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捕鱼技艺濒临失传 白马湖仅几
36
  7月28日,在洪泽县白马湖上,渔民在用鸬鹚进行捕鱼。目前白马湖上仅有几位老年渔民仍采用这一古老的捕鱼方式,他们的技艺正面临失传。 新华社发
  8月1日到3日晚间黄金档,浙江卫视将推出新节目《中华好故事》,用知识竞赛、故事演绎等多元化方式普及中华传统故事。浙江卫视上周组织媒体前往《中华好故事》录制基地探班。  节目由蒋昌建和伊一联手主持,龚鹏程、方文山、蒋方舟担任导师。蒋昌建说,自己答应来主持《中华好故事》,纯粹是被“寻找老故事里的新细节”吸引。“一开始我觉得,老故事还有什么好讲的?节目组的人问,蒋老师,你知道掩耳盗铃原来盗的不是铃吗?这我还真不知道。原来盗的是钟,为什么会改成铃呢?”蒋昌建兴趣盎然地决定加盟。  《中华好故事》8月1日首推的是“励志暑假季”,全国16家知名特色中学派出学生代表队带着各自的公益梦想而来。《中华好故事》总导演陈学武介绍,表面上看《中华好故事》是一个竞赛答题类节目,实际上却是一档真人秀,除了讲好传统故事外,还要发掘选手身上的故事。记者 董芳芳
【全文阅读】
          文峰塔塔座下方一部分已经悬空(7月28日摄)。近日,一则“山西祁县文峰塔底部悬空被称‘塔坚强’”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引发网友热议。记者前往这里调查发现,位于山西省祁县涧村东南方向的文峰塔坐落在一处土堆上,塔座下方一部分已经悬空,塔身有倾覆的危险。据了解,当地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并准备着手进行围栏保护。
【全文阅读】
  重庆文化遗产院近日在考古发掘工作中清理出明代夫妻合葬的画像砖墓,这也是重庆地区首次发现的明代画像砖墓。  重庆文化遗产院考古专家介绍,此次发现的明代画像砖墓为长方形双室,墓底以石板及长方形素面砖铺就,墓壁用长方形榫卯画像砖顺丁砌筑,残存1至3层,画像图案有银锭、马、鹿、莲花、卷草等。墓内填土还出土有楔形花纹砖,应为券顶砖。墓内东西两室各见人骨一具,头向南,下枕板瓦,仰身直肢。初步判断,该墓为夫妻合葬墓。  考古专家指出,该墓填补了重庆地区明代画像砖墓的发现空白,为认识和研究明代丧葬习俗、宗教信仰以及雕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尤其是,该墓保存状况较为完好,画像砖的情况也较为良好,而且还保留了墓主人的尸骨,这些都为研究当时的丧葬和文化艺术状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记者 张琴
【全文阅读】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北故宫“神品至宝展”6件限展书画8月5日将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其中苏轼《寒食帖》历经1923年关东大震灾、1937年京都展出,备受瞩目。  台北故宫博物院日前召开“神品至宝展”换件说明会,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说,第二批限展国宝书画包括有《宋苏东坡书黄州寒食诗》,也就是《寒食帖》,“宋吴琚书七言绝句”、《宋人江帆山市》、《宋牟益捣衣图》、《宋马麟静听松风图》、《金武元直赤壁图》,这几件限展品将于8月5日至9月15日在东京展出。  这6件书画又以《寒食帖》和日本最有渊源。《寒食帖》被后人喻为苏东坡最好的作品,作品在乾隆十年被清宫收藏,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流到民间,1922年被带到日本,由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收藏,卷后还有近代日本学者内藤虎的题跋。  1923年9月关东大地震,东京都一夕之间毁于火灾,菊池惺堂冒死抢救《寒食帖》,1937年在京都展出,1948年至1949年后由王世杰购得,1950年运到台北,1987年被台北故宫收购。冯明珠表示,有这段故事渊源,使得日本人对《寒食帖》格外好奇。  《宋吴琚书七言绝句》,重要性在于是目前存世年代最早的挂轴书迹;《宋人江帆山市》画面宽幅不大,但描写的活动却十分丰富;《宋牟益捣衣图》全画是以素淡的白描技法画成,没有抢眼的色彩,却反而衬托出弥漫全画的淡淡愁思,是描绘闺怨相当成功的作品。(中新)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