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幼童池塘溺亡
39
  台州8月22日电 (见习记者 谢盼盼 实习生 吴洪 通讯员 林静)2岁幼童不慎掉入池塘溺水身亡,父母将当地村委会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20%的责任。记者22日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法院获悉,这起生命权纠纷案已审结,父母监护失责被认为是导致溺水事故的原因,村委会没有过错,依法驳回原告诉求。  2011年春节后,云南人徐某夫妇带着2岁的儿子小贝(化名)一起来到黄岩务工,租住在院桥镇高洋村。由于小贝还小,妻子董某一直留在家里照看儿子。  村里有口历史形成的水塘叫百亩池,就在徐某住处屋后,当地村民为洗涤方便,自发在池边修建了水泥预制板、防雨棚,并在池边设有“近水危险,注意安全”的警示标志。  2012年9月9日下午3时许,董某带着小贝到池塘边洗衣服,洗完后,董某喊小贝一起回家,晾好衣服后,她才发现屋里屋外不见小贝身影,慌忙寻找。后来,村民在池塘边发现小贝的脚,把小贝打捞上来时已溺水身亡。  于是,徐某夫妇一纸诉状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认为村委会对本村集体所有的百亩池疏于安全管理,在修建洗涤设施时也未对百亩池修建任何安全防护设施,也未设置安全获救标志,对小贝之死应承担赔偿责任。请求判令村委会赔偿小贝溺水身亡造成的各项经济损失的20%,即6.5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徐某夫妇监护失责是造成小贝死亡的原因,村委会没有过错,依法驳回原告诉求。  经办法官解释,本案百亩池系历史上形成的水塘,固有的危险性是存在的,以农村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危险性难以避免。若要求池塘所有人、管理人必须尽到高度的注意义务,缺乏法律依据,也有可能损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利益。小贝溺水身亡的百亩池系非供游玩的开放性场所。百亩池附近村民为洗涤方便,自发集资在百亩池边修建了水泥制板、防雨棚,村民的行为并未增加池塘的危险性,村委会未从中牟利,也没有过错。  法官还表示,事故发生时,小贝不满3周岁,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对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危险缺乏基本的辨识能力。作为小贝的法定监护人,徐某夫妇在该村生活了一年半,应当注意到百亩池对于小贝的危险性。董某没有工作,却未对小贝进行照看,致使小贝完全脱离监护,掉入百亩池中。(完)
杭州一款月饼自称“糕点泰斗” 被要求下架整改
  杭州8月22日电 (记者 赵小燕 通讯员 俞晶晶)中秋已临近,浙江杭州市场监管局近日在对杭州各大超市月饼销售做专项检查中发现,一款产地苏州的“稻香村富贵尊礼”月饼礼盒在宣传标语中自称“糕点泰斗”,监管局人员当场要求整改下架。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是此次检查的超市包括杭城物美、世纪联华、华润万家等。检查发现,杭州流通环节的月饼整体情况良好,月饼外包装的使用规范基本符合。不过还是有一些不规范小细节让执法人员逮了个正着。  位于杭州望江路上的物美超市,入口醒目位置就单独开设了月饼礼盒销售区,整整摆满了三个货架。  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一款产地苏州的“稻香村富贵尊礼”月饼礼盒,780克售价208元。其礼盒外包装上写有“超群的品质,卓著的信誉和领先的行业影响力,被誉为‘糕点泰斗’”的广告宣传语,看上去格外显眼。  “月饼礼盒的宣传标语,必须只有在取得相应的荣誉后,才能标出来宣传,否则将视为虚假宣传或夸大宣传。”执法人员表示,这个宣传广告语有夸大宣传的嫌疑,让卖场负责人联系厂家要求提供此荣誉相关证明材料。“像‘泰斗’这样的头衔,若没有根据,产品需要下架,更改包装。”  而在秋涛北路的华润万家超市,执法人员发现该超市散装月饼没有标签,看不到有关月饼的口味、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超市方面解释称标签掉了。执法人员要求该超市立即整改,将散装月饼的标签重新贴上去。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检查的几家超市的月饼在销售环节中基本符合规范,整体情况良好。(完)

【阅读全文】
弟弟驾车肇事怕担责逃逸 姐姐护弟心切顶包认罪
  重庆8月22日电(尹光才 张佳雯)弟弟驾车出事故,怕有吸毒史涉嫌毒驾逃逸,姐姐护弟心切顶包认罪。重庆永川警方22日通报,民警通过调查,还原了发生于本月9日的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因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罪被刑拘,顶包认罪的姐姐李某某取保候审。  9日晚23时31分,民警接到群众报警,称某路段发生交通事故,一辆川A牌照轿车与摩托车相撞,造成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严重受伤。  据目击群众称,一男子在事故发生后,从轿车出来下车查看,意识到严重性,企图逃离现场,但被围观群众制止。后趁慌乱之际,男子再次逃跑,无法确认该男子系驾驶员。  经勘查,制造交通事故的轿车系逆行,撞上对向行驶的摩托车和车上搭乘人员。  根据车辆信息,民警联系到车主李某某,请其协助事故处理。次日凌晨,李某某投案自首,承认自己驾车发生事故,同时声称自己害怕摩托车驾驶员家属情绪激动产生过激行为才逃离现场。  据李某某交待,当晚她为躲避对向车道驶来的车辆,不小心才撞上摩托车,同时还撞到一辆停放于路边的车辆。  民警发现,李某某的口供与事发现场有诸多矛盾。面对民警的疑问,李某某坚称自己当时慌乱记不清了。与此同时,医院传来消息,称摩托车驾驶员刘某因伤情过重不治身亡,搭乘人员造成重伤。  围观群众介绍是一男子弃车逃逸,而李某某却声称是自己开车肇事,这其中会有怎样的隐情?  民警查看李某某的通话记录发现,车祸发生时段其亲弟弟打进过电话。  莫非李某某是为弟弟顶包?民警带着疑问再次提审,但李某某坚称自己是肇事者。  民警多次做李某某的思想工作,强调顶包作案的法律后果,但其无动于衷。李某某因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罪被刑事拘留。  在李某某刑拘期间,民警多次找到家属,解释法律相关条例。最终,李父向民警交代了案件的真相。  弟弟李某曾吸食毒品,现已戒掉。9日晚,李某驾驶姐姐的车辆与摩托车相撞,发生交通事故后害怕涉嫌毒驾,遂逃离现场。  李某告诉家人后,姐姐李某某明白,交通肇事逃逸后商业保险将不予赔保。心疼弟弟的李某某想替弟弟分担责任,同时骗取商业保险,遂主动要求顶包。  经民警劝说,李某某承认了顶包的犯罪事实,意识到自身的严重错误,并向民警写信致歉。  与此同时,在外逃逸的交通肇事者李某在父亲的陪同下投案自首。  目前,李某已被刑事拘留,李某某因包庇罪被立案处理。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阅读全文】
病死猪肉制售腊肠7500余斤 浙江黑心老板被判刑
  衢州8月22日电(见习记者 施佳秀 通讯员 赖之初)收购病死猪肉,加工成腊肠流向餐桌,浙江黑心老板戴某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22日,记者从浙江龙游法院获悉,该院已作出一审判决,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被告人戴某有期徒刑2年4个月,并处罚金33.22万元。  戴某,浙江龙游湖镇人,41岁,他和老婆徐某(另案处理)在家门口开了一家鲜肉制品公司,专门生产、销售腊肠。  2013年1月,戴某夫妻俩为降低成本,就动起了歪脑筋,决定收购病死猪肉掺入腊肠。两人从村里的养猪户处,以每斤1-4元的低价收购50多头未经检疫的病死猪。同时又雇佣了16名同村村民,分工负责屠宰、剔肉、灌肠、包装等环节。二人陆续将7500多斤“毒腊肠”销售至浙江宁波、余姚、象山等地,价值共计8.25万元。  据悉,该腊肠牌子为“中式腊肠”,批发价在每斤11-14元。  同年10月,执法人员从该鲜肉制品公司当场查扣冰冻猪肉2820公斤,腊肠成品1159.5公斤,价值总计8.36万元。经龙游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鉴定,查扣的猪肉均不符合动物检疫条件、无检疫印章,为大小不一的病猪或死猪屠宰的产品。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戴某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应当按照其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可以从轻处罚。据此,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完)

【阅读全文】
李克华:70岁还不让“退休”的党支部书记
  新疆乌苏8月22日电 (依米努尔)70岁本该是在家带孙子,享清福的年龄,而在新疆乌苏市,有这样一位七旬老人,每天奔波在头台乡沙枣窝东村400多名村民间。退休干部到邻村当村支书的例子不多见,更别说是在一个被全市名为“烂摊子”的发展落后、矛盾倍见的村子当村支书。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原本的落后村,成为全乌苏市的先进村。为把他这么一个外村人留在村里,村民不惜“上访“。他就是乌苏市头台乡沙枣窝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克华。  2006年4月,62岁的李克华被乡党委任命为沙枣窝东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沙枣窝东村是全市有名的落后村。农田灌溉困难,庄家年年受寒,土地低洼下潮,派碱渠不配套,村里2300多亩耕地中1400多亩耕地盐碱化十分严重,很多地块出苗率只有20%。由于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村民的上访也没有间断过。在被任命为该村村支书时,很多人都劝李克华说,都已经退休了,就不要接这个“烂摊子”,回家享清福。但,心系群众的李克华怀着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愿望,不顾众劝担起了这个重任。  退休前是乡林业站站长的他之前在这个村蹲过点,熟悉村里的情况,深知该村的主要“毛病”就出在水利设施上。于是,他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民修渠。因为村里没有钱,为了筹资,李克华带领班子成员向村民做群众工作,又跑水利局解决水泥板,还率先出5000元作为修渠的第一笔资金。在他的不惜努力下,村民才开始集资解决资金问题。为了节约资金,他亲自动手带领村民,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建成1.1公里防渗渠,并在过水的排碱渠上修了1座渡槽,排碱渠2.2公里。当年,村里的人均收入增了500多元,尝到甜头的村民们对建设水利设施的积极性更高了。几年来,村里修建防渗渠5.8公里,建桥、闸、渡槽14座,开挖排碱渠6.7公里,还集资打了两口井,彻底解决了村里农业用水的问题。  解决水问题的李克华,并没有就此满足。在他的引导下,村里棉花高新节水技术从无到有;还试种了水稻和旱稻,改变了村里长期单一种植棉花的局面;采取“支部+合作社”的形式,建立了1个精米加工厂,塑钢厂和滴管带厂,使这个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的偏远村子有了自己的小企业。2013年,村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万元,比李克华上任前的2005年增加了1万元。  在李克华的努力下,“烂摊子”成为了历史。李克华本人也在2008年获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李克华是江苏徐州人,从1965年来到现在,李克华在新疆待了将近50年。他说,来新疆这么多年,回老家没待多久就开始不习惯了,就想着赶快回新疆。李克华家住沙枣窝西村,身体清瘦的他,每天骑着摩托车赶3公里的路来东村上班。村民请他到家里吃饭,他以“自己得身正”为由拒绝,从没在村民房里吃过一顿饭。这位来自南方的老人,将自己扎根在了新疆,将自己奉献给了沙枣窝东村的老百姓。在到沙枣窝东村工作的这8年里,他一心一意造福村民,村民是看在眼里,知在心里。2008年和2012年,村里两次换届选举,李克华都以98%的高票当选。有一年,村民得知他家人因他身体不适不希望他在村子里继续干时,几十名村民找到乡党委书记,说:“请让他留下来,这样的干部不能走,要是让他退休,我们还要’上访’”。  采访期间,问老人70岁的高龄这么干累不累时,他坚定的说:“岁数大了,说不累是假,但干了这么多年,我离不开百姓,百姓也离不开我,在这几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村民们的信任,这点让我很欣慰。我不图别的什么,只希望村民能过上好日子。”

【阅读全文】