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枪击事件嫌 ...
21
这名肇事者名叫米歇尔 济哈夫-碧波(Michael Zehaf-Bibeau)。  据“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10月23日消息,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议会大楼枪击案嫌犯姓名已被获知。报道援引熟知该案件调查情况的消息人士的话称,这名肇事者名叫米歇尔 济哈夫-碧波(Michael Zehaf-Bibeau)。  据美国官员介绍,加拿大警方把在魁北克出生的济哈夫-碧波视为加拿大议会大楼制造枪击事件的嫌疑犯。据悉,不久前他加入了伊斯兰教。加拿大电视广播 ...
日媒:中国海军加速“西进” 未来或有航母舰队
  据日本《东洋经济周刊》10月18日报道,中国海军舰艇出现在了霍尔木兹海峡,前者包括被称为“中华神盾”的驱逐舰和最新型护卫舰。这些中国海军舰艇于9月20日上午停靠在伊朗南部的阿巴斯港。  日媒称,强化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符合伊朗的国家利益。在因核开发而饱受欧美制裁的背景下,强化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不仅可以避免在国际社会中完全陷入孤立,也将对欧美各国形成牵制。  另一方面对中国来说又有什么样的好处呢?这是中国海军舰艇对伊朗进行的首次友好访问,而且是中国海军首次进入波斯湾。  以此为开端,2012年7月中国舰队又以友好访问之名穿越地中海进入黑海。这也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进入黑海海域。  ――中国使用了另一种表述方式:“一带一路”。“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则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之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10月又在出访东南亚期间呼吁实现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一带一路”开始伴随着各项具体政策逐步推进。  报道称,海运之所以成为当今最具优势的运输方式,理由之一就是不需要跨越国界。陆上运输必须确保与沿途各国拥有良好的关系,各国内部的治安形势也必须稳定。但中国仍然在并不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推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原因是这关系到能源和矿产资源,以及中国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  报道认为,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国内问题才是最优先考虑的课题。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在内陆地区打造经济重镇已是燃眉之急。在发展内陆地区经济的同时强化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关系,也有助于遏制中国国内的恐怖活动。  而且为了在中东等地构建有利于中国的地区形势,中国也认为有必要体现军事存在。因此必须有一支能够走出去的海军。其中航母的存在无疑是最抢眼的。  报道称,中国目前拥有训练用航母辽宁舰,据说至少还有两艘航母正在建造中。美中相互较量军事存在的大幕很快就将开启。

【去网站看看】
广州边防演练应急救助触礁落海渔民 耗时20分钟
  为提高海上救助的应急和处置能力,昨日,广州边防支队蕉门水上公安检查站在珠江入海口蕉门水道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上应急救助演练。  此次演练以一名渔民驾驶渔船出海捕鱼,渔船不慎触礁导致船体损坏进水,渔民随渔船沉没而落水遇险为背景。“接报”后,边防官兵在最短时间内携带救生装备出警,赶到“出事”海域展开海面搜寻,发现落水群众后,成功将其救起。这一救援从出警到将遇险群众救起,整个过程约20分钟。演练期间,边防官兵还进行了快速出警、紧急搜寻、实施救援、现场救护等科目演练。该站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次演练,有效检测和提高了官兵的海上应急和处置能力,达到了预期效果。 (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樊鼎)

【去网站看看】
青藏兵站部投资百万建无土栽培智能蔬菜温室
  西宁10月23日电 (何勇民)10月的青藏高原,雪花飘零,寒风凛冽。记者来到海拔3490多米的总后青藏兵站部纳赤台兵站,尽管穿着厚厚的棉大衣,还是被冻得瑟瑟发抖。  “到我们高原生态氧吧感受春天吧!”官兵们热情地邀请。一踏进智能化种植园里,记者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扑面而来,眼前更是春意浓浓:青翠的生菜娇嫩欲滴,嫩绿的黄瓜依藤轻摇,通红的西红柿缀满枝头……  室外白雪皑皑,室内花果竞艳。正在进行温室设备维护保养的兵站站长郑新生自豪地说,智能蔬菜温室通过一键式操作即可完成卷帘机、通风窗、滴灌、补水、施肥等,实行温室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土壤温度、水箱温度、土壤水分等相关参数及图像的采集、储存、分析及管理,并对温室的运行、管理等情况进行监控,实现温室设备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和使用效能的高效化。  “现在我给新兵讲‘老三样’,他们都当作是传说了!”在青藏高原工作了13个年头的四级军士长冀云生,说起吃菜的历史感慨万千。青藏线高寒缺氧,土壤碱性大,几乎寸草不生,被视为种养禁区。以前,官兵吃菜要到数百公里外的格尔木采购,新鲜的蔬菜辗转颠簸运到线上时,往往是“夏天一车烂叶,冬天一车冰碴”。到了冬季,官兵就只能吃窖藏的“老三样”――土豆、萝卜、白菜。由于严重缺乏维生素,不少官兵出现指甲凹陷等症状。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兵站官兵接力摸索种菜:扒开冰雪、挖走冻土,从格尔木拉来热土,垫上黄土、掺上炉灰,拌上发酵的牛羊粪。后来,他们又在菜地上罩起塑料薄膜,建起了玻璃温室,这些举措都难以解决官兵吃菜难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今年5月,在上级机关的帮助下,青藏兵站部投资120多万元引进智能种植技术,在纳赤台兵站建成了青藏线上首座集抗风保温于一体的太阳能日光无土栽培智能蔬菜温室。  记者看到,智能蔬菜温室面积400余平方米,温室栽培主要依托16个长8米左右、高1.5米的梯形泡沫板作为栽培种植载体,里面布设了PVC管喷头,每隔15分钟向蔬菜根茎喷洒1次营养液。当室内温度达到一定数值时,控制系统自动报警,温室顶棚就会打开散热;当室内温度过低时,太阳能系统自动给地暖供热,使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水箱则根据湿度数据适时洒水,以确保温室内的湿度达到蔬菜生长需求。  郑新生告诉记者,由于驻地气候恶劣,种苗难以存活,他们派专人到内地学习取经,与种植专家一起研究高原特殊环境蔬菜生长特性,并逐一记录蔬菜发芽、出土、长叶、开花和挂果的全过程,列出蔬菜培育“课题表”,使种苗成活率达90%以上,终于让绿色果蔬落户雪域高原,创造了在风雪青藏线一年四季种植蔬菜的“生命奇迹”。  无土栽培智能蔬菜温室在纳赤台兵站试点成功,使高原官兵有了温暖的“家”,蔬菜一年四季不断,即使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寒冷季节,温室里仍然能生长出鲜嫩欲滴的蔬菜。“身处世界屋脊,一年四季能够吃上自产的新鲜蔬菜,我们这些高原兵真幸福!”官兵们如是说。如今,这个温室不仅确保了官兵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蔬菜,也成为官兵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高原生态氧吧,他们在棚中摆放桌椅、电视、书籍等文化用品,业余时间尽情娱乐、分享快乐。(完)

【去网站看看】
歼31出口有优势 中国将不再是军贸市场“小角色”
资料图:歼-31战机试飞  据媒体报道,第十届中国航展将于11月中旬举行,确定参展的各类飞机超过130架,歼-31也将亮相并进行示范飞行。航空专家徐勇凌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战机一直成本较低,技术水平出色,口碑好,歼-31出口具有优势。在未来军贸市场中,中国将不再是“小角色”,市场份额将逐步增大。  歼-31隐形战斗机2012年首飞成功,目前还处于试飞阶段,首飞两年就公开参加航展,会否泄露我国隐形战机的技术秘密?徐勇凌表示,歼-31最初的定位很可能就属于外贸机,保密对其而言不是问题,反而应该尽可能公开其外形,起到展示作用。  目前现有的第四代战机要么出于保密需要、要么因为成本太高、要不因为政治原因,出口受到种种限制。“中国战机一直成本较低,技术水平出色,口碑好,歼-31出口是有优势的。”  目前全球军贸出口美国仍然一家独大,俄罗斯的订单保持稳定排在第二,欧洲的军备出口也在逐步提升,而中国却相对弱势,“如果说俄罗斯和欧洲是在跟美国分蛋糕,那我们只能算从蛋糕上切一个角。”徐勇凌如是说,如果歼-31一旦实现出口,会跟三代机一起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以下市场中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欧洲国家属于美国传统盟友,他们的军机贸易夹杂了很多战略和政治的因素,其他国家要想介入,难度很大。北约、美国及其同盟国的训练体制是绑定的,“非该体系内的国家研制的飞机想要介入其市场,难度很大,门槛也很高。”徐勇凌说。  徐勇凌进一步表示,中国并不渴望对欧美国家进行战斗机输出,除了像巴基斯坦这样传统的友好国家以外,中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诸多国家对军机的需求与我国的出口能力是相匹配的,特别是部分国家三代机的进口数量较少,二代机又面临淘汰,军机引进的需求较大。“如果我们的相关产品能从时间周期上赶上这些国家的节奏,从军事外交方面主动出击,未来我们在三代机、四代机的市场上分一杯羹的可能性比较大。”  徐勇凌认为,中国战机在未来军贸市场上市所占额上会逐步增大,可能从“切一个角”的小角色慢慢变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角色。(邱越)

【去网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