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19日)上午,全省国防教育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会议以“夯实基础、群策群力,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进全省国防教育工作”为主题,总结回顾了近三年来我省开展国防教育工作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俊,省军区政委刘新少将,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吴烈冲少将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对于下一步工作,会议从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突出重点对象、明确标准要求,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形式内容,整合军地资源、加大力量投入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许俊强调,必须充分认清当前国家安全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国防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必须转变思想意识,切实依法履职尽责,形成工作合力;必须加强各项基本建设,为普及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刘新要求,要正确处理好强军梦与强国梦、经略海南与国际旅游岛建设、国防教育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等三方面的关系,抓好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记者张谯星 通讯员周云峰 特约记者廖宝祺 实习生周欣)[阅读全文] 当地时间19日,中国海军第18批护航编队经过18天的航行,抵达亚丁湾西部海域,与第17批护航编队会合,并开始联合执行护航任务。 当天,两批护航编队与来自中国、西班牙和巴拿马的3艘商船会合并组成护航队形,开始联合执行护航任务。这次护航任务将从亚丁湾西部海域的B点至亚丁湾东部的A点,距离420海里,预计航行35个小时。 据了解,第17、18批护航编队将于8月23日进行任务交接,原属第17批护航编队的巢湖舰将继续执行第18批护航任务。(记者张月琳)[阅读全文] 入夏以来,河南洛阳持续高温少雨,560多万亩农田受旱情影响,5万多名群众出现临时性吃水困难……洛阳军分区闻令而动,组织1000余名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迅速行动,在焦渴的河洛大地绘就了军民携力“抗旱图”。 洛阳军分区司令员董建亚、政委黄晓健第一时间组织召开驻军抗旱救灾联席会议,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要求驻地部队全力投入地方抗旱,人员车辆、装备器材,需要多少就投入多少。” 驻洛部队闻令而行。 曾出色完成郴州抗击雨雪冰冻、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行动的二炮某部,连夜派出官兵深入到汝阳、伊川等4个旱情严重乡镇,现场了解情况、勘察路线,制订送水方案,并调集7辆运水车辆,紧急开往灾区。 汝阳县人武部连夜组织11支民兵抗旱分队、6台供水车,先期奔赴11个行政村……一辆辆军车紧急出动,一支支民兵突击队快速集结。仅半天时间,62台送水车和1000余名官兵和民兵在第一时间到达指定地域。 宜阳县樊村镇安古村属于严重的贫水区,全村2300多名群众吃水靠到邻村肩挑车拉。 透过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二炮某团官兵发出铿锵誓言:再苦再累,也要让群众吃上干净水! 从取水点到安古村有10多公里盘山路,需经17个“S形”弯道。路窄弯多,送水车开不到村里,40多名官兵就在村头将一桶桶清澈的干净水挑到群众家里。肩膀磨破了,脚踝扭伤了……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连续3天时间,他们给群众送去百余吨清水。 嵩县大坪乡常凹村是一个坡连坡、沟连沟的山村。总参某所的60名官兵每天都要徒步行进约3公里山路,将一担担干净水送到群众家中。官兵肩破了,腰扭了,脚上磨起了血泡,却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嵩县何村乡属于典型的浅山丘陵地形,尽管群众建了2300多个“集水水窖”储水,然而持续干旱让不少水窖干涸见底。 “水窖干了,要么等政府送水,要么到几里外拉水。”嵩县何村乡箭洼村村民何荣根说,“旱情严重的时候,排队拉水的人多,骑三轮车跑一趟要将近两个小时。” 为帮助群众解决用水难题,嵩县人武部专门设立了“热线电话”。政委桂大伟说,在嵩县各行政村,只要村支书一个电话,再远他们也会把水送到。 8月8日,洛阳迎来入夏以来的第一场“喜雨”。看到冒雨送水的部队官兵,西工区红山乡王村沟村村民杨小平感动地说:“部队送水已是第7天了!今天下雨了,俺以为部队不会来,没想到还是冒雨来了!” “终于下雨了!”年过半百的汝阳县三屯镇南堡村村民任海文站在雨中,任雨水从脸上淌下。南堡村缺水已经大半年了,村民们需要跑到5公里外去拉水。 村民们并不知道,为了这场久违的甘霖,偃师、栾川、新安、宜阳等地的10多支民兵高炮分队,已整整守候了24个昼夜。他们枕戈待旦,随时配合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择机“洗天”。(李现森)[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