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博鳌房地产论坛:经典项目...
  8月16日,2013博鳌房地产论坛楼盘品鉴活动如期举行,分别品鉴了钻石海岸及香水湾1号。  参观沙盘...
25期
2014年博鳌房地产论坛:论剑下行周期中的房地产
  博鳌房地产论坛源于2001年8月,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三届,是中国房地产最权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全行业论坛,是中国地产智慧尖峰对撞的顶级盛会!论坛的定位是中国地产界首脑级会议、中国房地产界思想性论坛。  8月6日到9日,2014博鳌房地产论坛将于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举行。论坛覆盖宏观经济与行业政策、商业地产与产业地产、企业模式与市场策略、资本金融与融资等热点话题  博鳌房地产论坛的思想高度及广泛、深入的影响力使得出席论坛的区域已经从国内所有省份延伸至境外更多区域;在国内深入区域已经不仅是一、二级城市,同时辐射到更多的三、四线城市;从行业角度而言,也从住宅地产覆盖至商业地产、旅游地产、零售地产等,乃至于促进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的全方位深度融合。可以说,博鳌房地产论坛是目前中国影响区域最广、最深的,也是出席人数最多的房地产全行业论坛。  论坛一直以前瞻的思想引导着中国房地产的脉络跳动,高举“反思中国地产兴衰成败,启迪地产新思维”旗帜,秉持“交流与互动、有论有谈,新锐思想激烈的碰撞”,将中国及世界致力于房地产事业的企业人士聚集在一起,找寻全新思路及广泛深入的合作机会,同时记录并见证中国房地产历史轨迹,并推动行业健康向前持续发展。  论坛邀请房地产界、金融界、财经界及政府协会的杰出人物、领袖,对主题作精彩演讲或预期推断,并针对不同的议题,邀请业界来自不同区域专业人士就行业发展、企业战略与成功案例等展开系列演讲和对话,并得到各级政府机构支持与参与。论坛还长期获得百余家各类主流媒体参与合作、全方位跟踪及深度报道。可以说,博鳌房地产论坛是目前媒体参与度最高、连续报道最强的房地产论坛。  每年论坛出席规模在800人左右,2012年开始已超过1000人。出席者90%为房地产及相关行业、金融投资机构、媒体总裁级别领导,已成为地产界万众瞩目的年度盛事。即将举办的2014博鳌房地产论坛将继续达到千人规模,出席嘉宾阵容规格更高,形式更多样化,内容更丰富,议题更精彩,报道更充分。  顶级盛事,精英聚会。这就是“博鳌房地产论坛”。

【全文阅读】
 
2013博鳌房地产论坛:中国地产高尔夫名人赛
  每年度博鳌房地产论坛高尔夫名人赛,已经成为与会嘉宾新老朋友汇聚的重要场所。  8月13日上午,2013博鳌房地产论坛中国地产高尔夫名人赛在海南神泉国际高尔夫球会如期举行。主持人宣布即将开赛大合照奖杯宣读赛果颁奖颁奖颁奖

【全文阅读】
 
广州:越秀南洲“地王”将建两幢保障房
  羊城晚报讯 记者吕楠芳报道:南洲路1026号地块是海珠区南洲路的“地王”地块,去年5月下旬由越秀地产以24 .6亿元购得。记者昨日从规划部门获悉,该“地王”地块将建设两幢41层高的保障房及3幢通过空中连廊连接的36层高住宅,相关规划已经获批,正在市规划局网站进行批后公示。  据了解,南洲路1026号地块具体位于海珠区沥

【全文阅读】
 
广州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调高2475元
  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薇报道:记者昨日从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根据统计部门最新公布的广州市2013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数据,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相应调高至29040元,比上一年度高出2475元,照此算出的个人月均最高缴存额也比上年多出495元。个人住房公积金的“免税线”则最高调至17424元。  根据规定,缴存基数不得超过本市统计部门公布的2013年职工月均工资的5倍,即5808元×5=29040元。职工月均工资总额(实行年薪制的按月均分)未超过上述限额的,以实际月均工资总额作为缴存基数;超过上述限额的,以该限额作为缴存基数。单位及个人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仍各为5%―20%,具体缴存比例由单位和个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每个单位只能选定一个单位缴存比例,个人缴存比例应当等于或高于单位缴存比例。缴存比例取1%的整数倍。  照此计算,个人月均最高缴存上限为29040×20%=5808元,比上年的5313元要多出495元,略低于上个年度调整数。而职工每月最高可缴的公积金额度则调整为11616元(5808×5×20%×2)(包括个人缴纳及单位缴纳两部分)。  此外,2013年1月1日后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从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以其参加工作第二个月的工资总额作为缴存基数,2013年1月1日后新调入的职工,调入当月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则以当月工资总额作为缴存基数。   缴存基数调整了,对职工的最大利好就是,公积金缴存的免税额度也相应提高了。按照规定,缴存基数超过广州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3倍的、单位及个人的缴存比例分别超过12%的,都要缴交个税。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低于上述两个标准,那么缴存的公积金是完全免税的,而个人住房公积金的最高“免税线”也升至5808×3=17424元,个人月缴公积金的最高免税额则为4181.76元(5808×3×12%×2)(包括个人及单位缴纳两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缴存基数、缴存比例、职工个人缴存部分免缴等确定以后,在一个缴存年度内不得变更。因此,在调整期内,职工要做好自己的缴存计划。缴存基数低于或等于广州市现行最低工资标准1550元/月的,单位应当按规定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经职工本人同意,职工个人缴存部分可以免缴。  个人缴公积金免税怎么算?  有的职工在缴存中,以为只要低于12%的缴存比例,就能实现全免税,但实际上同时还要满足“缴存基数低于月均工资3倍”这个条件。比如职工张先生月收入2万元,缴存比例为8%,每月他个人单方的公积金缴存额度为1600元,但由于他的缴存基数超出了最高免税线,那么有(20000-17424)×8%=206.08元需纳入工资总额征个税,只有1393.92元是免税的。  同理,职工王先生月入8000元、缴存比例达20%,个人单方公积金缴存额度也是1600元,那么就有8000×(20%-12%)=640元需纳入工资总额征个税,只有960元是免税的。  由上可以看出,只要月缴基数不超过17424元,再将缴存比例定在12%,那么就可实现免税利益的“最大化”。 (刘薇)

【全文阅读】
 
律师:车位产权不是抗拒价格执法挡箭牌
  ■周玉忠  昨日新快报报道,广州市中心区绝大多数私有产权住宅车位月租都远超限价数倍。车主们依然希望室内车位能按500元限价到位,而市物价局负责人却称,对私人取得车位产权后出租执法,会受到合同法、物权法等有关规定的约束,查处困难。笔者认为,广州相关部门只管制定政府指导价,却对其执行落实面露难意,实在值得商榷。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正因为住宅区车位的配套性质,才对其设定政府指导价管理。物权法规定的小区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说明,车位附属于住宅、商铺等专用部分,车位的配套性质决定了其应不能够像住宅或商铺等一样自由流转和抵押。  从规划来看,住宅套数和商铺面积是规划车位的最基本依据。可是,长久以来,车位的配套属性被彻底漠视,其产权也通过各种渠道流散到社会,为炒作车位买卖和形成停车黑市提供了空间和可能。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住宅区车位的配套性质,法律才对其使用价格进行设定政府指导价进行管理。  其次,私有产权不是抗拒价格执法的挡箭牌。根据价格法,在政府指导价的范围内制定价格是经营者的法定义务。经营者不执行政府指导价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非小区业主购买车位用于出租,以及小区业主购买车位后出租谋利的,与出租自有住宅、商铺一样,都属于商业经营行为。只是,与出租住宅、商铺经营行为不同的是,经营车位还应服从价格管制。  车位产权人与使用者之间约定的使用价格超出政府指导价,是否导致合同无效,属于民事范畴。根据依法行政的要求,超出政府指导价的车位出租行为毫无疑问属于价格违法行为,价格行政部门应当立案查处,物价部门以担忧其合同法上的评价结果来放弃行政上职责并不能成立。  《广东省物价局关于机动车停放保管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合同、协议、约定等形式向他人提供自有停车位,并收取相关费用的,收费标准适用本办法第七条规定。”而该办法第七条明确住宅区停车场所适用政府指导价。这也说明,个人经营住宅区车位也应适用政府指导价管理,并没有例外。  其实,限制车位黑市泛滥,才符合物权法精神。物权法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物权法也规定,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车位的产权人也不能例外。众所周知,配套车位数量质量以及使用价格如何,是决定购房与否及价格的重要因素。车位的政府指导价管理也可以看成购房人的一种信赖利益,因为只要是住宅区车位一律实行这一价格管制,其投机炒作势必难以兴起,业主无论是用租赁或购买方式来解决停车需求,也不需要付出额外代价。  如今,倘若“最后的一招”政府指导价管制也成为一纸空文,那么车位的配套性质将荡然无存,业主首先使用权也不复存在,对政府指导价的期待也变得一分不值。从另一角度看,投资车位所谋取的巨额利益,无非是其他业主所丧失的车位首先使用权益罢了。因为,在车位黑市条件下,其他业主要么接受比政府指导价高得多的月保或临保费用,要么接受被已经炒高无数倍的车位售价。为保证业主合法权益,遏制车位黑市势在必行,相关部门对车位黑市“亮剑”亦有法可依。(作者系广州知名律师)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