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侦察兵演练中潜伏17小时
11
  一个盛夏的中午,烈日当空。蓝军负隅顽抗,战斗进入胶着状态。突然两声枪响,只见两个把守指挥所的哨兵头顶直冒蓝烟。猛地,一个满身覆盖青草的“野人”窜出灌木丛,箭一般冲入蓝军指挥所。至此,胜利的天平开始向红军倾斜。冲入蓝军指挥所的,就是南京军区某机步旅被称为“拼命三郎”的侦察兵先永波。  “你什么时候藏在这儿?”一个蓝军哨兵“死不瞑目”。他们哪里知道,先永波前一天晚上就潜伏在这里,纹丝不动地趴了17个小时,顺利逃过了蓝军地毯式搜索。  卸下“战甲”后,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先永波的脸被蚊虫叮咬得肿了起来,像一块刚出炉的面包。“算你狠!”看到这样的情形,蓝军一名指挥员扔下一句话,悻悻离去。  因为顺利实施斩首行动,先永波一战成名。这是他当兵的第七个年头。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个“老侦察”了,先永波却亮出“家底”,让人大吃一惊――这竟是他首次执行大项任务。  2003年冬天,还是一名新兵的先永波目睹了一个让他至今难以忘怀的场景:当过侦察兵的班长表演手枪射击,从发现目标到枪响靶落只用了短短两秒钟。先永波佩服得五体投地,一个响亮的声音在不断撞击他的胸腔:不当一回侦察兵,这兵算是白当了!  好事多磨,梦想的种子直到5年后才破土发芽。2008年,集团军遴选特种兵的通知下发到先永波所在的单位。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日出东方,那一夜先永波辗转难眠。最后,他以绝对优势成为“猎人”集训队里唯一不是侦察兵的“侦察兵”。  “猎人集训”就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从它的口号就能窥见一斑――最舒服的日子永远是昨天。“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菜鸟’,要想不被淘汰,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拼命。”先永波说。  6月的南京热浪滚滚,但十几米深的水下还是让人不寒而栗。“谁先来?”教员发话。大伙站在原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吱声。只有先永波上前一步,“不知深浅”地一个猛子扎下去。由于水压太大,他的潜水镜中立即充满鲜血,但他坚持完成训练课目。上岸后,先永波经过两个小时的抢救才得以脱险,战友们逮着他一顿责骂:“不要命啦!”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一次感冒发烧,先永波晕倒在训练场上,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务室,立即就要拔掉输液针头,护士见状,吓得大叫起来:“你要干什么?”先永波没有理会,头也不回地朝训练场方向跑去,身后留下一阵断断续续的“骂声”――“你疯啦!”  3个月的拼命先永波换来一枚金灿灿的奖章――“优秀猎人”。  去年春天,已经是上士第二年的先永波接到“邀请”――参加全军特种兵大比武。“当兵都第十年了,还去折腾干啥?”想到先永波训练受过不少伤,战友们好心相劝。但先永波又一次露出“拼命三郎”的性格,咬咬嘴唇说:“我想试一试。”  最终,在比武中,先永波获得突入营救第三名,荣立二等功一次,被评为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  站在旅“十佳感动人物”的领奖台上,主持人问他:“你今年是第十年兵,算是老同志了,如果明年还有特种兵大比武,还参加吗?”  “必须的!”先永波的回答斩钉截铁,时下很多年轻人在感慨,再不疯狂就老了。其实,对于短暂的军旅生涯又何尝不是,不拼命地投入训练,不痛快地流血流汗,就不能真正体会到当兵的意义。“一句话,再不拼命就老了!”(戴永洋)                        
  8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的议案。草案明确,每年9月30日为国家烈士纪念日,并在该日举行纪念烈士活动。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起各方关注。作为一个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的学者,我很早就呼吁国家要善待为国牺牲者并大力弘扬其精神,看到这条新闻,真是难掩激动的心情。  我们国家这次设立烈士纪念日,是从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来纪念为国牺牲者,其根本目的是教育和激励生者。因为烈士身上蕴含的精神,对于弘扬主流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  这样的意义和价值很容易理解。比如,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作《草案》说明时说:“立法的目的是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传承中华民族气节血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而社会大众也作了相一致的解读,并且愿意接受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有位网友就发帖子说:这是对先烈的尊崇,回望来路,莫忘初衷。唯有勇毅前行,用一个更好的中国来告慰先人。  其实,借助为国牺牲者教育国民,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惯常做法。以美国为例,他们历来重视褒奖牺牲者,同时不遗余力宣扬其精神,这一点充分反映在好莱坞大片中,比如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每当一个阵亡将士的遗体运回国内,哪怕是半个世纪前牺牲者的遗骸,都要举行隆重的下葬仪式。美国国会还把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阵亡将士纪念日”。每到这一天,总统要出席在五角大楼旁边的安葬了20多万名阵亡军人的阿灵顿国家公墓举行的纪念仪式,期间要向无名士兵墓敬献花圈,同时发表演讲。他们还将这一天的15时定为“全国追思时刻”。  英国也与此类似,他们是将每年距离11月11日最近的那个周日作为“烈士纪念日”。在这一天,英国女王会出席并主持纪念仪式,王室成员、政府高官、军队将领和各界人士共同参加仪式。在英国,这一天的11时被定为民众集体默哀时间。  各国都重视并采取这样一种教育方式,是由精神与价值观建设的规律决定的。首先,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不同于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后者可以自然传播,而前者则是需要理性支持,需要主流社会作出有效的主动行为。其次,节日和仪式更能聚焦大众的目光,更能引起广泛关注,且便于营造氛围,强化其效能。最后,上升到法的高度便具有了强制性,也就是将柔性引导转变成刚性引导和约束,更能产生教化和强化作用。  在今天的中国,迫切需要探索有效张扬高尚精神的方式方法和载体。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建设,至少需要循两条路径,一个是弄清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精神基础奠基于何处,另一个是我们将走向哪里,需要开拓何种新的精神力量之源。就前者来讲,从革命先烈那里寻找精神力量,这是最便捷的路径。就后者来说,中国正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科学的价值坐标系和精神大厦建设,必须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创造中,寻找精神因子和标定物。我们从中挖掘出越深刻的思想,就越能找到前进的路径和力量支撑。让历史告诉未来,这是一个民族成长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有了纪念日,还需要一个富于质感的纪念场所,那就是牺牲军人国家公墓,它同样是一种褒奖为国捐躯者、激励后来者的重要方式。  (国防大学 公方彬)
【全文阅读】
  8月18日,《解放军报》报道,我军海、空军部队将首次组织自由空战对抗演练。按照计划,东海舰队航空兵部队将派出一支航空兵分队和数架战机与空军某部,组织自由空战对抗演练,这在海、空军航空兵历史上尚属首次。此次参演飞机均为三代战机,主要进行一对一、二对二的自由空战,以海、空军航空兵同型机、研究性、验证性对抗空战为主要形式。此举表明,我军的实战化训练正在向更深层次的联合训练发展,并将在作战任务和联合训练两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近些年我军执行各类任务的现实需求来看,组织由海空军主战兵种参加的联合训练是有效提升海空战场实战能力,满足当前任务需要的重要途径。比如,2013年11月23日,我国国防部宣布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就是一个典型的海空联合任务区,其中需要海空军相关力量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对识别区的有效管控。今年4月,在南印度洋搜索马航失联飞机任务中,中国海空军搜索力量首次在同一任务区实施联合搜索。执行任务过程中,在海空建立直接通信联络的情况下,执行空中搜索任务的中国空军飞机进入任务海区,与海军井冈山编队协同展开搜索,这种联合搜索方式大大提高了任务效率。  解放军海空军组织此类小规模的对抗性战术联合演练如能常态化,将有利于在作战上促进两个军种的磨合与融合。海军航空兵与空军航空兵都是所属军种的主战兵种之一,海军航空兵主要执行为舰队提供防空支持、巡逻与反潜、空中巡逻和防卫领海、大陆海岸线防空、反舰攻击等作战任务。空军航空兵主要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对敌后方实施空袭、实施空运与航空侦察等任务。两个兵种在任务上、作战运用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现实潜在威胁和国家未来安全的发展,决定了两个军种未来的交集会越来越大。因此,进行这种具有一定深度的战术性联合演练,无疑将大大促进双方的了解,更利于未来在海空战场实施联合作战。  在促进联合训练的深化上,此类演练也有相当意义。近年来,我军实战化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联合训练的深化。即使在近期陆军组织的系列演习中,也都有空军角色的出现。在2013年我军组织的17场大规模军事演习中,单兵种作战的模式已经不存在。演习或是陆空、海空,或是陆海空多军种模式组织。其中,本战区内各军兵种联合演习达11次,跨战区的多军兵种联合演习有3次,海军三大舰队联合训练有3次。而我军的战区联合训练则是从2009年起,在济南战区开始探索。其按照从低到高、由简单联合到深度融合的要求,先后组织战区内各军兵种进行了代号为“前锋-2009A”基本战役军团陆空联合火力打击作战演练、“前卫-2010”战区防空联合作战、“联合-2011”战区海上方向防卫作战、“联合-2012”战区联合作战、“联合-2013”夜间抢滩登陆作战等一系列联合演习,涉及陆空联合、海空联合、海陆联合等诸多领域。  而此次两个军种对等对抗的训练形式意义则更大。单就参演双方而言,此类训练无疑突破了以往海、空军航空兵各自内部交流的局限,对于探索出一条海、空军联合训练的方法路子非常重要。同时,联合训练更是一种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东海舰队相关领导就表示,近年来,空军自由空战训练由点到面、逐步推开,部队训练迈上了新的台阶。海军航空兵作为维护海上权益的重要力量,将抓住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加强经验交流,提升海军航空兵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据悉,此次海军参演部队来自功勋卓著的“海空雄鹰团”,空军参演部队来自第一支三代机歼击机团。两支部队都是打过仗、积淀深、全面素质过硬的“尖刀部队”。相信,两强相遇必将使得这场对抗性演练更为精彩。但更重要的是,这将给如火如荼的我军联合训练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蓝鹰)
【全文阅读】
  8月29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日本当地媒体8月23日报道,日本正考虑进一步有效地利用太空来探测弹道导弹发射的早期信号,从而提高其防御能力。  日本共同社援引8月22日公布的新太空政策草案,日本防卫省希望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推动实验研究,并意图建立专门的自卫队太空监视部队。  草案补充,这是“利用太空来应对包括弹道导弹发射以及严重威胁稳定使用空间的各种突发事件来说非常重要。”  共同社援引草案的话称,日本防卫省还看重研发能更容易发射的小卫星。  目前,日本已有四颗信息收集卫星。  报告称,日本防卫省还计划在JAXA的新卫星上安装红外传感器进行研究以及升级分析卫星图像的能力。  因为有关JAXA的法律进行了修订,日本可以使JAXA进行国防研究,旨在根据最新的国防项目指导方针更好的利用空间。  报告说,在日本2008年制定基本空间法后,日本防卫省在2009年制定了首个基本的政策。(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张肇瑞)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