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再变,心不变— ...
33
飞火流星、团队之星、普天同庆、桑巴荣耀……相信同学们对于近几届世界杯专用足球都并不陌生,而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支足球的诞生也都代表着科技与文明的进步。那么,第一届世界杯用球是什么样的呢?世界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指定用球的呢?为什么如今每届世界杯用球都来自adidas呢?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回顾一下历届世界杯专用足球,以及其中那些鲜为人知的设计故事。第1届/ 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各球队自带足球▲第1届世界杯决赛阶段用球:左边是阿根廷 ...
实验室带你过周末:2014 年 6 月 21、22 日
天气逐渐炎热,各地的周末活动也在升温,失物招领Lost&Found在上海带来日本陶艺家作品展,让大家在入夏时节感受平心静气的工匠之作;广州的村上隆原作版画画展想必也会掀起一阵热浪;而在周日,实验室和诺基亚带来“两个小伙伴”成都分享沙龙,一起来参加吧!北京-6月21日(星期六)16:00-18:00展览:一间不属于自己的房间(开幕展)地点: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中一街空间站活动详情北京-6月22日(星期日)15:00-17:30讲座:应对未来的能力从何而来?地点:朝阳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剧场活动详情(致电010-57800200提前预约)上海-6月21日(星期六)19:00-22:00PSILOVEART艺术音乐派对地点:静安区淮安路668号6楼活动详情上海-6月22日(星期日)下午土之季——日本陶艺家作品展地点:黄浦区卢湾区南昌路116号失物招领Lost&Found活动详情广州-6月21日(星期六)14:00-17:00展览:从建筑到地域·从地域到建筑地点:越秀区晴波路33号星海音乐厅活动详情广州-6月22日(星期日)14:00-18:00日本大师村上隆原作版画画展地点:海珠区滨江东路554-1号尚洋艺术港活动详情成都-6月21日(星期六)15:00-18:00杨述、黎朗、余极个展(开幕展)地点:高新区天府一街699号铁像寺水街南区3-5号千高原艺术空间活动详情成都-6月22日(星期日)15:00-16:30“两个小伙伴”——成都,一起来玩诺基亚Lumia630和NokiaXL地点:青羊区太升南路200号诺基亚专卖店活动详情杭州-6月21日(星期六)14:30-17:00如果我是一只鸟——包建独立动画作品展(开幕展)地点:拱墅区和睦路2号元谷创意文化园1108室元构画廊活动详情杭州-6月22日(星期日)13:30-16:30讲座:传统文化在当代城市美学中的传承与创新地点:西湖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邵逸夫科教馆207报告厅活动详情(编辑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发送至13372569169)相关说明:实验室推荐的活动中,“时间”是我们建议去的时间,从而避免与其它活动相冲突。有的活动(如展览)会持续几天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详细时间可以通过“活动详情”进一步了解。

【去网站看看】
简单美好的千元机体验,实验室与诺基亚“两个小伙伴”手机沙龙手记
在我们持续关注诺基亚的消息(被微软收购、推出Lumia630等新机、对Android系统的尝试)之后,上周日(6月22日)在成都,我们和诺基亚一起带来主题为“两个小伙伴”的手机体验沙龙,我们邀请到十多位关注诺基亚的同学一起来体验最近诺基亚的两款明星机型——搭载WindowsPhone8.1版系统的Lumia630,以及诺基亚首个Android系统产品线上的顶配型号NokiaXL——同时在互动当中也进一步增进大家对两款千元机、乃至对整个诺基亚方向和理念的认识和了解。此次活动直接将分享地点放在诺基亚太升南路专卖店内,让大家能够一次性、直观地感受诺基亚多款机型。门口搭建起大大的“XL”字样模块,而我们的设计师确定了这次黄绿相间的主题视觉,这是这两款机型的主色调,这些视觉贯穿整个活动当中。现场的一些物料准备,各种让人一下子就想到诺基亚的绿色、黄色等各种彩色元素。▲来个体验机叠叠乐,你能认出都是哪些机型吗?▲这次活动从招募阶段开始,我们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就吸引了非常多同学关注和参与活动,当中的一些同学也受邀到现场进一步体验和交流。“你想要一款怎样的手机?”这次我们邀请到的分享嘉宾是诺基亚的培训讲师阮秋予先生。阮先生在简短的开场后,就向现场的同学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要流畅”、“拍照要好”、“不喜欢街机”……几位同学逐一分享了自己对手机的需求,这也引出了Lumia630,双卡双待、操作流畅、高性价比、安全稳定、多种拍照模式……当然包括色彩鲜艳的外壳,第一眼就“先声夺人”,这也是很多人看到诺基亚现在的新机都会很好奇地先拍照分享的原因。▲分享Lumia630,色彩自然少不了。面对那些专业的发烧友才能一眼看懂的参数,更多人都是在体验中来判断一部手机是否适合自己,活动现场我们也强调了这一点,“抛开参数,一起来玩转Lumia630”。现场进入第一个游戏环节:“创意630”,这是利用WindowsPhone系统当中两个有意思的拍摄应用“诺基亚创意工作室”和“诺基亚再对焦”,来实现各种个性化的效果,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快速得到自己想要的照片。▲比如这样直接在手机上完成图像处理。尤其是“再对焦”功能在很多高价位产品会上被强调,在拍摄完成之后来选择对焦点进行对图像主体的强调。其实Lumia630玩这个也非常简单轻松。在今年4月初,WindowsPhone8.1系统正式发布。新系统的升级和细节优化达到1000多项,包括对磁贴的个性化就丰富了很多,所以在接下来的游戏环节“个性630”,我们就为大家出题,让现场的同学们在自己手上的Lumia630上用磁贴排出各种图案……▲现场拼出来还是挺有乐趣的,咦这是在跟我们表白呢!▲还有的同学好像是拼出了一朵花的样子……“你想要一款怎样的诺基亚手机?”在体验过Lumia630之后,我们又迎来另一个有趣的家伙——NokiaXL。在正式介绍之前,阮先生再次抛出问题:“你,想要一款怎样的诺基亚手机?”——事实上,诺基亚在一开始宣布推出Android系统手机时,很多人都非常惊讶并且充满好奇。阮先生分享了诺基亚作出这一选择的原因:让消费者体验到更多不同的诺基亚手机,更多地完善用户的体验。以这样的初衷和理念来加入Android生态圈。相关报道:《诺基亚中国发布NokiaX:“双重基因”的战略意义》随着分享的深入,同学们也发起疑问:诺基亚的Android有何不同?阮先生操作NokiaXL为大家带来直观演示,这个基于Android开源版本的X平台上,诺基亚针对地图、推送通知开发了API,微软也带来针对性的版本改进,如Skype、OneDrive等,用户也可以直接从诺基亚商店下载优化过的Android应用。两者之和,所得更多。▲NokiaX系列也遵循了诺基亚现在的设计风格,陈列起来也是非常有爱。在NokiaXL的应用体验之后,活动进入尾声,实验室和诺基亚少不了为大家准备丰富奖品,让参与的同学满载而归当然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做活动的风格啦。那么,这次我们玩转诺基亚“两个小伙伴”Lumia630和NokiaXL的现场活动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咯,当然不只是在现场的体验,也包括此前我们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公众帐号上发起的分享活动,都能够感受到大家对产品和对诺基亚品牌的热情关注,也对千元价位手机的体验有着自己的要求和标准。说起来,千元机只是所有手机当中的一个价位,在这个价位上诺基亚可以通过两个系统的推进,来为用户提供流畅稳定、完善有趣的体验,成为这个价位上极有竞争力的购买选择。这当然也在不断捍卫着诺基亚的品牌形象,证明诺基亚仍然有着十足的推动力和创造力,也让我们可以对未来诺基亚的进程有更多期待。

【去网站看看】
更易上脚的普及型设计,Vibram FiveFingers 2014 新款 Bikila EVO 简单体验
VibramFiveFingers的“五指鞋”系列虽然每次露面都会吸引来不少眼球和话题,但无论如何,至少在国内环境当中它仍然是属于小众的产品,这大概主要因为它与众不同的上脚方式与穿着体验——几乎完全去掉传统跑鞋的缓冲设计,纯粹依赖乃至发掘人体足部的强度和耐性,这种“赤脚踩在水泥地上”的感觉对相当规模的人群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至少是需要好好适应一下。不过,如果习惯了这样的设定——就像《天生就会跑》一书中所说的“2000年前,不相信赤足跑的人都被吃掉了”——就会多少感受到,赤足跑确实会对人体机能进行锻炼和加强,让穿着者下意识更多地调动足弓、肌腱等位置来保护膝盖等部位,甚至调整跑步的姿势等。它需要对抗的是大家的固有认识,以及绝大多数传统跑鞋厂商时刻对鞋底缓冲效果等产品卖点的强调,但至少这样一条“不一样的分支”,仍然有着自己的理念和忠实拥趸。从2011年开始,VibramFiveFingers也每年和我们分享新的进程和产品,今年我们收到了新款BikilaEVO,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今年的新款都有怎样的不同,以及从中可以看到 VibramFiveFingers在理念和方向上有怎样的变化。相关报道《相信你的双脚,VibramFivefingers“五趾鞋”新款SEEYA轻量跑鞋试穿体验》(2013)《自由的五趾鞋,VibramBikila鞋款全面看》(2011)▲包装盒还是一脉相承的简单设计,侧面标注产品具体型号和鞋码,在盒子上已经能看到长什么样了。▲我们拿到的是橙色版。今年 BikilaEVO包括男女款,都各自有黑、黄、蓝、橙四种。相比之前我们接触过的鞋款,这次 VibramFiveFingers在 BikilaEVO上把魔术贴换成了可束紧的鞋带(注意鞋带区域并不是对称设计,而是向双脚内侧分布,现在很多足球鞋会这样设计,为了遵循足部的线条),对于我们来说也会是穿着习惯的一点小改变。▲鞋内侧,侧面银色的部分延伸到鞋面上会有很大一片反光的区域(但平时真看不出来),考虑安全的设计。▲在很多其它品牌(尤其是跑鞋或户外鞋)的鞋底会看到的标志,其实是来自 Vibram的技术。▲这次的鞋底。相比去年和之前的鞋款,我们会明显感觉鞋底变厚,并且各个区域进一步分开,实际上这是在增加支撑和缓冲——逐渐有了一些缓冲的设计,这样的感觉贯穿了这次我们对 BikilaEVO体验的全过程,后面也会进一步介绍到。▲标志性的五根脚趾头。▲束带取代魔术贴,起到的作用是兼容不同脚宽的穿着者。36同学脚瘦,可以多收紧一点。▲有了鞋带的设计,多少会觉得这次的 BikilaEVO感觉离袜子远了点,更像是鞋了。▲右边是去年的主推款 SEEYA,这是36个人觉得已经非常完善的一款“五指鞋”了,几乎找不出什么明显的遗憾(增加了缓冲和鞋带设计的BikilaEVO其实追求的是另一个方向,即拉近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完整上脚。当然 VibramFiveFingers的鞋向来可以不用穿袜子,是36同学个人的习惯(穿的倒也是 Vibram自家的五指袜)。▲穿着“五指鞋”经典的走路姿势,当然对于很少看到“五指鞋”的同学来说,这也是非常有趣的地方。说说对这双 BikilaEVO的感受。正如它本身的定位一样,VibramFiveFingers希望为中距离跑的赤足穿着者们提供一双更有兼容性、更方便上脚的鞋款,BikilaEVO在这样的需求下诞生,它为穿着者提供“轻微减震支持”,“鞋底仍然很薄,但可以给穿着者多一点的保护”,甚至达到帮助一些穿着者从传统有缓冲的跑鞋向更注重身体机能的“五指鞋”过渡的目的。相关信息:我们看到VibramFiveFingers官方统一了说法为“极简鞋”,把“赤足跑”定义为了“极简跑”,这也算更加准确的表达,扩大了可解释的范围,方便品牌可以扩充产品线和增加一些帮助“过渡”的设计。而同时,我们会感觉到 VibramFiveFingers其实也在尝试降低一些门槛,在保持品牌本身的追求和产品特征的同时,希望通过加强适用性、尽可能减少适应成本来吸引更多人上脚。BikilaEVO一开始让我们感觉少了一些“赤足”的纯粹,系鞋带也稍微繁琐了一点,但持续穿着的话会觉得它更合脚,更便于长期持续穿着(和稍微增加的缓冲性能有关),系鞋带对脚型适配的好处也会在穿着当中体现出来。另外,不得不说这次的 BikilaEVO在外观设计上也漂亮了非常多,相比其它款给人过于专业乃至Geek的印象,BikilaEVO从配色到款式都更贴近普通人,毕竟“美美的跑起来”对于很多人来说也很重要嘛。参考价格:1080元购买渠道:Vibram天猫旗舰店

【去网站看看】
每周一书:王新《见与不见》
谁都知道我们已然进入一个“读图时代”,但却不是人人都能看懂藏在图背后的秘密。作为中国视觉文化研究领域的年轻学者,王新用这本《见与不见》领着读者们“看图说话”,整本书看似在讲着米开朗琪罗、李斯特、路易十四、阿Q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与故事,实则几乎用图像串起了整个东西方艺术史,即便是讨厌阅读学术著作的同学,都不妨试试这本犀利而有趣的读物,相信不论是对学识的增长,还是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都会有所收获。 

【去网站看看】
2014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特辑(上):肢解、回顾与现代性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VeniceArchitectureBiennale),1979年脱胎于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威尼斯双年展。在长达近两年的筹备之后,2014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于6月7日揭幕,65个参展国及设计单位在这里浓缩出建筑——这一人类文明发展结晶的演变过程。接下来,我们将从本届建筑双年展的主题出发,带大家一览其精华。 建筑设计明星雷姆·库哈斯(RemKoolhaas)担当起第14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策展人一职,他也用上比其他策展人多一倍的时间(通常策展时间为一年)来酝酿构想。Fundamentals(本源)——库哈斯为本届双年展筹划的主题,决心割断与当代建筑的关系,回顾逝去的过往,包括那些未来建筑应该重新振兴的基本特质。延伸阅读:方振宁撰文《库哈斯策展的策略与战术》(原文载于《艺术中国》)在Fundamentals(本源)主题下,三个独立策划而又彼此关联的展览:Monditalia(意大利的宏远图景)、ElementsofArchitecture(建筑的元素)以及AbsorbingModernity1914-2014(吸收现代性:1914-2014)构成了整个双年展的全貌。 ‍‍1.Monditalia(意大利的宏远图景)‍‍坐落于军械库(Arsenale)的Monditalia展区门口安装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灯光装置。库哈斯在横跨20米长的木制结构上,铺排了上万个彩色玻璃灯泡以及15公斤重的施华洛世奇水晶。跨入这个璀璨夺目的大门,里面呈现的是库哈斯的勃勃雄心,他试图构架起意大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其表现方式并非局限于艺术和建筑,甚至还有舞蹈、音乐、戏剧和电影……2.ElementsofArchitecture(建筑的元素)在这个展区里,你目所能及的仅是建筑的片段。库哈斯将建筑重新拆解,门即是门、窗即是窗、屋顶便是屋顶……但这些曾经用来注解时代的基本元素,却在现代被滥用。设计师在钢筋与混凝土筑成的框架外裱上所谓风格,开发商、政客和消费者们或乐见其成,或被这假饰的繁荣所蒙蔽。可以说,深知这一点的库哈斯将绿园城堡的中央展厅,变成暗含嘲讽、肢解建筑的一个试验场。▲由 GalileoChini设计建造于1909年的展馆穹顶与一个故意裸露出管道的现代吊顶形成对比。▲厕所马桶发展史。▲十八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小便池。▲不管出现多少新技术,一百年前设计的“自动扶梯”装置的工作原理没有变过。▲等待机场安检的人物群像呈现出“门”这个概念。▲收集自中国、印度、意大利建筑中的门把手,还有以1:1比例呈现的各民族建筑中的门。3.AbsorbingModernity1914-2014(吸收现代性:1914-2014)在1914年的时空语境中,谈论“中国”建筑、“瑞士”建筑、“印度”建筑才是有意义的。一百年后的今天,经过战争、不同政治意识形态的变迁、国际化建筑潮流的洗礼,个人潜能、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技术发展……这些曾经影响建筑的元素,已经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被互换,民族身份似乎已经牺牲,取而代之的便是“现代性”。库哈斯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开启现代全球化开端的时间点,一改往年国家馆自主选题的策展方式,要求各参展国家馆在《吸收现代性:1914-2014》命题下,消除“国家”特征,呈现出其一百年来现代化进程中的建筑演变。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就将带来韩国、法国、德国三个国家馆的详细介绍,看看策展人是如何在这统一命题下是如何发挥出不同的。 韩国馆——韩半岛乌瞰图在艺术中,政治隔阂与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是最流行、也是最容易攫取眼球的题材。韩国馆中并没有炫目的展陈技术及视觉效果,却是以韩朝两国——这两个最亲密也是最遥远的同宗兄弟——在过去100年间的建筑历史总结,获得评审团高度评价,并由此夺得最佳国家馆金狮奖。相关报道:《2014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前日开幕,韩国馆荣获金狮奖》总策展人曹敏硕在获奖感言中提到:“通过展览使人们认识到:过去以韩朝分裂为主题的作品获奖而为此感到高兴本身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并令人们想起我们曾经如何看待在虚拟世界里韩朝之间的隔阂”。据悉,韩国还曾多次试探朝方能否共同赴展,尽管最终未能如愿,但韩方为此做出的对话努力仍值得赞扬。法国馆——现代性:承诺还是威胁比起探讨严肃政治主题的韩国馆,法国馆的诉求则更专注在建筑本身。以“现代性:承诺还是威胁”为题划分的三大展区,均在探讨及阐述现代主义建筑为居住者及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展馆核心的一座别墅模型来自雅克·塔蒂拍摄于1958年的喜剧电影《我的舅舅》中的摩登建筑,以1:10的比例将建筑师JacquesLagrange的设计草图模型化。策展人利用电影语言来探讨现代高科技与人之间的隔阂,而这座建筑也成为传递主题的最好载体。▲JacquesLagrange设计的建筑草图。▲右图为雅克·塔蒂《我的舅舅》电影中的场景。法国馆第二个展区是关于JeanProuvé的作品研究,这位领军高技派(High-Tech)大旗的跨界设计师对形式主义嗤之以鼻,喜以最诚实的方式进行设计,并希望透过艺术价值与工业机械的紧密合作来服务社会。展区中的多面金属幕墙,正是JeanProuvé在基础结构与实验材料方向的成果展示,这些结构也成为法国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代性”引申的下一个展区,便是反思法国郊区社会住房引发的重大社会问题。这些曾被寄望于“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乌托邦社区,因为中产阶级迁回城市,令遗留在此的第二代移民与城内形成生活圈层的隔离,2005年爆发的巴黎骚乱便是其中表现之一。展区中统一、单调的住宅模型正是呈现了这一地区的生活形态。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社会融入政策”,但贫困和歧视仍旧存在。德国馆——日耳曼尼亚的平房同样是带有政治寓意的处理手法,瑞士设计师兼策展人AlexLehnerer与SavvaCiriacidis则将东德时期修建的前联邦总理府(Kanzlerbungalow)搬进威尼斯贾尔迪尼的德国国家馆中,让民主与独裁两种政治形态来了一场平起平坐的建筑对话。前联邦总理府是一栋位于波恩的平顶单层别墅,由建筑师SepRuf在1964设计完成,现代主义风格打造的空间曾是上演德国政治风云的重要场所。而德国馆曾在1938年被纳粹改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这里密谋侵略,不光彩的历史背景也在前些年引发了一场不小的拆除风波。▲位于德国波恩的前联邦总理府(Kanzlerbungalow)实景。▲前联邦总理府(Kanzlerbungalow)历史图片。正如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Gaensheimer所说:“我们不能通过拆除一座建筑来改变已发生的历史,但是我们可以保留它,警告后人让历史不要重演”。显而易见的,设计师的本意就是要制造冲突,德国馆高大宏伟的方形柱子及大理石地板,与内部温馨的居家壁炉和木质天花板形成强烈对比。这场空间“蒙太奇”所代表的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将引申至深远的未来。“在几个歌颂当代的双年展后,本源将以历史为焦点,探讨所有建筑师使用的各种必要建筑元素如门、地板、天花等,以及民族建筑在过去百年的进化。在中央展厅、军械库和国家馆里,我们将以三个互补的表现形式追本溯源:尽管建筑的基本元素的多样性如今似乎已被耗尽,这次回顾却能为此带来崭新的理解。”——雷姆·库哈斯试图传递的这席对话,究竟对建筑师个体及芸芸大众是否起到教化作用,一切都有待未来表述。在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除了以上三大主题展览之外,还有众多设计师单位以及品牌也带来自己对建筑、空间关系的理解与再思考。而我们也将在第二部分里集中报道中国在本次双年展上的表现,来看看21世纪的中国以及中国设计师,究竟能对当今的建筑世界产生何种影响。

【去网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