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济南二手房成
21
  7月份,济南二手房市场呈现“量涨价跌”的态势。二手房网签量环比上涨近三成,但同比依然下降,虽然降幅大幅减缓,却依然未能回到跌前的“正常水平”。同时,7月二手住宅挂牌均价继续下跌,并且已连降2个月。  搜房二手房数据监控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整个7月,济南市区共网签二手房2987套,环比6月的2349套大涨27.2%,在6月济南二手房网签量大幅下降之后止跌回涨,但是未能涨回到三四月时的状态。  数据显示,今年6月济南市二手房网签2349套,环比下跌19.6%,继5月下跌之后再次大幅下降,并且连续两个月降幅在15%以上。2013年1月至今年4月以来,济南市二手房网签量比较稳定,各月环比涨跌幅度一直保持在10%以内,仅在春节假期前后出现了大幅的下降,接下来的三四月止跌回升,甚至超过了去年的平均水平。  但是延续了一年多的稳定状态在5月被打破,5月济南市二手房网签量环比下降17.2%,6月再降19.6%,连续两个月的下降让6月二手房市场跌入谷底,7月虽然再次止跌回升,但也同样说明二手房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不稳定的阶段。  7月济南房产市场一改前两个月的颓势,二手房网签量环比上涨27.2%。21世纪不动产济南旺城加盟店总经理李凯分析认为,济南二手房网签量大幅上涨与7月10日确定取消限购有一定的关系,政策影响下,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购房者更能放心置业。另外,5月以来,在“央五条”以及山东省公积金新政等影响下,市民累积的观望情绪在7月份有所释放。最后,济南目前的主力购房人群仍是刚需,不论市场如何变化,购房需求一直强劲。  价格方面,7月济南二手房(住宅)挂牌均价为10354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90%,相比6月出现微幅下跌。这是济南二手房住宅挂牌均价连续2个月出现下跌。两次下跌幅度均未超过1%,房价走势依然以稳为主。  济南新房二手房限购自7月10日全面放开,新房网签量出现一轮短暂的暴涨。但是二手房业内人士却认为,松绑限购对二手房市场的影响尚不明显,加之房贷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济南二手房市场的观望氛围也依旧没有散去。但是政策方面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给刚需购房者打了一剂强心剂,缓解了买卖双方拉锯的紧张局势。  从各行政区来看,7月六大城区二手房挂牌均价呈现“五跌一涨”的态势。其中,高新区是二手房住宅挂牌均价唯一上涨的区县,涨幅为0.42%,挂牌均价9244元/平米。  槐荫区挂牌均价跌幅为1.16%,挂牌均价为8599元/平米; 历下区挂牌均价跌幅为0.51%,挂牌均价为12530元/平米; 历城区挂牌均价跌幅为0.45%,挂牌均价为9216元/平米;市中区挂牌均价跌幅为0.41%,挂牌均价为10897元/平米;天桥区挂牌均价跌幅为0.36%,挂牌均价为8635元/平米。  从网签量上来看,7月,济南六大主城区的挂牌套数呈现“四跌二涨”态势。其中,市中区环比上涨幅度最大,涨幅为2.40%,挂牌量为48126套;再次是槐荫区,涨幅为0.72%,挂牌量为29291套。  高新区的跌幅位居第一位,环比下跌了13.26%,挂牌量为14244套。历下区环比下跌9.94%,挂牌量56270套;天桥区的挂牌套数环比下跌2.91%,挂牌量为30243套。历城区环比下跌2.54%,挂牌量为30549套。
前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房地产市场降温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8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949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7%。  点评: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7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74235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1-6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30398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回落,一是因为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较强的观望心态,投资活动更趋谨慎。初步计算,因1-7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影响全部投资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左右。二是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造业投资积极性。三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融资平台监管趋严等因素制约投资资金来源增长。不过,随着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回升,后几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将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阅读全文】
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创十年最大环比跌幅
  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均比6月份均有所增加,达到64个和65个,幅度超过市场预期。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一线城市在7月份房价全面下跌。一线城市房价大幅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在各地陆续取消限购政策之后,取消限贷的可能性有多大?房价未来的走势又会是什么样的?  虽然房价下调的趋势延续了最近几个月以来的变化,但7月份下调的幅度确实超过此前市场的预期。特别是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成为近43个月下降城市数量之最,创近十年环比最大跌幅。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分析指出:“主要是因为存货量特别大,我们过去几年全国很多城市的新开工量都特别大,导致这几年住房的库存量增的特别快。而另一方面,需求是有所萎缩的,尤其是去年部分二线城市需求爆发之后,今年的需求是有所调整和萎缩。所以市场内部的话,我们主要观察的是供求关系。所以这样一个供大于求的情况就压制了房价。”  具体从一线城市来看,今年5月,上海和深圳楼市就率先开启跌势;6月起,广州加入降价行列;7月,坚挺了24个月之久的北京房价也终于开始“沦陷”,这也就是说,这四个城市的房价在7月份首次出现了环比全面下跌的情况。曾被业内认为“只涨不跌”的一线楼市为何在此轮调整中不能“独善其身”?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四个一线城市房价指数均出现环比下跌,和前几年这几个城市房价涨幅过高有关:“一线城市不是需求问题,而是价格问题,因为2012年到2013年,一线城市涨幅过高,在去年年末的时候,一线城市的同比涨幅达到了20%,在最近几个月市场萧条的情况下,涨幅过快的泡沫被逐渐冲掉。”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一线城市还没有公开救市的做法,“限购”、“限贷”政策仍比较紧。但同时,购房者又预期一线城市也可能像其他城市一样,出现比较明显的价格下调。因此,入市不积极,进而导致库存积压,反过来促使房企进行各种程度的降价。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截至7月底,该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超过2.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4%,同比也是增长了22.8%。分析认为,当前,地方正进入“去库存”的攻坚期,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会加大救市力度。  市场人士同时认为,当前取消限购等微调措施难以拉动市场成交。而对市场成交起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信贷政策。在多地相继“放松限购”之后,个别商业银行开始恢复首套利率优惠政策。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下半年放松限贷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中央是支持刚需的,保护自主需求的,央行银监会的话也已经表态了,说要希望商业银行能大力支持首套房贷。商业银行的话目前已有动作,但是动作比较小。我认为还需要央行和银监会也有一些定向的放松,放松之后商业银行可能有这个利益驱动,去加大和支持首套房的力度。”  在这些政策调控下,未来的楼市走向如何?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一线城市由于需求总量还很庞大,所以只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需求会很快的回到市场。但三四线由于需求萎缩情况明显,房价回稳仍需时日:“一线城市的问题是价格,只要价格出现一些波动,后续市场会有气温回升的可能性的,三季度继续调整之后,四季度随着金九银十购买力的释放,大部分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价格是会企稳的。三四线城市我们认为起码会调整到明年年中,甚至有可能会调整到后年。”  张大伟建议,对于一线城市特别是核心地段,在目前降价的情况下,购房者可以做选择性的入市。但对于三四线城市,购房者务必要谨慎。 (记者 李琳)

【阅读全文】
中国楼市持续多年“高烧” 回归理性要挤出泡沫
  下半年开局首月,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房价环比齐跌,其背后的信号值得关注,这说明一线城市楼市已经进入深度调整的“新常态”。  相对于以往的几轮楼市调整,各方应以平常心来看待楼市“新常态”。中国楼市持续多年“高烧”,需要挤出“泡沫”回归理性发展的轨道。  一个共识是,中国楼市整体不会崩盘,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城镇住房需求仍会支撑楼市持续前行。  针对楼市的“新常态”,不同地方应抱着平常心视不同情况实施精准定向调控。地方政府还应抱有调控观念转变的平常心,应尽量减少使用“限购”等行政手段调控楼市,而是多借助税收等市场和法律手段调控。同时,作为新调控观念的重要配套手段,政府还应不折不扣地继续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  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7月份,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房价首现全面下跌,环比降幅分别为1.3%,1.4%,1.3%,0.6%。其中,北京房价自2012年6月以来首现下跌。上海新房环比下跌1.4%,在一线城市中跌幅最大,并创下33个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2个和1个;持平的城市个数均为4个;下降的城市个数分别为64个和65个。  7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65个和51个,分别比6月份减少了4个和11个; 持平的城市个数分别为2个和4个,分别比6月份增加了2个和4个; 下降的城市个数分别为3个和15个,分别比6月份增加了2个和7个。  70城中,硕果仅存的两个上涨城市厦门和大理,价格涨幅也分别只有0.2%和0.1%;杭州则连续2个月领跌全国楼市,下跌幅度扩大至2.5%。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中,上海7月房价下行趋势最为明显。7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同比价格涨幅为4.8%,大幅回落3.4个百分点。在此前9个月中,上海新房价格涨幅持续领跑一线城市,此次却退到了末位。  北京、广州和深圳三地新房价格涨幅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分别回落3.1个、2.4个和1.6个百分点。  上海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1至7月,本市商品住宅竣工面积751.2万平方米,下降6%; 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912.38万平方米,下降15.8%。  在同比涨幅下降、环比跌幅增大的情况下,上海楼市“以价换量”的现象较明显:不论新房还是二手房,在价格出现松动的区域,成交量有所回升;但在房价“坚挺”的区域,成交量并不理想。  据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研究部统计,7月上海全市成交住宅1.3万套,同比下降36.7%,环比下降0.9%,连续4个月呈下降趋势。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外环以外楼盘的价格松动情况较为明显,上半年降价幅度最大的楼盘就处在外环线外。  相比之下,中心城区看似“坚挺”的房价正遭遇“有价无市”。记者走访获悉,静安区二手房价格总体保持平稳,但问题是成交量很不理想,部分小中介甚至频繁吃“白板”。(记者 徐蒙 任

【阅读全文】
南京房价月跌1.1%,创5年最大降幅
  南 京  新房 同比 +4.5 环比 -1.1  二手房 同比 +3.0 环比 -0.9  无 锡  新房 同比 持平 环比 -0.6  二手房 同比 +0.2 环比 -0.7  扬 州  新房 同比 +2.5 环比 -1.8  二手房 同比 +1.7 环比 持平  徐 州  新房 同比 +2.5 环比 -0.1  二手房 同比 持平 环比 -0.3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南京房价连续第二个月回落,新建住宅、新建商品住宅分别比6月跌价0.8%和1.1%,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最大月跌幅。    月跌1.1%创09年以来最大跌幅  继6月新旧房价打破2年的持续上涨,首次双双下跌后,7月南京楼市延续了跌势,而且跌幅进一步扩大,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分别比6月下跌了1.1%和0.9%。记者查阅2008年以来的房价数据发现,自2008年那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国包括南京的楼市共经历了“2涨3跌”,2009年6月前第一轮下跌,2009年7月-2011年3月第一轮上涨,2011年4月-2012年4、5月第二轮下跌,2012年6月之后第二轮上涨,2014年年中以来第三轮下跌。  对照这6年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房价数据,今年7月份南京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一个月之内下跌了1.1%,是国家开始发布这一数据以来的月环比最大跌幅。  不管是新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本月仍是大户型引领降价潮。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上分析,90平米以下刚需房价月跌1%,90平米以上改善型及144平米以上大户型均下跌了1.1%。总价高的大户型,价格跌得更快,二手住宅价格上,与6月份相比,7月南京的刚需房价格下跌了0.6%,改善性住宅价格下跌0.8%,而大户型则一个月就跌价了1.6%。与去年7月时的房价水平相比,当前南京二手住宅价格只比一年前高了3%,大户型则只高出2.2%。  四市齐跌,无锡新房价跌回一年前  纳入国家统计局70城市房价统计的江苏四市――南京、无锡、扬州、徐州,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全部下跌,其中月跌幅最大的是扬州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一个月之内下跌了1.8%,这也是2011年以来扬州房价“跳水”最猛的一个月(见上表)。  70城市中仅2市新房价仍小幅上涨  纵观全国楼市,7月份降价成为主流。仅厦门和大理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仍有微幅上涨。作为全国楼市“风向标”的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7月份新旧房价全部双下。  扬子晚报记者 石小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