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穗六条满周 ...
40
  对于“穗六条”应否再坚守下去的话题,不妨看看其他一线城市的做法。  目前仍执行限购政策的一线城市中,上海已“含蓄救市”了:11月20日起,上海市执行新的普通住房新标准,与2012年的标准相比,内环线以内实际成交的价格上升了120万元;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的上升了110万元;外环线以外的上升了70万元。  上海这一做法,显然是基于今年限购政策无法放开的背景下,为了加快去库存的速度。而这样一个标准的调整,也和上海的居住条件基本吻合,使得更 ...
调查:七成网友赞成暂停楼市“穗六条”
  锐数据 RUI SHU JU  去年的今天,“穗六条”突袭羊城。如今一年过去了,全国多座城市都已放开限购,“穗六条”是否应该取消引发热议。新浪网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超七成网友赞成“暂停”。  据了解,此项调查是从14日开始进行,截至昨日晚,在是否应该暂停执行“穗六条”问题上,网友的态度非常明确,有71.4%的网友选择了“应该暂停”,28.6%的网友选择了“不应该暂停”。  暂停“穗六条”后会给楼市带来什么影响也是网友讨论的一个话题 。其中,有37.1%的网友认为会对“满足外地刚需购房需求”带来积极影响;31.4%的网友则认为,“暂停”的意义在于利用市场无形的手让楼市趋于理性。值得注意的是,认为“暂停”会带来房价上涨的网友仅为15.7%。另有15.7%的网友认为,“暂停”有利于消化广州楼市过剩的库存。 (吴珊)

【去网站看看】
70城市房价环比无一上涨 广州房价环比连跌5个月
  今天消息  羊城晚报讯 记者马汉青报道:楼市未见“金九银十”,房价总体仍是跌声一片。国家统计局今早发布最新全国房价数据,纳入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中,10月份房价环比继续无一上涨,同时房价同比下降的城市增加,已有67个城市房价同比下降(即低于去年同期)。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同比均下跌,其中广州房价环比已连跌5个月。   新建商品住宅房价环比(与上月相比),是观察楼市的风向标。据发布,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9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郑州)。环比价格变动中,最小降幅为0.2%,最大降幅为1.6%。  从同比(与去年同期相比)看,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同比下降的城市有67个,上涨的城市有3个(合肥、厦门、郑州)。10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3.8%,最低为下降9.1%。  二手住宅方面,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4个,上涨的城市有2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5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4个。   据羊城晚报记者梳理,10月房价总体延续了上月的跌势,新建商品住宅房价除了环比继续无一上涨外,绝大部分城市房价同比也出现下跌,数量比上月明显增加了9个,达到了67个。其中,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分别下跌1.3%、0.7%、1.2%、0.4%,同比下跌1.7%、2.4%、2.7%和1%。这些城市房价环比均已连续多月下跌,其中广州房价已环比连跌5个月。  今早,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分析,10月房价也呈现环比降幅继续收窄的特点。随着各地房贷政策调整,房企为消化库存继续加大推盘力度,部分购房者选择入市,房价环比降幅收窄。据测算,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降幅分别比9月份收窄0.3和0.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部分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有所回升。”刘建伟表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均停止下跌,其中北京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上海、广州、深圳环比均持平。

【去网站看看】
香港证监会启动调查 “融绿并购案”剧情急转
  曾经轰动一时的融创绿城并购案,在经过反悔、谈判等各种戏码之后,又出现了新的变数。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显示,日前香港证监会已针对收购中是否存在“一致行动人”的关系,启动对这笔交易的调查。  根据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的现有规定,一旦被认定为一致行动人,双方持股(投票权)超过30%,有关人士便必须提出全面收购建议,买入该上市公司余下的股份。  “一致行动人”相关规定的推出,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收购方通过非关联化的处理,由多个收购主体共同采取收购行动,从而实现既逃避义务又达到控制上市公司或利益输送的目的。  今年5月24日,香港上市公司融创和绿城联合宣布,融创中国以每股12港元,总花费62.98亿港元(约50.6亿元)购买绿城24.313%的股份。其中,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出售11.40%,股东夏一波(宋卫平妻子)出售3.19%,绿城中国行政总裁寿柏年出售9.73%。这也是中国房地产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起并购案。  但过去两年多来,融创和绿城曾合作成立融绿平台公司,共同运作绿城位于长三角区域的多个项目。因此有媒体和机构提出,宋氏夫妇和孙宏斌可能构成“共同行动人”。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融创已经将此交易的62.98亿港元全部付清。与此同时,宋卫平则在今年7月将绿城管理权交给了融创,后者也已对绿城的人事、业务等各方面做出新的安排。但是,香港证监会尚未最终裁决,双方的股权交割也并未真正完成。  据悉,近期香港证监会已启动有关“一致行动人”的调查。这也是双方交易过程之中,香港证监会首次启动该项调查。根据双方的持股情况,若最终认定“一致行动人”关系存在,孙宏斌必须拿出约200亿港元的资金全面收购绿城。  在此之前,这笔收购已经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今年9月,被收购方宋卫平曾冒出“回归”的想法,并与孙宏斌进行过多次商谈。双方的商谈内容不得而知,但并未最终达成一致。  促使宋卫平产生回归想法的,是他对孙宏斌的一些做法并不认可,希望重新出山执掌绿城。但此时,宋卫平仅占有绿城10.473%的股份,而孙宏斌和九龙仓则并列为绿城的第一大股东。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双方在签订收购协议时,并未包含违约条款。这也使得这笔交易有了很多讨价还价的余地。  消息显示,宋卫平考虑向东方资本融资,同时向绿城高层“众筹”20亿元资金,作为回归的资本。对于具体的收购价格,应是在收购价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溢价部分。  但多数分析人士指出,在2008年至2011年间,宋卫平旗下的绿城曾一度创下160%的高负债,资金链陷于崩溃边缘。幸得九龙仓、融创等企业出手相助,才得以恢复元气。因此,资方对于宋卫平并不看好,其是否有回归的资本仍是疑问。  作为绿城并列大股东的九龙仓,截至目前,未做任何公开表态。  分析人士指出,这笔交易的最终走向如何,将首先取决于香港证监会的认定结果,此后才视绿城内部的股东博弈情况而定。(张敏)

【去网站看看】
绿地集团向“世界绿地”转变
  11月17日,在澳大利亚G20首脑峰会期间举行的中澳工商界CEO圆桌会议上,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宣布,今年绿地集团海外业务销售收入将达200亿元,明年再翻倍。绿地同时发布未来5年公司全球化经营规划称,将多元发展,使全球投资布局更加完善,跨国经营水平全面提升。  张玉良表示,绿地将全面完成从“中国绿地”向“世界绿地”的重大转变。绿地这两年国际化之路,除了项目扩张,最重要的是探索出更为成熟的开发模式、融入国际市场的路径。  张玉良介绍,相比出海之初,“升级版”的绿地国际化战略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区域深耕,从多点布局向深耕发达国家、核心区域转变,从先期试水性质的单体项目开发,向系统化投资布局转变。目前绿地在悉尼、多伦多、济州岛均已形成多项目布局,同时在英国、美国积极寻求新的优质项目。二是全球客群,从初期聚焦国内客群向面向全球客群转变。三是自主开发,不作财务投资,培育自有团队。海外项目的核心管理团队基本由集团派驻,旨在打造一批自有国际化运营管理团队。四是多方共赢,令投资地及消费者充分受益。(万晶)

【去网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