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共拆除违法建 ...
71
  近日,兴宁区组织联合执法组,依法拆除三塘镇兴工北路2处非法占地搭盖铁架棚和兴东街道办兴望路4处违法占地搭盖的钢架汽修铁架棚,共拆除违法建筑24700多平方米,清理违法占地面积26000多平方米。  这些违建物多为钢架大棚和简易活动板房,违建户受利益驱动,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擅自占地搭建。兴宁区执法人员依据相关规定向违建户送达相关文书,并责令限期自行拆除搬迁。至拆违当天,以上被拆除的违建物均未能在限期内自行拆除搬迁。  为坚决打击违法占地 ...
南宁打造园林景观提升工程 人行天桥成空中花廊
  在灿烂的阳光下,无论是走在大街小巷、广场公园还是立交天桥周边,南宁到处绿树成荫,一片郁郁葱葱。市民徜徉在一片片绿意之中,或赏花散步,或嬉戏玩耍,或端坐小憩,一张张笑脸快乐绽放。  半城绿树半城楼,在城市绿色和谐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及市重点办等部门组织协调、攻坚克难,不断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其中,“中国绿城”提升工程安排建设项目共118项,投资约14.3亿元,重点对城市道路、立交桥(人行天桥)、重要门户、重要景观节点等实施建设和升级改造提升。截至9月17日,已开工63项,开工率53.39%;已完工44项,完工率37.29%,累计完成投资6.0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42.31%。完成种植三角梅583615株,完成年度种植任务的99.25%。其中列入服务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城市园林绿化美化彩化提升项目52项,截至目前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已完工46项,完工率88.46%。  金湖广场繁花似锦  “近段时间来,我发现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花卉品种多了,植物空间的层次感更强了,整个金湖广场就像个自然生态的森林公园一样。”说起金湖广场的变化,在附近居住的居民刘大爷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自从2006年退休后,他和老伴经常来金湖广场晨练、散步,几乎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过去的金湖广场,绿化是以“乔木+片植地被”的种植模式为主,开花乔灌木、彩叶植物、时令花卉的运用不够,品种较为单一,造成了广场绿化生态化不足和绿化彩化效果不够等问题。但是,今年以来,刘大爷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金湖广场在绿化方面的改变。  和刘大爷有着同样感受的市民还有很多。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建设业主南宁市体育休闲公园对金湖广场进行园林景观提升,总提升面积约为77919平方米,其中景观广场面积63862平方米,绿地面积约14057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园林景观绿化改造提升设计及给排水工程,总投资估算为497.33万元。其中,建设总投资中第一部分工程建设费为431.13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42.51万元,基本预备费为23.68万元。  “项目重点一是突出绿量;二是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采用适宜在南宁生存的乡土树种;三是提升彩化,种植30多种植物,营造出四季花开的景观效果。”体育休闲公园主任雷世珍表示,经过多次现场勘察,林业和园林局和设计院根据市领导的要求,在秉承“尊重现状、花化彩化、四季花园”的基础上提出改造思路。并在广场开展绿化提升施工期间,在林业和园林局指导下,体育休闲公园有效组织建委、财政、规划、交警部门、城投公司、市重点办、广场管理处、苗木供应商等部门和单位,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协调做好各项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完工。  三座立交绿荫如盖  据了解,白沙―壮锦、白沙―友谊、白沙―星光立交桥园林景观提升工程是2014年我市“中国绿城”提升工程重点项目之一,目的在于提升白沙大道三个立交的绿化景观质量,树立全市立交桥绿化模式典范。项目计划总投资约7000万元,其中苗木采购量约3500多万元,涉及范围包括白沙―壮锦、白沙―友谊、白沙―星光三个立交桥的绿化,总改造面积约230000平方米。  但是,施工红线与设计红线不吻合等原设计存在缺漏、植物配置模式单一、修剪植物比重过大,种植形式人工痕迹明显等问题一直影响工程改造的进度。为尽可能解决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市林业和园林局将努力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积极创新应用新材料,在增种南洋楹、尖叶杜英、秋枫等高大乔木,以及大花紫薇、鸡蛋花、黄槐、三角梅、角茎野牡丹等开花乔灌木基础上,创新性采用灌木组团种植、时花播种、生态袋护坡等方式,打造生态自然、错落有致、四季花开的“生态绿岛”,以吸引市民驻足观赏。  拉开“中国绿城”城市立交景观提升工程开工序幕的白沙―壮锦、白沙―星光、白沙―友谊立交绿化提升工程历时两个月,今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完成绿化投资约6800万元,森林式、多彩化城市立交景观显现,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并为我市园林绿化提升建设树立了样板。此外,积极打造空中花廊,6月底前完成白沙大道、快速环道11座人行天桥及民族大道2座立交桥的美化彩化提升;8月底前基本完成五象―壮锦、五象―友谊、五象―银海3座立交主跨线桥上绿化种植任务。

【去网站看看】
南京上坊公租房达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三星级是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评定的最高标准,记者从前天在上坊保障房项目现场召开的“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获悉,这里8万平方米的公租房近日被评定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这是我市保障房项目首次达到这一标准,在我市所有住宅项目中也居于领先水平。  来自住建部和国内其他城市的建筑专家现场交流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公租房项目达到三星级标准,在国内并不多见。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能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对于材质和技术要求较高,而保障房建设又有成本要求,南京保障房建设怎样做到低成本和高标准兼得?  据介绍,这8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在设计过程中不仅通过设计大赛挑选合理户型,还采用计算机模拟,优化建筑通风、日照和采光,既实现同样的占地面积下能容纳更多户数,又能让住户住得舒适。  上坊保障房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工业化流程,墙体楼梯都是工厂里先生产好的配件,到现场进行组装,工时大量节省,而这些墙体已经加装了保温材料,节能效果突出。这些公租房都是精装交付,12层以下住宅及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均设置了一体化设计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空气能热水系统。“四大片区的太阳能热水产品均统一招标采购,比单独招标价格要低30%到40%。”安居集团董事长毛龙泉介绍。  此外,这个公租房片区全面使用雨水回用系统,在地下室设置水箱,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用于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  据了解,我市四大保障房片区建设标准要高于普通商品房,除了公租房部分达到三星级之外,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的有651万平方米,二星级85万平方米。(记者 王馨)

【去网站看看】
湘鄂情建宁路店变养老院 建筑面积9200多平米
  记者近日从民政部门获悉,湘鄂情建宁路店已从一家上市高档餐饮连锁店“变身”为鼓楼区建宁老龄康复护理中心,今年10月底试营业。这是我市第一家已核准的由高档餐饮企业转型而来的养老院。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鼓楼区建宁路上的这家养老院,周围已拉上围挡,工人正准备拆除“菁英会”的门头,内部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  该养老院院长董仲陵告诉记者,中心的前身叫“菁英会”,是餐饮企业湘鄂情在南京的一家连锁店。“湘鄂情酒店是第一家登陆A股的民营餐饮企业,南京的这家店曾是附近较为高档的用餐去处。”他说,这里紧靠阅江楼风景区,环境优美,但受公务、商务消费骤然降温的影响,生意逐渐转差,酒店方遂萌生转型想法。  与此同时,鼓楼区正在为如何增加养老床位而犯愁。鼓楼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在主城区很难找到新建养老机构的场地,我们四处物色后,觉得这里最适合改建养老机构。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建设、运营一家养老机构。  据介绍,这家酒店有3栋楼,建筑面积9200多平方米,有近百个包间。养老院基本保留了酒店原有结构,餐饮小包间改为单室套,大包间变为标准间,以两人房为主。改建后,养老院聘用了原酒店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比如厨师、后勤人员。  董仲陵说,改建后的康复护理中心,已领到医疗卫生许可证,未来入住老人可以直接在这里刷卡就医。这里还配有医疗、康复、休闲等服务设施,老人们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不亚于高档酒店的优质服务。  针对入院收费问题,院方表示,养老院定位高中低档结合,月收费将在3000元―8000元不等。  目前,鼓楼区建宁老龄康复护理中心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预计下月底开始试运行,届时有望解决鼓楼区200多个养老床位难题。  “餐饮酒店原有的中央空调、电梯等硬件设施,养老机构都能直接利用,这可以省去一笔建设费用。”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会长徐士锦说,养老院吸纳餐饮企业部分管理人员,利用他们的经验服务养老业,对养老服务的提升很有促进。高档餐饮酒店转型做养老院,在我市是第一次尝试。这对其他餐饮企业转型有借鉴意义,还能有效缓解老人入院难问题。(记者 马道军)

【去网站看看】
中海地产质量两天两曝光 342亿元品牌价值掉粉
  中海御龙湾重新浇筑塌陷的楼板  品牌价值,不仅体现在企业宏观数据的健康增长,产品质量和受众的口碑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9月19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2014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报告》。企业间的竞争依然激烈,据数据显示,中海地产品牌价值342.46亿、万科品牌价值为341.62亿、保利地产品牌价值则是306.76亿,分别在价值创造、规模效益和成长速度方面继续引领行业品牌发展。  然而,品牌价值引领行业的中海地产却一直没有走出质量问题的漩涡。9月24日,据东方卫视报道,呼和浩特中海御龙湾小区144套房子存在楼板严重塌陷的情况,其中业主刘先生的房子下沉11公分左右。该小区现已修复,继续销售。  9月25日,据陕西日报报道,因业主投诉开发商存在合同欺诈,火灾频发、房屋质量存隐患等问题,西安中海城发生集体退房事件。此前,关于西安中海城一事,媒体就有所报道。9月21日消息称,在采访过程中,3名央视记者遭中海城数名保安殴打致伤。  有专家分析称,“楼市下行通道期,质量问题很容易使开发商和业主矛盾激化。但无论任何时期,开发商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硬伤的重要性。口碑丢了,最终市场也难保,品牌价值就更无从说起。”  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联系到中海地产品牌负责人,对方并未给出正面回应。    三天前,东方卫视播出了一档名为《呼和浩特中海地产百套住宅楼板塌陷事件调查》的节目。节目对呼和浩特市中海御龙湾业主刘新林的遭遇进行了报道,并指出该商业楼盘普遍存在楼板塌陷的情况。  2012年12月,刘先生为了方便孩子上学,通过贷款的方式在呼和浩特中海御龙湾小区购买了一套房子。  一年后,刘先生拿到了新房的钥匙,准备装修入住。而此时,刘先生发现新房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装修队的施工人员向刘先生反映,从客厅到餐厅、书房,整个房屋的楼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沉。“整个已经下沉大约11公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先生说。  刘先生向施工方中海弘洋地产方面反映后,对方派工作人员到现场看了之后装修被叫停。刘先生说,勘察过来检测了一下,说楼板的厚度不够,整个挠度也不够,整体都不合格。  记者才采访时还发现,除了房顶厚度不够外,地板的厚度也不够,刘新林跳动的时候,记者感觉到地板颤动明显。  另外据统计,这样的情况并非单单发生在刘先生一家,楼上楼下的大部分房子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共涉及两栋楼144套房子。其中,49套已经交了钥匙。    对于刘先生提出的问题,中海地产答应维修。据记者了解,维修的办法是将原有的楼板拆除,增加钢筋,然后重新浇筑混凝土。  目前,两栋楼已经修复完毕,恢复正常销售。新房尚未使用,就经历了大规模的修复。这样的房子还算新房么?项目施工方中海弘洋地产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并不会在房屋销售时对消费者说明这些情况。  中海弘洋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少哲解释道,“房屋可修是国家允许可修的,那也有可能在没交房前我也修复过。”  专家认为,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开发商要在买房前告诉消费者房屋的建造和修复情况,所以开发商只说优势,不说问题。这样,消费者的知情权难以得到保护。  内蒙古消费者协会副会长袁威伟表示,作为经营者,房子出现问题之后,开发商重新改变了建筑的方式,有的还可能会改变建筑结构,这种情况应该告知下一个买房的消费者。  新房在正式交付前,要经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严格审查和验收,中海弘洋地产公司交房之后为什么还会出现大面积的质量问题?我国项目开始实行责任主题质量终身责任制,但是项目上的质量通病还是没有根治,对此新华社评论称,楼脆脆、楼歪歪事件时有发生,说到底主要原因还是惩罚制度不严,执行不力。    9月25日,据陕西日报报道, 9月20日,西安中海城项目发生业主集体退房事件。业主现场发放的维权单上写着,“中海城42天三次着火,业主担忧未来安全难保,抗议中海无视业主安危,强烈要求集体退房”等字样。  据了解,维权事件涉及业主人数较多,业主一致要求中海地产退房。主要原因在于项目质量差,存在安全隐患,然而每次和开发商交涉都没有结果。  一名业主表示,买了中海城的房子,当初买房是看中他的品牌,没想到现在质量这么差,房子本身存在很多细节问题,更重要的是房子还没建好,就在一个半月发生了三次火灾,问题频频,安全都保证不了,这样的房子谁还敢住啊!  另外一位吴姓业主也说,“中海城问题太多咧,我们新买的房子还没建好,就发生了三次火灾。这还不算,中海城还用空白合同糊弄业主,严重损害老业主权益。自己小区没有学校,还给客户承诺有学校可以上。”  据记者了解,在今年4月份,中海城业主就提出了项目存在的问题:在建楼盘先后三次失火,原因何在?是管理事故还是工程质量问题?希望中海城能公开施工材料等信息,并接受相关部门监督检查。  但一系列的问题并没有得到中海方面的回应。    由于靠装修起家,凭借着成熟的成本管控体系,中海地产“利润之王”的名号曾经享誉地产圈。  在合并中建地产之后,中海地产在土地储备上超过了万科。同时,中海这艘大船也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其2013年年报数据显示,中海地产2013年实现营业额824.7亿港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实现净利润231.8亿港元,同比增长23.1%。不可否认,在激越的发展过程中,中海地产确实交出了一份数据漂亮的年报。  在新近公布的《2014年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中,中海地产还凭借着342.4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行业首位。万科、保利则紧随其后。对于中海而言,这无疑也算是一件喜事。  但是,发展过程中在各地不断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却成为业主指责中海地产的直接原因。此前,有多家媒体发文,对中海地产快速发展的“后遗症”进行报道。而中海地产方面,均选择了不予理睬的态度。  9月21日,有媒体爆出,称西安中海城保安殴打3名采访的央视记者。消息一出,舆论更是一片哗然。  “品牌价值的体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和排名。面对各地爆发的质量问题,建议中海应该妥善解决,而不是采取回避或者是更为激烈的方式。如果这样下去,质量问题早晚会蔓延成品牌危机。”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研究员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记者 郭晓伟)

【去网站看看】
嘉兴农行:试水农房抵押贷款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农业银行嘉兴分行坚持服务“三农”的基本方向,立行立改,全力打通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  嘉兴农行启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基层走访活动――服务三农“百村万户”金融下乡活动。该行按镇组建了38个工作组,走访行政村和农户。至8月末,已经走访38个镇政府、197个村,220家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走访农户并建档10248户,走访“惠农通”服务点288家。针对了解到的问题,该行逐户制订金融服务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实施的量化目标,明确实施的时间表。到9月底,初步解决当前农村、农户反映集中的问题。  为了加强服务三农的队伍力量,嘉兴农行在5个县域支行及秀洲、南湖支行建立10人左右的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组,帮助乡镇网点做好客户服务。今年二季度起,开展了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室的建设。至8月底,已分批在全市开设了40个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室。客户经理们携带三农金融服务包、移动开卡机等设备每周定期驻村服务,宣传经济金融政策,受理农户存款、贷款、理财、结算等金融服务。  此外,嘉兴农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省分行批准,在嘉善、桐乡、海宁、平湖试点开展农房抵押贷款业务。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了农村信贷产品,破解了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让农户真正感受到农行是“接地气”的银行。嘉兴农行5月份选拔了37名干部,到乡镇镇长助理岗位交流锻炼,协助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金融工作。通讯员 张炜

【去网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