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乌龙指说的是光大证券,真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光大证券"8.16股市惊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原来老百姓应该关心今天的股市是黑色星期一,还是昨天初步调查结果公布的回弹。不过今天,大家的关注点却是,因为光大证券,又出事了。
这次的问题发生在上午9点25分左右,不过不是股票,而是债券市场。从银行间市场交易截图来看,在这个时间点,一笔成交金额为1000万元的国债交易出现了奇怪的"低卖高买"现象。而卖出方,正是处在风口浪尖、昨天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的光大证券。
根据媒体报道,某交易员猜测,这很可能是4.02%买入12附息国债15,但将收益率误打成4.20%,并误将"买进"点成了"卖出",从而变成了赔本的超低价卖出。
12付息国债15,是2012年记账式附息国债,期限为10年,于2012年8月23号发行,发行额为300亿元,发行价100元,票面利率3.39%。4天里两次出状况,光大证券这一次到底是不是误操作,是不是"乌龙指"呢?记者采访了光大证券董秘梅健,证实了"误操作"属实:
梅健:在今天上午的时候,金融市场总部跟银行间本币交易系统里进行现金买卖点击报价的时候,误将12付息国债15债券卖价的收益率误报成了4.2%,这个就会比前一日公债估值约高25个基点,报价的债券面额就是1千万元,后来被交易对手给成交了。目前我们公司还在和对手方沟通,正在协商处理。
记者:是把4.02变成4.20,和把买出变成卖出,这个符合事实吗?
梅健:这个不符合事实,是将一个卖出的收益率的价格报成了4.2。
记者:就是原本是就是要卖出的,只是将卖出的数字写错了是吗?
梅健:应该是这样。
记者:对整个的债券市场,包括对其他的股票市场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是吧?
梅健:应该说它和股票市场是没有关联的。
不过,和上周五由于光大证券系统问题造成的"股市大幅震动"不同,这一次发生在债券市场,1000万面额在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并不是个大数字,规模极小,对市场没有太大影响。但是为什么又是光大证券?为什么接二连三的出事呢?这些问题背后,反映出目前券商存在哪些问题?
光大方面表示正在协商撤销这笔交易。不过按照央行7月9号公告,"债券交易一旦达成,不可撤销和变更。"所以现在这个1000万的交易是可以撤销的吗?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进行解析。
桂浩明:债券市场波动是比较有限的,一般很少出现超低价或者超高价的情况。如果某一个价格出现特别离奇的变化,一些敏感的买方或者卖方看到你的价格明显超出正常范围,它可能很快就会把它接手,从而实现盈利。一般从现行交易规则来看,由于错误输出或者是错误下单,有的机构会希望对方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或者撤销这笔交易。
周五股市异动,调查说是系统问题,就是技术问题。现在看来这一次,应该是人为的"乌龙指"了。
桂浩明:在交易过程当中,交易员所需要的是根据操作员发出的指令输入是买入还是卖出,是方向选择,是什么品种,是什么价格,多少数量,一般最终在核准无误以后,按下确认建。这当中买入卖出可能发生了相反的方向,价格当中发生了有高和低,数量上也可能会有多一个人少一个人。这种情况,我们要绝对避免,但是也确实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不出现。
接二连三发生这种事情,不管是什么原因,肯定还是公司的内控上存在一些问题。
桂浩明:从现在来看,光大它所进行的在股票上的操作是一种纯电子化的操作,业内也称之为程序操作。他们解释有两个体系所构成,这两个体系当中,我们怀疑这由于指令发出衔接有问题,以及没有通过必要的审核功能,结果多出了一个错误指令导致轩然大波。第二个,它的期货操作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是通过手工操作的。由于不同的操作形态,发生的事故的原因可能也各自有差异,确实也不能排除有的时候由于疏忽或者其他方面的因素出现一些所谓的乌龙指现象。这种状况实际上在国外也是经常会发生的,只是它比较凑巧的挤在一起,所以更加引起人们的关心。
【全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