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译序 | 碎语、奇迹市场,或希望
“我不想成为上帝或英雄。只是成为一棵树,为岁月而生长,不伤害任何人。”这是波兰诗人米沃什的诗句,用来总结米沃什的好友、另一位波兰诗人辛波斯卡的一生极其贴切。八岁起,辛波斯卡随父母迁居到波兰南部古城克拉科夫,并在这里居住了大半个世纪,直至生命的终点。她的家位于市中心,是一所两室小屋。2012年2月1日深夜,辛波斯卡就在这所屋子里安静地闭上眼睛,她在沉睡中完成了八十八年的生命。
阅读全文
|
|
|
2011年夏,我从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赴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当时陈志明教授开设一门人类学中国研究的讨论课。开课伊始,陈教授特地从课程大纲中指出几本著作,叮嘱我们几个博士班的学生,“可以向人家学学如何写博士论文”,其中就有这本《城市里的陌生人》。
在决定动手翻译本书之前,我在不同的课上曾经先后阅读过一些章节,后来又在暑假期间通读了全书。虽然我本人的研究题目并非都市人类学或移民研究,但这本民族志的流畅、清晰还是让我记忆深刻。
阅读全文
|
|
|
在阅读初期那种讶异和难为情的感觉逐渐褪去之后,渡边淳一的新作《再爱一次》让我想起了一则旧闻:2008年台湾警方扫黄,抓到一个老年嫖客,查身份证发现是民国元年生人,当时业已97岁的高龄,还是一名抗战老兵。他的“龙精虎猛”不由得使警察都肃然起敬、五体投地,训诫一番送回家了事。而据称那已经是警方抓到的第二个90岁以上的嫖客了。当时这篇新闻对我来说不过是一篇“搞笑”的社会奇闻罢了,看网友们的跟帖评论,也是以半真半假的“佩服”和卫道士们的嘲讽为主流,很少有人思考这则新闻所蕴含的深层次社会问题。
阅读全文
|
|
|
据说,演讲的第一句话总是最困难的。不过,这个问题我已解决。然而我感到,即将到来的句子—— 第三句、第六句、第十句,直至最后一句—— 同样困难,因为大家期待我谈论的是诗歌。对于这个话题,我谈论得很少—— 事实上,几乎从未谈过。每当稍有提及,我总是暗自怀疑,对于这一点自己并不擅长。因此,我的演讲会十分简短。小分量的缺憾总是更易于被容忍。
当代诗人都是怀疑论者,甚至,或者该说尤其是,怀疑自己。他们很不情愿公开声称自己是诗人,甚至似乎有些羞愧。在我们这个喧嚣的时代,比起认清自己的优点......
阅读全文
|
|
|
这篇是《新报》对我的采访稿,最后并没有全部放出来,只是截取了一小段发表。想想觉得这篇采访作为这本书最后的一个总结性的文字也是很好的,所以把完整的采访放在这里,就当给自己的书,写一个书评。
新报:听说你目前考了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证书,毕业于新加坡ACC心理辅导中心。学这个和考这个的原因是因为豆瓣上有很多人向你写信,你是从时候开始回复情感问题的?为什么觉得这个(回复情感问题)对你特别重要呢?
阅读全文
|
|
|
2013年的平安夜,看完羽泉“人生就像一场运动会”的演唱会以后,心情久不能平静。演唱会现场看到了关于“大耳朵”李响《逆流而上》的宣传材料,于是直接厚着脸皮跟出版社一同学要了样书来享受。
以前也看过很多关于羽泉的访谈,我以为我已足够了解我的偶像,他们的出道、他们的专辑、他们炙手可热的主打歌、他们对家庭对歌迷的态度等等……但是看了响哥的书后,我发现其实我并不十分了解哥俩的过往。
阅读全文
|
|
|
忘了从哪里看来的一个所谓的技巧,说是美食图片,尤其是餐馆菜谱上的美食图片,多半是在食物尚未煮熟的情况下拍摄的,这样,就可以保持食物的新鲜状态。
一误数年。
害得我每每在点菜时还要装13——可恨的是,我那帮狐朋狗友在我大放厥词之际竟然还不点醒我。
害得我每每在点菜时还要装13——可恨的是,我那帮狐朋狗友在我大放厥词之际竟然还不点醒我。 阅读全文
|
|
|
几年前我还在一本音乐杂志做实习生的时候,有同事曾告诉我前任主编的意见——会认为一个人对音乐内容的涉猎之广远胜于单纯的文字功底好,所以像我这样知识面还行、文字差一点的人是可以通过多看、多写、多想来提升的,好过那些音乐知识面较窄的人;那时候,我到音乐杂志做的第一个专题,便是拆解、分析豆瓣音乐用户的喜好以及豆瓣异于其他音乐网站的地方,其中有一点是说在豆瓣能直接看到乐评人和歌手经济人之间热辣辣的对弈,这说的便是针对“卢广仲到底是不是精心包装出来”那次“小樱PK钟成虎”的口水战......
阅读全文
|
|
|
那就是……你腰斩前能不能把凶手是谁说清楚啊!!
好的其实这个漫画有中文在线,有兴趣的可以点:http://www.imanhua.com/comic/1486/ ,其实本评论没有泄底,因为根本无底可泄嘛!从推理漫的角度看一下还是挺有趣味性的,而且也不长(因为被腰斩了),先推荐一下然后等各位大神一起来推理了。
好的上面一段划掉重来,我们先介绍一下这部漫画的世界观...... 阅读全文
|
|
|
《跑呀,高桥》是村上龙用他的短篇搭建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小世界里的故事都用一个大大的“我”开始讲述,纠结与琐碎被融合在这些故事中,让这些故事散碎的不像故事,更像是一个个电影的片段,只是在这些片段里连场记都是外行,美术指导也许还被叫去打板,演员就更不用说了,每个人都显的颓废而痛苦,像是刚刚打了个通宵麻将就被拉来充数似的,导演只好把这些都拍成黑白色,来掩饰画面里的瑕疵......
阅读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