟雾状陆续喷出。遇到这种事情的确该管,城建部门也有夜查制度,但夜晚检查频率没有白天高。一旦查出,肯定会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罚。  记者明眺生
【全文阅读】
    在传统的集资和卖楼都较为活跃的四季度,房地产信托开始出现“冷意”。用益信托统计显示,2014年四季度,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的发行、成立规模分别为485.8亿元、355.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1.2%和64.8%。用益信托研究员帅表示,募集资金规模下降是受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下行风险较大,信托业今年面临兑付危机较大,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等影响。  规模大幅下降  用益信托数据显示,2014年四季度,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的发行、成立规模下滑,共发行485.8亿元的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而在2013年同期,这一数据为1253.4亿元。这意味着,四季度该类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同比下降61.2%。  同期,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的成立规模为355.6亿元,与2013年四季度的1010.2亿元相比,下降64.8%。  “房地产信托规模在这个四季度是有下降的,对此之前,2012年、2013年四季度发行规模确实较大。”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分析发现。不过他强调,由于信息披露的滞后性,集合房地产信托成立规模降幅也有可能不到六成。  在用益信托看来,受弱经济周期环境和强市场竞争因素影响,预计后期房地产信托规模会继续小幅回落,但不可能完全萎缩。目前,房地产整个资金面都比较紧,不少信托公司曾在一些三四线项目中遭受十几亿的损失。在二三线房地产项目产生了很多坏账之后,银行和信托对项目的选择,已经列出了更为细分的标准。  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滞涨期,融资格局出现调整,以房地产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传统信托业务日益受到严峻挑战。不少信托公司内部已有共识,信托资金运用亟待新的价值发现。  “信托资金在过去几年青睐资金需求较大的房地产与基础建设,但是目前信托公司需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力度。”中建投信托研究创新部总经理王苗军分析走势认为,经济进入新常态下,信托资金的价值发现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记者从用益信托等多家有关机构了解到,近来随着房企资金普遍紧张,不少房地产信托风险加大。而一朝涉险后,很多信托公司开始对投资房地产项目提出了各种“明文规定”,包括超过一定限额的项目暂停审批,或对项目类型和区域进行严格的限制,保证精选收益预期稳定的项目。  对于信托资金的转向,华南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目前随着房地产价格逐渐回落,建筑规模肯定会萎缩,房地产信托难以提供高息,未来证券类信托可能会稳定增长。南都供稿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