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维舟评论: 第三帝国的语言
评价: 力荐
语言从不客观。毕竟,它总是某一社会的人用以认识世界和自我的工具,正折射出那是怎样一群人。是故极端的年代必有与之相对应的语言,在那黑暗的时期,每日的言语都已渗透着极端的思想,毒化着所有人的神经;这种渗透是如此难以察觉,以至于与之抗争的人们,有时竟也在不知不觉中使用着同样的言辞。
纳粹最隐秘的武器
《第三帝国的语言》并不是一部语言学著作,而是批判之书。虽然谈的是纳粹时代那一个个特定的词汇,但其...
阅读全文
|
|
|
抚顺读书人评论: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
评价: 力荐
人生就是一个故事《父亲到死 一步三回头》
这是一本小小的书,只有三十二开本,但是却是精装的,小得很精致,书里面的内容也不多,二百多页,有两三个小时就看完了。里面一共有十六个故事,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回忆父辈,第二部分是讲述文化,第三部分是描写爱情。
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部分,不,不能说是喜欢,而是非常非常喜欢,喜欢这样的文字,婉婉道来,看似平铺直叙,其实却处理得很用心,可是却没有使文字的技...
阅读全文
|
|
|
思郁评论: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评价: 力荐
关于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这个名字,我们能知道些什么呢?我们知道她嫁给了一位俄国诗人,而后成为诗人的遗孀;我们知道她原本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画家,如果没有嫁给奥西普•曼德施塔姆这位阿克梅派诗人;我们还知道她原本可能不会写作,但是某种保存记忆与生存的信念致使她挥笔写下三本回忆录,那段恐怖时期的历史经历使其成为了一名作家,历史的见证人。
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在1987年的诺奖受奖辞中提到了他诗歌金链上的几位俄国诗人:奥西普•...
阅读全文
|
|
|
含竹飘荡评论: 卑微的套套
评价: 力荐
刚看到这本书是在豆瓣推荐上,虽然身在国外,还是想尽办法弄来一本读读,看看一个小小的套套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和历史。
当这本书看到一半时我想起了一个话题,人类和动物的区别究竟是什么?我并未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也不知道人类学家是怎么定义这种差别,只是记得有的说法是人类会创造和使用工具,但是猩猩也会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来猎食,所以这种理由显然没有说服我;脑海中的另一种说法是人类学会...
阅读全文
|
|
|
尼不可评论: 蹦跳的宾果
评价: 力荐
如果人生是个大课堂,所有动人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作为课外教材,里克与奥斯卡的故事尤其不容小觑。它旁敲侧击了多成年人的烦恼、困惑、症结。在里克慢条斯理而不乏细致的观察思考之中,这些问题无一被蛮横地简化为非黑即白的认识,而是以多元而纷繁的面貌呈现出来。
关于孤独
故事从一根来历不明的孤独的面条开始。这根面条与小主人公里克的相遇,牵出了一系列看似平凡实则有些古怪的人物,他们都在以不同方式经历着孤独,只不过他们的孤独都是...
阅读全文
|
|
|
dboy评论: 狼群
评价: 力荐
原本是对这类小说没兴趣的,只是双十一看着便宜就顺手买了下来,没想到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只是对其中介绍的各种武器感兴趣。不过随着故事的深入,主角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逐渐由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一个精英雇佣兵。在整个过程中,肉体的反复创伤不是最疼的,那种原有价值观的毁灭过程才让人痛不欲生,人性在这个时候才会显露光辉。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
阅读全文
|
|
|
顾小多的小饭团评论: 平生欢
评价: 力荐
如果早一点知道我们后来将要面对的世界不过如此,是否会少一些因为过度期待而产生的怨怼?
年少时候的青春总是充满了难忘的故事,一同成长的人总会在记忆中留有永恒的样子。厂子里的生活是我们从小到大的缩影,那些带着优越感的厂子人,也像极了我成长的那个地方。有些地方,会随着我们的成长渐走渐远,有些回忆即便再可以留存,也会渐渐遗忘,一直以为故事的结尾会是另一个开始,最后才知道所有的故事都会归为平静,沉淀于这万家灯火,茫茫人海...
阅读全文
|
|
|
兔评论: 某种鲸鱼的残骸
评价: 力荐
这是我最开始写的诗,正是从这里开始,我发现了一种真正可以被称为成熟的东西,即是“不断的变化”,抛开那些一个标准内的好诗,这些诗也曾让我感觉到不够好,类似于没有一件体面的衣服。
说什么代表作,什么结构还有什么意义,我的意思是,他们很多人只是执迷于这些说法,并且为某种“说法”无法自拔。大诗,大诗人,一流的,超一流的,这些大跃进时候生的诗人让我感觉到困惑...
阅读全文
|
|
|
一生寺评论: 小心轻放的光阴2
评价: 力荐
和一位久违的朋友许久不见,相处了一会儿,总觉得有些生疏,不免心中自责。这位朋友宽宏大度,没有一点责怪我的意思,犹如初见时的温暖,再一次沐浴我。它就是陆苏的散文。
有人认为这本书的文字诗情画意,我更愿意说是排版为它堆翠琢玉。
有人认为这本书的语言凝练干净,我更愿意说是陆苏心中的小女孩儿迟迟仍未长大。
人活一世为哪般?坐享钱权势者比比皆是,然终日郁郁...
阅读全文
|
|
|
浊越星评论: 史蒂夫·乔布斯传
评价: 推荐
从破几个微博段子入手。
——乔布斯12岁的时候打电话给惠普CEO,得到了他想要的零件。你们这些熊孩子12岁的时候在干嘛?
乔布斯在圣克拉拉谷长大,圣克拉拉谷云集了许多新崛起的高科技产业,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硅谷。“住在我周围的父亲们大都研究的是很酷的东西,比如太阳能光伏电池和雷达”。他有一个邻居,拉里·朗,惠普工程师。朗让乔布斯迷上了希斯工具盒(当时用来制作无线电设备或其他电子装备的工具套装),并...
阅读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