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11个产业园20 ...
63
  记者日前从通州区获悉,今年,预计通州区11个产业园区(基地)将完成工业总产值475亿元,同比增长9.2%;总收入1000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税收71亿元,同比增长15%。  园区是通州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为通州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通州共有11个产业园区(基地),分别为光机电基地,金桥基地,物流基地,商务园,经济开发区东区、西区、南区、北区,永乐开发区,聚富苑,星湖科技园,总体规划面积65.45平方公里,分布于9个乡镇 ...          
  11月份无疑是电商的再一次狂欢,线上销售大幅上涨给实体零售商的增收带来了压力。  根据上海购物中心协会日前对96家企业的统计,在电商“双十一”冲击下,上海市2014年11月购物中心营业总规模为74.55亿元,同比增长13.8%;剔除新增6家企业因素,同比增长6.5%,环比减少6.7%。  从购物中心不同的业态表现来看,11月份百货零售、文化娱乐、专业专卖、餐饮、电子电器、大型综合超市同比分别增长了26.8%、14.4%、12.9%、11.4%、10.8%、6.0%。  不过,和10月份相比,除了百货零售环比略有增长(为1.7%),专业专卖、文化娱乐、大型综合超市、餐饮、电子电器环比分别减少3.5%、6.1%、7.8%、14.4%、21.8%。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周浦万达广场、百联世博源等在内的购物中心在11月份的营收增幅位列前茅,上海市购物中心协会指出,较快的增速主要来自业态调整以及专场营销活动。2014年,上海南京西路的中信泰富、梅龙镇、金鹰,陆家嘴正大广场,徐家汇的港汇、美罗城等“老牌”购物中心均进行了“低调”调整。  根据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最新统计,在上海112家已开业的购物中心中,2014~2015年已经或计划改造的项目达40家,占全市比重的35.7%。40家调整的购物中心中,48%是都市型购物中心,37%是区域型,15%是社区型。除了调整引入档次更高的品牌或者具有特色的设计师集合店,有些购物中心还改造动线、车库,引进剧院、美术馆特色业态等。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上海计划开业的购物中心达36个,商业面积达247.2万平方米。其中,浦东区新开业的购物中心数量最多为10个,部分是受上海迪士尼的开园拉动。  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任齐晓斋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眼下实体商业受到两股比较大的冲击,一是电子商务,二就是过快的实体商业发展速度,这是全国都面临的问题。在齐晓斋看来,所谓的调控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区域的控制程度也会不同,包括大虹桥以及迪士尼板块等将是重点的发展区域。每经记者 王敏杰 发自上海
【全文阅读】
  明年我国住房市场整体延续衰退态势,不过一二线城市楼市在明年下半年复苏,限购政策也有望在一年内全面退出。这是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及社科文献出版社日前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4-2015)》对明年楼市做出的预判。  报告指出,今年住房投资投机全面退潮,大中城市由全线上涨到普遍下跌;商品住宅进入相对过剩阶段,成交量萎缩,库存水平攀升,住房市场进入自发调整阶段,“买方市场”时代来临。明年一二线城市房价降继续下滑,三四线城市房价将稳中有降。具体而言,明年商品房房价大概下降5%,销售面积降低12%,住房开发投资增加9%。  “一二线城市房价将继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投资属性过高,住房空置严重,居民投资理财渠道增加,住房投资全面退热,单靠刚性需求或改善性需求难以消化已有商品库存和支持房价上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室博士邹琳华表示,明年房价以软着陆为主,不会出现整体崩盘,在住房结构性过剩的条件下,一年内一线城市住房限购政策有望全面退出,更多地通过市场价格而非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记者 熊海鸥)
【全文阅读】
  “我们一年的土地出让金三万多亿,这么巨额的收入没有法律规范,我认为确实应该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原主任高强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的“财经战略年会2014”上表示。  高强说:“土地出让收入是政府的交易收入,政府把农民的土地征过来,再挂牌卖出,这里面有一个价差,应该立法规范。”  据国土资源部数据,全国土地出让价款去年首次超4万亿元,13年间增长超30倍,总额累计19.4万亿元。最近5年支出达13.49万亿元,部分省份已超过税收收入,土地收支账存在诸多乱象。  今年审计署展开的土地出让金全国性审计结果不日也将公布。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全国性土地出让金审计,不仅能够揭开一些地区土地出让金收支乱象的盖子,还能摸清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对土地出让的依赖程度,为下一步强化土地出让金管理提供支撑。  对此,多位专家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出让金的管理使用问题还需要加强立法,通过法治加以规范。他们认为,围绕土地出让金的财税制度改革,终归绕不过一个立法的问题。如果要把土地出让金合并到房产中一起征税,就需要在房地产税立法中加以明确。如果土地出让金继续独立存在,也应该专门立法明确其是否应该纳入财政收入统一管理、土地出让金的使用如何科学分配。  在高强看来,无论是税收还是非税收入都应该通过立法加以规范,政府的所有收入都应该依法取得。“我们现在的财税法制很不健全,这是预算改革中的大问题。”他表示。  高强认为,健全财税法制首先应该做到税收法定。“目前我们的税收基本上都依据法规,由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制定,这一授权就是好几十年。”高强说,目前我国18个税种只有3个税种有法律,其他都是法规,增值税、消费税等大税种的征收都没有立法。“从群众口袋里面掏钱真的是很要命的事,更需要立法规范”。
【全文阅读】
每经记者 江然  经营不到一年,NOVO百货成都天府店于近日悄然撤场。自2013年底重庆首家NOVO百货门店关张后,该公司在西南地区再损一卒。  “已初步决定关闭该店。”NOVO百货成都天府店经理熊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确认,“过去一年的经营情况并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香港、主打潮流服饰的小众百货NOVO一向以买手制、差异化、自营模式“为傲”。进入内地十年来,由于受到国际私募巨头KKR的青睐而快速扩张,后又全面收缩。“目前自营比例只占不足三成。”香港Toppy&NOVO集团市场总监唐飞宇表示,最初进入内地时,这个比例曾高达70%~80%。  行业下行之际,多家传统百货正欲试水买手制以打破联营模式。“就目前而言,内地还没有买手制成功的案例,真正实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部副主任赵萍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买手制尚面临缺少资金、人才以及机制等多方面问题。  经营一年撤场  12月24日上午,NOVO百货成都天府店内已“人去楼空”。仅剩的两家餐饮企业中,有一家正打包收拾,欲搬离此地。“商场(指NOVO百货)调整,只说让大家撤柜,也未具体说明原因。”店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作为今站购物中心主力店的NOVO百货,占地面积接近3000平方米,于2013年12月开业。  “已初步决定关闭该店。”2014年12月26日,该店经理熊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确认。不过,NOVO百货并未撤离成都,其万象城店仍在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地处地铁换乘站的今站购物中心是典型的轨道交通商业,业态以服饰与餐饮为主,主打快消费。统计显示,该地铁换乘站平日人流量可达10万人次,周末则可达到30万~40万人次。除餐饮业态发展较好,“其他快时尚服饰品牌也有诸多百万店,且涨势乐观。”今站购物一位负责人介绍。  为何NOVO百货在此遭遇 “滑铁卢”?依照商场经理的说法,“尽管人流量较大,但周围以定价较低的快时尚服饰品牌居多,NOVO在价格上不具优势。来往的人流也并非是目标客户。”  今站购物中心管理人员亦表示,电商对于以潮牌、小众为标签的零售业态冲击更大,“网上的服装在款式设计上不相上下,甚至更前卫,加之具有价格优势,对潮牌百货就更不利。”  启动“买手制电商”模式  事实上,NOVO百货重庆国贸店在2013年底也宣布“暂别”。  2013年底,时任NOVO百货总裁唐宇寰在接受赢商网采访时表示,2014年商业地产会比较辛苦,NOVO将全面采取收缩策略,对部分亏损门店进行调整,不再开设新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03年至今,NOVO百货在中国内地先后开出共20家门店,截至2013年底关闭3家,但其官网上最新显示,NOVO百货在内地门店数已下调至14家(包括成都天府店)。  “目前还有一些调整。2015年,NOVO百货预计把门店数量维持在15家。”唐飞宇表示,“目标就是求稳。”  NOVO先后通过买手、自营等模式引入多个潮牌,也曾因此赚足人气。但在以联营为百货主要模式的内地,NOVO却逐渐放弃了早年的立足之本。如今NOVO百货的自营占比已衰退至不足三成,“早前是自营品牌所占比例达到七八成。”  “自营赚的是辛苦钱,要担更多风险,初始投入也更大,”赵萍解释道,“联营则相对容易。”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NOVO百货方面的证实。唐飞宇以另外一家多品牌集成店目前的经营状况举例,“囤货量很大,几乎都是打折品。”另一方面,山寨货盛行也让辛苦培育的品牌逐渐失去竞争力。“顾客若不辨别真假,对品牌会有很大伤害。”一位NOVO百货管理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重现其“买手制”优势并加快转型,NOVO百货已启动电商战略,而在2013年底唐宇寰接受采访时,NOVO百货还未有启动电商的打算。  “12月初,NOVO微商已上线,2015年1月将在天猫国际上线,与几大电商平台的合作也将陆续开始。”唐飞宇称,NOVO百货在内地市场累计的300万有效粉丝,亦是其激活线上交易的宝贵资源。据他介绍,在天猫国际的商铺将以国家为单元推出。“首先是‘韩国馆’,将发挥此前的买手优势,引入上千韩国本土品牌,实现海外直购,以降低运营成本。”唐飞宇直言,此次依托电商平台,将坚持差异化,“线上线下的品牌绝不重复。”  买手制面临三大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NOVO百货在内地市场的失利,让多家正欲试水买手制谋转型的传统百货 “感到一丝寒意”。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14年三季报显示,A股22家百货类上市公司中,仅有4家企业三季度营收实现增长,八成企业营收下滑,12家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占比超五成。值此行业低迷之时,欧美已十分成熟的买手制逐渐被国内传统百货重视。  今年4月4日,南京新百(600682,SH)发布公告称,以2亿英镑成功收购英国百年老店弗雷泽百货商店集团(HouseofFraser)。前者宣称将借此机会引入弗雷泽百货成熟的自有品牌和买手制运营模式,实现从传统百货到现代百货的重大转型。老牌百货王府井(600859,SH)亦在今年8月提出将进行“全渠道革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自己的买手团队,直接进行商品采购,形成独有的自营商品区域”。除此之外,区域性百货龙头重庆百货(600729,SH)也于早些时候打出试水买手制的口号。  买手制能否成为拯救传统百货的“救命稻草”?“就目前而言,内地还没有买手制成功的案例,要实行买手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赵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事实上,试图在内地市场继续践行买手制的洋百货亦出现水土不服。一个典型的案例即是老佛爷百货在华首家门店上半年亏损已扩大至2000万港元,而老佛爷百货“引以为傲”的买手制,因为“不适合国情”而未找到用武之地。相比之下,NOVO百货的退败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在赵萍看来,传统百货试水买手制、加大自营比例面临三大难题。“首先缺资金。因为长期扮演‘二房东’角色,内地百货多为轻资产,流动资金亦有限,买断商品的自营模式需要在前期大量占押资金、囤货,风险较高;其次是缺人才。”赵萍指出,“第三是缺乏机制。成熟的买手制以买手为核心,企业的采买、促销策略均围绕买手做出,但内地百货多以国营为主,这就决定决策层很难是买手。”
【全文阅读】
  广州12月30日电 (王华 吕颖)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如桂30日称,今年广州房地产市场量跌价升,呈逐步回暖态势。他还透露对明年楼市的调控思路:优化调控措施,防止大起大落。  据其公布,截至今年11月底,广州全市销售房地产面积730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27%;均价15110元人民币/平方米,同比增长4.5%;一手房库存量1017万平方米。  陈如桂表示,库存量虽较去年略多些,但尚处合理区间,按12个月消化周期来说仍算正常。  陈如桂分析认为,今年广州楼市呈现逐步回暖的趋势:1月,广州楼市成交87万平方米;3至5月月均成交面积65万平方米;7-9月进入“小寒冬”,月均成交面积约为56万平方米;10月受信贷政策刺激,成交量回升至73万平方米;11月,全市楼市成交量再回到年初高点87万平方米,“楼市回暖是明显的”。  对于明年广州楼市,陈如桂表态,要加强市场监管,优化调控措施,确保房价不会大幅度上升,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大起大落,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平稳的市场环境。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近日出台政策“名下有经适房和限价房的市民不得再购房”,对此,陈如桂解释,保障性住房是政府面对低收入、住房困难阶层提供的社保机制之一,有能力购买商品房者,不应再享受保障性住房优惠。本月中旬市国土房管局推出限价房退出与上市指引,为广州8000多套限价房“进退”规则予以明确。  陈如桂还对广州“公积金贷款发放不足”问题作出回应。他表示,公积金贷款申请量迅猛增长与有限的贷款额度存在矛盾,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加强风险防控,并优先贷款给首次置业者。(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