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国商务部今天(1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沈丹阳介绍今年1月份到10月份我国商务运行情况,并回答相关热点问题。 今天商务部首先通报了国内市场的运行情况,当前消费市场持续保持稳中回升的态势,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9万亿元,同比增长13%,这个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了0.1个百分点,同时10月份同比名义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 另外,在上个月,10月份的消费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网络销售非常旺盛,在三季度中国我国的网络购物交易规模4547亿元,同比增长42.4%,在10月份传统消费市场,比如百货店、超市销售额分别增长了8.9%和8%,而这两个比例分别比上个月有所放缓。第二,住行类销售回暖,其中全国汽车销量增加了20.3%,创20个月以来新高。第三,餐饮消费放缓幅度收窄。第四,城镇消费稳中趋稳,第五,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商务部还通报了今年前十个月的对外贸易情况,在今年前十个月我国进出口的总值是21.1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增长了7.8%,进口增长了7.3%。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对欧盟、美国、东盟的贸易有所增长,第二,东部地区进出口平稳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出口活跃。第三,一般贸易平稳增长,加工贸易增速放缓。另外主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进口量增价跌。 关于吸收外资的情况,基本上今年1-10月份,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8184家,同比下降了9.18%,同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就是服务业实际的使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另外亚洲10国、欧盟、美国对华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中部地区实际的使用外资增长较快。(央广网北京11月19日消息 记者 丁飞)[阅读全文] 商务部于今天上午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介绍了2013年1-10月份我国商务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沈丹阳公布了今年以来中欧双边经贸合作情况。他表示,尽管中欧经贸关系遭遇一些困难,但近年来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都出现较好发展势头。随着中欧贸易日益扩大,贸易纠纷及摩擦在所难免,沈丹阳透露,中欧双方已就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进行了初步沟通,力争为中欧经贸合作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据商务部统计,1-10月,中欧贸易额为4561亿美元,同比微增0.5%,扭转了去年以来贸易额持续下滑的态势。投资方面,1-10月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23%,中国对欧盟投资同比翻番。其中,中国企业与拥有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的欧企合作,成为中欧经贸合作的亮点。 近年来,中欧贸易在一些行业尤其是光伏行业中存在一些摩擦和纠纷。沈丹阳表示,中欧贸易日益扩大,有些摩擦在所难免。但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欧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磋商和对话化解争端才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正确选择。他特意提到光伏产品贸易争端的成功化解,称其显示了中欧双方有能力、有智慧来管控贸易摩擦,维护合作大局。 沈丹阳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欧经贸关系,视欧盟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中国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欧盟正在加紧实施“欧洲2020战略”,推进结构性改革。这两大进程的契合点很多,为中欧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方希望双方能够抓住机遇,深化合作,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推动中欧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此外,沈丹阳回应,备受关注的中欧贸易摩擦建立预警机制已进入初步沟通阶段。他指出,在该机制建立以前,中方愿意与欧防利用现有机制,就双边重大经贸摩擦问题加强立场协调和行动协作,在发现问题的较早阶段及时交流和沟通,从而预防、减少乃至消除摩擦,为中欧经贸合作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十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于本月举行,沈丹阳表示,10月24日,中欧双方在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达成共识,力争在会晤期间正式宣布启动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他强调,中欧互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经贸往来日益紧密,达成一个高水平的中欧投资协定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既有利于促进双向投资的增长,有利于发展双向平衡的中欧经贸关系。对于这一重大谈判,中方已经做好了准备。 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欧间高层往来频繁。10月24日,马凯副总理率团前往布鲁塞尔,与欧委会雷恩副主席和德古赫特贸易委员共同主持了第四次中欧高层对话。11月21日,第16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在北京举行,李克强总理将和范龙佩主席以及巴罗佐主席共同出席会晤。万方[阅读全文] “水稻收完,价格从1元6角往下走,现在都跌到1元4角左右了,最低价收购来得太及时了。”虽然市场稻价有所走低,但黑龙江省16日启动的2013年稻谷最低价收购,让牡丹江市阳明区五林镇农民闫振安露出了笑容。 16日下午,记者在中储粮牡丹江直属库现场看到,不时有装满粮食的车辆驶进,水稻收购处已经堆起一座“小山”。头扎毛巾、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在整理农民运来的水稻,四台皮带轮传输机同时向“山顶”传粮。 经过验质、过磅、卸载等手续,闫振安拿着单据来到结算中心。结算员梁秀玲接过单据和银行卡,敲击键盘,把钱打入闫振安的账户里。“辛苦了一年,就是为了卖个好价钱。最低收购价让我们心里有了底。”闫振安接过银行卡说。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今年全省369个水稻收购库点于16日同步启动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农民交售三等标准品稻谷的到库价为每市斤1.50元。“我们14日就把1000万元铺底贷款打给了直属库,保证水稻最低价收购‘钱等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牡丹江分行副行长姬贵禾说。 17日,记者来到中储粮牡丹江直属库穆棱分库。中午时分,一辆载着20多吨水稻的运输车驶进了穆棱分库。此时,穆棱市上空开始飘起雪花、道路也出现积雪。 坐在副驾驶位的宋文涛是穆棱市福禄乡四方村的种粮大户,今年种了67亩水稻。“前天从电视上听到最低价收购,昨天来粮库门口看到了公告,今天上午就包车拉来了。”宋文涛说。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已达到6000万亩左右,接近该省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在宋文涛看来,水稻最低价收购及时“拖住”了跌价,让忙了一年的农民能多挣点辛苦钱。“咱自己的地好坏自己知道,估摸着能卖到每斤1元5角,这就挺不错了。” 雪越下越大,穆棱分库副主任王时华和宋文涛商量着,在过磅、结算之后,为防止水稻受潮,先不将水稻从麻袋中倒出,等天气好转,再把麻袋还给宋文涛。 “对农民送交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我们收下了就一定得做好管理。如果现在就把水稻倒出来,粮食肯定受潮。”王时华说。风雪中,宋文涛和粮库工作人员肩扛背驮,把一个个装满水稻的麻袋卸下、堆起,并披上了防水帆布。 没多久,宋文涛就拿到8万多元卖粮钱。“俺还是喜欢现金,心里踏实,打卡里还得去银行查,够麻烦的。”宋文涛说。 “咱这儿农民还是喜欢现金的多,我们就以现金支付,让农民放心卖粮。”王时华说。 农发行牡丹江分行办公室主任于洪春说,为确保农民后续卖粮无忧,我们还可以根据政策性收购需求的增加,随报随审随贷,绝对不让粮库给农民“打白条”。王子辰[阅读全文]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11月17日消息,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表示,若乌克兰坚持与欧盟签署准成员国协定,则俄罗斯将从乌克兰撤出部分生产。 罗戈津说道,若乌克兰坚持与欧盟结盟,那么“我们不能再在乌克兰境内布置一些‘敏感技术’,我们不得不将这些全部转移到俄联邦境内。这关系到俄罗斯未来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以及很多其他问题。” 此外,罗戈津认为,乌克兰与摩尔多瓦未必能够成为欧盟的正式成员。他指出,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与欧盟结盟并不意味着完全加入欧盟。此外,它们还不得不遵守“别人的规范和标准”。 罗戈津还说道:“我们呼吁欧盟不要刺激我们的合作伙伴,让他们进行这些不经思考的行为。”他比喻说:“不要在某些宠物面前挂胡萝卜,并且不要认为,它即使触摸不到萝卜,也会永远跟着它面前的东西。”张六音[阅读全文] 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周音)记者19日从“2013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装备展览会”上获悉,中国2013年地铁车辆招标数量达3137辆,首次突破3000辆大关。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期,预计建设热潮至少持续10年以上。 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中国地铁车辆采购量为698辆;2000年至2004年期间地铁车辆采购量为2980辆;2006年中国地铁车辆的年招标量首次突破1000辆;2007年暴增至2740辆,但即便是招标量最大的2009年,也仅为2982辆,始终没有跨越3000辆关口。 2013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大连、长春、福州、西安、重庆、沈阳、长沙、南京、合肥、苏州等城市举行了地铁车辆的大量招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涨。据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透露,2013年中国北车处于制造地铁车辆的高峰期。该年度他们夺得地铁招标数量为1696辆,占今年市场份额的54.6%,中标金额近百亿元人民币。 截至2013年6月,中国共有轨道交通运营城市16个,总计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68条,比上年56条增加12条;运营长度总里程2060公里,比上年1677公里增长22.83%;运营车站总数1350座,比上年1102座增长23%。 中国北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国内各城市目前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进度,预计2013年将有12个城市新开通运营轨道交通,预计到今年底,中国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累计将达80条,运营总里程将达2400公里,运营车站将达1600座。 截至2013年9月,中国获得国家批准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达37个,高居世界第一。中国北车相关负责人预计,未来3年,至少还有10个以上城市将获得批准。他认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热潮至少持续10年以上。(完)[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