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滢抢镜"蝶后"之争 "焦刘"双
16
   沈阳9月5日电 (记者 司晓帅 张素)媒体赛前热炒的焦刘洋、刘子歌“蝶后”之争被陆滢“抢了镜”。在5日晚进行的第
  新华网沈阳9月5日体育专电(记者王昊飞、张非非、王春燕)“2004年版”冠军朱启南用金牌为职业生涯最后一场全国比赛谢幕,“1992年版”冠军张山无缘决赛未能延续老枪不老的传奇。两位不同时代的奥运冠军,在5日的第十二届全运会射击赛场有着不同的遭遇,但他们一样收获了快乐。   当日是本届赛会第五个“枪战日”,射击赛场一共有两个焦点人物。在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赛场,以资格赛第一名闯入决赛的浙江选手朱启南在决赛中上演了转败为胜的谢幕战。由于此前的50米步枪卧射和10米气步枪比赛中差强人意的表现,使很多人对朱启南夺冠并不抱太大希望。   决赛中,上海选手赵诗涛和山东选手刘大鹏的表现颇为抢眼,一度保持领先。但在关键的第八组较量中,两人分别出现失误,此前一直稳定地“潜伏”在第四名或第五名的朱启南突然爆发抢占头把交椅。最终,再未被反超的朱启南以456环夺得冠军,赵诗涛以451.9环获得亚军,刘大鹏以441.6环获得季军。   “我不惧怕任何对手跟我打比赛,”朱启南赛后笑着说,这是自己最后一场全运会比赛,之后正式“挂枪”,好好陪陪妻子,毕竟在国家队10年的他已经感觉疲惫了。   在女子飞碟双向赛场,“七朝元老”张山没能像高娥、张永杰一样成为大龄冠军,这位曾在1992年奥运会创造百发百中奇迹的巾帼老将在资格赛中仅获得第八名,无缘决赛。赛后,张山颇有些笑看云烟的意味:“我今天特别得意,因为第七次参加全运会了,我每次都给四川队有所贡献。”   女子飞碟双向决赛中,第四次参加全运会的山东选手魏宁以15中的成绩夺得冠军,这名伦敦奥运会亚军表示,自己等这枚金牌等了足足12年,“我只剩一块奥运会的冠军没拿了!”四川选手唐宇、卫冕冠军江苏选手於秀敏分获二、三名。   当日还进行了男子25米手枪速射的较量,广东选手陈可汗在决赛中虽然曾打出全场最差的5射1中一度濒临淘汰,但他也两次完成了惊艳全场的5射全中。第一次5射全中使落后的他得以保全晋级资格,第二次5射全中发生在与吉林选手刘伟的终极对决中。从开始便保持领先的刘伟最后只打出5射3中,无奈将冠军拱手相让。   “全是汗!有两斤!”以27中成绩夺冠的陈可汗赛后搓着冒汗的手打趣道,虽然比赛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5射1中失误,但自己还是进行了有效调整,能在最后一刻逆转对手让他感觉更有成就感。   6日,本届全运会射击赛场将进入最后一天争夺,届时将产生女子10米气手枪、男子飞碟双向等项目的金牌。
【全文阅读】
  新华网沈阳9月5日体育专电(记者王浩宇 范春生)从2008年北京的一金一银,到2012年伦敦的两金一铜,中国击剑在两届奥运会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如何在2014年的里约继续“亮剑”?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主任王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增强国家队竞争力和加大项目推广力度缺一不可。   就国家队建设,王伟认为伦敦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在新的一个奥运周期中也需要新的备战方式――前往欧洲“取经”。   “在伦敦的成功让我们增加了信心,要好好总结,”王伟说,“不过目前击剑的主体还是在欧洲,所以我们要在备战期间加强和那边的国家队和俱乐部的交流,把一些重点项目的训练长期放在欧洲进行,采取边集训边参赛的形式。”   为何要增加海外拉练?王伟解释道:“任何一个体育项目都离不开文化背景,击剑这样的外来项目尤其如此,去欧洲了解击剑的文化、起源和本质,对我们运动员和教练员很有好处。”   正在进行的全运会击剑比赛中,王伟每天都会到场观赛,他亲眼目睹了仲满、李娜和孙玉洁三位奥运冠军遭遇“滑铁卢”,不过他并不认为这代表国家队的水平有所下降。   “击剑比赛的偶然性很大,而且全运会水平比较高,队员与队员的差距并不大。再说了,像孙玉洁和李娜都是主场作战,压力大,赛前心态上没有调整好比赛过程中自身的一些技战术都没能发挥出来。”王伟说。   坐在嘉宾席,王伟的眼中并不是只有比赛,观众席上的反应也是他在意的地方。而说起击剑的推广,他表示自剑中心目前的工作重点是“让大家能够尽快看懂击剑”。   “现在咱们国家击剑人口其实一点儿都不少,但是能看懂击剑比赛的观众群太少了,大部分都不了解击剑的规则。”王伟说。   据王伟介绍,在普及击剑知识上,自剑中心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比如通过媒体、网络制作推出一些普及击剑知识的小节目;同时在一些国内比赛中,也会安排运动员在赛前为观众示范动作,讲解规则。   而普及击剑知识的声音并不仅是在中国,作为国际剑联副主席,王伟透露国际击剑联合会也有这方面的打算,“国际剑联已经意识到,从推广的角度上,击剑的赛制和规则需要进行改革,简单化。”   在加强科普的基础上,王伟提出击剑运动要主动接近大众,不能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剑中心目前组织的比赛中,有很多都选择了校园作为比赛场地,此外商场也是击剑进行“自我推销”的一块重要阵地。   王伟说:“像女子花剑世界杯的赛事,我们会把赛场设置在商场内,这样大家在购物之余、歇脚的时候关注到比赛。我们要把击剑送到学校门口,送到商场门口。”
【全文阅读】
  新华网大连9月5日体育专电(记者刘美子 朱
【全文阅读】
  新华网沈阳9月5日体育专电(记者马向菲 何军 冯雷)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柔道部长熊凤山5日表示,这届全运会柔道比赛采取许多措施确保比赛公平、公正,最后效果不错;从比赛看来,运动员对新规则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   根据新的国际规则,榻榻米上的三个裁判变为一个,同时增加了仲裁组,后者观看视频对判罚进行确认。而这次全运会柔道比赛将新规则效果放大,现场增加大屏幕,可以随时重放运动员比赛过程;运动员首次可以临场申请复议,即运动员对裁判判罚不满时,由坐在场边的教练举牌示意,仲裁组将现场对争议判罚回顾,确定现场裁判的决定是否准确。   熊凤山说,这两个措施是这届运动会的新措施,目的是为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过去只有裁判能看到仲裁录像,其他人看不到,不够透明,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现在我们现场重放仲裁录像,不仅裁判,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都能看到。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我们就反复放录像,”熊凤山说。“至于临场申请复议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大赛不给运动员临场复议的机会。”   “我们决心把比赛办得公开、公正、透明。从目前得到的反馈来看,效果很好,”他说。   比赛期间,几名运动员因为违反新规定遭到处罚而失去比赛。有的运动员为此提出抗议,出现过比赛结束不愿离场的情况。熊凤山对此表示理解,不过他认为裁判的判罚没有问题,而运动员还需要更深入学习规则。   熊凤山说,在全运会开赛前,全国组织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进行过两次大规模学习,研读新规则,进行实地演练,通过组织实验比赛,对参加全运会的主要队员培训。不过新规实行只有半年时间,全运会是第一个大赛,运动员和教练员对规则有掌握不熟练的情况。   国际柔联对新规则的改革目的在于鼓励进攻和加强与摔跤的区别。这届比赛遵循新规则的精神,对运动员比赛消极和触碰对手腰带以下部位的犯规动作严格判罚。   在男子90公斤级决赛中,东道主选手贾京阳因为碰到江苏对手程训钊腰带以下部分,被直接判负,拱手交出冠军;北京名将何云龙因为同样的理由,在男子60公斤级铜牌战中告负。   在最后一天的女子78公斤以上级两场半决赛,都出现运动员对消极的判罚不满而不愿离场的情景,其中天津队王蕊被判负于解放军队李扬,理由是双手抓住对手袖子时间过长没有进攻。这一判罚受到队员的不满。   熊凤山认为,这个判罚没有问题。他分析说,改变规则之前,运动员被允许抓对手衣袖,而且后面还会有技术实施。但新规要求运动员一旦抓住衣袖就要马上进攻,不能停顿。   “运动员练习了这么多年,一时有点改不过来,这是可以理解的。”他说。   不过熊凤山坦承,尽管新规之后的比赛进行的平稳、顺利,不过他们的工作还有完善的余地。   “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总结。”他说。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