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图:“东风41”洲际导弹 据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18日报道,中国于13日成功进行了一次“东风-41”洲际导弹试射,这次试射中测试了多弹头独立重返大气层载具(MIRV)技术,意味着“中国首次完成洲际导弹多弹头战斗部试验”。军事专家尹卓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该技术能提高导弹的打击能力和生存能力,对整个亚太乃至全球的安全局势都是有益的。美国之所以担心,是因为“东风-41”的成功或将使美国对中国的核威胁失效。 “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援引美国国会报告称,“东风-41”可携带10枚分弹头,射程达7456英里,足以覆盖美国全境,并有望在2015年开始部署。 “中国拥有这样的技术没什么奇怪的,90年代的一箭多星就说明我们拥有一枚导弹携带多枚弹头的能力。”尹卓说,比起单弹头导弹,多弹头导弹提高了导弹的运载效率和杀伤效率,而多弹头独立重返大气层载具技术的应用,使一枚导弹可以同时打击多个目标。此外,在导弹释放的多个弹头中,会使用数目不明的假弹头,目的是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目前,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尚无法分辨伴飞中的假弹头,这样真弹头的生存能力便大大提高。 去年12月17日,美国自由灯塔报就曾报道过中国“东风-41”导弹试射,称“东风41”的试射引发了人们有关中国在冲突中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担忧。 中国一贯秉承着防御型的核战略,承诺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任何情况下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但我们必须增加防御手段的生存概率。”尹卓说,只有保证了防御手段在第一波打击下的生存概率,才能确保能够进行可靠核反击,这样美国对我国的核威胁便不再有效,这正是美国所担心的。 尹卓进一步表示,拥有可靠的核反击能力,能将所有的对抗都限定在常规作战的范围内,这不仅对中国,对整个亚太、乃至全世界的安全局势都有所助益。(邱越) [阅读全文]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12月19发表文章称,即便没有任何人真的想要把核武器引入中美之间的方程式,但这些趋势可能会“无意升级”冲突。即便是常规冲突都有可能会导致冲突升级的风险提升。特别是,当一方面对更强大的敌对者时,为了赢得胜利,就需要让战争更加激烈,这样一来就更难限制战争―。例如,美国在发生冲突时,美国可能会尝试打击中国的指挥与控制节点、导弹基地及系统、监视及情报资产等,影响非核平衡的可能性,都有可能会牵连核武器。这可能会是因为此类资产或能力可能会涉及核力量或本现就可发挥核及常规双重作用,因为中国可能会害怕这种硬攻击是斩首的前奏,或者是因为中国可能会把常规攻击误认为是核攻击。在战争状态下,任何这种动态都有可能会促使战争双方使用核武器。 虽然中国继续在核武库规模方面表现出克制,而且还在思考核武器在其军事战略中扮演的角色,但中国仍然在现代化其核力量。这些改进包括部署生存力更强、携带分导式多弹头、旨在渗透敌方导弹防御系统的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研发并逐步部署弹道导弹潜艇部队;部署新指挥、控制与通信资产;显著改善解放军核武部队的训练及专业能力。五角大楼在向国会提交的2014年版中国军力报告时称,这些技术及训练能够提升中国核力量,强化其战略打击能力, 并称中国将部署更先进的指挥及控制系统。无论刻意追求与否,这些改进将必然给北京更多、更好的核武器选择,尤其是以更有限的、更可控的方式。过去,中国核力量被认为容易受到攻击、而且打击力度有限的武器系统,只能用来打击处于金字塔顶端的目标,例如其敌对者的城市。 不过,武装新一代核力量,中国将能够更有选择的利用核武器,而不是针对美国领土展开大规模核武器。,而是能够以更加合适的方式利用核武器,例如,针对亚太地区的军事设施或军队实施核打击。以更有限制、更合适的方法利用核武器,将使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显性及隐性威胁更加可靠。这样一来,中国的核力量将给中美国在亚太的竞争蒙上一层阴影。因此,美国及其盟国的战略家及军事规划者就需要更严肃的对待中国在冲突中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这不意味着中国会更倾向于或更频繁的使用核武器。但更先进的核武器能够使中国在如何应用核武器的问题上有更好的选择,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只能是最终手段,而且还能够阻止美国采取升级冲突的行为。 这就提出了核武器在亚太军力平衡中愈来愈重要的第三个原因――美国可能会失去在亚太地区对中国的传统军事优势。不过,这种损失只能是部分损失――中国不可能在常规力量方面占据整体上风。不过,在西太平洋部分地区取得优势,北京有可能会试图迫使美国进入不愿采取可能会升级冲突的措施来迫使中国放弃武力行动的困境。例如,北京可能会在台湾地区周围占据常规优势,可能会挫败美国保卫台湾岛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能会通过打击中国境内目标升级战争,促使北京同意接受美国的要求。 美国失去亚洲海上常规力量的优势,可能是因为美国意志不坚或注意力不集中,因为中国军力建设的规模及有效性,或是两种原因的结合。在西太平洋可预见的未来,这种转变可能会更加可信,但由于西太平洋是日本、韩国、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家”,也是印度洋及波斯湾的东部入口,所以这样说很明显小看了这个问题。而且,失去在西太平洋的军事优势,可能只是军事平衡进一步发生倾斜的一个阶段。如果美国失去传统军事优势,华盛顿就有可能试图会依靠自己的核武器来弥补其常规力量。(知远/北风)[阅读全文] 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12月19日报道,文章称,更均衡的军力平衡的转变将导致亚太地区显著改变。这会让中国更加专断,因为北京会更自信地依靠军事力量来解决区域纷争,特别是在相对有限的冲突中。这种观点不应该存在争议:实力更强大的国家会更加独断或野心勃勃,这在国际政治和日常生活中都一样。近几年来,中国在近海越来越自信,这是由于国家在日益强大,同时不断扩张的武器库存也能让中国从容追求自己的目标。例如,中国更发达的海洋和石油开采能力可以对北京在南海的“一意孤行”起到更大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战争,因为双方都认为自己能获胜,而不是处在胜负尚未明朗的状态之下。例如,1914年,大国都在积极备战,因为双方都相信自己肯定能获得胜利。相反,冷战后期的大国之间的稳定和团结可追溯至“霸权稳定”时的情形――明显的事实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没有哪一个国家敢冒险跨越自己的国界来挑战美国。这种更稳定的情形将不会那么明显,因为在亚洲海洋诉诸武力成为了北京更合理的选项。 一个更加均衡的军力平衡还能重新排列该地区阵营的秩序和战略态势。亚太国家会持续判断中美两国的相对实力、决心和未来轨迹,并相应调整他们自己的政策和态势。实际上,这种情况已经在发生。例如,美国的老盟友泰国渐渐远离了华盛顿而向北京靠得更近,美国的宿敌越南感到了中国在南海的压力,与华盛顿的关系开始回暖。 在讨论美中关系的未来以及更广泛的亚太局势时,这些话题正变得越来越流行。但有一个话题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即美中军事力量对垒很可能也会引起该地区核武器的显著增长,特别是在美中军事平衡中。更具体地说,他们所拥有的自冷战以来的核武器可能会突然增多――也许会非常突然――原因是美中的军事规划,国家间的战略考虑,以及对亚太地区局势升级和边缘政策的关注等。 这是真实的,理由有四点:首先,在大致对等条件下的中美战争更容易导致核扩散。过去大多数国防分析人士和决策人都认为中美冲突会在亚洲海洋上发生,而且会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战争。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场事件中的能力稍逊,美国被认为是能够独自处理中国的任何军力投射企图,依靠美国的传统部队或相对有限的需求就能达到这一目的,这些有限的需求包括纵向或横向的扩展等。 实际上,美国能够击败中国对台湾或其他受美国保护的受益人的进攻,用相对有限的手段就能按华盛顿的意愿实现。如果核武器卷入到战争中,人们认为中国很有可能会使用有限数量的核武器来极力避免“台海战争”的失败,因为一旦失败就会危及国家稳定。不过,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有限,实际部署核武器的效果也很小,因为美国的常规武器和核武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巨大的优势,可以用来实施这一场有限的核战争。 不过,人们即将走进这样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的基本假设是此类评估不再有效。这是因为将来打败中国投射军力的企图不会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我们没能满足依靠横向和纵向扩展这一需要。在该地区的任何偶发事件中,中国庞大的军队越来越富有经验,这将意味着美国要历经更艰难的时刻才能克服,因为中国的武器系统射程更远、精度更高、更智能、互联性也更有效,这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技巧性才能打败中国。 例如,过去美国可能只需要在冲突中对付中国部署在沿海地区的固定弹道导弹,而且这些导弹射程有限、精度较差。最重要的是,美国能够获得足够的有关这些导弹的精确可靠的情报,因而其飞机能够安全执行打击任务。然而,未来美国可能必须在冲突中对付拥有更远射程、更高精度的中国机动弹道导弹,而且掌握的相关情报也相对有限,这样就提高了飞机在执行打击任务时的风险。因此,举例来说,如果台湾“国防部”说的是真的,到本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将占据台海两岸战争的上风――但美国仍然希望阻止或挫败中国统一台湾的举动――美国可能就需要打击中国内陆的目标,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迅速展开攻击并将作战范围扩大到台湾岛附近水域之外的地方,迫使北京放弃统一台湾。(知远/北风)[阅读全文] 萨赫勒地区五国发表声明说,联合国安理会应该组建国际部队,对利比亚局势进行军事干预,消灭当地各武装,以在利比亚建立稳定而民主政权。 由乍得、马里、尼日尔、毛里塔尼亚和布基纳法索组成的“撒赫勒地区五国集团”元首会议昨天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结束,会议发表声明称,“联合国安理会应与非盟协商组建一支国际部队,对利比亚局势进行军事干预,消灭利境内的各武装派别,帮助利比亚实现民族和解,最终在利比亚建立稳定而民主政权。” 非盟和“撒赫勒地区五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毛里塔尼亚总统阿齐兹表示,“我们以撒赫勒地区五国元首的名义正式向安理会和非盟提出了上述要求。”但他没有透露提出要求的具体时间和方式。 阿齐兹还称,“我们也与利比亚有关领导人进行了多次联系,他们支持我们关于国际社会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的建议。”阿齐兹没有讲利比亚领导人的身份。阿齐兹最后说,“目前利比亚局势令人极为担忧,对萨赫勒地区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且使该地区暴力和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安国章)[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