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荣膺“千年古县” 河南千年古
6
  历史悠久的地名,往往承载着一个地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7月11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我省的长葛市荣获“千年古县”称号,这也是继新郑市、汤阴县、沁阳市、修武县、汝南县、上蔡县以后我省第七个“千年古县”。据悉,目前,全国已认定“千年古县”
  中央档案馆13日公布了日本战犯相乐圭二的侵华罪行自供提要。  据相乐圭二1954年11月笔供,他1916年出生在日本福岛县。1937年4月驻扎伪满洲国三江县。1938年7月起任步兵少尉小队长、中尉中队长、警备队长、代理大队长、大队长等职。日本投降后,投阎锡山部,任少将参谋长、团长等职。1949年4月被俘。  相乐圭二在供述中称,“我于1937年4月起至1945年9月3日止,参加日军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恶事实,统计于下:杀人总数为831名。杀人对象:男住民420名,女住民14名,民兵98名,八路军兵员252名,抗日军兵员38名,俘虏兵员9名”。  “强奸中国妇女人数合计为34名”。  “对八路军在战场上使用过毒瓦斯(赤筒12个)一次一件”。
【全文阅读】
          中央档案馆13日公布了日本战犯相乐圭二的侵华罪行自供提要。  据相乐圭二1954年11月笔供,他1916年出生在日本福岛县。1937年4月驻扎伪满洲国三江县。1938年7月起任步兵少尉小队长、中尉中队长、警备队长、代理大队长、大队长等职。日本投降后,投阎锡山部,任少将参谋长、团长等职。1949年4月被俘。重要罪行有:1940年7月,在朱家川一带抓捕了12名住民审问拷打,后“以刺刀刺杀了8名,射杀了4名”。另外,还“逮捕了行宫
【全文阅读】
  7月13日,技术人员乘坐3D打印机制造的小船试航。当日,三亚思海创新机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研制的FDM型3D打印机成功制作出一艘小船,并下水试航成功。小船长2米,宽0.8米,高0.3米,重量35公斤,采用尼龙树脂材料,可搭乘两个成年人。据了解,这台3D打印机可打印6米长、4米宽、2米高的物品,是目前国内最大型的3D打印机。
【全文阅读】
          李钢的冰雕“北极熊”。  7月11日上午7时许,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举行前两个小时,一座重达七、八百斤的大型冰雕《北极熊》被安放在年会主会场――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的入门口。接下来的时间,“北极熊”渐渐地融化:先从嘴巴、鼻子开始,五、六个小时后面目模糊,一、两天后消融殆尽。这一过程由两台摄像机全程记录下来,并将制作成微电影。  “‘北极熊’形体的消失,象征着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生命的崩塌。随之树立起来的,是生态文明的发展旗帜。”冰雕作者、贵州省雕塑院院长李钢对记者说,每个人的生活与生命都与生态文明休戚相关,“作为雕塑家,我愿意以直观的雕塑语言为生态文明发声。”  八个月完成我省首个冰雕作品  《北极熊》是李钢的第一个冰雕作品,也是贵州历史上的首个。“要在夏天做好这件作品,需要进行创作理念和创作技法的双重创新。”李钢说。为此,他前后花费了八个月的时间。  原来,一直关注生存环境的李钢,很是关心生态文明的发展情况。“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州贵阳举办了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想,能不能用雕塑语言为生态文明呼与鼓。”去年年底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冰雕”这一艺术形式,具体形象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北极熊。“冰雕‘北极熊’随着时间逐渐消融,意味着生态危机背景下生命的消逝。这不恰好直观、形象的体现生态文明的价值么?”有此新理念,李钢相信雕塑艺术能为生态文明发挥点作用。  理念付诸实践的过程,其难度超乎李钢的想象。按照雕塑的制作流程,他先需要做个泥塑的“北极熊”,再翻制成模具以制作冰雕“北极熊”。“但泥塑无法表现冰雕所需要的冰雪自然流淌的效果。”不得已,李钢尝试着翻制出一个硅胶模具,然后往模具中灌蜡以制作蜡质“北极熊”,这样用吹风机加热蜡像受热融化,才能呈现出类似冰雪的自然流淌效果。“但在灌蜡过程中,摸索了好多次,才知道得在蜡中加入松香、硬化剂才能保证作品效果。”  硅胶模具最终成型,已是7月1日的事。接下来便是寻找冷冻厂制作冰雕“北极熊”。好在李钢和他的学生联系到“贵阳果品冷冻厂”,该厂愿意免费提供帮助。当天上午,模具运往该厂。  此时,离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不过数天。一直担心作品不成功,不敢与组委会联系的李钢才开始赶写情况报告。几经联系,他赶上了末班车。  每一个环节都不容闪失  7月9日上午,在位于二桥的“贵阳果品冷冻厂”冷库里,记者提前见到了这尊冰雕“北极熊”。作品高0.9米,厚1米,宽1.1米,刻画了北极熊一家三口的形象,两只小熊一只熊妈妈。其中,一只小熊伏在熊妈妈身上,另一只紧紧地抱着熊妈妈的腿,熊妈妈绝望地看着远方。  “这件作品是我们厂做的第一件冰雕,技术难度大。”冷冻厂的张胜利厂长说。李钢也表示,往模具注水成型环节极为头疼,“模具是由几部分组合而成,拼接部分留下的缝隙会漏水。”好在冷冻厂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支持:先将水和模具同时运到冷冻库冷冻,使得模具和水的温度相适应,等温度下降至零下几度时,将冰水分三次注入模具,依次冷透。  在冷冻库里忙了整整八、九个小时,作品成功成型。“大家都冻得像根冰棍,但心里却暖暖的。”李钢说。  7月9日,李钢与张厂长具体商量将冰雕运抵会场的每一个细节。他们都等待着“北极熊”惊艳亮相的那一刻……  本报记者 郑文丰 文/图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