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新健康 2014.06.24 星期二 VOL 35 

“刷屏”小儿郎 “上镜率”过高

【调查发现,广州小学生近视率高达53%】

  “‘恭喜’各位同学,现在大家的‘上镜率’很高,老师在讲台上往
下一看,真是一片波光粼粼啊!”一位从事教学工作三十多年的小学班
主任在课堂上向孩子们打趣道。这位班主任很担心,暑假马上就要来
了,孩子们又有大把时间 打游戏、玩iPad、“刷”手机……不知下
学期...
阅读全文>>
bar

【发现近视了,不建议立即配眼镜】

  暑假一到,学生哥们得以暂时摆脱繁重的学业,让身心得到充分休息。
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趁在这段时间带孩子去检查视力,一方面有充足的检查
时间,另一方面,查出近视或近视加深,还可以利用暑期改善视力。眼科专家提醒,
一开始验出近视,家长不必急着给孩子立即配镜...
阅读全文>>
01

球迷健康守则

花茶、药枕 特色疗法治失眠

02

球迷健康守则

看球最好有人陪

03

球迷健康守则

熬夜追世界杯 肌肤受伤怎么破?

花茶、药枕 特色疗法治失眠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是足球爱好者们的眼球盛宴,也是球迷家属们的痛苦梦魇。家里有那么一位热衷世界杯的混世魔王,黑白颠倒去追寻足球梦,遭殃的是可怜的家属们。电视机的微弱亮度、进球时掩抑不住的狂喜欢叫、三五好友聚在家中喧闹看球。在安静夜晚都难以入睡的球迷家属们,不得不被迫睁眼到天亮。

  中医专家建议,困扰于此的家属们,可以通过各种中医花草、药茶等特色疗法,更好地帮助安眠,平稳度过夜夜喧闹的世界杯期间。

  不像西医以药物治疗、心理辅导...

阅读全文>>

相关链接:
1.手部穴位缓解视疲劳
2.噪音的4个危害
球迷健康守则

世界杯劲刺激忌激动 看球最好有人陪

  世界杯如此精彩、超级刺激,连伪球迷都抱着电视机看个不休,更甭提盼了四年的真球迷了!但是,每届世界杯,总有那么些乐极生悲发生心脑血管问题的事件,让人好不痛惜。专家称,避免危险因素、提高警惕,可防乐极生悲。这一次,世界杯和健康都不落!刺激和安全并存!

  世界杯四大危险因素:激动、抽烟、劳累、暴饮暴食

  “世界杯把对心脑血管健康的...

阅读全文>>

相关链接:
1.讲座义诊
2.看世界杯,啤酒+油炸零食易得胆囊结石
3.我国10个成年人 1个罹患慢性肾病

熬夜追世界杯 肌肤受伤怎么破?

  四年一届的足球盛宴已经开始了。在无数男人热血沸腾的时候,很多女生也在为球赛而疯狂着。娱乐圈的美女们如陈乔恩、刘晓庆、张靓颖、钟丽缇等人纷纷在微博上喊出:我想去看世界杯!然而,由于时差,要第一时间感受赛场的刺激,熬夜是难免的了。真球迷、伪球迷妹纸们熬夜看球后“肝肠寸断”,熬夜后肌肤如此暗淡无血色,怎么破?

  不少人都有这种体会,因为工作或夜蒲熬夜后,第二天起来皮肤变得粗糙和暗沉,有时候化妆也遮不住。

  “夜间11时到凌晨2时是肌肤的黄金修护期,所以如果...

阅读全文>>

相关链接:
1.臭美的巴西姑娘
2.希望没整过?英国整容者2/3会后悔
球迷健康守则 球迷健康守则
04

球迷健康守则

隆胸也求独特“个性美”

05

亲子营

胎儿胸腔积液≠“死刑”

06

科学松鼠会

唱歌跑调是一种病吗?

隆胸也求独特“个性美”

  世界杯是男人的盛宴,也是女人的动力。因为世界杯的焦点,除了足球,还有帅哥、美女、好身材。赛场边乳神的示范作用,不仅仅在夹手机,还有丰胸。胸部怎样才是美?是按照标准尺寸,是追求越大越好,还是C、D、E、F、G杯?专家表示,千篇一律已经不是求美者追求的目标,“个性化”成为热词,“适合自己的美,才是完美的美”,隆胸也步入个性化时代。

  有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隆胸市场,每年完成隆胸手术10万例左右。是千人一面追求流行,还是保留个性?东西方专家热烈讨论了个性化整形美学问题

  “在通过肉毒毒素除皱的治疗中,注射美容的剂量和位置其实都写在患者脸上,完美的注射美容应是自然、柔和且面部表情自然不僵硬;同理,在进行隆胸手...

阅读全文>>

亲子营

胎儿胸腔积液≠“死刑” 可放置“猪尾巴”管救命

  毛女士“试管”助孕,喜得双胎,却在孕21周产检时发现双胞胎中的一个小家伙出现了胸腔积液。怎么会胸腔积液?能治好吗?所有医生却是“一问三不知”。眼看着羊水越来越多,肚子越来越大,胎儿胸水也逐渐在增多,好不容易怀上的宝宝难道就这样放弃?辗转求医终获治疗,实施了国内首例“猪尾巴”管放置术,顺利排出胎儿的胸腔积液。就在十天前,毛女士已顺利诞下一对龙凤胎,目前宝宝一切正常。

  几经波折终取到“救命神器”——猪尾巴管...

阅读全文>>

相关链接:
1.紫草神膏
2.“萌主”宝宝 近千张明信片感父恩

唱歌跑调是一种病吗?

  近来,电视台的综艺节目都在唱歌,《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各类音乐选秀节目各显神通。

  这时,有消息横空出世:“唱歌跑调是一种病,得治!”据闻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的权威也曾报道:“唱歌跑调是一种病,这类人多半有方向感不好、整理能力差、沟通能力差等表现。”于是,唱歌不好的朋友顺理成章地成了“病人”,并且有了一个权威的专属名称——“失歌症”。

  如果唱歌跑调真是一种病,那该上哪治呀?这可急坏了不少小伙伴们。

  最后,报道还提出了看似...

阅读全文>>


相关链接:
1.考生过敏性鼻炎可喷药应急
球迷健康守则 科学松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