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要求韩停止“护国演习” 称韩将
24
  据朝中社15日报道,朝鲜国防委员会政策局发言人当天发表声明,要求韩国停止举行“护国演习”,停止散发反朝传单。  发言人说,朝鲜半岛人民期待的朝韩高级别接触最终没能实现,韩国当局采取的各种挑衅行动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发言人说,如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国土安全部13日公开调查报告称,美国退役美军冈萨雷斯(Omar J. Gonzales)今年9月之所以持刀轻易攀栏闯入白宫,是因为当天保安漏洞百出,让他轻易过关。  调查报告指出,特工处训练不足、职员判断错误及沟通经常出错。当日应该有特工与警犬在北草坪站岗,但该特工竟然在车厢内讲电话,未能阻止冈萨雷斯攀过围栏。冈萨雷斯攀爬时,另一名在白宫外巡逻的特工发现了他,这名特工企图喝止冈萨雷斯并持枪恐吓,却误以为他没有持械,所以也未开枪。  另一名特工之后也与冈萨雷斯遇上,同样没有向他使用致命武器,之后更因为以为白宫门已上锁,没有尾随监视他。但实情是大门并未锁上,冈萨雷斯轻易入内,并制服一名身材较小的女特工。而女特工误把手电筒当警棍,到她放下电筒欲取枪时,冈萨雷斯已进白宫,闯入东室,最后才在走廊被捕。(老任)
【全文阅读】
          风光秀丽的雁栖湖,不仅见证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成果,也见证了武警北京总队党员干部用热血、汗水和奉献,在APEC会议安保“战场”上谱写的忠诚之歌。  5日至11日,从人民大会堂、国家会议中心、钓鱼台、水立方到山水怀柔,一系列多边活动、双边会晤的密集举行……精彩纷呈的外交活动现场,到处可以看到各级干部带领执勤官兵热情服务、文明执勤的身影。  “报告值班室,情况处理完毕,可疑人员已顺利移交公安机关。”11月10日,刚刚处置完一起突发情况的总队干部王海昌还未来得及休息,就再次踏上了巡逻的路。然而,精神抖擞的他上月底在医院检查时,喉部被查出患有疑似肿瘤。医生建议他进行手术切除,可倔强的他非但没有进行手术治疗,仍坚持每天带车巡逻12个小时以上。  某部副部队长吴万涛,入伍30多年,多次执行重大活动安保任务。针对担负国宾摩托车护卫任务分队重新组建不久、官兵实战经验不足的实际,他坚持把国宾护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每场勤务都亲自动员、亲自检查、亲自指挥,先后处置各类执勤事例百余起。  据总队政委程伟介绍,APEC会议安保工作进入实战化阶段以来,该总队近20名总队军师职干部全程坐镇前指,实施高效指挥;19处驻地的百余名干部分兵把口、恪尽职守;担负路线警卫、专机警卫、公共交通站点安检和烟花仓库守卫任务的干部各司其职、认真履职。  首都国际机场,是各参会经济体领导人抵达北京后的“第一印象”。为确保专机抵京安全,某部副支队长朱广军日夜坚守在专机楼一线,认真组织每场勤务,带领官兵接送专机近百架次,他们用过硬的素质、文明的执勤展示了中国武警的良好形象,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0日晚,APEC欢迎晚宴活动在“水立方”及周边举行,附近大量围观群众堵塞了道路交通,情况十分危急。现场指挥员、某部部长檀建彬迅速调集执勤力量,采取“纵深控制、多层隔离、宣传疏导”等方法,及时打开通道,确保了外宾车队安全返回。  “‘APEC卫士’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代号,它承载着使命,也担负着责任;它代表着神圣,也凝聚着奉献。”总队司令员王炳深告诉记者。  本报通讯员 樊良柱 崔春雨
【全文阅读】
  为纪念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严复先生诞辰160周年,由严复文化教育基金会和格林威治基金会在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海军将领厅共同举办了“严复,帝国留学生与皇家海军学院”展览开幕仪式。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公使衔参赞项晓炜和周政参赞出席开幕仪式。  刘晓明大使在开幕仪式上致辞,并回顾了1877年严复及其他11位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作为中国第一批留英学生来到英国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探索救国之道的历史,以及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精神。  刘晓明大使说:“严复先生来到皇家海军学院,不仅学习了先进的海军知识和技能,而且系统学习西方近代自然和社会科学思想与理论,努力探求中西之间的本质差异,探索中国富强之道。”他还赞扬了严复先生对于中国与世界跨文化交流与沟通作出的开创性贡献。刘晓明大使说:“我们在这里纪念严复先生,就是要弘扬他开放包容的精神,首倡变革的精神以及他甘当沟通和理解桥梁的精神。”此外,刘晓明大使还重温了习近平主席对严复的评价,称他 “表现了先进的中国人非凡的见识和勇气”,并展望了中英在多方面合作的前景。  刘大使表示:“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早已摆脱了积贫积弱,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英两国在现代建立了平等、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中英之间有着千千万万的“严复”,他们学贯中西,正活跃在经济、教育、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推动着两国的沟通与合作,促进着双向交流。这正如严复先生在其译著《天演论》中的名言:“时代必进,后胜于今”。  严复文化教育基金会主席刘凯博士表示:严复及其它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来到英国学习的经历是中国近代史以及中英文化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篇章。  此次展览由英国统一和平促进会会长单声博士题字,并使用中英双语展现了严复及第一代留英学子的生平与成就,图文并茂地将严复英伦求学、回国任教、办报改革、翻译《天演论》、任北大首任校长的经历一一展示给中外观众。展览将在11月16日面向公众开放至2015年1月31日,地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的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彩绘大厅地下一层。(实习记者 张可欣)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