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出口企业需关注欧盟 ...
6
  本报讯记者从昆山检验检疫局了解到,日前欧盟对化妆品法规中关于禁用物质、限用物质、防腐剂、防晒剂等附录部分作了修订。自7月11日起,新的法规在欧盟28个成员国以及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作为国家法律正式实施。   此次欧盟新规进一步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禁限用物质大幅增加,限量要求更加严格,涉及的产品范围非常广泛,不但包括乳霜、乳液、化妆水、凝胶等化妆护肤品,还包括润肤剂、肥皂、防臭剂、香水及口腔护理等日常用品。新规增加了有关产品通报、 ...          
  日前,底特律正式向联邦法院申请地方政府破产保护,成为美国最大的地方政府破产案。美国《商业周刊》7月19日文章称,底特律申请破产的消息引众哗然,底特律的支持者们却称破产申请或能为昔日“汽车之城”带来积极影响。此外,新闻媒体也不吝美词,激励底特律重振旗鼓。   日前,底特律正式向联邦法院申请地方政府破产保护,成为美国最大的地方政府破产案。然而底特律的支持者们却称,“破产法”第九章对底特律有积极影响。Detroit Venture Partners公司的执行总裁和任事股东Josh Linkner称,通过破产申请,底特律能获得债务减免,降低成本。他认为底特律能像之前申请破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一样绝境逢生。   密歇根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是美国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该公司正在以底特律的名义进行集资。10日,该总裁兼总经理Michael Finney与Detroit Venture Partners公司的Jake Cohen做客《商业周刊》。   他们认为,去年12月,美国密歇根州州长斯奈德(Rick Snyder)已经签署工作权利法,禁止工会强制员工缴付会费。在斯奈德的带领下,密歇根州已减少营业税并平衡国家预算。这些都有利于底特律增加就业。十年前,密歇根州是风投活动数量最少的两个州之一。密歇根风险资本协会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密歇根州在风投活动中排名已升至15。   Quicken Loans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Dan Gilbert在底特律中心商业区投资10亿美元,并向商业区派遣了来自该公司和其他有关公司的9000多名员工。First Step Fund公司也向底特律及密歇根州东南部的早期新兴公司进行了小额投资,投资额在1万至5万美元。   Venture for America项目和Challenge Detroit网站有意缓解底特律人才流失的状况,向底特律输送毕业生。Venture for America将第一批“创业者”中的25名遣至底特律工作两年,帮助当地建立小公司。Challenge Detroit公司还要求毕业生每周抽出8小时致力服务社区的项目。   此外,新闻媒体也不吝美词,激励底特律重振旗鼓。《纽约时报》16日报道称,克莱斯勒位于底特律市的北杰佛逊装配厂是“世界上最现代化、最成功的汽车工厂之一”。《Crain’s Detroit Business》上月也报道称,底特律市区发展局详细公布了价值6.5亿美元的底特律红翼体育馆和娱乐区项目的细节。   《商业周刊》表示,底特律在申请破产后,集资将会更加困难。HJ Sims公司的Dick Larkin也称,底特律在市政公债市场的名声也岌岌可危。然而Detroit Venture Partners公司的Linkner却称,破产申请或对底特律产生积极影响,因为果敢决断、清理遗留问题的积极行动会让外界看到人们复兴昔日“汽车之城”的雄心壮志。【环球网综合报道】(实习编译:廖思敏, 审稿:李娜)
【全文阅读】
  虽然国内橡胶库存下降,进口量减少,但是并没有推高橡胶的市场价格。业内人士预计,短期内橡胶期货将在17600附近震荡。   7月16日上海橡胶期货呈现震荡走势,主力1401合约收17625元/吨,上涨140元。橡胶1401合约早盘反弹触及5日线后下跌,围绕均价运行,属于宽幅震荡行情。橡胶基本面仍是不乐观。业内人士预计,短期内橡胶期货将在17600附近震荡,反弹动能不足,应以震荡思路对待。据印度橡胶局统计数据显示,特里普拉邦约有4.5万公顷的土地适合种植橡胶。目前约有一万公顷的土地种植,橡胶局已经确定了阿萨姆邦有2万公顷土地适合种植橡胶,并正在努力将这里打造成橡胶生产枢纽。7月8日至14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均呈现回落态势。橡胶价格比之前下降2.3%,其中顺丁胶、丁苯胶、丁腈胶价格分别下降5.6%、3.5%和3.1%。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我国6月天然橡胶进口量仅13万吨,同比减少20%,环比减少26.7%。6月进口量的减少更多地体现出橡胶贸易商资金紧张的状况。同时进口量的减少也直接导致了近期青岛保税区库存下降。从5月中旬开始,青岛保税区的库存从峰值37万吨下降到了目前的33万吨,结束了屡创新高的态势。库存下降,一方面来自正常的出库,另一方面是因为进口量减少,而需求并没有大幅好转。   天胶现货价格往往以期货作为重要指引,而目前期货市场缺乏做多信心,导致现货价格失去支撑。近一段时间,青岛保税区美金胶呈现抵抗性下跌态势。烟片胶由于价格过低,鲜有报价;标胶最低至2220美元/吨。大量前期库存抛向市场。保税区出库明显加快,日出库700吨左右,预计近期库存将跌至33万吨。   国内合成胶的价格波动一直弱于天胶,但今年情况有所不同。上半年合成胶价格一直处于回落状态,总体跌幅已经接近40%,超过了天胶跌幅。近期合成胶价格呈现加速下行态势,在7月份第二周内中石化各个厂家再度下调丁苯胶及顺丁胶报价,最高降幅为1100元/吨;而进口丁苯合成胶价格目前在1700~180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仅有10500~11200元/吨。国内外合成胶价格轮番下跌,压制了天胶价格。   虽然7月天胶步入供应旺季,但是下游消费却步入淡季,橡胶市场没有足够需求来吸收过剩的供应。2013年上半年全钢胎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回落20%~40%,目前轮胎结构性产能过剩加剧,轮胎市场的降价潮有望持续。据了解,我国1~5月重卡市场销售大幅好转,其中,5月份销量实现7.73万辆,同比大增37.9%。虽然经销商反馈今年的重卡销售不错,但是业内人士认为,数据表现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商用车国四排放标准于7月1日正式实施,而非市场需求真正好转。为了使国三标准的重卡在7月1日后顺利上牌,经销商大多采用提前开票的方式将国三标准的重卡提前销售,造成了近几个月重卡销量激增的局面。因此,销售商提前开票已经透支了下半年的重卡销量。当抹去人为制造的高销量的表象后,7月之后黯淡的需求数据将令胶价承压。
【全文阅读】
  近期,市场主要焦点集中在伯南克在国会发表半年度证词这一事件上,全球商品市场及股市前后均大受影响。7月18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提交众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半年度证词中重申了6月政策会议上阐述的观点,即在当前经济状况和预期之下,联储认为今年末开始缩减目前每个月为850亿美元的资产采购规模,至2014年中结束QE是恰当的。伯南克言论导致黄金市场三个交易日以来首次收盘下跌,原油及欧美股市上扬。19日美元指数收于82.62点,比一周前下跌0.44%,反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水平的CRB指数为290.92点,比一周前上涨1.49%。   原油:19日,纽约WTI原油期货合约收至每桶108.05美元,比一周前上涨1.98%;伦敦原油期货为108.07美元,下降0.68%。今年上半年,原油整体呈现宽幅震荡,主要在86美元/桶至100美元/桶之间,7月以来,在大宗商品普遍跌的情况下,受消费旺季、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原油市场独树一帜,呈现温和走高态势。目前来看,受经济增长形势依然严峻、需求面疲软以及库存保持充足影响,110美元/桶仍是一个阻力位。   贵金属:上周末,纽约黄金期货报收于每盎司1293.3美元,上升1.21%;白银期货收至每盎司19.45美元,下跌1.67%。   金属:伦敦市场有色金属价格指数比一周前下降0.62%,其中伦敦期铜价格为每吨6915美元,下跌0.56%;铝价收于1825美元,下降1.08%。   钢材市场中,美国热卷板价格为634美元/吨,上升0.80%;冷卷板价格为735美元/吨,上涨0.96%;欧洲市场钢筋价格为447欧元/吨,持平;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为120.2美元/吨,上涨2.65%。   橡胶: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橡胶期货价格收于245.5日元/公斤,上涨2.12%;泰国天然橡胶价格收于80.75泰铢/公斤,下降1.22%。泰国农业部计划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规划和管理橡胶库存,以支撑橡胶价格,该部门表示将使胶价与供需状况相适应,一些市场预期强劲的市场需求可能在较长时间后将胶价推高至150泰铢/公斤。   大豆、豆油:7月19日,芝加哥大豆期货收于每蒲式耳1491美分,下跌4.64%;豆油期货收至每磅45.5美分,下降1.28%。美国大豆旧年度库存仍偏紧,新年度种植面积增加,导致新年度库存大幅增加,市场呈现近强远弱格局持续。未来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天气即单产可能低于趋势单产,目前来看,中期大豆仍呈下跌之势,但天气升水可能反弹。   粮食:芝加哥小麦、玉米期货价格分别收于每蒲式耳664.5美分、544美分,比一周前下降1.63%、22.45%,泰国含碎5%大米出口价格为每吨480美元,持平。   棉花:7月19日,纽约棉花期货价格为每磅86.52美分,上涨1.63%;英国棉花展望cotlook-A指数为92.15美分,下降1.91%。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全球棉花产销存预测,报告指出2013/14年度因供需关系进一步恶化,全球期末库存大幅调升40.3万吨,报告大幅利空市场,短期内这一利空仍待消化。   食糖:洲际交易所(ICE)原糖期货价格收于每磅16.29美分,上涨1.43%;国际糖业组织原糖综合报价为16.64美分,上涨0.06%。当前,全球糖市供应过剩已拖累糖价跌至三年低点。短期来看,三季度食糖行业将步入纯消费周期,全球食糖消费是稳中有涨,市场将更多的目光转向消费能力以及去库存进程上,利好的成分居多,但目前全球宏观经济整体的风险还没有驱散,影响食糖价格反弹高度。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