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新政刺激楼市作用有限
51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同此前一段时间以来的数据相比较,这个月的数据发生了质的变化。9月份,70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不同环比走势的城市由8月的68降、1平、1涨,转为69降、1平,全面停涨;不同
  “法制经济不等于法治经济,二者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工具和手段,后者才是目的所倚。若把建设法制经济视为建造一间“毛坯房”,全面推进法治经济建设,就是把“毛坯房”打造成一间“精装房”。”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抓手,它涉及国家运行的方方面面,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的法治经济,无疑是其中分量极重、范围极广的一个主要方向。  法治经济的基础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涉及依法确立市场形态、市场要素、市场主体、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秩序、市场诚信和市场监管等诸多方面,而法制经济的本质内含,就是从市场行为、市场交易、市场运行到市场规则之制订,一切皆要以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法制经济的主要表现形态和运行载体,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和基本运行框架。经过三十多年持续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涵盖市场主体、市场收益、市场准入、市场监管、资源配置、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财产权保护、公司治理等相对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在立法机关近年来颁行的各类法律法规中,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不但品种最全、分类最细,内容也最为扎实。  譬如市场分类法律,我国已通过立法,较清晰划定了实体市场、虚拟市场、服务市场、流通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等等。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这一局部,证券法、信托法、保险法、债券法、商业银行法等基干性法律已经出齐,一系列作为“枝干”的法规和作为“树叶”的行政规章,也甚是“枝繁叶茂”。再如财产权保护,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物权法》成为财产保护之“母法”,经营收益权、处置权、转让权、股权、版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保护性法律法规,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然而,法制经济还不等于法治经济,二者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工具和手段,后者才是目的所倚。若把建设法制经济视为建造一间“毛坯房”,全面推进法治经济建设,就是把“毛坯房”打造成一间“精装房”。这间“精装房”采用了哪些现代装潢设计理念,使用了多少现代装潢材料,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此作了全面的概要论述。  厘定政府干预与市场自由之关系,依法履行政府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责任,先要推进机构、职能、程序、责任法定化;切实斩断政府机构伸向市场的不当之手,先要推进政府权力清单制并使其法制化;重大经济民生决策,先要构建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拍板之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为全面推行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之阳光施政,先要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以此作为政府行使市场监管权力的制约和监管。  此外,衡量一国经济是否能真正称其为法治经济,一个关键衡量指标是看这个国家的经济是否植入了诚信之基因、诚信之本色、诚信之内容,而市场之诚信,又首先取决于政府诚信垂范在前,为全社会作出表率。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政府行使市场监管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确保权责法定;构建行政执法与刑法司法的衔接制度,现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尤其是惩罚性法律法规,以及行政滥权追责法律法规,均将分批“淬火”,与刑法进行不同程度之对接,无论市场中的“裁判”还是“运动员”,违法失信成本都将成倍提高。  倾力打造法治经济的“精装房”,完工时间大体框定在2020年至2022年。这座“精装房”要契合中国经济新常态,承载并服务于经济转型升级之急需,关键取决于未来6年至8年间,中国社会需要戮力同心,为此不懈奋斗。
【全文阅读】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同此前一段时间以来的数据相比较,这个月的数据发生了质的变化。9月份,70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不同环比走势的城市由8月的68降、1平、1涨,转为69降、1平,全面停涨;不同同比走势的城市则由8月的19降、3平、48涨,转为58降、2平、10涨。  前几个月,在房价环比全面下降的情况下,多数城市同比仍呈涨势,主要在于翘尾因素的影响尚未消除,“不是不降,时候未到”。现在,这个时候到了。9月的房价指数就是一个质的拐点。虽然有关数据显示,9月各城市平均环比降速减慢,但这同样也有翘尾因素的作用,因为多数城市的环比价格已经一降再降了。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0个城市的同比价格虽然依然有涨有降,但最高涨幅与最低降幅分别比8月份下降了1.5和2.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解读披露,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和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套数比8月份均增长8%左右。对于销售情况,不仅要看套数,更要看面积和销售额;不仅要看大中城市,还要看全国;不仅要看环比,还要看同比。从全国的销售统计数据看,1月至9月,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3%,降幅比1月至8月扩大0.3个百分点;销售额下降10.8%,降幅缩小0.1个百分点。当然,同价格的变化规律相似,如果环比持续增长,同比最终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还需要持续的观察。  9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放松了首套房贷标准,只要还清房贷,再贷款即按首贷对待。此后,媒体陆续报道了各地房市对央行救市新政的反应,“井喷”者有之,无动于衷者亦有之。新政对房市究竟影响几何,尚需10月份的数据才能得出结论。  借助百度搜索指数观察,在国家统计局发布9月份房价数据的前30天内,以“房贷”为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其平均值为2482,同比虽上升32%,但环比仍下降29%,虽然在9月30日达到6391的最高值,但到10月20日以后,又下降到平均水平以下;以“房价”为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平均值为4175,同比上升11%,环比则下降13%,虽然在长假后的第一天达到6800的最高值,但20日以后也降至平均水平以下。这表明,公众对房贷新政的关注度并未明显增加,也谈不上持久。在大数据时代,网络的搜索情况有如一个晴雨表,可用于对形势进行辅助判断。由此大致可知,房贷新政对刺激楼市有作用,但作用是有限的。  在大多数城市已经取消限购的背景下,央行新政对一些亟须改善住房条件者,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此前各地相继放松限购之所以作用有限,就在于“无买房之钱”,而央行放宽首贷、松绑限贷,相当程度上解决了钱的问题。而且越有钱,越有能力还钱,就越可以得到贷款,这既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希望改善住房者有利,同时也为继续囤房炒房的投资者大开了方便之门,由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迟滞楼市降价的步伐,但对房市的拉动作用依然是有限的,楼市的不景气,销售的下滑,是因为在调控控制了投资性购房后,商品房市场已经到了有支付能力的供需拐点,放宽首贷后,该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而且可能更买不起,有头脑的投资者,也不会在这个时刻贸然入市抄底。如果房价严重背离价值的局面不从根本上改变,即使有少数迫切需要改善住房者成为改变首贷政策的受益者,由此可以稳住乃至继续拉高了房价,但也仅仅是把房地产的泡沫吹得更大一些而已。  还是那句话――作为一种商品,住房的价格凭什么只能涨不能降落?违反价值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做法,终究是难以持久的。只有房价向符合价值的方向和居住属性合理回归,才能有更多的人买得起房,住房才能因销售量的增加带来销售额的增长,房市才能健康适度地发展。潘
【全文阅读】
  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除厦门环比持平外,其余69个城市全部下降;二手住宅价格全部下降。这意味着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全面停止上涨。  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8个,持平的城市有2个,上涨的城市有10个。其中,最高涨幅为厦门的4.9%,最低为杭州的下降7.9%。二手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2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17个。其中最高涨幅为厦门的4.3%,最低为温州的下降10.4%。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认为,9月房价环比继续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比8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和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套数比8月份均增长8%左右,销售回升对房价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 (记者陆娅楠)
【全文阅读】
          杭州10月27日电 (见习记者 谢盼盼)“100多万可在欧洲买房,最低200万就可在欧洲移民。”27日,在此期间举行的浙江省第二十一届房博会上,一家参展商向记者介绍。无独有偶,当日,多个参展商也同样亮出海外购房移民的“招牌”,海外购房颇受浙江人欢迎,展位前迎来多人咨询。  据不完全数据,截至2014年上半年,中国向海外移民数量已超过520万人。当今全世界华侨华人总数为4620万,绝对数量稳居世界第一,随着时代的变迁,旅居海外的观念逐渐由“叶落归根”变为“落地生根”。  对于浙江人而言,移民、投资、购房并非老话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不少温州商人举家搬迁到欧洲等地开餐馆做小生意。  此次浙江省第二十一届房博会,还特别开辟出海外置业投资移民展,为浙江这一海外置业主力军,打造登陆海外投资的桥梁纽带。  “浙江近年来,投资移民海外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已有近20年移民服务的杭州和中因私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业务经理罗杨表示,浙江人移民欧洲方式大多为购买债券和购置房产,“但相对于购买有一定风险的政府债券而言,购置房产更受浙江人欢迎。”  罗杨向记者透露,其实对于美国、加拿大这些老牌、传统的移民大国来讲,欧洲就像是刚兴起的“小鲜肉”,“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欧洲正以其低房价吸引浙商投资。”  他举例称,西班牙如今房价最低的已经降到了50%,50万欧元购房葡萄牙和西班牙,25万欧元购房希腊皆可移民。“此外,浙江人可花人民币100多万元就可在欧洲市中心购置公寓。相较于国内一线城市房价而言,这是无法企及的。”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4月以来,索罗斯、保尔森、黑石等国际投资大鳄先后登陆欧洲的房产市场。中国企业也不甘其后,万达掷22亿收购马德里地标建筑,复星集团注资西班牙Osborne集团。  房产的低价,再加大鳄的投资手笔,令欧洲成为当日受浙江人欢迎的“小鲜肉”,不少展位前挤满咨询的民众。一些展商还称,如果欧洲经济回暖力度加大,那么欧洲的购房优惠力度也将减少。  此外,一家打出“25万欧元开启爱琴海第二家园”的展商负责人称,欧洲购房不仅是长远投资,环境宜居,而且还可扩大在欧洲国家的生意,特别适合“走天下”的浙江商人。  一位正在展位前“寻觅”海外投资的浙江商人告诉记者,尽管自己还在国内,但其孩子就已在欧洲发展,并且还购置了房子,未来也有出国打算。(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