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首款手游《金头盔》珠海亮
24
   特约记者报道:中国空军携手地方游戏制作单位研发的首款飞行射击类手机游戏《金头盔》,今天在珠海亮相。  “金头盔”是中国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空战考核中授予飞行员的最高荣誉,是英勇善战、追求卓越的象征。“金头盔”之战,更代表着中国空军对抗空战训练的最高水平。  作为“中国空军第一款空战手游”,《金头盔》以空军“金头盔”空战考核为背景原型,从情节设置到武器装备、从训练模式到荣誉体系,既结合了空军歼击航空兵精英战斗训练经典模式特点,也巧妙融入了中国空军的亮点介绍和空军招飞的信息链接,是空军新媒体宣传推广的一次有益尝试。  据介绍,游戏中玩家可以在空军“金头盔”飞行员的指导下,驾驶歼8、歼10、歼11、苏30等我军现役主战飞机。                        
  昨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火星探测器、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高分二号卫星等重要展品将在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  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于11月11日至16日在珠海举行,作为本届航展的主办单位之一,航天科技集团将携300余项航天成果参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提供的资料显示,火星探测器系统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环绕器将携带着陆巡视器完成地火转移飞行和近火制动;进入环火轨道后择机释放着陆巡视器,开展环绕科学探测;并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链路。着陆巡视将实现火星表面软着陆,并分离释放火星巡视器,开展巡视科学探测。  根据媒体此前报道,今年6月,在第22届国际天文馆学会大会上,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计划在2020年实现火星着陆巡视,在2030年实现火星采样返回。其实,早在2011年11月,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就曾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但由于火箭变轨发生意外,未能实现探测。  此外,一批最新立项研制的导弹武器系统将集中亮相。包括精确打击武器系统、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无人机侦察作战系统及精确制导炸弹等武器装备,体系化地展现武器系统作战使用效能。特别是CX-1超声速巡航导弹、FB-6C导弹发射车、FB-10指挥发射车等均首次对公众亮相且为实物展出。(记者贾世煜)
【全文阅读】
  本报讯 记者徐叶青、特约记者吴超报道:北国海岸,晨曦微展,刚做完肿瘤复查的女高级工程师于秋瑛,拎着药箱随潜艇潜入深海,执行武器试验任务……30多年来,海军某试验区一代代官兵牢记强军使命,默默无闻开展艰苦卓绝的武器试验任务,用忠诚和生命诠释“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担当,为共和国锻造“利刃”。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宣布: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取得成功!直至今天,也很少有人知道,试验区官兵在其间发挥的巨大作用和付出的心血。为了获得导弹从发射到落点全程数据,多少科研人员一头青丝熬成白发,多少官兵舍生忘死执行任务。  对于试验区的使命任务,官兵形象地比喻:武器能否最终定型列装成为战场“利刃”,“准生证”得由他们来签发。这一张张武器“准生证”的分量,在官兵眼里“事关国家安危”。“对战争胜利负责、对战斗力负责、对参战将士生命负责”的价值理念,在他们心中牢牢扎根。  回眸30余载海上试验历程,满头白发的老专家刘怀中讲述了许多感人细节:工程师王玉坤为了监测某型导弹飞行数据,惊涛骇浪中把自己绑在甲板战位上,取得了宝贵数据;工程师李银芳在导弹装进发射筒后,冒着弹毁人亡的危险,爬进发射筒排除故障险情……一个个险要关头,考验着官兵的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和奉献情怀。  30余载执著坚守,官兵交出了这样的“答卷”:100多次出海执行导弹试验及合练任务,攻克上百项重大试验技术难题,填补国家武器试验领域40多项空白。
【全文阅读】
  本报讯 刘阳、记者张晓祺报道:今年3月至9月,总部组织开展了全军医德医风专项整治行动。全军医疗卫生系统分批对386个单位巡查督导,集中纠治以医谋私、态度生硬、违规收费等5类42个突出问题,遏制医疗行业不正之风,提升军队卫勤核心保障能力。  总后卫生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总部抽选40名人员组成10个暗访组,随机抽组人员,临时明确去向,对46所医院进行暗访,并对其中21所医院进行“回头看”,查到了真实情况,摸清了问题底数。  专项行动期间,全军通报发现的4类12个共性问题,在全军视频会议上点名批评了23个单位,向13个大单位卫生部门和46所医院反馈486个问题,产生了震慑效应。各大单位严肃查处医院私自采购医用耗材、违规收费等问题,终止156个违规医疗合作项目,调整敏感岗位66人,诫勉谈话131人,处理108人,向纪检司法部门移交7条线索。  各大单位把推进制度“立改废”作为专项行动重要内容,针对医德医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台22项措施办法和实施细则,促进医德医风建设的长效运行。据悉,下一步总部还将在加强医疗行业作风建设上持续用力,建立健全医德医风考评体系,实现对医德医风建设监督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全面提升军队医院综合服务保障水平。
【全文阅读】
  重庆11月9日电 (张远军、胡红升)着防护服进行静脉穿刺、三公里长跑、团体心理训练……连日来,解放军援利医疗队在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卫勤综合训练基地开展封闭式强化训练,为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做最后准备和冲刺。  据了解,与前期基础训练相比,强化训练更加突出“精准”标准。在训练科目上,不满足于按照标准程序熟练脱穿防护服,而向穿着防护服实施静脉穿刺、骨髓穿刺、气管切开、静脉置管等专业训练深化,进一步提升医疗救护效率;在训练方式上,从单兵技能训练向团队合成训练延伸,尤其是加强该校与沈阳军区抽组医务人员之间的融合训练,进一步提升医疗队整体执行任务能力。  齐心协力,风雨同舟。该校组织专业心理教学力量,为援利医疗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开展“五毛一块”、“滚雪球”、“运送弹药”等充满活力和趣味的游戏活动,有效增进医疗队成员之间的团结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增强自我保障和防护能力,该校抽组的后勤保障组还抓紧最后时间开展蒸馒头、炒菜等厨艺训练,水电设备安装维修等专项培训,以及防冲击等防卫技能训练。  此前,医疗队还邀请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控制科庄英杰主任、原小汤山医院徐达惠政委等专家来校讲课,与解放军302医院援塞拉利昂前线医疗队进行视频交流,广泛学习利比里亚政情、社情、法律制度、风俗习惯以及外事纪律、涉外礼仪等知识,并完成了英语快速提升和考核、物资论证与筹备等工作。(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