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明寺恢复"江北刻经处" 刊 ...
VOL 7
马大师正在自己制作《江北刻经处》的牌子马大师正在刻字马大师雕刻的经书  如今,在扬州大明寺内,藏经楼前的一处小庭院中,一处名为“江北刻经处”的场所已经进入最后装修阶段,要不了多久,大明寺内就会出现“前有刻经处,后有藏经楼”的景象,而这也让大明寺成为全国唯一现设刻经处的寺庙。      站在这所小庭院中,隔墙就能看到巍峨的藏经楼,一块“江北刻经处”的木牌正在进行最后的打磨。“江北刻经处”曾经在雕版史上赫赫有名,影响并不逊于金陵刻经处。   ...
《雷雨》等经典话剧走进成都社区 叫板广场热舞
《雷雨》等经典话剧走进成都社区 叫板广场热舞
  成都7月15日电 (周迪迪)15日,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14中国梦,‘聚’成都―话剧进万家”系列活动之“世界名剧进社区”活动在成都青羊区文化馆拉开序幕,《钦差大臣》、《雷雨》等经典话剧激起社区民众沉寂多年的文艺情怀。  当前,大妈广场舞成为如今网络热门话题,充分展现了当下人民群众业余生活精彩一面。活动主办方表示,“世界名剧进社区”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带名剧进社区,更让老百姓欣赏到久违的艺术作品。戏剧作为所有舞台艺术表现形式中最贴近生活的一种,希望以此搅动成都老百姓的业余生活,让话剧成为和广场舞等形式相媲美的文化消遣。  在“世界名剧进社区”的第一场活动中,主办方特意精挑细选了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几部经典话剧片段,如《雷雨》、《骆驼祥子》、《钦差大臣》,以及根据成都子弟巴金先生名作《家》改编的同名话剧。这些曾红遍南北两地的经典话剧作品,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里留下过深刻印象,或讽刺逗趣或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和台词在演员们的演绎下重新传达时,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据主办方透露,该活动在社区巡演过程中,也搭建了一系列催生和培育社区话剧文化的平台,征集社区话剧爱好者,或者民间的表演高手,组建社区为单位的“银发青春话剧团”,希望发掘更多的成都话剧艺术爱好者与话剧人才,搜集更多带有成都符号的本土原创剧本,排演更加本土化的成都造话剧。(完)
80后“漫画机长”走红 画漫画普及民航知识
80后“漫画机长”走红 画漫画普及民航知识
  飞机落地,越轻越好吗?非也。”“雷雨对飞机飞行安全有何影响? ”微博网友“@孙小星出没”发表的原创作品――8篇民航知识科普漫画,受到网友热捧,最高单条转发量超千次,被网友们称为“画漫画中最会开飞机的,开飞机中最会画漫画的漫画机长”。昨日,成都晚报记者独家专访“@孙小星出没”――某航空公司“80后”机长,成都小伙儿孙兴。      2001年从成都盐道街中学考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2005年9月成为国内某航空公司飞行员,2010年4月16日被聘为机长。孙兴的经历看似与画画无关,但他却从小就喜欢画画,只因父母认为“靠画画谋生不稳定”,他的这一爱好直到上大学后才变得“明目张胆”起来。  2011年8月,孙兴画了第一篇与民航相关的漫画“祈天”,“反映我内心写照,希望天公作美,旅途顺利。”漫画发到网上后,反响热烈,“漫画机长”的名头也慢慢传开了。  虽然现在孙兴绘制的民航漫画得到了不少网友赞赏,但并不是一开始绘制漫画就得心应手。“2011年,某家航空公司在一次飞行过程中遇到了晴空颠簸事故。事发后,一位飞行员找到我,让我绘制一个关于晴空颠簸的科普漫画。”这是孙兴绘制的第一幅民航科普漫画,“第一次故事脚本想的是一个高僧在那里打坐,背后突然一位忍者出现并悄无声息地向其发动袭击。”半个月后,孙兴完成了漫画创作,但他觉得“太隐喻了,大众不一定看得懂。”于是,他又重新构思,历时半个多月才完成了民航科普漫画的“处女作”。      从2011年绘制民航科普漫画以来,孙兴的新浪微博人气直线看涨,到目前微博粉丝已经有12699人了,发表在微博上的民航科普漫画不仅被多位网友争相转载,不少媒体、杂志也陆续向其约稿。  2012年7月,《南方周末》编辑也找孙兴约稿了。“我们是在微博上认识的,知道她是南方周末的编辑,没想到有一天她约稿,让我画一幅关于飞机氧气面罩怎么使用的漫画。”孙兴说,这次约稿让他既兴奋,同时也有很大的压力。在接下来的十多天时间里,除了飞行,其余的日子孙兴都埋头在电脑前潜心绘制漫画,“虽然最终成稿只花了两个小时。”  孙兴绘制的《氧气面罩是怎么工作的?》科普漫画,在2012年7月21日的《南方周末》上发表。三幅漫画形象生动,氧气面罩各个结构装置也简洁明了,图片配文字,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自此之后,孙兴在创作民航科普漫画上,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孙兴的绘画题材,“都来自生活,有我自己飞行过程中的经历,也有其他同事飞行时遇到的事情。”孙兴说,比如因天气原因飞机延误他就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最长等过16个小时,其实不仅乘客着急,我们飞行人员也很着急。”为了解释飞机延误的原因,孙兴用漫画的形式创作出来,“漫画轻松活泼,不像文字一样长篇大论让人看起来很吃力。”除此之外,飞机上为什么不能用手机、雷雨与飞行、机长的生活等内容都成为了孙兴笔下一幅幅生动的漫画。  孙兴在“漫画之路”上有着不小的“野心”:“科普只是一个开始,将来我还会创作一些励志故事。希望有年轻人看到之后愿意加入航空事业。”        一张娃娃脸,肢体语言丰富,记者面前的孙兴,和他的漫画一样活泼。“童心未泯的小子、原创漫画画手、民航80后机长”,是孙兴微博个人标签里对自己的定义。  因为平时休息几乎都用来创作漫画,孙兴笑称自己是一名“宅男”。但他的这种“宅”,却感动了很多人。一位2009年参加过孙兴婚礼的朋友说,他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在电脑前一笔一划画的静景动画,记录了他们俩的成长过程,“10分钟的视频,相当于完成一部动漫作品,把大家都感动惨了!”  如今,孙兴依然习惯在飞行之余“宅”于家中。为了提高绘画技能,他还在网上购买了人体美学、解剖学等教程自学。  他的形象,也许与人们刻板印象中的“酷、帅”机长大相径庭;他的生活,也许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丰富多彩,但“静静地宅”,丝毫不影响他追求如画的人生风景。        飞到目的地3个小时,飞回来为什么要4个小时?孙兴的一组以《盛行西风与飞行》为题的科普漫画中,专门解答了这个问题。图文并茂的方式,比专业的科普解答,要有趣易懂得多(本报精选其中部分作品刊发)。    @艾晓光1970: 坐了无数次飞机,还头一次知道飞机落地中的奥妙。  @重庆航空:严肃的专业知识被画的这么好玩!评论中还有很多机长的专业科普,“涨姿势”有没有?  @嘉慕bunny:不会科普的漫画家不是好机长啊[鼓掌]  @Randall_SZ:赞啊,画得萌懂得快啊!
成都明蜀王府遗址发现瑞兽石雕 木条或为宫殿残骸
成都明蜀王府遗址发现瑞兽石雕 木条或为宫殿残骸
  随着成都体育中心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推进,气势恢宏的明代蜀王府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激发出人们的无限遐想,蜀王府内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昨日,记者再次来到成都体育中心考古发掘现场,发现工地东北角两块巨大的石块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块的底部有着人工打磨而成的圆润造型,像是动物的一部分;另一块大致呈梯形,有着精美的莲花纹饰。在巨石旁边的工地中,还较整齐地分布着数量不少的圆柱体木条,像是整根树干。记者带着疑问,对考古工作现场工作人员和领队易立进行了采访。    记者走近观察,发现那座略带动物形态的石块大约1米长,最宽处约60厘米,高度约50厘米,朝上一侧有着明显的不规则断裂痕迹,而侧面和朝下一面则有着明显的人工雕琢痕迹,有多处雕刻圆润的凸起,让人不禁想象,这些是否是动物的背脊或四肢?  现场考古专家介绍,这块人工雕琢过的巨大石块年代为明代,或许是蜀王府镇府瑞兽的一部分:“从侧面和底部的造型来看,这个石块应该是动物石雕的一部分,具体是哪一部分、什么动物,我们还未得出肯定结论。这块残存的石雕体积巨大,凭借我们几个人的力气都翻不过来,所以估计整座石兽的体积应该会很大,不过暂时除了这块残块外还没发现其他部分。残块被发现时位于蜀王府建筑基址下面,我们推测它曾经应是蜀王府的镇府瑞兽,后在宫殿改造中被埋在地基之中。”    莲花纹饰石块比石兽残块略小,约呈80厘米长、50厘米宽、50厘米高,莲花纹饰均匀规则地分布在石块的四个面上,有纹饰的部分较圆润和突出。易立告诉记者,这块石块和石兽残块一样,也是在蜀王府的建筑基址之下被发现,同样是在宫殿改造中被深埋地下。  “这块石块是蜀王府宫殿的柱础石,但和其他的柱础石不同,形状比较别致,有着精美的图案,所以或许属于蜀王府中较重要的宫殿,”易立说,“这块柱础石是支撑宫殿柱子用的,暴露在外面,所以较为精美。”    在巨大石块南侧,有两座整齐排列着“树干”的探方,北侧探方中,两条约3米长的“树干”呈南北走向放置,两条较短的呈东西走向;南侧探方中,三条2至3米的“树干”呈南北走向,一条较短的呈东西走向。这些“树干”是否是蜀王府木质宫殿的残骸?  专家表示,这些“树干”不排除是宫殿残骸的可能,但具体用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易立也告诉记者,这些“树干”排列规则,有蜀王府宫殿遗址的可能。众所周知,木质材料易腐坏,这些“树干”为何能较完好地保持下来?现场专家介绍说,“树干”曾经处于饱水的环境,再加上明代距离现代时间较近,所以我们得以见到真面目。  时至今日,成都体育中心考古发掘工作已开展八月有余,“接下来发现了明代蜀王府遗址的考古工地北侧还将继续清理。”易立说。  记者 祝丹妮 摄影报道
单霁翔等专家为鹤壁大赉店遗址保护“把脉问诊”
单霁翔等专家为鹤壁大赉店遗址保护“把脉问诊”
  由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省文物局、鹤壁市政府共同主办的鹤壁大赉店遗址保护研讨会7月10日至11日在鹤壁举行。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等30多位专家学者为鹤壁大赉店遗址保护“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大赉店遗址保存了完整的仰韶、龙山和商代的文化层堆积。作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经过正式挖掘的为数不多的重要史前遗址之一,在学术界探讨仰韶、龙山和商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上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遗址于1963年被公布为我省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鹤壁城市建设的发展,该遗址已处城市中心地带,让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完美的保护和传承已迫在眉睫。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大赉店遗址保护,就确定大赉店遗址保护规划框架、宣传推介大赉店遗址、建设大赉店遗址公园等进行了研讨,最后形成专家意见。专家意见认为,要尽快制订大赉店遗址保护规划,明确下一步的保护方向,积极借鉴而不照搬外地经验,体现自己的特色,同时要把这个规划纳入鹤壁市以及淇滨区整个城市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使遗址以及保护区在整个大规划里得到有机的串联;要通过论证,充分挖掘遗址的价值和重点展示的内容,体现它在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性;考古工作还要继续抓紧和提高,以文物保护为重点,以课题、学术作支撑,使遗址的保护达到一个更高水平。(记者李定宇)
云梦山成立鬼谷文化院 系战国纵横家鬼谷子隐居处
云梦山成立鬼谷文化院 系战国纵横家鬼谷子隐居处
  近日,淇县云梦山鬼谷文化院宣布正式成立。这不仅是淇县鬼谷子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推进鬼谷子文化快速发展、加快淇县文化建设的一大喜事。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曾在鹤壁淇县云梦山隐居,并培养出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一大批风云天下的奇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谋略家、教育家。淇县是鬼谷子文化的产生地和发源地,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管理、教育等领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广泛的研究、创新和应用价值。1994年10月,淇县注册成立了河南省鬼谷子学术研究会。20年来,淇县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鬼谷子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随着对鬼谷子学术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云梦山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国际鬼谷子研究的重要基地。 (王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