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转型大潮 北大资源如何弯道超...
  近一段时间以来,大量城市松绑限购,佐证了当前楼市遇冷给地产行业上下游带来的紧迫感,而从前“躺着赚钱”的房企也渐渐开始变得没那么“淡定”。“转型”、“创新”、...
24期
不动产登记逼近 豪宅放盘增多价格跳水
  图/新华社  羊城晚报记者 张爱丽  备受关注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近日终于正式公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昨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广州二手楼市发现,中端及以下物业放盘量和放盘价较此前相比变化不大,但豪宅放盘量较之前则多了起来,其放盘价也随之出现下调。  豪宅放盘量增多2%-4%  有着“豪宅聚集地”之称的珠江新城,近段时间放盘量较上个月开始增多。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位于珠江新城的不少中介都表示,最近一周的放盘量较此前多了2%到4%,其中以12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居多。  同样,在豪宅盘扎堆的滨江东路,也有不少中介表示,中端及以下楼盘或小户型的放盘量今年五月以来变化都不大,但豪宅的放盘量近段时间多了起来,如金海湾、保利康桥等的放盘量多了2%到3%左右。  “连续这两天,每天都会有一个江南新苑的业主来放盘,这些户型的面积都在100平方米以上。”位于新港西路一地产中介孙姓物业顾问称,这种现象在今年前几个月并不多见。  满堂红市场研究部高级经理周峰也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最近几个月有一些抛盘迹象,但供应增加,需求却减少。据周峰透露,7月满堂红新收的144平方米以上的放售物业,比6月轻微增加3%,但成交比例却比6月减少6个百分点。“未来一段时间,放盘肯定会逐步增多。”周峰称。  放盘价下调20万元不稀奇  随着放盘量的增多,豪宅的放盘价也开始出现下调。“像这套三居室,之前业主都放3.5万元一平方米,而现在只要3.3万元,而且业主放盘时称,如果遇到有意购买的买家,价格还可以再商量,估计3.2万元就可以买到。”上述孙姓物业顾问指着该店内的一套挂牌房源信息对记者说。  “这类大户型豪宅,即使房价降个两三成,普通消费者也买不起,而有钱的消费者手里基本也有多套房产,受限购因素影响而不能再购入。”位于滨江路一中介顾问称,正是这类豪宅的“难出手”,让现在放盘的业主在出价方面都比较“保守”,不会再出现之前先出高价试探的现象,而是直接在市场价的基础上调低挂牌价。“现在放出的豪宅直降十万二十万非常正常,降四五十万的也有。”  事实上,即使降个四五十万元,不少豪宅业主仍“大有赚头”。“今年以来我们接手的一些豪宅,基本都是四五年前买的,与当年买入的价格相比,早已翻了一倍以上,这也是不少业主愿意低价挂牌销售的重要原因。”位于珠江新城一大型中介门店负责人分析称。  住房信息联网或促“抛盘潮”  对于不动产登记条例的正式实施时间,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主要看各地的信息系统联网程度。“不过,统一登记不动产工作繁重,需要多部门统筹才能有序推进,因此预计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预计至少需要2年左右才能实现。”长期浸染于二手楼市的陈志刚分析认为。  广州房管局一内部人士也表示,不动产登记的难点在打破多头管理的部门局限,整合职能,其改革难度很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动产登记一旦全国联网,意味着离房产税的开征已不远。“开征房产税的说法提出近10年却迟迟得不到落实的原因就在于,个人所拥有的不动产数量缺少统一登记,而且跨区域查询也很难。”中原地产一负责人分析表示,个人名下不动产数量一旦明确,相当于为房产税的全面开征打开了一扇“门”。“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届时‘抛盘潮’一定会集中爆发。”

【全文阅读】
 
购房者大多是投机者 需遏制"弃房断供"失信行为
  近期,随着各地放宽对房屋限购的控制,房价下跌,部分地方出现“弃房断供”的现象。从案例来看,购房者大多是炒房投机者。当房价抵不上按揭贷款的本息,这些投机分子就会选择“弃房断供”,把风险转移给开发商和银行。  市场经济一个最基本的规则就是交易自愿,后果自负。业主应理性对待楼市沉浮,恪守契约精神、诚信原则。“弃房断供”是一种违背诚信的行为,它严重打乱了银行秩序。银行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断供者使银行的经营行为不能正常进行,也影响了很多需要购买首套房或改善性购房的刚需者的贷款诉求。遏制“弃房断供”失信行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遏制“弃房断供”失信行为,笔者建议,一是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通过诚信制度的建设,形成全覆盖的社会征信系统,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诚信发布制度,把恪守诚信者列入“红名单”,把失信违法者列入“黑名单”,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从制度上有效遏制弃房断供行为,为楼市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二是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相关措施,建立干预机制,及时处置“弃房断供”现象,对于一些恶意“弃房断供”行为,应依法予以打击,维护楼市健康和社会稳定。  三是银行方面要严格区分家庭首套房购置与多套房投机,支持刚需人群购买自住型中小户型住房,严厉打击“倒房”投机分子。  (华北科技学院 刘书琴)

【全文阅读】
 
叶檀:中国人托不起全球楼市 别太看得起自己
  财经评论员 叶檀  过去一个财年(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中国人在美国购房金额约220亿美元。相比全球房地产投资总额,220亿美元并不高,全球2012年房地产投资总额9290亿美元,2013年高达9780亿美元,占比2.25%。中国人海外购房只是全球趋势中的一环,并不是什么特有现象,不要把中国资本夸耀得有多了不起,好像发达国家房价上涨,全是咱们的功劳,这也太看得起自己了。中国即使有小部分富裕群体,维持每年20%的增长,仍然困难。应该正视的是,中国的海外投资环比急剧增长,说明这两年的资金外流加速。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